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唐朝二十一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正说唐朝二十一帝- 第2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烊蚁禄常⒓辞巴ぐ玻挢仿饰奈浒倭庞印V烊宜婧笥敕锵璧睦蠲晡普嵴炎谡箍思ふ健V烊掖缶ЮХ锵枰荒甓啵锵韫铝⑽拊侵邪傩斩喽鏊溃炎谝膊坏貌辉谛泄阅チ甘骋郧笊妗W钪眨锵璩瞧疲炎诔晌烊业恼嚼贰L旄慈辏903),昭宗在朱全忠的押解下还京。他赐朱全忠“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并亲解玉带相赐。
  昭宗返回长安以后,朱全忠很快发兵将朝中宦官全部杀死,同时下令各地藩镇将担任监军的宦官一律杀死。多年来宦官专权的局面因宦官肉体上被消灭而结束了,但是唐朝政治腐败黑暗的局面并不能得到扭转。朱全忠为了更有利于控制昭宗,天祐元年(904)正月,他提出要皇帝迁都洛阳。为了杜绝唐朝故旧对长安的念想,朱全忠令长安居民按户籍迁居,宫室和民居被毁,房屋被拆后的木材扔在渭河当中,顺河而下,月余不息。数百年古都经过这一浩劫,元气大伤。长安城哭声一片,关中百姓在道路之上大骂崔胤是“国贼”,斥责他引来朱朱全忠(温)像温倾覆社稷,连累众生。
  骂归骂,慑于朱全忠的淫威,昭宗不能不听任摆布,离开京师向关东而去。这次离开长安,就再也没有能够回来,长安故都,终于成为梦中的遥想了。
  天祐元年(904)四月,昭宗到达陕州(今河南三门峡)时,他近乎哀求地向朱全忠声明,说中宫刚刚生育,月子里出行不方便,要到十月再入洛阳宫。朱全忠认为他是有意拖延以待变,很是恼怒,恶狠狠地对手下牙将寇彦卿说:“你马上到陕州,立即督促官家动身。”昭宗无奈,只好从陕州出发。此刻昭宗身边已没有了禁卫亲军,随从他东迁者只有诸王、小宦官十几人和打马球的内园小儿共二百余人。朱全忠仍然不放心,担心这些人也会惹是生非,为防止节外生枝,下令将他们全部坑杀,将皇帝身边的侍卫全部换成了他的部下。
  就这样,迁都到洛阳的昭宗完全成为朱全忠手上的傀儡和招牌。朱全忠成为控制关东和关中大部分地区的最大的军阀,他觊觎皇位已久,篡国之谋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太原李克用、凤翔李茂贞、西川王建等连盟举义,打出了“兴复”的旗号来和朱全忠对抗。
  昭宗自离长安,终日与皇后、内人“沉饮自宽”,他一直担忧发生不测。朱全忠也担心昭宗再次成为自己对手的招牌,就对他下了杀手。事情发生在天祐元年(904)八月十一日壬寅夜,昭宗被朱全忠派左龙武统军朱友恭、右龙武统军氏叔琮、枢密使蒋玄晖弑杀于东都之椒殿。
  这天夜二鼓,蒋玄晖率龙武军将史太等百人来到内门,声称有紧急军务面奏皇上,内门打开,蒋玄晖每门留兵十人把守,一直冲到皇帝寝宫所在椒殿院。贞一夫人打开院门,对蒋玄晖说:“急奏不应带兵来呀!”话音未落,被史太一刀砍死。蒋玄晖带人急冲到殿下,大声问:“至尊何在?”昭仪李渐荣在门外道:“院使(指蒋玄晖)莫伤官家,宁杀我辈。”昭宗此刻半醉半醒,听到动静不妙,马上从床上爬起来。史太早已持剑进入椒殿,昭宗身着睡衣绕着殿内的柱子逃命,被史太追上一剑结果了性命。昭仪李渐荣想以身保护皇上,也一起被杀。何皇后苦苦哀求,蒋玄晖才放她一条活路。就这样,年仅38岁的昭宗成为朱全忠图谋篡国的刀下鬼。
  国破家亡,天不佑唐
  唐朝自昭宗迁都洛阳以后,实际上就名存实亡了。朱全忠当时忙于四处征讨,一时无暇图谋改朝换代,所以迟延了篡唐的步伐。结果,朱全忠实现谋篡的一幕是到了哀帝时。仅仅就从这点上来说,哀帝就实在是称得上可悲可哀的皇帝了。
