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红楼大话红楼(4)》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话红楼大话红楼(4)- 第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黛玉叹了一口气,说:“我刚才想,如果以后我在死的时候,能就像这样死在你怀里就好了。”
  贾五打了个冷战,林妹妹怎么越说越不吉利。他强笑着把话题岔开,说:“都说天上掉一颗星,地下就要死一个人,不知道这次是谁要死了。”
  黛玉又叹了一口气,说:“是皇上,皇上活不成了。”
  “不会吧,”贾五说,“上次我见皇上,他身体好像还挺不错的么。”
  黛玉拢拢头发后,认真地说道:“你想想,皇上想叫十四阿哥继位,四阿哥想夺嫡。如果十四阿哥一见到皇上,四阿哥就完全落空了。现在四阿哥趁皇上病重,已经基本上把持了朝纲,完全可以把皇上调十四阿哥回京的圣旨扣下不发。可是他发了,这就说明他有把握叫皇上在十四阿哥到京前死掉。”
  贾五觉得后脊梁直发凉,有些不解地说:“可是皇上是他的亲爹啊,干吗这么狠毒呢?不过,他也没有必要一定要十四阿哥进京啊。”
  黛玉给他把脖子处的扣袢扣好,回答说:“那四阿哥是怕皇上有密旨给十四阿哥。如果他在北京宣布登基了。十四阿哥拿出皇上的密旨来,手下又有四十万大军,从青海杀来北京,怕他的皇上也就做不成了。”
  贾五恍然大悟道:“他就是要叫十四阿哥既见不到皇上,又交出了兵权,才好篡位啊。”
  黛玉点点头。
  贾五佩服地说:“妹妹,你好厉害,分析得这么透彻。”
  黛玉笑了笑,说道:“你才知道啊,以后要是你当了皇上,我能帮你的地方多了。”
  见黛玉笑靥如花,贾五心里又是一荡。刚要再说几句玩笑,忽然又想起康熙来了,那个瘦瘦的老人,好像已经真的是自己的爷爷了,眼看就要堕入四阿哥的圈套了,还有十四阿哥,中国的改革大业。想到这里,贾五焦急地问:“那你说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黛玉想了一想:“关键是皇上的密诏。皇上那么精明,肯定会防四阿哥一手,除了明发的诏书之外还会有个密诏。那四阿哥能在明诏上做手脚,可是奈何不了密诏。如果我们能把密诏找到,送到十四阿哥手里,那么四阿哥的阴谋就破产了。”
  “可是去哪里找密诏呢?”贾五想了想说,“干脆,我摸进宫里,让皇上再写一份吧。顺便也提醒皇上一下,小心老四下毒手。”
  “可是,宫里恐怕都换成四阿哥的人了,你去会好危险的。”黛玉担心地说。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贾五笑着说,“再说了,我这些天来,武功可大有长进了。”

  第八十章 康熙之死

  暮色茫茫。
  黄河边,十四阿哥拉着马下了皮筏子,一跃上了马背,向北飞驰而去。跟随的几个亲兵急忙喊道:“大将军王,等等小的们!””来不及了,你们的马太慢了,咱们北京见吧!”话音未落,十四阿哥已不见了踪影。
  温榆河畔,探春和麦克并辔而行。麦克痴痴地看着探春,探春微微一笑说:“我们可以向南走了吧?追我们的人肯定早赶到前面去了。”麦克连连点头,两匹马缓缓转向南去通州的大道。
  圆明园通西直门的官道上,一匹乌骓马急奔而来。马上人一手提马鞭,另一只手紧紧攥着一块闪闪生辉的北极寒玉,正是杨肖川。她看看天边的长庚星,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狠狠地在马臀上抽了一鞭,乌骓马跑得更快了。
