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苏德战争- 第3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百人。 
  在斯摩棱斯克…维亚兹马进攻轴线以南,布琼尼预备方面军的拉库金第24集团军和索宾尼科夫的第43集团军,首先遭到克鲁格的第4集团军和赫普纳的第4装甲集群的进攻,并在德军强大的压力下溃散。不到两天,赫普纳的装甲集群已越过所谓的维亚兹马防线,在10月4日占领斯帕斯杰缅斯克和基洛夫,第二天占领尤赫诺夫和莫萨尔斯克。当夜,布琼尼报告说,总的形势十分严重,因为赫普纳已插到他的侧后,自南向北迫使其翼侧收缩兵力。任何坚守阵地继续作战的企图,只可能导致西方方面军和预备方面军的崩溃。10月6日晚,这两个方面军都奉命向维亚兹马战线以东进行全面撤退,博尔金的部队和预备方面军的第31、第32集团军负责掩护。在此关键时刻,苏军统帅部没有采用简单的惯用的控制局面的办法,而是采用了复杂的变更部署的办法。第30集团军由第31集团军接替,第16集团军所有的师调给第90集团军,罗科索夫斯基的第16集团军司令部将接管维亚兹马地区所有部队的指挥权。这时,维亚兹马已遭到德军第3和第4装甲集群合围的威胁。事态的发展再一次使这道命令无法付诸实施,西方方面军和预备方面军内部的通信联络中断,两个方面军失去了指挥。博尔金拼凑起来的预备队和第31集团军被击败。10月7日,第19、第20、第24和第32集团军以及博尔金的部队被第3和第4装甲集群包围在维亚兹马以西的地区。包围圈内的部队继续进行抵抗,对保卫莫斯科作出了贡献,但抵抗既不坚决,时间又不长,因为持续一个星期就缴械投降了,被俘不下六十五万人。估计至少有四十五个师被歼。 
  莫斯科一片恐慌,造成10月16日的大批人员外逃,难民堵塞了道路。在首都,虽然斯大林、国防委员会和大本营留下未走,可是很多政府部门和外交使团被命令撤到内地的古比雪夫。很多官员及其家属,未经批准,也加入了逃难的行列。盗匪丛生,英国大使馆被抢。10月19日,宣布莫斯科被围困。 
  10月5日和6日,斯大林打电话到列宁格勒,命令朱可夫返回莫斯科。这时,朱可夫与库利克陆军元帅有些不合,而且并非从今日始;因此,他除了让费久宁斯基暂时负责指挥列宁格勒方面军之外,还把参谋长霍津派给走入歧途的库利克,并于10月7日乘飞机返回莫斯科。最高统帅部与科涅夫的西方方面军和布琼尼的预备方面军的联系已大体中断。正在患严重流感的斯大林无法了解前方的局势。朱可夫匆忙乘车离开莫斯科向西行驶。当晚,他不太费力地找到科涅夫的司令部,了解到被围的具体情况。叶廖缅科的方面军对德军的抗击发展不平衡,至于布琼尼,则全无消息。10月8日清晨,朱可夫将此情况电告斯大林后,又出发寻找布琼尼,据信他在马洛亚罗斯拉韦次附近。在克服了种种困难,多次盘问士兵之后,他找到了由参谋长阿尼索夫和大本营代表麦赫利斯为首的预备方面军司令部。性情乖戾的麦赫利斯劈头就问;“你来干什么?”可是,对于敌我双方情况,这两个人几乎都一无所知。他们也不知道布琼尼的下落,担心他已与第43集团军同归于尽。两天以来,从科涅夫那里也未得到消息。朱可夫便离开了他们(他们忙于下命令收罗零散的队伍和掉队的士兵进行整编),又出发去寻找布琼尼。 
