暗中让兵丁练习。”
“是,孩儿明白。”说完这些话后,互相道别后,我还是从张徵后墙上翻了出去。
离开张徵的宅院前,又看了一眼在一边巡逻的典韦后才出来的。刚才和张徵说道要找良将,我知道南阳就有一人,不知道现在有没有离开这里,如果能找到他,以后在江南的军事行动,就更加的有些把握。
想到这些我准备很快的离开涅阳,在城墙上刚刚沿着绳索落到城下,走了不到几步,就听见傍边有人喝道:“贼子偷偷摸摸,行事诡秘,在行什么龌龊勾当。”话音落下,一把刀就向我奔来。
我来不及发话就和这人斗了起来,这人力气虽然没有典韦的大,但是速度很快,行动之间异常的飘忽。我一边和这人争斗,一边在心中思索,是什么人,这么厉害。不过这人身手这么好,那么就暂时奉陪。
想到这里,我不再退缩,挥动带鞘长刀,和这个在黑暗中只是隐隐约约看的见的情况下,开始恶斗起来。我加快自己的速度,这样的天色下,是根本看不清楚对方动作的,只能隐约的看见对方大致的情况。这样一来显得情况变得更加的凶险,不过也没有什么不妥,我还是鼓起雄心,提高警觉,和这人以快对快,打的很是尽兴。
我们两人打打走走,离城边越来越远,天色渐渐发亮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在一处田地里打斗。天色变亮,看清面前这人后,又打了一会儿,我发力逼退那人,把刀从刀鞘里拔出来,迎上那人的刀,长刀闪过,那人的手中的刀应刀而断。
我看见面前这人的兵器断了后,跳到一边停下说道:“你武器已经毁损,可还想再战。”一边说话,我一边仔细的打量面前这人。这人看来十八九岁,浓眉大眼,面目清秀,眼光灵活。
听了这样说话,那人也不再追赶,而是向我说道:“你是何人,为何鬼鬼祟祟的翻越城墙。”
我把长刀收入刀鞘后说道:“我进城见人,因为天色已晚,城门关闭,只好试验自己新作的工具。”
那人听我说完后,弃掉手中的断刀后对我说道:“什么工具?”
我拿出自己做的飞爪和细绳后说道:“这是我专门打造的飞爪,可以攀爬高墙,城墙和山壁。”
那人看了这些东西,从我手中抢过东西仔细的看起来,一边看一边自言自语的说道:“真是好东西,如果要奇袭敌军,这东西定能大用。”
听见这人这样说话,我不禁仔细看了看面前这人后问道:“请问汝是谁?”
那人一边翻看手中的东西,一边回答道:“义阳魏延,正准备由此回家。”原来如此,此人刚才和我作战的时候,步战功夫确实很不错,只是不知道马战功夫是不是也很好。
想到这里我猛然一惊,真是条件反射了,先评价人,才醒悟这人本来就是这样。先前在江边村落听的他的名字,因为自己贪玩而没有见他,现在又在这里巧遇,真是令人高兴。
魏延仔细的看了手中的飞爪后,有些不愿意丢手。我看见他这样,就对他说道:“这样东西我送给你,赔偿刚才损坏你的兵器。”
魏延听了这话后才猛然醒悟,不好意思的拿着飞爪说道:“延冒失了,是我自找先生交手,损害东西,怎么好让先生赔偿。”
我摇手说道:“无妨,无妨。良器还是要适者用之。我看你步战功夫纯熟,不知道你马上功夫如何。”
我看魏延有点腼腆的说道:“我家中缺少马匹,所以没有怎么习炼,马上功夫不怎么出色。”
我听了之后心中想到:“正好正好,以后你就做一个步军统领最好。”想到这里我说道:“你回家准备做什么?”
