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861- 第2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些来复枪当然很便宜,是大人您在这里可以购买到最便宜的价钱。每支只收大人二十五两白银,带火药火帽子弹一千发,不过十两白银。至于火炮,两门帕洛特炮够不够?发射三十磅炮弹,精度非常高,能瞄准一英里外目标准确击中。不够吗?那么我那里还有四门十二磅榴弹炮,每门榴弹炮只收大人八百两白银,若是开花炮弹略微贵些,一枚要三十两白银……我决没有乱开价,大人只要问问就知道,这个价钱还算公道了。”



杨沪生和史秉誉相对苦笑。三十两白银一枚炮弹还公道?就这价钱已经超过一支制作精美的恩菲尔德来复枪了!至于二十五两白银一支恩菲尔德来复枪,现在这种洋枪行情是二十两白银,这位邓肯根本是在抢劫。



“我算算,我算算……”邓肯掰着手指,左看看,右瞧瞧,嘴里念念有词——兴奋的邓肯满嘴跑英语,说的又很快,杨沪生和史秉誉俩人一句也没听懂。数了半天,邓肯抬起头,一脸激动盯着杨沪生和史秉誉:“一千支夏普来复枪,每支来复枪一千发子弹,一千支恩菲尔德来复枪,每支来复枪带火药火帽子弹一千发,两门帕洛特炮,四门十二磅榴弹炮,每门炮一百枚炮弹,只要大人肯出十六万两白银,这些都是大人您的了。”



“十六万两白银?!”杨沪生一听这个数字差点晕倒。



太平军攻占宁波后,将这里的海关接收过来。从黄呈忠、范汝增,到陆心兰和自己,对健康发展商业都十分重视,采取了保护和鼓励措施,这里的战争刚结束,商业马上就得到恢复和发展,可以说商贾云集,贸易兴隆,一片繁荣景象。就是这样,从十二月份到一月份,一个月内宁波府征收税款也不过六万两白银而已(当然有部分银子进了各级大员腰包,如黄呈忠、范汝增、何文庆等人,杨沪生和史秉誉官衔还小,他们还融不进分赃行列中)。十六万两白银,这需要宁波府三个月税收才能付清。



史秉誉倒对这个价钱毫不在乎,微笑着看着邓肯,轻声道:“说定了就这个价钱,这些货我们立刻要,只是我们现在没钱。”



“MY GOD!”史秉誉话语虽轻,却仿佛在邓肯耳边炸了个响雷。这下轮到邓肯翻着白眼要躺在地上休克过去了。



美好的天堂瞬间崩溃,邓肯差点*过气去。很快,恢复过来的邓肯脸色涨红,要是可以,他愿意马上掏出夏普来复枪,一枪毙了面前该死的史秉誉。邓肯冲着史秉誉咆哮起来:“没有钱?没有钱你跟我谈什么买卖?!你这个骗子!恶棍!!嗯……是这个!”邓肯实在想不出应该如何形容史秉誉所作所为,只能恶狠狠竖起中指,骂了一句美国国骂。他知道面前这俩人不懂英语,骂了这些人也不知道,反正自己出口气就是,哪知道俩人别的洋话不明白,他骂的这句话,俩人从美国原声电影里听的耳朵都起茧子了?



史秉誉没有和邓肯计较这位洋兄弟侮辱太平天国官员应该受到什么样惩罚,真要计较,除非对面租界里的勃列克马上出现并且赔礼道歉,不然邓肯挨顿板子那是逃不了了。



史秉誉好象没看到邓肯愤怒的马上就要爆炸的表情,很是轻松道:“钱是没有,不过我可以给你条件,用这种条件你可以赚取比十六万两白银还要多的金钱,不光可以赚钱,你还能获得世人面前高高在上的形象,你发怒,别人不敢吭气,你扫人家一眼,人家决不敢和你对视。”



“我只要白银,银子,白花花的银子!”邓肯还在不忿地咆哮,看史秉誉脸色渐渐严肃起来,他这才不再发作,回味一下史秉誉说的话,好象并没有跟他开玩笑,邓肯不是傻瓜,再怎么说他也是西点军校高才生,明白过来的邓肯收起马上转身就走的念头,瞪着史秉誉:“这是什么条件?凭什么我用你的条件可以赚取比十六万还要多的金钱,而且别人还要看我眼色?”



