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青云石剑春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陈青云石剑春秋- 第1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翟右冷冷的道:“姓董的,他说的没错,咱兄弟上阵,一左一右,左右不离,你如果怕子,赶紧跪下来,叩三个响头,咱翟老二可以从轻发落。”
  董卓英不屑地重重“哼”了一声,寒着脸道:“凭着你这句话,等会儿我要斩断你的一只右手。”
  翟家兄弟知道董卓英一身功夫,不敢大意,各自向后跃退一丈,然后挺胸突肚,伸颈张口,做起癞蛤蟆吐纳功夫来。
  古风向董卓英使了个眼色。
  董卓英摇摇头,反倒退向一旁,冷眼旁观,不愿乘人不备。
  隔了半晌,翟家兄弟气功练完,果然气壮如牛,两臂箕张,瞪着一双巨眼,一步一步的向董卓英围了过来。
  双方距离拉近到五尺时,突然听到一声大喝,三人同时发动,场中人影交错而起,端的厉害无比。
  倏忽间,已交换了三招。
  接着,又是一阵震天价响,使得草木飞扬,树叶纷纷坠落。
  古风只觉眼前一花,还弄不清谁是谁,董卓英已气定神闲的站在原地,而翟家兄弟,一个已倒在地上,满地乱滚了。
  另一个翟右,则双膝跪下,右手臂软软垂下,显见已受重伤,满脸的汗珠,滚滚的直落而下。
  董卓英冷冷的道:“姑念二位尚知道江湖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今日就到此为止,不服气的尽管来找我好了!”
  话落,径和古风双双离去。
  翟家兄弟在蛇山上,三招惨败,落得个灰头土脸,登时又震惊了江汉一带的武林人物,人人咋舌不已。
  董卓英的大名,自黄河以南,可以说响遍半边天。
  这天,董卓英到古风家来作客,已是第三天了。
  古风的家,巧妙的建筑在蛇山山背后一株大榕树上。
  这株大榕树,华盖亭亭,枝叶茂密,树干高达五丈,虬干像蟠龙般绕来绕去,占地之广,少说也得在半亩以上。
  附近的居民,传说榕树下有一座龙穴。
  一般人来到大榕树下,早已为榕树的气势所震撼,观赏游玩之余,竟不晓得榕树的顶端居然别有天地。
  董卓英这两天,亲赏这份新居的奇特,一时心旷神怡。
  古风在这两天之中,也摸透丁董卓英的个性,他发觉这株大榕树,能够给董卓英带来欢愉,感到很得意。
  大榕树下,就是浩瀚的江水,早晚晨昏,烟波江上渔帆点点,白鹤飞翔,真是风景如画,人在画图中。
  人生忧患往往多于快乐,心境上的超然忘我,自是弥是珍贵。.江上的朝霞渐渐散了,半轮旭日,从雾中透出万道金芒,起伏的江波,幻映出一片一片的粼光。
  “古兄,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你……”
  “你想我什么?”
  “想你的过去,又想你的未来。”
  “你倒想得蛮多的。”
  “难道你没有想?”
  “我并没有说我没有想,其实,我时时刻刻都在想。”
  “你想的是什么?”
  “我很抱歉,我想的是我自己,并没想你。”
  “这用不着抱歉,我很了解你的心情。”
  “谢谢你的体谅!”
  “不过,你想通了没有?”
  “想通?”董卓英坐了起来,他笑得很自然,语气很和缓,道:‘有些事,只是想想吧了,哪能想得通!”
  “有道理,我以前也常坐在你这个位置,面对着万丈江流,思前想后,想着想着就会睡着了!”
  董卓英突然站起身,手指着江中冒出—个黑色的物体,—隐一现,出没无常,问道:
  “你看,那是什么鱼?”
