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间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希特勒的间谍- 第6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种做法在俄国战线上自然发展到最完善的程度,德国在俄国前线的间谍活动是由谍报局东线主站一处负责的。这个处的特务同在英国的特务不一样,都是进行短期活动的特务,但是他们自己也分为近程侦察特务和远程侦察特务两类。
  由每个集团军谍报局军队管理的近程侦察特务,调查最多不超过敌后三十英里范围内的详细情况——常常是装甲部队和炮兵集结的情况。然而他们经常只是在敌后一英里左右的地方活动。他们因此被称为“前线活动分子”。他们走着去,呆一个星期,又走着回来,亲自报告情况。远程侦察特务由每个集团军群的谍报局军队指挥部管理。他们在敌后三十至两百英里的范围内活动,主要是搜集有关敌人的后备兵力、上级指挥机关以及运输能力的情报。他们执行任务的时间比较长,用无线电报告情况。他们被空投到敌后,只有接到命令才能返回,通常是由飞机接回,或者是当德军占领了敌人的那块领土以后再返回,偶尔也有步行越过前线返回的。
  把一个近程侦察特务送到侦察区执行间谍活动任务,一般需要三天至一个星期。然后等待他返回报告情况。远程侦察任务需要作更多的准备。因此,只有当比较快和比较省事的手段——例如无线电侦察或审问战俘——行不通时,情报参谋才使用特务。情报参谋还须考虑特务返回时提供的情报是否过时。但是某些重点侦察任务和调查某些具体问题,则非派遣特务不可。情报官于是需要从谍报局军队及其指挥人员那里了解能否执行这个任务。或许一时找不到特务;或许前线没有漏洞可钻,不能穿越过去;或许苏联的防空甚严,不能把特务空投到敌后。但是,如果特务可以进行活动,那么情报参谋就把下述事项告诉谍报局领导人:主要任务、次要任务、侦察的地段、军事形势以及特务返回的最合适的日期,对于远程—侦察特务来说,还有发回第一封无线电报的合适
  日期。详细计划由谍报局领导人制订。他挑选特务。选出的特
  务必须研究地图,记住道路和地点的名字,熟悉苏军的武器装备、徽章和其他特征。他还需弄一些合适的衣服和假证件。只有到这时他才算准备好了。
  短期活动特务通常由施洛伊松派遣。他是从事这项工作的专家,人们管他叫“水闸”。他把这样的特务——最好一人,最多三人——送到前线的一个合适地段。这个地段当然最好是没有连绵不断的堑壕,敌人兵力薄弱,而且尽可能没有铁丝网、地雷和其他障碍物。这个特务偷偷越过主要作战线,通过敌人的前哨站、岗哨和地堡,进入阴森可怕的敌人领土。他通常装作逃跑的战俘。
  为了收集集团军情报参谋希望得到的情报,这个特务既亲自进行观察,也询问士兵和居民。当他收集到了想要收集的情报以后,就返回去。当然他和他的指挥者或者施洛伊松事先作好了安排,通知德军他将何时从何地返回。他返回后,被立即带到师部,师部情报参谋询问他对该师的驻防区了解到了哪些情况。然后他来到谍报局军队部,他将受到仔细询问,趁他记忆犹新的时候把他的情报统统掏出来。这些情报将通过电话报告给集团军情报参谋,然后还要对他进行几次询问,以便让他讲出在他看来不太重要的细节,然后向参谋总部情报参谋提供一份完整的书面报告,报告里还对这个特务是否可靠作出评价。
  谍报局规定,一个特务只能使用一次。实际上许多特务不止去一次。中部集团军群有一个名叫索尼娅的女特务,是一个俄国贵族的女儿。她曾经七次空投到敌后,七次返了回来。德国人惊奇地发现女人非常适合当特务。许多女特务随时准备执行各种任务,甚至包括暗杀。
  特务的报告通常很详细。东线外军处散发了中部集团军群五二三号特务在一九四四年十月二十六日提供的一份非常典型的报告摘要: “已经确定(俄国的)一个近卫装甲军于十月二十六日在热莱胡夫一加尔沃林公路(华沙东南)上朝加尔沃林的方向调动。约有一百二十辆坦克。”前线特务偶尔预料到敌人的行动。中部集团军群四二二号特务在一九四四年十月二十八日报告:华沙北面正在准备一场新的大规模进攻;该地区有十八个步兵师,四个装甲军和若干骑兵部队。
  尽管许多情报看起来很琐碎,但这些报告和其他一些报告确实具有足够重大的价值,以致约德尔向卡尔滕布龙纳写信,表彰前线特务在一九四五年一月俄国发动华沙攻势期间所立下的汗马功劳。有时特务提供的情报确实十分重要,可供希特勒的形势会议作参考。比如,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参谋总长蔡特勒告诉希特勒,有一位特务报告:三十三列俄国军车正开往克里米亚,而克里米亚是希特勒当时正在竭力据守的地方。
  虽然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谍报局使用了许多特务,但是在大规模派遣特务方面做得真正到家的还是党卫队保安处。
  一九四二年二月,当初对俄国开展的闪电战已告失败,德国在那里的情报活动显然同样遭到了失败。舍伦贝格想出了进行大规模间谍活动的主意。特务们是从德军俘虏的成千上万战俘中挑选出来的反共分子。这就是“策佩林”计划。
