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僵住了,泪水在刹那间盈满了眼眶。
第九章(一)
徐贵祥
晏公庙阻击战发生的时候,已经是洛安州沦陷的第五年的农历二月了。
这正是花扬絮飞的季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现了新的形势,在太平洋战争中日军迭遭挫折,苏联军队占领了柏林,德军宣布无条件投降。在这种大背景下面,中南长官部连连致电在敌占区或敌后活动的各支部队,寻找战机,同日军进行几场影响较大的战斗,为舆论宣传提供依据,以正视听。
晏公庙阻击战本来是杨庭辉组织的。杨庭辉得到情报说,日军中村联队拟于本月中旬对凹凸山地区的晏公庙、界牌石、响洪甸、迎驾厂一带进行“扫荡”。
杨庭辉于是派人同刘汉英联系,要求配合作战。 敌情确凿,八路军又主动挑了重担,刘汉英觉得这一仗他不参加有点说不过去,就选择了左路,在晏公庙打伏击。
之所以选择左路而不是右路,刘汉英自有精明的考虑。据他从另外一条线上得到的谍报,左路敌人多为二鬼子“皇协军”,比起日本鬼子自然要好对付得多。
部署兵力的时候,参谋长左文录把刚刚组建不到三个月的新七十九团放在了牌坊店,而将甲种建制完整的张嘉毓二四六团放在晏公庙东北的赛石矶。
作战会上,石云彪趴在作战图前足足琢磨了半个时辰,再抬起头来的时候,那只独眼就多了几分阴沉。石云彪慢腾腾地站起来说:“旅座,我看这一带地形坡缓林稀,易攻难守。
防御正面如此之宽,防御力量也就疏而弱之。日军上千人马,加上伪军近万,我们打大伏击力不从心,打小伏击隔靴搔痒。我的意思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是否可以同杨庭辉先生再协商一下,改变这种各自为战的打法,而集中我部和杨部兵力,大部压在南楼一线天,打击日军右路佐佐木大队,争取将其全歼。”
刘汉英尚未吭气,左文录就把话接过去了,不自然地笑了笑说:“石团长的设想确有过人之处,问题是杨庭辉先生恐怕不听你的指挥。旅长和副旅长都是这个意思,各负其责,还是把账算得明白一点为好。”
石云彪的心里依然犯嘀咕。这是新七十九团扩团以来首次参战,也就是说,新七十九团的战斗生命从此就开始了。此战能否打好,将决定团队起步的高低,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注定了一支部队的精神。
石云彪又将左文录的作战方案由表及里地咀嚼了一遍。
从敌人此来的势头和地形上看,牌坊店一带有可能最早进入战斗,一旦口袋扎住了,又是逃敌必经之路,极有可能成为阻击战的主战场,理应派遣精锐部队防守。自己的孩子自己知道有多少拳脚,他的新七十九团战斗连队只有六个,除了原七十九大队的老底子,三分之二的兵员是新补进来的,虽然马不停蹄日夜操练,但是毕竟缺乏实战经验。而张嘉毓的二四六团是刘汉英的看家部队,军官大都是刘汉英的老部下,火力配备也十分精悍,可以说兵强马壮,完全应该成为大战主力,可是左文录偏偏将其部署在赛石矶一线。赛石矶地形奇峻,宛若平原中突兀拔地而起的一道屏障,前是平川,后亦平川,射界开阔视野也开阔,便于进攻也便于退守。熟习兵法、深谙地形之利弊的石云彪自然不会看不出来这种布局的偏颇。
尽管心存义愤,但石云彪还是全力以赴投入了阻击战的准备工作。
此后不久出现的事实证明,石云彪对于敌情和战场形势的估计,基本上是正确的。战斗发起之后,石云彪率部兜住了牌坊店至庄岗一线约一公里的正面。诚如石云彪自己预料的那样,防御正面越宽,防御力量则越薄弱。日军吉野大队力督伪军八百余人向石云彪防线先后展开了六轮冲击,企图夺路而逃。七十九团部队伤亡过半,连以下军官伤亡三分之一。