  古风看了一眼,笑道:“董兄,那不是鱼,而是江猪。”
  “江中还有猪?”董卓英诧异得有些好笑,道:“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古风搔搔头,抬目盯着那江猪出现的位置,道:“我保证你再住一个月,你将会更喜欢这滚滚的长江。”
  “我相信你这句话。”
  “现在,我证实给你看。”
  话声中,古风纵身一跃,人已跃升大榕树的最高树梢,然后像一只飞鸟,由树梢向山崖下飞落,双臂后掠,有如双翼展风,几个纵落,人影渺然。
  董卓英看得心痒难煞,心忖道:“好一个凌风下掠!”
  想到这里,也双足一点,穿树而出。
  董卓英的流云身法,在黄山干岩万壑中,每当朝曦初露,就一直勤练到旭日东升。
  所以,当他身形初展,就比古风来得更快更轻,仿佛是一片秋叶,无声无息的飘向那山岩下的江头。
  刹时,二人迅速的落足在江干的一块巨石上。
  古风不由讶然,说道:“董兄,你真高明,小弟竟不知你随后跟来了。”
  就在此时,忽见由江心划过一叶扁舟,直向二人立身处划来。
  江浪涛涛,后浪追前浪。
  但小舟行驶甚快,在浪涛中一起一伏,就是十来丈距离。
  古风看着小舟,面带微笑,不言不语。
  董卓英凝目望去,见舟中坐着一人,操舟动作轻快熟练,眨眼之间,小舟直冲他们立身处划来。
  舟中人忽地弹身跃起,站在二人身前。
  来人头戴斗笠,身着蓑衣,赤着一双大脚。
  古风笑问道:“卖鱼的,你来找我?”
  那渔夫道:“不,我是来找董少侠的。”
  董卓英一怔,他不认识此人,怎会是来找自己的?古风走了过去,拉着渔夫的手,对董卓英道:“董兄,这位是小弟的好友夏若云,一身水上功夫,外号水上飘,隐身长江,不求闻达。”
  董卓英和夏若云寒喧了之后,问道:“夏兄找在下有何贵干?”
  水上飘夏若云急道:“快,两位快跟我走!”
  古风道:“到底怎么回事?”
  “金凤凰于珊出事了。”
  此话一出,董卓英和古风不由面色大变。
  要知道金凤凰于珊是应约而来的,而且江湖经验丰富,武功出众,比一个大男人还要胜过几分。
  董卓英忙道:“她人在哪里?”
  夏若云指着汉水的对岸,一片朦朦胧胧的船帆阴影,说道:“于姑娘被困在那批船户之中。”
  古风道:“你怎么知道?”
  夏若云急道:“事不宜迟,咱们上船以后再谈吧!”
  于是,他领先跃回到原来的小船上。
  董卓英和古风紧跟着也上了他的船。
  夏若云迅速操桨,向对岸划了过去。
  单桅船顺着西南风,船帆一拉上就是满帆,此时风浪突然增大,涛急浪涌,风声呼呼直响。
  但小舟在夏若云的操纵下,在风浪中平稳的前行。
  董卓英见此人五短身材,脸色淡金,眉粗面圆,隆鼻方口;两眼精光灼灼,心想,他为人必是精明能干。
  心念间,不由问道:“夏兄,于姑娘是如何被困的?”
  “于姑娘是中了他们的诡计。”
  “他们是谁?”
  “是汉水的阴家帮。”
  古风插嘴道:“是阴家帮兄弟捣的鬼?”
  “不错。”
  董卓英突然想起来了,叫道:“阴家兄弟,是不是老大叫阴松,老二叫阴槐的那两兄弟?”
  “对,你也知道他们?”
  “我以前听于姑娘提过,好像他们还有点亲戚关系。”
  董卓英说到这里,双目中寒芒大炽,剑眉斜挂,有如两把利刃,使人不寒而栗,语冷如冰道:“只要他们敢动于姑娘一根寒毛,区区就要血洗阴家帮。”
  古风和夏若云听了心头暗吃一惊,怪不得“长恨生”出道不久,江湖人谈之色变,都受不了他那种凄厉肃杀的语气。
  董卓英又道:“夏兄,阴家兄弟为何翻脸成仇,你知道吗?”