  正如朱可夫所说,根本无法解救被围困在维亚兹马大包围圈内的部队,因为没有这方面的兵力,于是决定把凡可以收集到的部队都放在莫斯科前面的莫日艾斯克防线上。这些部队加在一起不超过十四个步兵师、十六个坦克旅和四十个步兵团,共计九万人。部队于10月14日开始集中,分属下列几个集团军的司令部:罗科索夫斯基的第16集团军、戈卢别夫的第43集团军、扎哈尔金的第49集团军和列柳申科的新编第5集团军(后由戈沃罗夫指挥)。各集团军在莫日艾斯克防线上又调整了部署。波格丹诺夫受托主管这条防线工事的准备和相互配合等工作。不过,更多的军队正被调往这一地区。此刻,从远东开始抽调兵力。库罗奇金的西北方面军和铁木辛哥的西南方面军也调运了一些部队到莫斯科地区。10月10日,朱可夫先接管预备方面军的指挥权,然后又接管西方方面军的指挥权,把两个方面军并为一支部队。西方方面军司令员科涅夫被任命为朱可夫的副司令,索科罗夫斯基任参谋长,布尔加宁任军事委员会政治委员。科涅夫任此新职时间很短。德军赖因哈特指挥的第3装甲集群此时正向东北运动,在10月14日进入第22、第29和第31集团军后方的加里宁,迫使这三个集团军仓卒后撤,在莫斯科以西又发生了新的危机。10月17日,组建了由科涅夫指挥的新的加里宁方面军,其编成内有:沃斯特卢霍夫的第22集团军、马斯连尼科夫的第29集团军、霍缅科的第30集团军和瓦杜丁领导的作战组。这条新战线与西成直角,东自加里宁起,西至奥斯塔克夫湖止。 
  朱可夫负责防御通往莫斯科的所有通道,指挥这些防线上的所有部队。莫斯科军区司令阿尔捷米耶夫在朱可夫领导下负责莫斯科城防。10月18日,施因姆的第40装甲军在博罗季诺附近与苏军三个坦克旅激战之后,进入离莫斯科约六十英里的第二道防线上的莫扎伊斯克。莫扎伊斯克防线已在马洛亚罗斯拉韦次和博罗夫斯克附近,被孔岑的第57装甲军突破,另外在卡卢加附近被费尔贝尔的第13军突破。在莫斯科南面的纳罗佛敏斯克和波多利斯克地区受到威胁。莫斯科与土拉的联系有被切断的危险。为对付这一局面,在该地区建立一个新的由叶夫列莫夫指挥的第33集团军。戈卢别夫的第43集团军得到加强。莫斯科的三道防卫圈用路障、支撑点和反坦克障碍物来增强防守能力。用志愿入伍和征召服役的工人组成三个工人师。颁布了加强对平民进行政治和军事管制的特别命令,其中包括建立军事法庭和必要时就地枪决违法者的命令。 
  到10月中旬天气终于变坏为止,勃劳希契司令部每日战况图所标示的德军进展情况是令人非常满意的,但并不反映真实情况。己获悉古德里安的部队未能取得新的进展,看来是在姆岑斯克附近陷入了困境,但当时还未能意识到很快天气会使一切行动中断。10月14日,勃劳希契以陆军总部的名义下达命令,当然也就是希特勒的命令,扼要指明中央集团军群以后的作战步骤。对莫斯科将围而不打并拒绝任何有条件的投降。在此奇怪的前提之下发出的各项军事命令也同样是行不通的。这些命令要求把已经集中起来准备歼灭西方方面军和夺取莫斯科的部队再度完全分散开。魏克斯的第2集团军将从库尔斯克开赴沃罗涅日,同时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团军将夺取土拉,从东南包围莫斯科。克鲁格的第4集团军将牵制莫斯科西面的苏军,同时赖因哈特的第3装甲集群和赫普纳的第4装甲集群将从东北包围莫斯科。施特劳斯的第9集团军,将从加里宁…斯塔里察一线北上到瓦耳代山地区的上沃罗切克,配合北方集团军群行动。这些调动将把中央集团军群的兵力铺开在长约六百英里的战线上。勃劳希契的这个计划遭到包克的反对。包克想从最近、最直接的路线攻打莫斯科。 
