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其实很娱乐-- 环地中海古文明 美索篇_2》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历史其实很娱乐-- 环地中海古文明 美索篇_2- 第2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地、放牧神庙的畜群外,还在神庙的手工作坊从事各项劳动。
   
    由于统治阶级的剥削,无地或少地的贫民不得不依附于神庙或贵族,或沦为佃农,或沦为雇农,或甚至沦为债务奴隶。在埃勃拉王国晚期,贫富悬殊巨大,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除了压榨奴隶提高GDP外,埃勃拉的商业也很猛,埃勃拉的货物曾经运抵近东的大多数城市,其中就有美索北部著名的大城市亚述尔,有些商品甚至运到了北部的安纳托利亚和南部的巴勒斯坦,主要的海运货物也运达了黎巴嫩海岸的比布鲁斯,据推测,比布鲁斯可能还是一个中转站,货物由那还被出口到了埃及(在埃勃拉王宫的地板上曾经发现了埃及象形文字的铭文)。
   
    经济搞上去了,埃勃拉的军事也没落后。埃布拉长期实行募兵制,拥有一支兵种齐全、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斗力强的常备军,国王凭借军事力量,对内加强统治,对外频频发动侵略战争。
   
    泥板文书中有500多处提到幼发拉底河中游一个名叫马里(Mari)的城邦。马里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是埃勃拉统治之下的一个附属国。据说,埃勃拉国王曾将公元前2480年称为“征服马里之年”。
   
    开战的原因是由于马里国王伊布鲁尔·伊尔(Iblulrl)没有按期向埃勃拉王国上贡,并且卡断了埃勃拉的商路,于是两国翻脸,战争爆发,埃勃拉国王派大将恩那达根讨伐马里,迫使其投降。
   
    结果可想而知,马里城邦的实力可没它嘴上喊的那么强硬,恩那达根没费多大工夫就收拾了马里。
   
    埃勃拉军队的强劲实力一方面是由于其军事体制,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打胜后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就拿战胜马里来说,埃勃拉总共获得了总值为2193米纳(古时巴比伦,希伯来,希腊等国的计量单位,有1…2磅不等)白银,134米纳和26谢克尔(古巴比伦或希伯来的衡量单位,为1米纳的很小一部分)黄金的战争赔款,其中的15%归打了胜仗的将军自行分配,剩下的归埃勃拉一把手。
   
    随着军事侵略的胜利和王国版图的扩大,大量的奴隶和财富流入埃勃拉国内,不过具讽刺意味的是,正是财富和军事实力导致了埃勃拉的覆灭。
   
  
 

作者:有_的_人 回复日期:2006…12…14 13:57:27    
  爱在西元前------818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些事(一百十八)
   
    埃勃拉国家虽富但也不是全民皆富,“买豆浆喝一碗倒一碗”的待遇只有“埃勃拉之子”才能享受到,也就是说拥有埃勃拉国籍的公民才有钱,才能享受到一切权利,旅居埃勃拉的外国人虽然是自由民,但享受权利这挡子事也就只能想想,好事怎么着也轮不上他们。
   
    埃勃拉的富慢慢的引起了两河流域的强国阿卡德王国的注意,而埃勃拉的军事实力又是阿卡德最看不惯的,于是萨尔贡对埃勃拉发动了一场抢劫外加拔钉的战争。
  
    埃勃拉可以不把马里放在眼里。想怎么揍就怎么揍,不过对手换成强大的阿卡德后,埃勃拉只有挨揍的份了,象征性的抵抗了一下后就宣布投降了。
   
    由于埃勃拉表现良好(没激烈抵抗,选择投降),萨尔贡也没怎么为难,把能抢的全部抢走,外加埃勃拉领导层的给一大笔回扣,并没有对埃勃拉施行什么激烈的措施,埃勃拉城算是逃过了一劫,暂时保住了,不过这时的埃勃拉名义上已经是阿卡德王国的一部分了。
   
