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时间,战场上的利刃刺穿身体的闷香声和盔甲撞击盾牌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在风军阵营前倒下的贞军一排接着一排,可在如此凶悍的进攻之下,风军的阵营硬是未退后一步,反而还不断向前挤压。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只看双方的交战,贞军人群中的肖冲立刻意识到不对劲,这批风军和攻城的那一波风军完全不同,战风刚硬,又有章有法,阵法娴熟,配合也默契。肖冲细细一想,忍不住倒吸口凉气,自己该不会是中了风军的引蛇出洞之计吧?
现在肖冲可沉不住气了,一边指挥前方的将士向前猛攻,一边又喝令左右的偏将各率兵力,向另外三面突围,不管怎么样,先突围出去再说。
贞军这时候再想突围,为时已晚,直属军已把铁筒阵布的严严实实,滴水不漏,即便是贞军背生双翼也难以飞出重围。
在肖冲的调动下,贞军的进攻不再那么沉稳,只冲击风军的中军,而是改成四面突围,双方的交战也随之全面展开,进入到白热化的程度。
此战规模并不算宏大,但拼杀的却极为激烈,双方整整恶战了一上午。贞军先后发动三次大规模的全军突围,结果都被直属军挡了下来,而后,直属军发动了三次全面围攻,同样的,也被贞军顶了回去。
双方你来我往,激战一波接着一波,渐渐的,贞军开始呈现出疲态。
双方的单兵战力相差不多,但直属军的兵力比贞军多出一倍还多,而且贞军是四面受敌,长时间恶战下来,自然无法支撑。
这时候,对贞军威胁最大的是风军阵营中的箭手,箭矢不断的从风军射出,如雨点一般落进贞军的阵营里,贞军将士顶着盾牌,连头都带不起来,人群里,人们中箭的惨叫声此起彼伏,刚才还活蹦乱跳的大活人,转瞬之间就可能死于飞矢之下。
贞军屡次突围无果,这本就够让贞军心服气躁的了,可雪上加霜的是,宁定又被风军所占。
本来见贞军的大队人马杀出城来,地方军吓的纷纷撤退,不过,当地方军看到贞军的主力被直属军团团包围后,人们又立刻来了精神。
三路地方军的主将趁机鼓舞各自的部下,称宁定城的敌军已倾巢而出,敌人所剩无几,己方要应趁此机会,攻下宁定,立下奇功。
在三名主将的号召之下,溃逃的地方军将士纷纷掉转回头,又反杀回宁定。
现在人们可是斗志十足,你兵多将广的时候我打不过你,攻不下城池,可此时你主力都不在城内了,我岂还会怕你?
在这种心理下,地方军又再次展开强攻。
五万贞军镇守宁定,抵御数万的地方军轻轻松松,不费吹灰之力,但只剩下一万人,再想顶住数万的地方军,而且还是士气大副提升的地方军,那可太困难了。一万的贞军在城内顾东顾不了西,顾南顾不了北,东南西北四城的形势都很危机。
而就在贞军忙的焦头烂额之时,祸不单行,宁定城内的百姓又纷纷发起动乱。
人们手持刀枪棍棒,成群结队的涌上亐街头,由城内对守城的贞军发动攻击。这下贞军彻底顶不住了,三面城门相继被地方军攻破。杀入城内,地方军的气势更盛,满城追杀贞军。
因为有风国百姓的配合,城内的贞军想跑都没地方跑,一万贞军,不是死在地方军的刀下就是亡于暴乱百姓的棍棒之下。
地方军一鼓作气拿下宁定,马上拔掉竖立在城上的贞国旗帜,重新换上风旗。
被困的贞军望到宁定城的城头上都是黑底白面的风旗,知道城池已失,军心更是大乱,突围之战也渐渐失去章法。
双方的交战足足打了一整天,贞军十数次突围都已失败告终,四万的兵力,占至黄昏时已只剩一万多人,而看风军,依旧人山人海,枪戟如林。
肖冲很明白,越拖下去,对己方越是不利,若不能及早突围出去,己方就得全军覆没。
此时见将士们的士气已跌落到极点,肖冲为了激发众人的斗志,他身先士卒,率领麾下,一马当先,全力向外突围。
他不会灵武,冲在最前面是极为危险的,他这么做,也是在效仿李呈。不过,李呈敢在战场上横冲直撞可是有条件的,他身边的侍卫们大多都是他的门客,清一色的灵武高手,当李呈有危险的时候,这些人可以在第一时间把他保护起来。而肖冲身边的侍卫都是普通的贞兵士卒,一旦遇险,他们自身难保,哪里还能保得住肖冲?