石云彪让团部特务连在阵地后方架起了机关枪,宣布——“凡在阵地之人,包括石云彪本人,只能前进,不能后退,退逾白线者,格杀勿论。”
石云彪手拎一柄三尺长的宽厚大刀,立于阵地高处,喝道:“弟兄们,前面是日本鬼子,后面是二鬼子,左面是绝壁,右面是淠河,背水一战,没有退路。弟兄们看着我,我若不退,你们退到哪里也是死路一条。”
团座既然如此,营连长们自然不敢含糊,纷纷做好后事交代,准备献头颅于阵前。
由于前线吃紧,此时已到二连任代理连长的陈墨涵向石云彪献计获准,指挥一个排佯作败退,撕开一个缺口,诱敌深入至一线天峪口,合而击之,将深入到刘汉英防区纵深的吉野大队分割包围在数十处不便展开的山林沟壑地带,一阵游击战加上运动战,重创吉野大队,吉野本人被流弹击中。如此以攻助守,方才使七十九团全线稳住了阵脚。
第九章(二)
徐贵祥
参加晏公庙阻击战的,还有一支特殊的部队,便是高秋江的战地女子服务队。
本来,在这次阻击战中,战地女子服务队是没有直接战斗任务的。但高秋江却表现出了非常奇怪的积极性,向刘汉英主动请缨,率领二十四名队员前往牌坊店抢运七十九团的伤员,不巧在途中遭遇了十几个鬼子和二鬼子。这伙人刚刚从火线上下来,急急如丧家之犬,竟然迷了路,一见高秋江等人穿着国民党军制服,哗啦一下便展开了战斗队形。 好在高秋江
是经过阵势的,有一些打仗的经验,急忙指挥人员散开,抢占有利地形。
阵脚还没稳住,日军就开了火。
韩秋云就趴在高秋江的身后,由于她人很勤快,脑袋瓜子不笨,那副模样又很讨高秋江怜爱,所以很快便当上了分队副。眼下,韩分队副看着高秋江左一枪右一枪地往外打,耳朵发麻,心里乱跳,似乎还有点新奇和兴奋。当然,害怕还是主要的。
高秋江边打边喊:“韩秋云你死啦?不该开枪的时候你开枪,该开枪的时候你死活不开枪,你娘的咋回事?通敌啦?”
韩秋云自己也觉得自己挺丢人。那次梦里见到梁大牙,居然真抠了扳机,差点儿打断了自己的一个脚趾头,好像勇敢得一塌糊涂。可是这回轮到真的了,手指却硬得像根铁棒,无论如何不听使唤。 韩秋云快要急出眼泪了,带着哭腔喊:“高队长,我的手抖呀,打不准呢。”
高秋江说:“打不准也给我打,往人堆里放就行。”
韩秋云左摇右摆地看了看两边,其他几个女兵也都脸色惨兮兮的,搂着大枪胡乱地放,那姿态当然不像打仗,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
高秋江又喊:“袁桂花,你给我往山墙后面那颗杏子树下面打,那是个鬼子头。” 韩秋云没有看见鬼子头,这时候她瞅准了一个戴大盖帽的,那人正蹲在石坎后面举着手枪往这边射击。 韩秋云双手抱着大枪,拿不准是瞄那个人的头呢还是瞄那个人的脖颈子,后来她决定瞄那个人的胸脯子。她怕打了那个人的头,会把头盖骨给掀飞了,脑浆喷得到处都是,那是她最害怕见到的。可是瞄胸也瞄不准,自己的心跳得厉害,两手更是抖抖索索的像是三九天的牙帮骨。再往后,韩秋云就想明白了——先别管打得上还是打不上,先抠了火再说。自从遇上了日本鬼子到现在,连一枪还没有放过,实在有点说不过去,活着回去弄不好要挨高队长的骂。想到这里,便咬牙切齿要抠火。手指勾上扳机后便把眼睛闭起来,想睁也睁不开了。
心一横,拽了一下扳机就什么也不想了,单等那惊天裂地的一声。
却邪门,等了半天竟没啥动静。这下心里就更发毛了,这枪怎么打不响呢?老是打不响,高队长回去不是要骂么?两手于是抖得更厉害了,费了老半天劲儿才弄明白是二道火没有打开。这么一耽搁,被瞄准了的二鬼子又从瞄准线上消失了。韩秋云的心里反而一阵轻松,心想也好,饶了他吧,姑奶奶打的是日本人,不掺假的抗日。就在这个时候,韩秋云忽然想起了老队员的一句脏话:“老娘是窑姐不脱裤子——抗日的干活。”想起这话,又乐又羞,手头一紧,便走了一火。这一火走得恰到好处,一枪打中了一个日本兵。 高秋江在一边看见了,大叫一声好,扭头夸道:“好,韩秋云打得好!”
