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历史小说] 曹贼 作者:庚新(起点vip2012-06-19 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17、[历史小说] 曹贼 作者:庚新(起点vip2012-06-19 完结)- 第77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倒是想留守邺城,估计大王未必同意。
    至于究竟会派往何处,目前尚不好说……我倒是听到一些风声,说大王准备在凉州、并州、幽州和曹州四地推行府兵制。若真如此的话,只怕这任命和此事有关。且再看看,想来不会太久,便能有准确消息。”
    “君侯……”
    “嗯?”
    “有件事想与你商量。”
    “夫人只管说。”
    夏侯真脸一红,犹豫了一下之后,轻声道:“我大兄不想留在邺都,希望能往边塞,建立功业。若君侯出缺,能否让我大兄同去?不过若为难,便算了……妾身只是见大兄整日里显得抑郁,所以才想帮帮他。”
    夏侯真父母早亡,只有一个哥哥,便是夏侯尚。
    而今夏侯尚为魏郡司马,配合步骘拱卫邺都。但在内心里,夏侯尚还是渴望建立功业,却一直没有机会。夏侯真和夏侯尚兄妹感情甚好,于是便向曹朋恳圌请。
    曹朋想了想,便点头道:“此事你只管放心,若大兄愿随行,我自无异圌议。”
    夏侯真,这才放下了心。
    又过了十日,转眼已到了二月。
    天气转暖,万物复苏。
    曹操于邺都亲耕籍田,鼓励百姓垦荒农耕,而后在二月初八,第三次发出了唯才是举令。从建安十二年至建安十五年,三年间三次发出唯才是举令,使得天下为之震动。无数寒门士子,不由得为之心动,纷纷响应。
    但是,唯才是举令,不问德行,只问才能,也造成了一些麻烦。
    这一日,曹朋在后花园里正与蔡琰等人以青梅煮酒,欣赏院中春色时,忽闻家臣来报:军师中郎将郭嘉,前来拜访。
    曹朋连忙迎了出去,却见郭嘉刘晔董昭等人,都来了。
    迎进了书房之后,曹朋命人摆上了酒水,而后疑惑问道:“诸公何故今日,一起登门拜访。”
    郭嘉面露忧虑之色,轻声道:“大王三次发唯才是举令,友学可知晓?”
    “当然!”
    “大王求才若渴,我等心下自然明白。
    只是,这唯才是举令背后,却终究是有些问题存在。自第一次发唯才是举令,大王的确是招揽到不少人才。可是,这其中也出现了不少麻烦。”
    郭嘉说着,取出一摞信函,递给了曹朋。
    曹朋接过来,打开一看,全都是关于各地官员的报告。
    其中有不少报告,是说一些官员贪赃枉法,聚敛钱财,勾结当地豪强,为非作歹。
    董昭沉声道:“友学,唯才是举固然好,然则这良莠不齐,难免有人作乱。
    才能,固然重要。
    可若是没有德行严加约束,才能越大,造成的害处也就越大……
    这栋陈矫送来的奏表,言当地官员,枉法作为。而那人正是首次唯才是举令发放后,前来投效之人。此人才具是有,但德行有亏。若为辅官也就罢了,还能有所约束。可而今为一方县令,却真真个令民圌不圌聊圌生。”
    看得出,董昭对唯才是举令,颇有抵触。
    而郭嘉等人,也对这件事感到担忧。
    沉吟片刻,曹朋道:“诸公之意……”
    “友学,我们准备联圌名上奏,与大王说明此事。
    这才具固然重要,可是却不能一味只看才具,而无视德行。殊不知,有德无才固然有害,有才无德,同样害处甚大。此事,不可以不小心。”
    曹操刚发出第三次唯才是举令,郭嘉等人便要上圌书反驳,有点打脸的意思。
    曹朋眉头紧蹙,半晌后问道:“荀尚书可有主意?”
    “文若也觉得,此事不可以不加以防范,否则危害甚巨。”
    “那你们,可有了方案?”