  哀帝李柷(chù)是昭宗第九子,景福元年(892)九月三日生于大内。初名李祚,乾宁四年(897)封辉王,天复三年(903)二月拜开府仪同三司、充诸道兵马元帅。天祐元年(904)八月,昭宗被杀以后,蒋玄晖假传遗诏拥立。
  哀帝当国,一切政事都由朱全忠决策。他即位以后甚至都没有改元,一直在使用“天祐”年号。然而,不幸的是,天不佑唐,大唐帝国近300年的基业注定要在他手里倒塌了。
  哀帝在位期间,其实没有下达过任何实际的政令。那些以他的名义下达的制敕,其实都是按照朱全忠的意思办理,所谓“时政出贼臣,哀帝不能制”。他名义上的上朝,也会以各种冠冕堂皇的借口停罢。哀帝能够做的,就是顺乎朱全忠的意思,把朱的政治地位和威望一步步提升和加固。天祐二年(905)十月,敕成德军改为武顺军,下辖的藁城县改为藁平,信都为尧都,栾城为栾氏,阜城为汉阜,临城为房子,这是为了避全忠祖父朱信、父亲朱诚的名讳。朱全忠父、祖的名字要避讳,说明朱全忠已开始超越了臣下的身份。
  对哀帝有利的事情有这么两件,估计是出于他的本意或者是亲信的主张,但是都没有成功。一件事是天祐二年(905)九月以宫内出旨的名义加封他的乳母为昭仪和郡夫人。其中乳母杨氏赐号昭仪,唐代茶碾子
  乳母王氏封郡夫人,另外一个也姓王的乳母在昭宗时已封郡夫人,也打算准杨氏例改封为昭仪。此举被宰相提出异议,他们认为:“乳母自古无封夫人赐内职的先例。后来因循此例,实在是有乖典制。当年汉顺帝封乳母宋氏为山阳君、安帝乳母王氏为野王君时,朝廷上就议论纷纷。臣等商量,当今局势下礼宜求旧,望赐杨氏为安圣君,王氏为福圣君,第二王氏为康圣君。”哀帝也只好依从。另外一件是天祐二年(905)十一月,哀帝准备在十九日亲祠圜丘(祭天)的事。当时各衙门已经做好了举行礼仪的各项准备,宰相也已下南郊坛熟悉有关仪式。可是,朱全忠听到后很不高兴,认为举行郊天之礼是有意延长大唐国祚。有关主持的官员很恐惧,就借口改期使此事不了了之。
  然而,紧接着,哀帝就将已为梁王的朱全忠加授相国,总百揆,又进封魏王,所担任的诸道兵马元帅、太尉、中书令、宣武、宣义、天平、护国等军节度观察处置等使的职务照旧,“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兼备九锡之命”,基本上超过了汉初相国萧何和汉末丞相曹操。朱全忠的身份是自两汉以来权臣篡位的重现,其地位距离九五之尊已经只有一步之遥了。
  天祐二年(905)六月,朱全忠在亲信李振和朝廷宰相柳璨的鼓动下,将裴枢、独孤损、崔远等朝廷衣冠之流三十多人集中到黄河边的白马驿全部杀死,投尸于河,制造了惊人的“白马之变”。李振多年参加进士科考试总是不中,对裴枢等人怀有切肤之痛。他对朱全忠道:“这些人常自谓清流,现在投入黄河,就变成浊流了。”朱全忠大笑,这实际上扫除了他篡位过程中的一大障碍。朱全忠对读书人怀有天然的敌意,这从一件小事上可以看出。朱全忠曾率手下路过一棵大柳树,在树下歇脚时,他自言自语:“这柳树可以做车毂。”手下无人应答,树下几个读书人模样的游客却附和他:“确实可以做车毂。”未成想,朱全忠勃然大怒,厉声说道:“书生辈好顺口玩人,都是你五代十国文官俑们这个样子。做车毂要用夹榆木,岂可使用柳木!”回头对手下道:“你们还等什么?”竟将附和他的几个人痛打致死。
  天祐二年(905)十二月,朱全忠借故处死了枢密使蒋玄晖,又借口“玄晖私侍积善宫皇太后何氏,又与柳璨、张廷范为盟誓,求兴唐祚”,将哀帝母后何氏杀死,并废黜为庶人。不久,宰相柳璨被贬赐死,其弟兄也被全部处死。太常卿张廷范被五马分尸,其同伙被除名赐死者若干。朱全忠已是生杀予夺,大权在握了。