  贾五走到皇宫墙下,看看左右无人,从腰带上解下长索拴着的如意钩,往高墙上一甩,三步两步攀缘上了墙头。他伏在墙头上看了看,满天繁星,一轮细细弯月挂在天边,“天上星多月不明”,他深深吸了一口气,仔细听听没有任何动静,才轻轻跃下,蹑手蹑脚地向养心殿走去。
  忽然看到前面的灯光一闪,贾五忙躲到假山后面,只见一高一矮两个人打着灯笼走来。那个矮个子咳嗽了一声说:“父王,您怎么一个随从也不带呢?”正是弘历的声音。贾五暗暗点头,那么那个高个子肯定是四阿哥了。
  四阿哥抬头望天,阴森森地低声念道:“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弘历早知道他想对皇上下手了,但是此时还不禁打了个哆嗦,既然他对自己的亲生父亲都能如此,一旦他知道自己明白了自己的身世,自己还能有命么。
  四阿哥看了弘历一眼,说:“你怕什么?要奋斗就要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皇上老了,糊涂了,要改变祖宗之法,搞变法改革,以后死了也是死得轻如鸿毛。我们要挽救他的名声,中止改革。如果他为了大清的利益而死,他就是死得其所,重于泰山了。”
  弘历忙解释:“父王,我不是害怕,只是觉得此事要做就一定千方百计地把它做得万无一失,要有十分把握,九分九的把握都可能遗患无穷啊。”
  四阿哥冷笑一声,解释道:“千方就是九百九十九方加一方,百计就是九十九计加一计,这是乌先生新配置的药酒,喝下以后就和中风死的症状一样。我用几个奴才试过了,百试百灵,嘿嘿。”说着一扬手里的瓶子。
  贾五听了大吃一惊,难道他们现在就要向康熙下手了?可是自己能怎么办呢?四阿哥是一等一的武功高手,自己根本不是对手,更何况还有一个弘历在场呢?无可奈何,只好远远跟在二人后面。
  养心殿前。
  大内总管赵昌笑着过来给四阿哥和弘历请安:“禀王爷,皇上昨天命令挪到永寿宫去了,图个好口彩。我给王爷带路吧。”说着提起琉璃盏,在前面引路。
  弘历悄悄问赵昌:“听说你外甥贾环回来了?”
  “是,”赵昌低声答道,“了因和尚嫌他武功低微,人又啰嗦,问明了那洋鬼子的模样儿,就把他赶回来了。反正洋鬼子们都是黄头发绿眼睛的,和咱中国人不一样,一眼就能瞄出来。”
  “听说你家三小姐也失踪了?”
  “哪里,哪里,怎么会呢?”赵昌掩饰地说,“是串亲戚去了,对了,是串亲戚去了。”
  “听说三小姐长得如花似玉啊。”弘历笑着说。
  “是啊,是啊,”赵昌献媚地说,“回头我给我姐姐说说,找个机会让您和她见上一见如何?”
  弘历看看四阿哥,笑而不答。
  康熙刚才听太监们嘀咕说有一颗大星掉下来了,心想自己命不久矣,老泪纵横,一阵阵头昏,只盼望能再见到肖川和老十四一面。迷迷糊糊中听得有人说话,睁开眼睛一看,不由得心中有气,就问道:“老四,这么晚了你来干什么?”
  “回父皇,儿臣刚刚接到飞鸽传书,说十四弟就要过黄河了,两天之内一定可以到京。”四阿哥恭敬地说。
  “好,”康熙露出微笑说,“算你还有点儿孝心,连夜来告诉我。”
  “父皇有病,儿臣日夜不安,前日有人送给孩儿一瓶千年灵芝泡的药酒,能祛百病,敬请父皇享用。”说着双膝跪下,把药酒瓶子高举过顶。弘历也随着在后面跪下。
  小太监扶康熙坐了起来,康熙接过瓶子,闻了闻,大声赞美说:“嗯,好香啊!”
