耘一分收获,只要你努力了,必有获得成功的那一天!”
曹真能被曹操看重虽说有其父的因素,但曹真自身的素质也绝对不差,否则以曹操的眼光也不会如此大力培养。虽然起初有些沮丧,但随即便能摆脱此不利情绪。他诚恳的虽荀谌行礼,口中说道:“多谢友若先生教诲,学生必定铭记于心!”
荀谌闻言微笑,心道:“此子可教也!郝昭、曹真二人为小辈中的翘楚,再加上已经离开的夏侯三兄弟,曹营却是人才辈出。最厉害的还是张辽这般培养人才的方法,能够确保曹军的人才源源不断。由此一点而见全局,曹操若不能扫平天下那才叫不公啊!”
第416章 太极拳及张家祖训!
巡视了幽州在建的秘密粮仓回到蓟县的张辽在处理完手中的事情之后便回到家中,他这些年虽然和妻儿靠的很近,但总是有大量的事情需要处理,这使得张辽很少有时间陪着家人,于是找机会抓紧一切空闲时间留在家中就成了张辽最希望做的事。
此时的张辽正悠闲的靠在院子里的竹制的躺椅上,看着正在院子中央练武的长子张震。
他的长女张绮则坐在他旁边一张小竹椅上,双手扒在张辽的腿上,身子趴着在和张辽说话。对这个完全继承了她母亲的美貌的女儿,张辽可是宠溺的很,不舍的打骂,更是有求必应的模范父亲。
“爹爹,绮儿也要练武!”张绮仰着小脸,双手摇晃着张辽的大腿娇声说道。
张辽看着女儿不由得一阵头疼,这全都是他宠溺出来的结果,如今的张绮可是什么东西感兴趣都想亲自试一试,不过一切都是三分钟热度,纯粹的一个捣蛋鬼。可是张辽就是你来教训女儿,每次看着女儿自觉受了委屈那含泪欲泣的样子,张辽的心就顿时软了。不过张辽无论如何宠溺女儿,也不会让女儿去练武,这倒不是他不同意,而是妻子不同意。
果然,当张绮话音刚落,张辽尚未开口之时,一旁坐着和带着张辽次子、三子及次女的婉儿、罄儿在为张辽收拾瓜果的曹清开口了。
“女孩子练什么武!倒是好好地跟着你琰姨读书练琴,将来也做一个才女才好!”曹清微沉着脸说道。
张绮对自己的母亲还是比较敬畏的,虽然曹清基本上不会发火,可是这些年曹清在张辽南征北战,不怎么着家的时候独自维持着家中的一切,早已经在家中建立起了自己的威严,一旦曹清沉下脸来,那的样子也让张绮这个亲生女儿感到一丝害怕,这也是为什么在张辽回到家后张绮喜欢缠着父亲的原因。而张辽也因为对妻子的愧疚和出于维护妻子权威的思考,从不干涉妻子处理家务,即便是他回到家中,家务事也只是听过就算。倒是儿子的教育曹清是全部交给张辽,即便张震再苦,曹清也硬着心肠不闻不问。
“为什么哥哥能练武,我就不能?”张绮不敢大声反驳,却小声的嘟囔着,而且还将声音控制的正好在张辽的接受范围之内。
歪着眼瞟了自己这个古灵精怪的女儿一眼,张辽嘴角露出一丝微笑。说实话女儿要习武张辽并不反对,在这个时代,没有人比张辽更清楚一个健康的身体应该如何保养,即便是所谓的神医华佗也不可能和张辽得自一千多年后的保健知识相比。