“没想到连眼色这种词邓肯兄弟都会说。”史秉誉朝杨沪生笑道。杨沪生却一点都没有笑的意思,他对史秉誉的想法一点都不明白,当然也不感觉邓肯说“眼色”有什么不对之处。史秉誉继续对邓肯说:“这样说吧,邓肯兄弟在对岸的租界,你应该知道现在那边有不少人,我军进入宁波府后,根据统计,有七八万清朝官绅富豪逃进了租界。”



邓肯不知史秉誉跟他说租界有什么人是什么意思,转着他那绿眼珠疑惑地说道:“这个我知道,不过有七八万吗?人很多就是。”



“租界原来就有不少人,现在一下子增加了七八万,恐怕各种物资都涨价不少吧?如大米,蔬菜,食盐……”



杨沪生猛地明白过来,脸上露出喜悦之色。



邓肯赞同道:“不错,我刚到时,一担盐(注:大致上五十公斤一担盐)不过十两白银,现在已经上涨到二十两银子了。”



“可是你知道吗?就算最优质的食盐,在我这里收购价也不到一担一两白银。”



邓肯一听倒吸口气,感觉嘴里分泌出更多的唾液。在上海他就知道中国食盐是政府专卖的,里面利润很高,属于暴利行业。可邓肯怎么想也没想到,收购价和零售价之间,居然有着十倍的差距!他一杆来复枪就是不算运费,也不过涨了一倍,和食盐利润相比,这简直等于原价奉送了。



“我们这里盐场一年可以出产食盐六千担。这些全部销往租界,那也不够,不过除了我们自己产的,还有余姚食盐也要在我们这里卖,当然,价格方面会稍微贵些。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将租界一年的食盐专卖权利转让给你,在这一年内,销售到租界里的食盐,只能通过你才可以,至于利润,三五归你,六五归我们,不要心黑,六五中我们这里还有众多环节需要打点,你也别想一下子全部吞了,胃口太大会伤身的。”



“五五分帐,没有五五,此事谈都不用谈。”邓肯毫不犹豫甩出一句话。



“不成,我这里上有各位大人需要打点,下有众多手下不能让他们白辛苦。这样好了,你四,我六,再少这事就没得谈了。想必现在外面有众多商人对食盐专卖感兴趣。”



邓肯耸了耸肩膀,摊开手道:“史大人,您这里需要打点,租界那边我也需要买路钱。四成实在太少,难道你让我喝西北风不成?”



一番讨价还价,最终史秉誉与邓肯商议好,利润中,邓肯占四成五,而杨沪生和史秉誉占五成五。太平军控制区与租界,双方各自打点。往江北租界的食盐必须只能由邓肯一家销售,如有第二家,杨沪生他们就要给邓肯做出赔偿——俩兄弟在鄞县当家作主才一个月,还没给当地百姓造什么福,先签订一个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当然,因为这事情实在重大,只要是个中国人,就害怕人家在背后指着自己脊梁骨骂卖国贼,签定正式协议公告于外,这显然不可能,按照俩人想法,这事也用不着大张旗鼓,只要双方心中有数就成。毕竟武器装备是长期需要进口的,而邓肯又需要利润最大化,若是毁约,对双方都没有好处。



杨沪生和史秉誉还以为这事就这么定下来,只要举起酒杯,大批军火就要换自家姓了,没成想这时候邓肯却一手扶胸,半弯着身子道:“俩位大人,此事容兄弟回去再仔细想想,过两天给二位大人一个确定答复,兄弟先告退。”



看着邓肯意气风发转身离开了大堂,杨沪生和史秉誉面面相觑,不知道如此优惠的条件,这位洋兄弟为何不当场答应下来。



看着邓肯消失在照壁后面,杨沪生隐忧问道:“秉誉,你看这事情能成吗?”