    “这个……”
    郭嘉苦笑着摇摇头,“若是有了方案,何至于如此为难?”
    唯才是举!
    这听上去很简单,但着实也是个麻烦。
    有才无德,和有德无才究竟孰优孰劣,恐怕也难以说个清楚。曹朋知道,除了这方面之外,还有一件事,便是那些豪门世族的担忧。大量启用寒门,势必会造成豪门世族的利益流失。曹操和世族间的关系很微妙,即需要相互利用,也要相互提防,所以纠缠在一起,麻烦很多。
    曹朋道:“此事,最好还是慎重为妙。
    大王方发唯才是举令,便要上奏令大王取消,岂不是朝令夕改,更使人不服?与大王颜面,同样无光。此事最好是能等些时日,同时想出妥善办法解决,否则不要冒然上圌书,弄不好,反而适得其反,徒增不快。”
    郭嘉一蹙眉,“那这些个官员,如何是好?”
    “在没有妥善解决之道前,我以为对事不对人乃上上策。
    加强监管,若遇到为害乡里,贪赃枉法,荼毒百姓之流,当以酷刑处置。虽未必能完全杜绝,也能使其有所收敛……诸公,以为这样如何?”
    郭嘉等人找曹朋,也是出于无奈。
    他们同样知道,冒然上圌书的话,未必能取得理想效果。
    特别是曹操登上魏王之位,更会维护自家颜面。这前脚唯才是举,后脚就上圌书取缔,岂不是赤圌裸裸的打脸行为?曹朋的主意,确是一个老成谋国之法。郭嘉和董昭几人相视之后,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意见。
    “另外,在监察官员方面,当尽快设立律法,以便行动。
    至于如何操作,还请诸公费心。朋对此并不熟悉,也就不参与此事了。”
    “嗯,如此,也只能这样。”
    其实,曹朋的脑海中,此时浮现出了五个字:九品中正制!
    这个完全以维护世族利益的制度,在推行初期,倒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唯才是举之后,所出现的良莠不齐现象。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世族的利益。但是在后期,九品中正制便成为世族的玩物……所谓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源自于这个制度。
    设立九品中正制的人,是陈群。
    而陈群本身就是个高门大阀出身,所要考虑的,自然是门阀世族利益。
    不过而今,距离陈群提出九品中正制尚有十年光景。
    而参与制定的人,更包括了世族与寒门的精英份子,想来能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郭嘉贾诩,这些都是寒门士子的代表,而荀彧董昭,则属于高门大阀的杰出人物。如今寒门和高门之间的冲突还不算特别严重,比如郭嘉和荀彧,是极好的朋友,便能够说明一些情况……
    双方合作,共同来制定一个制度,维护双方利益,同时又能达到目的,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曹朋倒是有心想参与其中,但再一想,他虽然知道这九品中正制的概念,却说不明白其中的内容。再者,又不懂得汉代律法,倒不如让那些专业人士来做,他最好还是袖手旁观。
    寒士和高门之间的矛盾,还有一个解决之道,便是科举!
    但曹朋却很清楚,而今的社会形态,科举的条件,并不成熟……读书人,始终只是一小部分,完全无法达到科举的条件。最好的办法,便是增加书院的建设,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潜移默化,慢慢培养条件成熟。
    不过这需要一个过程,非一时可竟全功。
    浮戏山书院,是曹朋的一个尝试。
    接下来,他还会在河西,在南阳,在徐州逐一推行,慢慢的创造科举环境。
    也许十年,也许二圌十圌年三十年,乃至更久。
    只要持续下去,总有一日,可以达到最终的目的。
    郭嘉等人和曹朋,又说了很久,直至天将夜时,方才告辞离去。
    临行时,郭嘉故意落后了几步,拉着曹朋的手,低声道:“阿福,我有一事相求。”
    “什么?”