    萨尔贡没难为埃勃拉不代表其他人也是这样,由于阿卡德对埃勃拉的一再压榨,当地居民被迫走上了“反阿复埃”的不归路。
   
    公元前2275年,纳拉姆辛亲自带人扫平了埃勃拉,一翻打,砸,抢之后,纳拉姆辛下令纵火,埃勃拉城被焚毁殆尽,不过王室档案库中的大量泥板文书幸免于难,得以完整保存下来,成为研究西亚历史的珍贵文献资料。
   
    烧完埃勃拉后,阿卡德军队带着丰厚的战利品,得意洋洋的班师回朝之后,坚强的埃勃拉人掩埋了亲人的尸体,擦干眼泪,在废墟上重建了家园,修筑了宏伟壮观的大神庙等建筑,古城一度恢复了昔曰的繁华和喧哗。
   
    本以为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埃勃拉人怎么都没想到,安稳日子才过了两百多年,又遭大劫。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当时还在从事放牧工作的亚摩利人开到了埃勃拉,当年的悲惨一幕再次上演,亚摩利人抢完后也放了把火,埃勃拉又被烧了。
   
    这回埃勃拉人有经验了,烧了就再建,动作比上一次麻利不少,不过由于被外强狠狠揍了两顿,埃勃拉虽然重建但国力已不复往日,挥金如土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人民也就勉强能混个温饱,美索那边的大佬还时不时会到埃勃拉来个武装演习什么的,搞的埃勃拉人整天躭惊受怕,心脏病成了埃勃拉的国病。
   
    半死不活的日子过了大约五百年,埃勃拉人终于迎来了彻底的解脱。
   
    公元前15世纪中叶,来自小亚的剽悍的赫梯人彻底摧毁了埃勃拉,所用的方法依然是抢完放火,伴随着这场大火,埃勃拉人也突然人间蒸发了。
   
  
 

作者:有_的_人 回复日期:2006…12…14 13:59:09    
  爱在西元前------818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些事(一百十九)
   
    埃勃拉人到底去哪了?直到现在还是一个未解之谜,一个普遍的观点是埃勃拉人融入了胡里特人,起其文化也被胡里特人继承,后来被巴勒斯坦诸民族继承下来。
   
    不过这个推论有个缺陷,据考古发现,埃勃拉在第二次被烧后,重建了的埃勃拉文明已经不同于先前,而参与重建的可能就是胡里特人和迦南人。
   
    也就是说,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埃勃拉人已经消失了,如果他们只是搬迁到另外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而并没有跟胡里特人,迦南人融合的话,那么胡里特人和迦南人就一典型一“借壳上市”,顶着埃勃拉的名头忽悠了五百多年,最后因为赫梯的介入而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埃勃拉人的消失”。
   
    不管怎么说,埃勃拉人在这样一个严重干旱,人迹罕至,鸟兽绝迹的沙漠地区,曾经建立过一个繁荣的国家,创造过光辉灿烂的文明,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有份参与毁坏“奇迹”的纳拉姆辛不光在西线摆平了埃勃拉,还在南方波斯湾上又重征了马干,在东北山区与卢卢卑人互掐。北达亚美尼亚和库尔德斯坦山脉,东至扎格罗斯山。此时的阿卡德已到达极盛。
   
    纳拉姆辛和他的爷爷不同,他总是自命为神(萨尔贡最多称自己为“某某之王”),在他铭文中他的名字后面通常都是代表身的星状楔形文字符号,纳拉姆辛最喜爱的称呼就是“神纳拉姆辛,伟大的人,阿卡德之神,四极的君主。”
   