魏延看看我才说道:“现在疫症流行,我想劝我父亲举家避祸迁往襄阳郡。不知先生是谁,可告知延姓名。”
我看看魏延后说道:“吾东莱张峰。”
魏延听了我的话后,眼睛睁大说道:“你就是东莱仙人张峰。我前日知你在江边村落击杀锦帆贼的时候,我正好出外练习驾船,与先生错过,当时深为可惜。今日得见先生,吾……”说道这里,魏延不好意思的抖抖手中的飞爪绳索后继续说道:“这是先生之物,某不敢取。”说完后就要把东西还给我。
我摇手说道:“既然已经送给你,你就好好收着,以后需用的地方很多,你好好保管就是。”
魏延等我说完后,向我行礼后说道:“我想跟随先生,不知道先生可愿让我跟随。”
我点头说道:“当然可以,不过你还是回家安排好家人。我明年一月才会离开南阳,现在住在涅阳西南方的营帐村落中,你可到那里来见我。”魏延听我这样说,向我行礼后,我们就告辞各自回家。
告别魏延后,我心中异常的高兴,看来这次江南攻略有了一个好的开始,现有已经有可以做谋士的贾诩和戏志才加入,现在又有典韦和魏延这两位武将。虽然现在魏延还很年轻,但是正是因为年轻,更容易驾驭一些,以后好好培养一下,又是一位战术上可以用的人才。
南阳郡的疫情,终于在张徵率领的人的努力下,被压制了。既赚钱,又立了名声,还招了人的张徵。在一月新年刚过的时候,就带着他招的人,以及来支援的,住在我周围的那些人,带着在南阳赚的钱财,一起回大贤岛去了。
魏延是在张徵走的一个月前来的,来的还有他的家人。我和魏延在南阳一直停留,路上慢慢游玩绕路,直到张徵走后的下一个月的月底,我才到了建业。然后和戏志才、郭嘉,以及他们的家人回合后,通知贾诩在路上和我们回合。最后大家回合在一起后,在这年的二月月底我们回到了大贤岛。
舟山群岛在很久以后的至元年间,就可以养活十二万人。而在很久以后,更是可以居住几十万人口。因此可以认为舟山群岛,在自给自足的情况下,足以负担一只五千人的军队,一只每艘船载人一百人的商船队,一只每艘船平均载人两百,两百艘船的一只水师部队。这些商队和军队,加上人数一样的后勤队,在军队自己也参加生产的情况下,舟山群岛有足以养活这些人的能力和基础。
这次在南阳收获不小,一共有新来的三万七千人迁到了这里,加上以前迁来的人口,现在这里我们迁来的人口就已经有四万五千人。当然南阳迁出的人口,还有另外这个数字一半的人口,被迁到夷州岛。这些人,是出船帮助迁移了南阳人口的报酬。
回到大贤岛休息一天后,就召集张徵、贾诩、戏志才、魏延、管亥、廖化、裴元绍和周仓,以及一些负责事务的人来开会。当然我也叫郭嘉在一边听,但是暂时还不准他发言。
我让从夷州军中和军校的毕业生中找来的人,开始建立这里的夷州军务府在这里的军务府分部,以及军校分部的人先说话。发言的这位叫韦成,字大功,是第一期学员中的佼佼者,本来是在夷州军务府的。
韦成站起来向我敬礼后说道:“元首,东海府主,(我已经把给舟山群岛取了一个正式的名字,东海群岛)各位先生,各位将军,由我来说明一下,我们东海军务别府,为今后东海群岛军事防务,以及百姓生产所建立的计划。”
韦成说完这些向大家转圈敬礼后继续说道:“首先,我们看看东海群岛周围的情况,以及土地情况。”说道这里韦成叫人拿来挂地图的屏风,把东海群岛周围的地图挂上。然后开始解说那里肯定有或者可能渔场,每年什么季节可以渔获多少;那里可以种植,每年粮食生产可以若干;每年盐田晒盐,可以得盐若干。解说完这些后,韦成总结道:“我们军务别府认为,只要用五年时间,我们可以建立供养一只两万人的部队,一只两百艘,每艘五十人商船的船队,一只每艘船平均一百五十人,一些船包括装载陆战部队,一百艘船得水师的东海府卫戍水师。”