  天祐四年(907)三月,经过一番假意的推辞,时为天下兵马元帅、梁王的朱全忠接受了哀帝的“禅位”。建国号梁,改元开平,以开封为国都,史称后梁。
  从此,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相继,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的混乱时期。直到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才结束了唐朝之后约半个世纪分裂割据的黑暗时代。
  哀帝先被降为济阴王,迁于开封以北的曹州(今山东菏泽),安置在朱全忠亲信氏叔琮的宅第。由于太原李克用、凤翔李茂贞、西川王建等仍然奉天祐正朔,不承认他的梁朝,朱全忠担心各地军阀的拥立会使废帝成为身边的定时炸弹,就一不做,二不休,于天祐五年(开平二年,908)二月二十一日将年仅17岁的哀帝鸩杀。朱全忠为加谥曰“哀皇帝”,以王礼葬于济阴县定陶乡(今山东定陶县)。
  然而,这些不过是统治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玩弄的政治把戏。所有的努力不能改变的事实是:哀帝作为亡国之君永远无法起死回生,大唐帝国一去不复返了。只有哀帝那孤寂的坟茔,似乎还在诉说着那个曾经繁荣昌盛的帝国的毁灭,竟是那样的轻而易举,又是这样的叫人无奈。
  李儇个人小档案:
  姓名:李儇(初名俨)出生:咸通三年(862)五月八日
  属相:马卒年:文德元年(888)
  享年:27岁谥号:惠圣恭定孝皇帝
  庙号:僖宗陵寝:靖陵
  父亲:懿宗李漼母亲:惠安皇后王氏
  皇后:事阙子女:2子,2女
  继位人:皇太弟、唐昭宗最得意:能中“击球”科状元
  最失意:两度逃离长安最不幸:“暴疾”而亡
  最痛心:襄王煴在长安称帝最擅长:打马球
  李晔个人小档案
  姓名:李晔(初名杰)出生:咸通八年(867)二月二十二日
  属相:猪卒年:天祐元年(904)
  享年:38岁谥号:圣穆景文孝皇帝
  庙号:昭宗陵寝:和陵
  父亲:懿宗李漼母亲:惠安皇后王氏
  皇后:何氏子女:17子(一说10子),11女
  继位人:儿子哀帝李柷最得意:以皇太弟登基
  最失意:受控于朱温最不幸:受控于朱温
  最痛心:宗室诸王被害最擅长:饮酒以求自我麻痹
  李柷个人小档案
  姓名:李柷(初名祚)出生:景福元年(892)九月三日
  属相:鼠卒年:天祐五年(908)
  享年:17岁谥号:初谥哀皇帝,后唐时加谥加昭宣光烈孝皇帝
  庙号:后唐时议庙号为景宗陵寝:温陵
  父亲:昭宗李晔母亲:皇太后何氏
  皇后:无子女:不详
  继位人:无最得意:使用“天祐”年号
  最失意:听命朱温最不幸:被鸩杀
  最痛心:亡国最擅长:听命朱温

  附录
         
  唐代帝王世系(618——907)高祖李渊武德元年(618)——九年(626)
  太宗李世民贞观元年(627)——二十三年(649)
  高宗李治永徽元年(650)——弘道元年(683)
  中宗李显嗣圣元年(684)
  睿宗李旦文明元年(684)——载初二年(690)
  圣神皇帝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天授元年(690)——神龙元年(705)
  中宗李显神龙元年(705)——景龙四年(710)
  睿宗李旦景云元年(710)——延和元年(712)
  玄宗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