    对于自命为神,除了纳拉姆辛自个得意之外,其他人都不感冒,阿卡德王国土崩瓦解之后几百年出版发行的长篇叙事诗《阿伽德的诅咒》就把纳拉姆辛狠狠涮了一把。
   
    诗的开篇就大吹法螺,极力赞美阿伽德(就是阿卡德)的全盛时期,什么城市富庶又不缺乏智慧啦,人民过着富足,和平的生活啦,估计就是照着“伊甸园”的版本吹的。
   
    接着就开始拿纳拉姆辛说事了,说他带着马仔在尼普尔跟人PK的时候得罪了神恩利勒(美索第二主神,地神),怂恿马仔砸神像,在“禁伐树木之门”砍树木,拆“和平门”,并把战利品运回首都。
  纳拉姆辛这样干使得“阿伽德由智慧变的愚蠢”,恩利勒也迅速展开报复,从山上释放出“一个无法无天的民族”,直到“他们象蝗虫一样遍布大地”。
   
    不久,阿卡德乱成了一锅粥,瘟疫,盗匪横行,国内“信使无法赶路,航海者无法行船”,为了平息领导(恩利勒)的怒气,一群低级别的神决定让整个阿卡德被黑锅,诅咒到:“阿伽德,你竟敢攻击埃库尔(神恩利勒在尼普尔的圣区),你藐视恩利勒,愿你的树木堆积如尘土,愿你屠宰自己的孩子顶替要屠宰的样,愿你的穷人被迫淹死自己的孩子。阿伽德,你那快乐中建成的宫殿,将化为令人沮丧的废墟。”
   
    结果这些都“神奇般”的灵验了(事后诸葛亮嘛),虽说这首长诗有很浓重的神话色彩,但是剥除神话元素之后,展现在偶们面前的其实就是真实的历史。

爱在西元前------818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些事(一百二十)
  
   不过这段真实的历史还是稍微打了点折扣,象阿卡德内乱,王国被蛮族做了之类是不争的史实,而最大的争议就是纳拉姆辛到底有没有带人把埃库尔神庙给砸了?
  
   根据对尼普尔的考古发掘,发现埃库尔神庙并没有被砸过的痕迹,纳拉姆辛非但没砸反而重建了埃库尔神庙,这一点在乌尔第三王朝再一次重建埃库尔神庙的铭文中可以得到旁证,该铭文压根没提过纳拉姆辛砸庙那档子破事。
  
   那为什么后世会给纳拉姆辛栽赃呢?
  
   原因基本有两个。一是后世无意识的讹传。纳拉姆辛重建神庙并不是小打小闹,而是推倒了重来。这一推就推出问题来了,知道的是“破而后立”,不知道就以为纳拉姆辛发狠把庙给砸了。
  
   不过提出这一观点的人不厚道的,把写《阿伽德的诅咒》的哥们的IQ忽悠的也太低了,虽然事青隔了好几百年,但“砸”跟“建”还能分不出来?砸完走人那才叫“砸”,“砸”完了再盖个新的怎么着也不
  不能算是搞破坏吧?所以这一观点太离谱。
  
   另一个观点就比较靠谱了,那就是后世有意识的造谣。
  
   纳拉姆辛老是自命为神,把自己整成天上有地上无的。如果他光自己喊喊,过过嘴瘾也就罢了,反正自娱自乐别人也管不着,可他非得让别人发誓的时候都带上他的名字,把大神们都扔在了一边,大神们有没有意见不知道,反正祭司们的意见大了去了。
  
   祭司们的传统是只拜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神,无缘无故的空降了一个看的见也摸的着还时不时指手画脚的“神”,祭司们就如同猛啃了一顿苍蝇,那叫一个恶心。
  
   从纳拉姆辛自命为神的那一天起,纳黑也随之诞生,其主力就是祭司阶层。
  
   阿卡德时期的纳黑们的不满还只是写在脸上,毕竟纳拉姆辛是个狠角色,得罪了他基本就只能去地狱旅游观光了,后世的纳黑们就无所顾及了,阿卡德都没了,还怕个毛,所以明目张胆的造谣,栽赃,于是就有了《阿伽德的诅咒》里的“纳拉姆辛狂砸大神庙”。
  
   虽然纳拉姆辛后来被人栽了赃,但在当时他还是很滋润地,阿卡德人民不但不敢当面发表不满言论,反而大拍马屁,谁让纳拉姆辛是王国一把手呢?
  
   还别说这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