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一线 (全本) 作者:迈克尔·康耐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犯罪一线 (全本) 作者:迈克尔·康耐利- 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沃利和恰尼在那里,这次轮到他们俩做主管探员了。冯 桑特也在那里,手里有支雪茄,多明格斯和犯罪鉴证科人员也到了。有人突然问,谁知道大都会队赢了没有。另一个人开动发电机,一盏聚光灯把尸体照得格外惨白。在严酷的现场上空,暴雨云正在聚积。很快就要下雨了,警察赶紧处理现场。

  探员开始询问目击者及先前跟死者在一起的两个男人,几分钟前他还是个大活人。谈完后他们掌握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三十一岁的迈克尔 康纳布尔当时正与两位朋友从第六街走去河滨酒吧。那时是午夜时分,天很黑,有另一伙人从相反方向走过来,刚好也是三个人。两伙男人相遇时,第二伙人开火。第一伙人连忙躲避,康纳布尔倒在十五码外的地方,离河滨酒吧仅数尺之遥,他身体流出来的血沿着停车场斜坡渗进下水道。

  第一伙人不认识第二伙人,第一伙人也没对第二伙人说过任何话。第一伙人是三个同性恋白人。第二伙人是三个黑人。这意味着什么?凶杀案的动机是什么?是偶发的暴力案件?种族案件?还是因为第一伙人全都是同性恋?在如此寂静的黑夜,枪手如何能辨认出来? 殡仪公司的尸体搬运工到来之时对,与服务前一宗案子的同一家专业殡仪公司凶杀组警察深知要下很大工夫才能破这个案子。

  “我们能做的也就是找到个告密的人。”沃利说道。

  过去十二个小时里,赫特和他的同事面对的凶杀案已经从零变为二。他们面对的是两宗“谁干的”的案件,线索非常少。赫特说笑道,他盼着能有个证据确凿的案子来破, 他也盼着能好好睡上一觉。

  康纳布尔被抬上担架时雨开始落下来。探员们分头回家。康纳布尔的血渐渐被冲到下水道去,雨点滴在那位有着眼泪文身的尸体搬运工的脸上。

  乔治 赫特办公室的墙上贴着一行标语:走出去,敲敲门。这个标语听起来像说给销售员听的,不过这同样是凶杀组探员的座右铭。

  连续发生两宗凶杀案,今天探长办公室外仍是静悄悄的。虽然没增添新的受害者,可是探员们都跑到街上去了,如标语说的,出去敲门了。

  周二是尸体解剖的日期,可惜对这些案子,尸体解剖并不能提供破案的关键线索。因此,沃利、恰尼、鲁索和艾伦只是通过电话从验尸官口中知道康纳布尔和穆迪死因的详情,根本没必要如电视剧里的警察那样站在解剖间观看解剖过程。

  破案真正需要的是外出调查的腿脚工夫,这些都没在电视上露脸。沃利和恰尼这周余下时间都在寻找康纳布尔案的目击证人,在河滨区附近挨户敲门,跟河滨酒吧的常客聊聊,还追踪了几个电话报料线索。然而,最终还是一无所获。

  探员们也动员线人的力量,放话出去给黑道上专门卖线索的人,悬赏一千美元给知道枪手名字的人。

  动用线人是警方侦破凶杀案的矛盾之举,有时候提供线索的正是案犯本人,收集街头犯案线索的往往不是善良之辈,他们中有的是毒犯,有的是窃贼。一些人还随身带着呼机,生怕错过从顾客或警察那里来的发财良机。警察对他们是既爱又恨。但现在的问题是,线人至今还没有打来电话报告关于康纳布尔案的有用线索。

  “到目前为止,我们什么都没有。”沃利叹息道。他是个大个子,坐姿很古怪,看上去像蹲在座位上而不是坐在桌子前。

  鲁索和艾伦碰到的麻烦也差不多。他们四出搜捕特洛伊也无功而返。他们跟那个监犯谈过,他根本不认识特洛伊,线索就此中断。梅尔韦德追查的那个叫特洛伊的快餐店员工也找不到,也有可能不是同一个人。在快餐店入职表上,他只填了个假地址。警方接到几个线索调查三个据称为特洛伊的男人,但至今为止毫无收获。