听完韦成的介绍后,我心中想道:“居然比我想的还乐观。”
想到这里我向张徵、贾诩、戏志才、魏延、管亥、廖化、裴元绍和周仓,以及郭嘉看去,发现他们都在那里发呆,我重重的咳嗽一声后说道:“贾公,请问你有什么意见。”
贾诩“啊”了一声后才说道:“原来海外小小弹丸之地,就可养兵养民胜过中原多多,先生能够识这点,还真是深谋远虑。”
我向贾诩摇头后说道:“当不得先生如此赞赏,这样吧,今日会议就到此,等十日后再开。休息的这段时间内,贾公和你们一起到军务别府去拿些介绍事情的书来看看,了解一下夷州府所行之策。等各位了解一些后,我们再开会议定东海别府的事情。另外这几天就让东海军务别府暂时代替东海府行事,等十日开会后,再正式商讨,各位意下如何。”
接下来来的十天内,三天后我就不敢再和十二子住在一起了,因为常常还是半夜,不是贾诩,就是戏志才,或者是郭嘉,更有可能是魏延跑来找我。更可恶的居然了解一些情况的管亥,也在半夜跑来找我,他和张徵在这里的时候没有好好学习过吗?
不过我还没有问他,就知道管亥跑来是向我哭。,居然说什么要是当初大贤良师能有我襄助,肯定就不会有那么多黄巾弟子牺牲了。这海外土地如此广阔,食物种类如此丰富,大家绝对不会再因为肚子饿而造饭了。“不造饭吃什么”因为这天我刚好心血来潮这天在十二子,其中一些人的身上特别出了一点力,完事后有点累。因此听管亥说话,听的迷迷糊糊的我,差点就把这句话说出来了。
因此在这些人三天疲劳轰炸下,我不敢再和十二子睡了。不过这样一来,十天后,夷州东海别府终于顺利正式成立,贾诩和戏志才,候补郭嘉正式加入夷州东海军务别府。由贾诩和郭嘉二人,领导夷州东海别府参谋策划室,管亥和廖化,领导夷州东海军务别府军事行动室,裴元绍和周仓一人负责水师,一人负责陆上部队。而魏延,本来是准备被我送进了夷州的军事学校的速成班,,结果他自己要求进入了夷州军校。
收获的季节,总是会获得一些甜美的果实。现在开始,我要正式的等待,我可是正式进入中原的机会。
第二章夷州巡游
序幕与少年郭嘉语
牛儿、虎儿、兔儿、龙儿、哮天、天蓬、羊儿、猴儿,你们好:
为父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将此信寄给你们。闻的最近高勾丽将对乐浪不利,刀兵将兴,吾有一事,告知孩儿。希望你们引以为戒,特别是帅军在外的,兔儿、龙儿。哮天和天蓬,更要牢记此事,明白为父苦心。
为父虽然有建立夷州府之功,但是为父心里清楚,虽然为父所学甚多,但是在军事上,为父却无些许真正能力。今日为父特向尔等明示一事,尔等需要谨记在心。
前日你们也应该知道,夷州府辖下新居民多有传言,言为父以三百兵破敌一万,但为父每次闻之此事传言,常常心中惶惶,深觉不安。为父现在安定居住一段时日后,看见汝等十二阿母,常常觉得愧疚于心。因为为父当日虽然获得胜利,但是实属冒失行事。虽然当时信誓旦旦,但近日常常思之,却知道为父当时真的错的非常可怕,因为为父大意,差点失去你们十二阿母。
想当时,为父身率骑卒,却不思游动,反而弃长取短,思用利器破敌。今日想来,我已明白当日差点铸成大错,失去吾十二爱妾。兔儿你等皆明晓行军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