  从10月中旬起,越来越坏的天气减缓了莫斯科正前方德军推进的速度,就像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团军在姆岑斯克地区被坏天气所阻一样。在姆岑斯克,严冬于十天前就已降临。那时的悲剧现又重演。斯摩棱斯克…莫斯科公路干线的交通己断。在一片海洋似的泥淖中,一切轮式车辆都无法行驶。只有履带式车辆和当地的农用马车还能行动。整师整师的队伍停止不前,寸步难移的车队、分队散布在百英里长的路途上。由于过度劳累和缺少饲料,马匹成千地死去。火炮和重型装备被陷在胶一般的泥泞中。反坦克炮无法运到前面去对再度增多的苏军坦克作战。很多通信车脱离了司令部。补给系统停止工作。除了紧急空投补给品任务之外,再也派不出飞机执行任何其他任务。即使可用履带式牵引车拖走一些轮式车辆,但由于交通条件恶劣,有限的油料很快就消耗一空。搁浅的部队有饿死的危险。 
  克鲁格的第4集团军约有三十六个师的兵力部署在莫斯科以西的纳腊河一线。它进展甚微,不但没有牵制住苏军,自己反而无法脱身。这里的德军处境令人担忧。第98弗朗哥苏台德师,完成了六百英里长途行军,走出乌克兰,在维亚兹马战役刚刚结束时与第4集团军会合。它从莫斯科以西约六十英里的马洛亚罗斯拉韦次向前进攻,当第17装甲师在普罗特瓦河对岸受阻时,它把追击的任务接了过来。浓云低垂,雨雪不断,但是,步兵们由于装甲部队落在后面而能在堆放杂物的棚舍中过夜,不再受冻了,陷在泥中的装甲部队只得在野外过冬。好几个星期以后,其中一部分才又能开动,在此期间,它们经常同苏军溃散的队伍和游击队交锋。运输队只有借助夺来的苏联拖拉机才能行动。该地苏军后卫部队作战机动灵活,他们在树林和灌木丛中留下很多敌后小分队。在纳腊河,苏军的抵抗复又十分顽强。俘虏中发现不少蒙古人和卡耳穆克人,据传战前建立的西伯利亚的部队和伞兵部队也投入战斗。德第289团的各个连队的兵力只相当于排,它夺下了切尔尼谢高地,但敌人一个反击就把它赶了下来。这种事情在过去还从未听说过。以前,德军步兵占领某地,是不可能被赶走的。第289团在强击炮的配合下又夺回高地,但远离了装甲部队。他们立即遭到敌人的反冲击,大群高呼“乌啦”的布尔什维克很快又把这个团赶了下来。德军遭到苏军迫击炮和火箭炮的猛烈轰击。火箭炮的杀伤力差,很多德国兵因此保住性命,但是苏军炮兵和自动武器的优势火力使德军遭受巨大损失。第98师悲叹道,敌人至少在弹药供应方面没有困难。 
  T34坦克给予德军步兵以难以磨灭的印象。它们在第289和290团接合部的进攻使一些士兵十分惊慌,只是由于团部的一名上校亲自出来干预,战士们才返回了阵地。在德军坦克和88毫米高射炮开始一个又一个地击中敌T34坦克之后,步兵才又舒了一口气。即便如此,苏军坦克继续突入德军阵地。可是,由于很少有步兵伴随,这些坦克在阵地上乱转,没有什么收获,不是被德军炮火摧毁就是被迫撤出。德军团部的参谋、文书、通信员、工兵和反坦克炮炮手全用来充当步兵。步兵每个连队只有二十人左右,由少尉或军士负责指挥。官兵们几个月洗不上澡,没有换过衣服,蓬头垢面,肮脏不堪。他们整天卷曲着躺在地上,呆立在狭窄的、有积水的掩体里,身上被虱子咬,两脚冻得失去知觉。疾病和寒冷造成的减员要比作战伤亡大。雨下个不停。德国空军看来对付不了那些穿云而至、突然进行轰炸和扫射的苏军战斗机和轰炸机。一位德国军官后来写道,士兵们看到他们离莫斯科只有四十五英里,仍然怀有信心,因为他们不相信别人的情况会象他们那样糟。11月2日,一个团长报告说,如果部队再得不到休息和补充,就无战斗力可言了。11月5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