“清儿,”张辽没有理会女儿故意的低语,反而敬爱那个头侧向自己的妻子,“我这里倒是有一套拳术,不论男女皆可习练,于健身养身一途极为有效。”
对自己丈夫的话曹清是从不会等闲视之,张辽的成就让曹清已经对自己的丈夫有了一种莫名的盲信,即便张辽有暗中维护女儿的意思。
“夫君所说之拳术源自何处?”曹清一边笑着问道,一边将切开的瓜果送到张辽口中。
“唔……”张辽用力嚼了几下将口中的东西咽下后说:“此拳法名曰太极,源自道家,乃一位游方道士传于为夫。此套拳术博大精深,为夫也耗费了十数年才参详透彻。将其中一些实战的东西去掉后,对男女老幼养身健体却是效用不俗。”
张辽倒是好不脸红的又将后世的东西提前拿了出来,只不过这次他很有自知之明,源于道家的太极拳可不是他这个对道家一知半解的人能够创造出来的,于是张辽便度转出一个莫须有的游方道士。反正中国古代这类奇人、隐士比比皆是,倒也无人回去详查究竟。
对于张辽层出不穷的新东西,曹清如今已经没有了一探究竟的心思。至于这个道士是何人?为何张辽早点不说此事?曹清根本就不会去想。再者说,这些年的夫妻生活已经使得曹清在张辽的潜移默化下接受了一些并不算超前的后世的观点,而无论男女老幼、文士武将皆需要一个好身体便是这些个观念的其中之一。
“夫君,这个太极拳好学吗?”曹清颇有兴趣的问道。
这时候,不但是曹清有兴趣,便是张辽身边的张绮和身旁还带着三个幼儿的婉儿和罄儿也兴致勃勃的看着张辽,张绮甚至已经爬到了张辽的身上。
“震儿,先停一停吧。休息一会儿,也过来来听听。”张辽此时已经发现正在练武张震被他们这边的动静弄得注意力大减,甚至还频频注视他们这里,手上的动作也不自觉的出错。张辽可不像让长子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急需练武而受伤,干脆让他休息一下,也顺便让他也学习一下可以调理身体机能的太极拳。
“这种拳法动作舒缓,配合静功,可以锻炼身体各处及五脏六腑和经络、骨骼,你们练习时养生健体,震儿习练则可以舒缓身体,调解平日积累的硬伤。虽说没有长生不老之效,但却有益寿延年之功。那位道长传此拳法与为夫时已是满头白发、白须,据闻年已八十高龄,却依旧跋山涉水如履平地,双肩能挑起数百斤重物。”在张震留下手中长剑向张辽这里走来时,张辽还在向自己的妻女们推销着太极拳。
“父亲,习练这太极拳真能如哪位道长一般吗?”张震走过来时正好听到张辽后面的话,不禁好奇的问道。
看着一家人均是一副好奇宝宝的表情,张辽微笑道:“呵呵!人家道长心无旁顾,一心修炼,这才有如此成就。为父一介俗人,估计不会有哪位道长那般成就。不过那道长离开前也曾对为父言过,只要持之以恒,年过七旬依旧身体强健,精神矍铄还是不成问题的!”