这一场突围,刚交战不久,肖冲便被风军阵营里飞射出来的一根箭矢射中,身负重伤,肖冲一倒,贞军更乱,人们在冲杀时毫无阵型可言,完全是一盘散沙。
应付这样的突围,对直属军而言非常轻松,铁桶阵非但未被冲开,反而还越收越紧,不断挤压贞军的空间。
当双方战至入夜时,贞军彻底被打散,仅剩下的数千将士被风军分割成数块,就连肖冲也惨死在乱军之中,连尸首都找不到了。战斗的最后半个时辰,几乎成为了风军单方面的屠杀,数千筋疲力尽的贞军,全部力战而亡。
此次风贞两军的交战,以贞军的全军覆没、风军的大获全胜结束。此战,五万贞军,侥幸幸存者寥寥无几,风军方面的伤亡也有三万左右,但这三万的伤亡大多出自于地方军,而直属军的伤亡还未过一万。
被贞军攻占的宁定又被风军反夺回去,这一场规模并不大的战斗却对双方的战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得知己方夺回宁定,令镇守锦阳的风军将士们如同被打了一针强心剂,人们重新看到了希望,现在即便不敌川贞联军,己方也不至于无路可退,被困死于锦阳。
同样的消息,传到川贞联军那里,对于人们来说,这真是噩耗连连。
川贞联军刚刚得到的消息,宛城一带突将暴风雪,原本进攻宛城的李呈部队只能被迫撤退,不过这数万之众的贞军却最终没有回到封城,而是在半路上神秘失踪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音讯全无。
任放隐隐约约有种不好的预感,李呈部队深入风国腹地,人生地不熟,不可能随便找个地方做驻扎,要躲避风寒,最应该去的就是距离宛城最近的封城,而李呈一部又未出现在封城,这只有一个解释,必是半路发生了意外。
想来,李呈一部恐怕很难再有指望,而现在自己这边进攻锦阳也连连受挫,前有风军死抗,后有风军牵制,己方大军粮草不足,全无补给,这仗还怎么打?