  四阿哥使了个眼色,赵昌走了过来,把瓶塞儿拔开,往玉杯里倒了半杯。放在红漆托盘上。四阿哥殷勤地说:“父皇,您尝尝。”
  康熙接过酒杯,刚要喝,忽然耳边响起了杨肖川的声音:“这酒有毒!””这酒里有回光草。就是它,把你浑身的精力都吸干了。”康熙犹豫了一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他叹了一口气道:“我现在累了,等会儿再喝吧。”
  四阿哥脸色一变,马上又恢复了平静,说道:“父皇,这灵芝要趁新鲜的时候服用,离土时间长了就没有功效了。”
  弘历也过来插话说:“是啊,皇上,俗话说千年灵芝一朝食,您就赶快把酒喝了吧。”
  赵昌也说:“皇上,您看雍亲王和贝勒的一片孝心,您就喝两口吧。”
  贾五盘在永寿宫外的柱子上,身体蜷曲过来,倒挂金钟的姿势,紧张地向宫内看着。
  康熙有点生气了,说道:“我说不喝就不喝!”
  四阿哥往前挪了挪,说:“父皇,良药苦口利于病,您不能任着性子和自己的身体过不去啊!”
  康熙冷笑一声,说:“良药,那我赐给你了。你现在就把它喝下去吧!”
  四阿哥一愣,不知道说什么好。
  小太监走过来,恭敬地说:“雍王爷,皇上现在不想喝,就等会儿再说吧。”说着伸手就要来拿那个红漆托盘。
  四阿哥恼羞成怒,喝道:“放肆!这里哪里有你说话的地方!”接着抓住那小太监的手就是一甩。那小太监那里经受得住正在气头子上的四阿哥的力气,一下子平着飞了出去,正撞在楠木大柱子上,头破血流,眼见是活不成了。
  康熙大怒道:“老四!你敢在我这里行凶杀人!”
  四阿哥心一横,站了起来,摘下自己的红顶子,阴森森地说:“我们这鲜红的顶子,是八旗先烈的鲜血染红的。无数的满洲先烈为了大清的天下而牺牲了他们的生命,使我们活着的人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为了保证大清的江山永不变色,儿臣大义灭亲,也是不得已的。”
  康熙看着四阿哥那狞笑的脸向自己凑过来,又怒又气又怕,只觉得血向上涌,眼前一黑就昏了过去。
  四阿哥停了一下,略一思索,转向赵昌,说道:“你过来,侍候皇上喝药!”
  赵昌哆哆嗦嗦地走了过来,拿起酒杯凑到康熙嘴边。康熙早已人事不醒,一点儿反应也没有。
  赵昌怯怯地看看四阿哥说:“王爷,皇上他,他不喝。”
  四阿哥两眼一瞪,生气地说道:“你是死人?不会灌么!”
  赵昌没奈何,捏住康熙的鼻子,康熙不由得张开嘴喘气。赵昌顺势把一杯药酒倒进了康熙的嘴里。康熙咕咚一声咽了下去,忽然咳嗽了起来,仿佛要吐的样子。
  四阿哥急忙赶过来,用力捂住康熙的嘴不让他吐出来。康熙奋力挣扎着,弘历也过来压住康熙的手脚。渐渐地,康熙的挣扎微弱了。他的嘴唇微微抖动着,心里默默念着:“肖川,我先走一步了。”头一歪,终于不动了。可怜一代大帝,竟死于自己亲生儿子之手。
  四阿哥看看康熙的身体,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他四下看了看,擦了一把眼泪,转向弘历和赵昌说:“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想不到皇上就这么抛下我们去了,我此时心痛欲裂,你们说该怎么办呢?”说着已经泣不成声了。
  赵昌惊魂稍定,忽然领悟过来这是自己拥立新皇的大好时机,就讨好地说:“王爷,人死不能复生,您可千万要节哀,保重身体。国不可一日无君。我这就去叫隆科多大人、张廷玉大人和贾雨村大人到这里来,把皇上的遗诏公布天下。”
  四阿哥点点头说:“好,你去吧。”他又一指那小太监的尸体说:“再有,你们都看见了,这个小太监一见皇上病逝了,就以身殉主,忠心可嘉,思想境界比我们大家都高啊。你们内务府应该通报表彰一下,厚葬之。”
  赵昌连声称是,退了出去。
  四阿哥把弘历叫了过来说:“你马上到通州去一趟,命令鄂伦岱带着火器营马上进城,监视老八、老二,以防有乱。”
  弘历答应了一声刚要走,四阿哥忽然一把拉住他,两人一起躲到床帐后面。
  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