  至星期四,唯一关于这两个案件的铁定事实是,这两个案子越来越难破了。

  02法外之地

  反黑组 他们是最隐秘的警察,在黑影中行动,紧盯着地下黑社会。

  他们在黑帮们所谓的法外之地收紧法网。

  南佛罗里达《太阳…哨兵报》 一九八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小尼基在劳德代尔商业大道驾驶着他的白色劳斯莱斯去参加宴会,他从后视镜瞄到有一道蓝光,随即把车停靠在路边。

  尼基立刻认出走到车窗边的那个警察,他是一个当地警察,经常在路上拦住他叫他注意安全。

  “德拉戈先生,最近可好?”尼基摇下车窗跟警官打招呼。

  “挺好的,尼基,”警官答道,“你带驾照了吧?” “我最好带着,是吗,德拉戈先生?” “是呀,尼基,你最好带上。” 尼科代莫 斯卡尔福绰号小尼基,是臭名昭著的黑社会头子,活跃于费城和大西洋城,也频繁光临劳德代尔。他把驾照递给查克 德拉戈探员。一切还好,不像上次,当时小尼基那个三百磅重的司机兼保镖递过来一张假驾照,结果当场被捕。

  这次德拉戈和斯卡尔福像老朋友般聊起天来。斯卡尔福告诉德拉戈他今晚要走,坐包机到大西洋城附近的庞莫纳机场,说话间他打趣说晒够了佛罗里达的太阳。

  “我喜欢你这样,” 斯卡尔福说,“你不是鬼鬼祟祟地跟着我,注意我的一举一动,或跟着我到饭店,无时无刻不在跟踪我。你直接走上来,很爽快。我喜欢。” 德拉戈脸上泛起微笑。尼基 斯卡尔福刚狠狠地表扬了他一通,也不知为什么。

  事实上,德拉戈和他所属的秘密警察分队的同事们的确“鬼鬼祟祟”地跟踪着尼基,时刻跟他在一起,也在同一个餐厅吃饭,有时候就在旁边那一桌。他们跟踪他的游艇到大西洋附近的近岸内航道,甚至也到同一个理发师那儿。警察与尼基的距离之近超乎他的想象,他那通表扬正好证实了这点。

  这是一个关于法外之地的传说,这地方叫布劳沃德县,没被任何一个黑帮所占据,但这地方很管用,美国不少黑帮头头经常把这里称为他们的家。

  南佛罗里达以前对帮会活动较宽松,可是这个地方的性质正在发生改变尼基 斯卡尔福就是时代变革的标志。斯卡尔福摇上车窗上路后,德拉戈探员找到一个电话亭,打了个长途电话。当晚,斯卡尔福在新泽西踏出飞机时,迎接他的是联邦密探和警察。他离开机场时被铐上手铐,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即将面对其有组织犯罪的第二次指控。

  德拉戈做的事情不光是打个电话报告北方同事,小尼基已上路。他和这边的同事共同合作把斯卡尔福送进监狱。他们也是时代变革的标志,这也是这个法外之地发生巨变的一个原因。他们是秘密警察,隶属警察情报部门的一个新的分支。