“我看问题不大,这对双方都有好处。我们需要这批军火,但现在没那么多钱。邓肯在中国到处撞壁,守个金山没地方花。”



“可是一两银子一担的食盐,让邓肯卖二十两,怎么想都觉得太亏。”



“谁说一两的?”杨沪生一听呆看着史秉誉,史秉誉笑道:“我们是销售方,他是经销商,为了盐农利益,既然他能卖二十两,我们怎么说也应该把收购盐价提高到三两左右吧?”



“黑!够黑……我现在才知道,你哪是什么政委的料啊?明明是*商才对。”



“*不*不是什么问题,主要问题是我们需要银子,需要大批军火用来武装自己。我看这事基本上能成,你还是找高明辉张海强他们去,先挑出一批合适人进行军事训练吧,总制大人不是让我们剿匪吗?要剿匪就要有军队,现在招兄弟(太平军招收新兵用语)谁都说不了咱们什么,至于在江北进行食盐专卖的事情,这事还是我去跟跟上面那些大人交涉吧。”



杨沪生感叹道:“辛苦了,每次这种烦人事情让你一人去做,我这心还真不安啊。”



“拉倒吧你,你不心安?不心安现在跑什么跑?”


杨沪生的声音从外面遥远的地方传了进来:“我去找高明辉了,组织军队也很重要。”


(第八章终)

 
 
 2006…5…20 21:32:00
           
 

  中华杨     
  
  

  
  
  
  
              第 30 楼  
 
 

 

第九章(一)


“十年。十年内所有销往江北之盐,所有在俩位大人控制区销售之盐,不管食用还是其他用途,必须由我全权负责。”亮堂的大堂内,邓肯放下茶碗,望着有些紧张地看着自己的俩位太平军官员,嘴里跑出带着吴语口音的中国话。



“十年?!抢劫啊你?你知道十年可以销售多少盐?有多少利润?还不光是江北租界,连我们这里你也要打主意……邓肯先生,您是否能拿出点诚意来?”



“杨大人不要激动。兄弟正是因为有极大之诚意,这才来这里与俩位大人协商,俩位大人千万不要误解兄弟。”说到这,邓肯一脸委屈:“大人有所不知,据兄弟调查,江北人口虽多,一年也销售不了多少盐,真要只给兄弟一年,不光本钱赚不来,光打点各位领事,就够兄弟跳江了。这样的买卖只有长期进行才有钱好赚,况且十年对俩位大人并不算什么,而兄弟却将一生赌注全部压在俩位大人身上了。至于大人控制区,这更证明兄弟很有诚意与俩位大人做生意,说实在话,对大人能在宁波驻守多少年,兄弟没有把握,相信俩位大人自己也不清楚,如果二位大人一走,后面掌管宁波地界事宜之人翻脸不认帐……兄弟可承受不了这样损失。”



杨沪生暗暗点头,这个邓肯说的倒是实情,杨沪生自己就不知道能在宁波当多长时间的监军,按照毛泽东游击思想,如果敌人大队人马过来了,杨沪生马上带着部队上山头,在平原和敌人拼消耗有什么好拼的?自己真要离开宁波,这里给清兵一占,邓肯在江北租界卖盐大业自然失去依*。杨沪生在宁波驻守一年,邓肯做一年生意,他至少本钱能收回来,要是只呆三四个月,这位美国兄弟只能跳甬江了。



“三年,三年内租界买卖全归你管,你有权在我们控制区,和其他人一样拥有食盐专卖权,但没有独家专卖权。”



“七年,必须在俩位大人控制区拥有独家专卖权!”



“我看这样吧。”杨沪生站了起来,走到邓肯面前:“五年,就五年时间。如五年内我们一直在宁波,租界买卖全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