    “小奕学业已成,自浮戏山书院而出,如今在家中,尚无安排。
    文若说,可以让他去尚书府做事,大王也说,可以至十三曹历练。只是我觉得,太早接触中枢,与小奕并无好处。他没有半点阅历,冒然加入中枢,反而会适得其反。所以,我想让他到你门下历练,不知可否?”
    郭嘉说的是他那宝贝儿子郭奕!
    历史上,郭嘉只有一个儿子,便是郭奕。
    不过而今,随着他身体的好转,又有了两个孩子,一男一女。男的名叫郭召,女儿名叫郭襄。至于郭襄这个名字,还是曹朋的主意。郭嘉女儿出生时,他不在夫人身边,正赶赴襄阳,准备劝说曹操停止东征江东。
    得到喜讯时,正好曹朋也在一旁,于是便笑着说:不如叫郭襄吧!
    本是个玩笑话,却被郭嘉当了真。
    更逼着曹朋,做了郭襄的义父……当然这义父,是有代价的!郭嘉生生又从曹朋手里,抢来百分之五的福纸楼股份,说是曹朋给干女儿的礼物。
    曹朋也无奈,同时暗自庆幸。
    幸好当时,他没有说郭芙这个名字,否则不晓得又会是什么状况……
    “小奕若是愿意来,我自然欢迎。
    不过,奉孝大哥是不是有什么消息?莫非大王,有意要派我出去吗?”
    “嘿嘿,过几日,过几日自知!”
    郭嘉一副欠扁的笑容,登上马车走了。
    曹朋则拍了拍额头,目送郭嘉的车辆不见踪影之后,才转身走进府中。
    “士元,你们在讨论什么事情?”
    远远的,曹朋就看见庞统法正王圌平等人在一起,正讨论激烈。
    于是便走上前去,却发现在凉亭里,摆放着一个巨型沙盘,尽是西川地形地貌。
    西川之战,早晚爆发。
    身为曹朋的谋主,庞统和法正,也极为重视此事。
    虽然曹朋以离开关中,但是他们对西川战事的推演,却始终没有停止下来。
    见曹朋过来,两人连忙拱手行礼。
    庞统笑道:“我们正在谈论,如何圌在西川用兵。”
    “呃?”
    曹朋饶有兴趣,在一旁站立。
    “西川多山,大军难行……其地势,与荆南颇为相似,不可以不小心。
    子均和伯龙都认为,若要攻取西川,需有一支精干兵马。
    这支兵马,要擅长在山中作战……此前公子在荆南,使魏延所操练山地兵,最为合适。不过攻取西川,最好还是,在训练出一支山地精兵。”
    山地兵,又是山地兵!
    随着北方战事结束,战事将会向南倾斜。
    之前可以赤城纵横的北方步兵和骑兵,威力随之减弱,作用也会慢慢降低。取而代之的,必然是水军、刀盾兵以及山地兵三个兵种大放异彩。
    而今水军,有大都督甘宁以及杜畿操练,更有东陵岛周仓阚泽负责,问题应该不会太大。
    至于刀盾兵,曹操也开始着手演练。
    从去年开始,河一工坊停止枪矛打造,而专注于横刀和大盾的制作。曹汲出任大司农,并留守许都,一方面是因为春耕将要开始,二来也有曹操将诸冶监划拨到了大司农府,有曹汲执掌。曹汲本身就是冶炼大家,而且身边又有铸兵大师蒲元(也就是曹汲的同门师侄)相助。
    同时,将作大匠郑浑,大司农给事中马钧,也都精通这方面事务。
    河一工坊可算得上是曹家一手扶植起来的工坊,诸冶监监令郭永,更是曹府门下。曹操秘密打造刀盾,训练刀盾兵,也正是为了未来江东之战。
    而山地兵方面,魏延的山地兵更类似于刀盾兵的雏形,在山地作战方面,还有些欠缺。
    所以,曹魏目前最缺乏的,还是山地兵,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山地兵。
    这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