  “听说是黑脸章八的手下陆平献的计策……”
  “又是陆平?”
  古风不解地道:“陆平如何献计?他又怎会来这里呢?”
  “章八的巢穴被破,他不来这里,又能到哪里?陆平最初就是阴家帮的人。”
  “原来如此!”
  “还有一点,阴老大阴松的宝贝儿子阴长生,一直在暗恋于珊。”
  二人至此恍然大悟。
  董卓英恨声道:“男女间的感情怎可用强,用骗呢?”
  古风点头道:“咱们和他们理论去。”
  夏若云提醒他道:“古风,你怎么忘了,阴家的人,是一堆茅坑里的石头,又硬又臭的。”
  董卓英厉声道:“那好办,咱们来硬的。”
  古风道:“恐怕只有如此了。”
  小舟过了江心,夏若云把船舵一扭,转向汉水方向驶去。
  这时,水面风力渐弱,那一团船帆停靠的码头,远远望去,星星点点数百艘之多,真有如樯棹如林,帆影遮天。
  其中赫然有几艘大船,显得异常的醒目。
  古风向董卓英道:“那其中的几条大船,就是阴家帮人拥有的。”
  董卓英皱眉道:“你对阴家帮了解多少?”
  古风沉吟了一下,道:“阴家兄弟我都见过,阴松为人,尚无大恶,只是耳根太软,易受小人所惑。”
  “那阴槐呢?”
  “阴槐比较固执,性情凶残,是个难缠的人。”
  夏若云道:“详细内情,自会有人来向二位述说。”
  董卓英问道:“是谁?”
  “马上你就知道了。”
  单桅船进了汉水河道,停泊在右岸的一株槐树下。
  夏若云从船头跃下河岸,解缆刚把船系好,即见一个青年渔夫,迅快的钻进了船舱。
  古风认识这个年轻人,叫道:“戚福,你知道咱们会来?”
  戚福的年纪才不过十八九岁,生个娃娃脸,未语先笑,道:“是夏大哥叫我在这里等你们的。”
  说着,夏若云也进了舱内,道:“小戚,事情如何,你快说给他们听。”
  董卓英也道:“戚小哥,偏劳你了!”
  戚福向董卓英微一躬身,取下毛巾擦了擦汗,才道:“阴老大决定在今天晚上为他的儿子举行结婚大典。”
  古风不由骂道:“混帐老小子,简直缺德!”
  董卓英冰冷的道:“好,今天晚上咱们走着瞧!”
  夏若云也没想到事情变化得这么快,问道:“小戚,你没搞错吧?”
  戚福苦着脸道:“夏大哥,你交代的事,我几时给你搞错过?”
  董卓英道:“你是听谁说的?”
  “阴大少爷身边的随从,就是区区在下。”
  “看来这事不会假了。”
  “当然假不了的。”
  “他们的婚礼在哪里举行?”
  “在顺发兴号举行。”
  夏若云便向董卓英解释道:“那是一艘阴家帮所拥有的船只中最大的一艘船,阴松一家就住在上面。”
  古风毅然道:“董兄,今晚咱们好好的杀他们个落花流水。”
  董卓英目光冰冷的凝视着远方,没回答。
  半晌,他转向戚福道:“婚礼订在几时?”
  戚福道:“申酉之交。”
  董卓英向夏若云道:“夏兄,这事累你大费周章,在下实在过意不去。”
  夏若云笑道:“董少侠,我辈侠义中人,不必客套,何况古风这个家伙,又是我的老相好。”
  其余三人闻言,都禁不住笑出声来。
  古风笑罢,掉起文来,道:“夜攻阴营,计将安出?”
  董卓英沉吟了下,道:“你忘了八百里曹营,是怎么毁于一旦的?”
  古风闻言一怔,随即眼珠子一转,喜得拍着自己的脑袋瓜子,叫道:“计是好计,但哪儿去借东风?”
  董卓英道:“不需东风,只要西南风就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