“爹爹,女儿要学!快教女儿嘛!”张绮闻言大喜,跪坐在扎根聊的腿上便拉着张辽的胳膊不停地晃悠。
“好好好!”张辽忙不迭的点头应道,这可是无比宠爱自己的孩子,就这点要求岂有不答应的道理。
“父亲,那这套拳术的要诀是什么?”张震虽然年幼,却已经继承了张辽沉稳的作风。
张辽一把抱起女儿,自己坐起身来,让女儿坐在自己的怀里,免得女儿再继续在他的腿上扭动而使得他的大腿“遭罪”。
“要诀?你小子倒是机灵,上来就照着关键的地方下手。”张辽对自己长子的精明相当欣喜,“不过太极拳法的要诀很长,等你随为父练习时再一一学习。倒是太极拳的特点为父可以先告诉你,一共二十个字: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你若是能将拳法练得精熟,那便是兵刃上也会不自觉的加上太极拳的变化以达到克敌之功。”
不过张辽前世学习的太极拳可不是那些被各家秘而不宣的实战型太极拳,那时候的张俩能练习的全都是国家推广的简化太极拳,从二十四式到四十八式张辽倒是一一练习过,演化到实战中也是张辽这些年不断地征战,从实战中揣摩、实践出来的。不过单单以养身、健体以及调理身体的功能,这些简化太极拳的功能并不逊色。所以张辽希望让自己的家人也练习起来,已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至于家中男子,便可以学习经过他从实战中改良的拳术。至于太极拳的起源,就算在那个莫须有的倒是身上好了。
“父亲,那您能在和典韦、许褚二位将军切磋时保持不败是否就是因为这太极拳之故?”张震心思也同样细腻,瞪大了眼睛看着张辽,满脸兴奋的问道。
不过张辽能和以力量闻名的典韦、许褚拼个不分胜负,和以耐力及技巧闻名的赵云不相上下,还真的是因为太极拳的理论指导。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这二十个字便是张辽如今在曹营大将中威望颇高的缘故。而赵云、许褚这些善于学习的将领也同样从张辽这里学习到了不少东西。
张辽将长子拉到自己身边,轻轻的揉了揉他的脑袋笑着说道:“不愧是我的儿子,头脑就是聪明。确实如此,能与力大无穷的典韦、许褚相抗衡而不落下风,为父凭借的便是从太极拳中悟得的道理。而战场上为父是以常常能搅飞对手的兵刃而闻名,这也得益于太极拳。震儿,你需好好练习,勿要坠了为父的名头。”
说完,张辽也不管此时在婉儿和罄儿身边的次子张霆及三子张霈是否能听懂,径自说道:“你们两个小子也许记住,张家的男儿无论将来从文还是从武,自身的武艺修炼是决不能放松。马邑张家自为父起,便要为张家后辈留下这个祖训:文明其头脑,野蛮其肌体!文武之道如人之双足缺一不可,张家子弟万勿单足行走!违者逐出家门!”
“孩儿谨遵父亲教诲!”作为已经可以自由行动的子女,张震、张绮齐声应道。
张辽此时是以家主的身份发话,不但张绮从他的身上爬了下来,便是妻子曹清也站了起来,她和婉儿、罄儿是需要对家主的训斥表示尊重的。而且婉儿和罄儿还需要为她们的不懂事的孩子表示接受家主的教训。
第417章 拳法的传授!
“夫君!”曹清突然娇声叫了张辽一声。
张辽在院子中突然突发奇想的要教家人练习太极拳,不过这时间显然不够,张辽也就是将一套二十四式太极拳连贯的打了一遍,然后又将动作分解开做了一遍就已经快到中午的饭点了。此时也就是有了些底子的张震磕磕绊绊的能打出一遍,至于曹清和张绮等人最多就学会了三成。张辽也只能先让大家吃饭,之后自己再慢慢的教。
不过当张辽想在午饭后小憩一会儿的时候,妻子曹清似乎不想给他休息的机会,开口叫住了正准备溜进书房的张辽。
“清儿,你还有事?”张辽问道。
最近这段时间张辽又是在外面跑了足足一个多月,确实对妻子心存愧疚,只要是曹清的要求,张辽尽可能都会满足她。只不过曹清从来不会以家中私事来麻烦张辽,这使得张辽对妻子只有更加的敬爱。
“夫君……”曹清欲言又止。
此时张辽眼中的曹清完全没有了她之前为了蔡琰打抱不平而表露出来的强悍,反倒是让张辽感觉似乎又见到了新婚时的那个温婉可人的美娇娘。
“清儿,你我夫妻一体,何事不能明言。来吧,咱们进屋说。”张辽推开书房的门,拉着曹清走进书房。
这时候,张辽感觉到自己手中握着的妻子的手依旧是那样的娇嫩,进屋后张辽转身用双手握住妻子的双手,双眼温柔的注视着自己的妻子。曹清则在张辽温柔而略显霸道的眼神中双颊微红,头略略微偏,露出无限娇羞的风情。
张辽的脑海中顿时出现一首后世的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胜似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不过让张辽更加感觉能够形容自己妻子的还是《诗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