韩秋云怔怔地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哦喔,我的个天啦,我开枪了,我打死人了。
真真切切真真切切,隔着几十步的距离,她亲眼看见了那个日本兵刚刚从石坎后面猫出腰来,想往树林里面跑。跑着跑着,她的枪里的子弹头就飞了过去,钉进了他的肉身子。日本兵像是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猛地踉跄一步,又原地站稳,如同一株被风刮弯了的树,骤然弹回,直直地仰起头来,面向天空,然后便弯弯曲曲地倒下去了。
以后直到过了很长时间,每当韩秋云向别人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别人都不大相信。隔着好几十步呢,怎么能看得那么仔细呢?韩秋云说:那是真的嘛,连眉毛眼睛都能看得见。那是个小兵,恐怕也就是十五六岁的样子,脸皮子白白的,眼窝子里还有水,水 地看着我,就那样一眨也不眨,直勾勾地看着我,倒下去了也没有闭上眼睛。我还看见了他的嘴,嘴唇子动了动,像是想跟我说点啥。说啥呢?兴许是埋怨我不该开枪……
第九章(三)
徐贵祥
那一次作战,事实上韩秋云只开了一枪,还是走火。走火之后,她就愣住了,脑子里似乎爬进了一只虫子,钻来钻去的。她突然觉得恶心。死去的那个日本兵,有没有真的回过头来瞥了她一眼,除了她自己知道,那就连老天爷也说不清楚了。她看见鬼子兵头顶上的那块天空像刀切一般落下来,飘到了自己的眼前,一片血红升腾弥漫。
山坡上还荡漾着几缕淡淡的蓝烟,浓烈的硫磺味儿呛得她鼻子直发酸。韩秋云低下头来
,目光便被刺了一下。那枚空弹壳已经完成了使命,静静地躺在她身边的草棵里,映照着太阳,闪烁着黄澄澄的金光。
他当真死了么?
韩秋云似乎恍然大悟了。原来死是这么简单的事情,比她那回上吊要利索得多从容得多。
就那么一下子,手指稀里糊涂地紧了一下,她就把一个东西钉在了那个稚气未脱的日本小兵的身上,刚才他还活蹦乱跳,眨眼之间再也不能叽里哇啦地喊八格牙路了。韩秋云突然觉得那个日本兵有些眼熟,白白净净的像哪个认得的念书娃。假设他要不是日本兵呢?那他就是一个学问人了。他走路的样子一定很好看,很斯文。往后他会长得很健壮,身上会泛出热乎乎的男人味儿。她想她跟那个日本小兵是有一种缘分的,本来是素不相识,不该有仇恨的,可是他到中国来了,是背着三八大盖来的,这就成了她的仇人,她和他的仇恨是中国和日本国的仇恨,不是他们两个人的仇恨。他要是还在日本,或许还在念书,或许在做一些别的读书人做的事情,说不定还有一个花红叶绿的小妮子在等着他。在这样的好天气里,没准他们会坐在芳草茵茵的小河边,听潺潺流水,他会跟他的日本小妮子在一起…… 枪声在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