现在,任放对伐风之战的信心已然大大缩减,虽然川贞联军在兵力上还占有不小的优势,虽然后面还有四十万的桓军在增援的路上,但在任放看来,灭风之战已是不那么现实的了。风人刚硬又坚韧,风军则是要将有将,要帅有帅,人才济济,又于本土作战,己方难有取胜的把握。
第879章
伐风之战,远没有川贞二国当初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好象两国大军一到,只一走一过之间就能把风国踏为平地似的。
风国天气严寒又干燥,令川贞联军的将士极不适应;千里迢迢、长途跋涉而来,不仅让将士们长期处于疲惫之中,而且后勤补给线也过长,连连遭受风军偷袭,使川贞联军物资、粮草都十分紧张;再有,风国的军力比川贞二国预想的要强得多,即便战败,即便伤亡惨重,但军队的斗志从未丧失,无论在多少艰苦又凶险的环境下,风军仍能顽强抵抗。
种种的因素,让任放的信心大大被削弱,他对灭风之战也越来越看不到希望。
攻占宁定的五万贞军被风军全歼,任放未再派兵去重新争夺,也未再继续强攻锦阳,而是在等,一是等金卓一部能彻底消灭高川郡内的风军,使己方在进攻时不再存有后顾之忧,二是等桓军的到来,桓军的战斗虽然远不如贞军那么强悍,但毕竟是四十万人的大军,充充己方的声势也是好的。
不过,任放这两个期盼都落空了。
首先是金卓一部,二十万的大军士气如宏,浩浩荡荡进入高川郡,而后全面追寻风军的下落,急于与风军展开一场正面的决战。
可左双深知敌强我弱,不给敌军正面交锋的机会,高川郡内多山多林地的环境让他有了广阔的周旋空间,西境军四处乱窜,时而在东,时而在西,让川贞联军的主动出击屡屡扑空。
金卓一部虽然在兵力和战力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但却是被西境军牵着鼻子走,形势反而处于被动当中。金卓自己也明白,这样东奔西跑的追击敌人,己方的将士会越来越疲惫,战力也会越来越弱,如何能抓住风军的主力,金卓可是颇费一番头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最后金卓想到以重金悬赏,只要有风国百姓肯提供风军的下落,只要消息准确,赏金万两。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风国前来报信的百姓还真不少,只是报虚假消息者众,报真实消息者寡,对于这些海量的情报,让川贞联军更是晕头转向,好象整个高川郡遍地都有风军似的。
金卓已无良策,只好进军攻占梨山城,并令全军驻扎下来,毕竟梨山城曾是川贞联军的后勤据点,在找不到风军踪迹的情况下,先攻占梨山城也使他不至于毫无建树。
梨山城本来囤积有川贞两军大量的物资和粮草,而现在,里面已是空空如也,就连风国百姓都跑光了,和座死城没什么区别。
在金卓率军进入梨山城的第二天,从大营运送过来的粮草便遭受到小股风军的偷袭,一队的粮车,被烧毁和掠夺了大半,听闻此事,金卓勃然大怒,派出部将安宫,率领两万川军前去追杀那支小股的风军。
哪知以安宫为首的两万川军正中西境军的圈套,被五万余众的西境军团团包围,形势岌岌可危,安宫的偏将拼死杀出重围,逃回梨山城向金卓报信。事关两万弟兄的生死,金卓没敢耽搁,当即率主力大军,出城去解安宫之围。
可是他们前脚刚走,西境军的主力又在梨山城的附近出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入城内。而金卓率领大军赶到安宫被困之地时,包围安宫的五万西境军已跑的无影踪,来不及细细去追查敌军跑去了哪里,金卓又急匆匆的往回赶。
川贞联军以最快的速度回到梨山城,还是扑了一个空,刚刚攻占梨山城的风军主力又跑了,不过川贞联军留在城内的物资却被洗劫一空,留守的兵将也多半被杀。
金卓征战一生,打了大半辈子的仗,还从未碰到过如此狡猾的对手。风军的神出鬼没,让他颇有一种有力无处使的感觉,二十万的精锐川贞联军,对战斗力并不强的十多万西境军竟毫无办法,完全被对方死死牵制在高川郡内。
此时,左双在军事上灵活多变的指挥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也正是在高川郡的战斗中,使左双这个名字被川贞联军所熟记,也让左双彻底奠定了在风国的军事地位。
金卓一部在高川郡作战不利,而桓军也未能进入到风国境内。
桓军在途经莫国的时候,被三水军截住。三水军的兵力还不足十万,而桓军的兵力却有四十万众,按理说双方的兵力相差悬殊,桓军完全可以轻取对手,但双方展开交战之后,四十万的桓军在战场上占不到任何的优势,只能战至和三水军势均力敌的程度。
正当双方的战斗处于半胶着半对峙的状态时,莫国突然又横插一脚。
毫无预兆,莫国的虎贲军突然参战,由桓军的后方展开进攻。三水军就够让桓军难以招架的了,现在再加上虎贲军的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