  他们办公室的名字经常换,由一个公司变成另一个企业。不过,名称不重要,反正都是假的,而且从没有真正的顾客。

  他们的真正名称其实是MIU,都市有组织犯罪情报部门的简称。单用一个MIU还挺符合这个在无名之地成立的无名公司。

  分配到MIU工作的是便衣警察。他们是盯梢者和情报收集者。他们驾驶有着烟黑色覆膜的车子穿行在街道上,整理堆放在县法院的大堆档案,登陆执法部门的电脑网络。

  他们用望远镜监视目标,用电话窃听器监听目标人物的谈话。他们警告朋友们切勿在超市、商场或者水边酒吧的桌球台前跟他们打招呼。他们随时可能在执行任务。

  MIU大约有二十五名探员,他们来自布劳沃德县的主要执法部门。简而言之,他们的任务,就是收集原始情报,因此他们都是监视技术方面的专家。

  三年来他们在布劳沃德县打起了一场悄无声息的战争,专门针对有组织犯罪。他们的重要武器是合作,他们向远近的执法部门同行铺开了一条写着“欢迎您”的红地毯。

  MIU探员斯蒂夫 拉伯很喜欢讲一个故事,他两年前去迈阿密出席有组织犯罪主席委员会召开的一个听证会。当天做证的是一个曾经叱咤纽约市的大毒贩。他头上盖一条黑头巾,在会上作供,把帮会的内部运作情况和盘托出。

  证人说完后,一个委员凑向麦克风问这个人,他认为执法部门在哪方面做错了,为何黑社会在这么多扫毒行动、禁毒委员会、警察部门以及大笔经费投入下还能如此活跃? 证人不假思索就立即回答了这个问题。你们必须要加强沟通,他告诉委员会众人,警察要相互合作。这是唯一的办法。

  “从一个犯人口中听到这个建议,有点儿怪。”拉伯说,“但他的确切中要害。犯罪不会因县市边境而停止。犯罪无国界。因此各级执法部门的唯一希望是合作。” “建立网络。这正是MIU要做的事情。” MIU通过悄悄记录在布劳沃德县发生的帮会活动,已经成为一个服务联邦、州及当地执法部门的情报交易所,交换的内容是有组织犯罪活动。尼基 斯卡尔福只是MIU的一个目标人物而已。从法外之地传来的故事读起来仿如电影剧本。

  即便如此,MIU的存在依然是布劳沃德县的最高机密之一。他们不希望上报纸头条。“这可不是个耀武扬威的部门,不需要四出搜捕。”劳德代尔警察局局长朗 科克伦表示,他也是MIU指导委员会成员之一,“它总是干着幕后的工作。逮捕工作就由其他部门做好了。” “我们是垒砖的人。”拉伯解释道。MIU的行动有助于收集证据,打好根基。大楼盖好时他们都不在那里。

  事情要追溯到卡邦和兰斯基时代。半个世纪以来,黑帮头目开始出现在南佛罗里达,或度假,或退休,或是逃避北方执法部门对他们的监视。

  “南佛罗里达,”拉伯介绍道,“已经被这些人视为一个可以放松的地方,不需担心受到费城或纽约警察的盯梢。那里的警察已经在他们背后盯了二十年。” 而布劳沃德县向来是黑帮头目们首选的逃难地之一。截至一九八五年底,执法机关已经确认有六百多名传统黑帮的成员及与帮会有关系的人士曾经长时间或短暂停留在布劳沃德县,级别从小喽罗到教父都有。纽约甘比诺帮会首领保罗 卡斯泰拉诺在庞帕诺比奇有个家,直至他于一九八五年在一个牛排馆前被暗杀。芝加哥一个地位崇高的高龄头领格斯 埃里克斯,绰号“套装”,有个登记在劳德代尔的地址。芝加哥帮会头目杰基 切罗内在最近被捕入狱前也在这里有个登记住址。其余帮会人物的名单太长,不能尽录。

  “有组织犯罪是个增长型的行业,在布劳沃德县大有商机,”MIU探员库尔特 斯图尔特解释道,“我们见过二十八个全国性的黑社会家族在这里有投资,这么说一点儿都不夸张。” 这意味着,在所谓“法外之地”可以找到历史悠久的有组织犯罪集团,全国只有少数几个地方有这种“便利”。

  “在北方的城市,执法机关至少要熟知一或两个黑社会家族的成员,”MIU中的一个主管肯 斯塔布警长说,“在这里我们必须熟知所有的黑社会家族,因为他们全在这儿。” 这也是设立MIU的原因。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大陪审团在评估布劳沃德县反黑工作时两度得出结论,这里执法部门的架构缺陷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