  在很短的时间内,他就有一万至一万五千名候选人在进行训练。为了向他们灌输反苏观点,他组织他们参观德国最了不起的成就;工业、农场、高速公路。最后挑选了两千至三千特务,准备执行任务。可是由于缺少飞机和无线电设备,实际执行任务的只有几百人。一九四三年初,当俄国不能被打败这一点已经变得比较清楚的时候,执行“策佩林”
  计划的志愿人员急剧减少,舍伦贝格不得不放弃大规模行动,改为有重点进行间谍活动。那一年,南线“策佩林”行动派遣了十九个特务小组,一共一百一十五人,深入到苏军前线后方,其中大约只有一半人提供了情报。舍伦贝格还为执行这个计划采取了特别安全措施。返回的特务,如果对他来说不再有什么用处,就被枪毙掉。
  尽管“策佩林”行动的规模在缩小,一九四三年在俄国前线后面进行活动的德国特务的总人数,比一九四二年增加了半倍,或许是因为德国人越来越转入防御,而防御需要更多地了解敌人的意图。间谍学校的数目达到六十个,为了对付苏联加强的反间谍活动,训练时间有时持续几个月。
  在战争中期,大约从一九四二年到一九四四年,东线德军始终有五百至八百个特务在俄军前线后方活动。仅仅中部集团军群每天就派遣八至十个特务,并非不同寻常。损失相当惊人。证件弄错了,衣服穿错了,不合地方口音,地理位置不熟,忘记了自己该是哪儿来的,或者由于行迹可疑,都有可能被俘,然后通常被枪毙。一九四四年九月五日,有一个特务穿着红军少校的军服?携带着证明持证。人叫P·I·塔夫林的证件,胸前佩挂着苏联英雄金质勋章,骑一辆摩托车,边坐上带着一个妇女,在斯摩棱斯克附近被两个苏联保安警察拦住了。两个警察觉得有些不对头。在边坐里面,他们发现一部电台,密码车,手枪和手榴弹。这个冒充塔夫林的特务是当天晚上空投过来的;他在俄国土地上还没有呆上二十四小时就被俘虏,在此之前他几乎接受了一整年的训练。由七人组成的“策佩林”行动小组——“乌尔姆”小组——乘一架飞机,于一九四四年六月在乌拉尔附近着陆。一人在着陆时被击毙,小组长自杀:无线电话务员也自杀,一个特务精疲力竭,累死了,另一个被他的队友杀死了,一人被苏联保
  安机关俘获,另外两人显然跑掉了。从一九四二年十月至一九四三年九月的十二个月中,谍报局一零四号指挥部派遣了一百五十个特务小组到苏军前线后方,每个小组有三至十人。只有两个小组的成员返回了。鉴于这种活动要求特务具有非常健全的体魄和惊人的智力,许多特务没有完成任务也就不会使人感到意外了。正如一个德国情报军官所说的那样; “如果损失不超过百分之九十,我们就感到满意;如果我们能把这个数字降低到百分之六十,我们就可以说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在西线,情况差别不大。在荷兰、比利时和法国沿岸地区,谍报局建立了若干I(Invasion(入侵))网,一共约有三十五至七十五个特务,在这些国家的内地建立了若干R(Restant' 坚持),或者是Ruekzug(撤退))网,有一百四十个特务。诺曼底半岛是盟军真正入侵的地方,可是这个半岛上的I网几乎没有发挥作用。德国保安总局军事部只同在法国的六、七个特务保持无线电联系。这几个特务最初发报只是报告笼统的情况,然后就要钱。其他特务要么害怕发报,要么被迫撤离;少数特务在轰炸中丧命。设在巴黎的前线侦察主站控制着前线特务组织,它在六月八日,也就是盟军登陆之后两天,收到了工网特务从勒阿弗尔发来的有关盟军登陆的第一批电报。R网的工作做得比较好。它的特务提供了他们亲眼——有一次是用望远镜——看到的盟军船只的登陆、军队的调动,汽油库和油管的位置等情况。在争夺瑟堡港的战斗中,那里的R网特务保持沉默,当盟军攻占了这个港口的时候,他们却经常发回电报,报告登陆的盟军和他们运送上岸的物资的详细情况。尤其是在马赛的“艾克斯”
  和“诺曼迪”这两个特务,他们发的电报几乎占斯图加待和威斯巴登无线电台平均每月收到的R网的一百封电报当中的一半。斯图加特和威斯巴登无线电台为谍报主站处理通讯联络。
  负责前线侦察的埃里希·赫利茨中校早就预见到盟军会突击。为了尽自己的责任,他想把他的前线侦察指挥部和侦察部队撤退到遥远的后方,这样他们将有时间来准备建立新的R网。但是集团军群和集团军的情报参谋反对这样做, 因为他们害怕被人骂作失败主义分子。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做了一点准备,结果并未挨骂。负责一二三号前线侦察小分队的一位少校,把五十万法郎交给在巴黎的一个朋友,作为特务们将来活动的报酬。可是这些人中没有一人提供过情报。
  盟军准备进入法国首都巴黎之前,一位德国情报军官想把电台交给在那里的几个受过训练的特务,还交给他们钱,但他们拒绝了,说现在的形势太危险。有一个前线侦察指挥部把五部电台埋在靠近莱茵河的孚日山脉附近的地方。后来再也没有听到这五部电台的声音。
  这些失败,迫使前线侦察部队,在盟军以闪电般速度向法国推进时,主要依靠前线活动分子。从一九四四年秋天以后,每月平均派遣了十五至二十五个前线活动分子。其中三分之二的人由一二零前线侦察指挥部负责指挥。这个指挥部凭借着孚日的相当有利的地形,为G集团军群进行活动,把它的十至二十个特务安置在德国斯特拉斯堡北面维尔加茨维森村的学校和庄园里。它所属的一三三前线侦察小分队把特务派到萨尔河对岸,一三二小分队的几个特务在孚日疗养城镇热拉德马附近越过了盟军前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