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大姑娘当然不能就这么扔下太爷爷,按她的行事作风,一出了关老道布下的包围圈,她就要杀个回马枪,可是她现在却不能,她知道太爷爷之所以那么做,不单单是为了救她一个人,她要尽快把干妈三个人送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她再设法搭救太爷爷。潘大姑娘确实是这么做的,她离开二王村很远后,把三人先藏在一个小山丘的后面,还脱下自己的棉大衣盖在了红梅的身上,然后她就穿着那件小棉袄,拎着双枪,打马来到一条道路旁藏身守候。
那是一条不太宽的马道,但从二王村走,无论是到薛家镇还是到鬼子兵驻守的县城,那条道都是最直接的。那时已近子夜时分了,潘大姑娘远远看见一群黑影跑过来,等近了就隐约看见马上还绑着一个人,却看不清男女,尽管潘大姑娘感到很奇怪,但机不可失,就开了枪,为首的一个汉子一头栽到了马下,其余的忙纷纷朝这边开枪,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更让她奇怪了:那些人打着打着,却忽然都调头跑了,连马上被绑的人都不顾了。潘大姑娘便追赶着跑到了近前,一看马上绑的人正是小月,就忙帮她松了绑,拽出了塞在嘴里的布头,小月就告诉她,太爷爷被关老道亲自押着,一直隔了一段距离在后面跟着。潘大姑娘听完恨得一跺脚,就没打马去追,她知道追也追不上了。
关老道简直就是个人精了,他怕太爷爷在附近还有弟兄,而脱身的几个人正好去联系,就分了两伙人押送,多的那伙人在前面押着小月走,而关老道就带几个人在后面押着太爷爷,保持一段距离断后,反正抓到了太爷爷,小月也就无足轻重了,只要发现前面有什么响动,关老道就赶紧押着太爷爷绕道跑。潘大姑娘这个后悔呀,她恨自己的头脑关键时刻掉链子,其实她看见一伙人押着一个人跑来时,她就应该想到这一点。
潘大姑娘带着两个姑娘、柱子和干妈又回了二王村,关老道既然带人来过又离开了,干妈家暂时还是很安全的,经过这么一番的折腾,伤势严竣的红梅又昏迷不醒了。在干妈的家里,潘大姑娘做出了一个决定:她要只身去薛家镇,夜闯“大刀会”。虽然潘大姑娘也拿不准,关老道是把太爷爷直接押送给了日本人,还是押回了薛家镇,但她目前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她敢肯定的是,关老道的母亲定是被送回了大刀会,所以无论太爷爷押没押回薛家镇,只要去了她能见到老太太,那太爷爷就还有一丝生还的希望。
潘大姑娘明白,她此去恐怕也不会活着出来,可人的举动有时不是理智不理智能区分的,也不是“奸”和“傻”能衡量的,对潘大姑娘来说,能让她为之牺牲一切的男人不是不多,而是此前她从来就没遇到过,但现在她却遇到了,虽然两个人相处没几天的时间。你说潘大姑娘不值得也好,说她不顾抗日救国的大局也罢,反正她心甘情愿这么做,不关其他人鸟事。
在临去之前,潘大姑娘先做了两件事,一件是让柱子赶去七星峰,通知还在山上的王老疙瘩他们,尽快赶往薛家镇去县城的路上埋伏,如果太爷爷还没被及时送往县城,那这也不失为一次抢人的机会,若埋伏落了空,也不必再耽搁了,就直接转移去马架山。柱子的精神头已恢复了不少,潘大姑娘吩咐后就赶紧骑马走了,不敢延误。
《祖上光荣》 第三部分第五章 强嫁郎(16)
另一件事是,潘大姑娘身上的现大洋几乎都拿了出来,让小月天亮后买辆马车,带着干妈和红梅找一个新地方安身,也赶紧找大夫及时给红梅诊治,等一切安排妥当了,就赶去马架山,联系王老疙瘩,召集发展的弟兄,指认埋藏枪支弹药和金条的地点,让大家尽心尽力打鬼子。小月听后,就含着泪答应了。
干妈抓着潘大姑娘的手,哭着说啥也不让走,潘大姑娘就含泪给老人磕了一个头。她离开时已是四更天了。
自打从白云观回到薛家镇,关老道的母亲在“大刀会”里一直心绪不宁。下山时,她看见了那一大队原地待命的日伪步兵,她也知道儿子已经追出去了,她就很担心太爷爷他们的安危,所以一进了“大刀会”的门,她就吩咐一个家人,关老道一回来就马上告诉她。其实,老太太在孙家堡自己的住处,在太爷爷那一跪之时,就已猜出了八九分,她面前的小个子就是让老百姓传神了的杨玉红,但既然人家不愿表明身份,想是有所顾忌,她也不好捅破。
关老道回到“大刀会”时已过半夜了,他没把太爷爷直接送去县城给日本人,这也是关老道直到临死还很后悔的事。县城与二王村之间隔着一个薛家镇,在它们之间来往,薛家镇是必经之地,关老道押着太爷爷绕弯回到薛家镇时,他就不想再走了,劳顿了大半天,他不但累了,饿了,也困了,便打算明天一早再把太爷爷送走。他并不担心太爷爷会被劫走,除非是来了正规军,也除非经过了他的同意,要不然没有谁能从他的“大刀会”里拿走一针一线。即使是遭遇了正规军来抢人,他也有最后一招刹手锏,即一枪把太爷爷打死,反正日本人在那张悬赏的通缉令上,也没有注明“要活的”。
或许关老道当时真应该杀了太爷爷,然后割下他的人头,保存一颗人头与保护一个大活人相比,稳妥得多,也方便得多。也许我这么说会有很多人骂我:“你个没心肝的,若是你的太爷爷死了,哪还有你的爷爷,你的爸爸和你?”我只不过分析一下当时的情势,毕竟太爷爷没死,而后来也有了我的爷爷、我的爸爸和我,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事实。关老道之所以没打算杀太爷爷,是他的虚荣心在作祟,这虚荣心不分男女,只不过女人比较强烈罢了。在日本人面前已丢了一个面子,送个活生生的太爷爷给他们,关老道想不但能挽回一个面子,增添一个面子,还能找点零头呢。
两根粗蜡烛均已燃去了大半,关老道的母亲还没合眼休息,满腹心思地依靠在床头,一床被子就盖在腿上,这时,一个家人跑来敲门,她喊了声:“进来!”门开了,家人站在门口很兴奋地告诉她关老道回来了,还抓住了杨玉红。家人以为太爷爷劫持了老太太,这个消息一定会让老太太很解气的,谁知老太太的脸色立马就阴了下来,穿鞋下地,绷着个脸就往外走,家人在门口忙让开,看着老太太气哄哄的背影,他当然很莫名其妙。
老太太是去找儿子关老道,关老道在屋里已脱了道袍,刚咕咚咕咚地喝了一茶壶的水,正吩咐下人做上两桌子菜,他要和弟兄们饱餐一顿,也小庆祝一番,养足了精神,明天好去见日本人,老太太就冷着脸走了进来。一看母亲进来了,关老道便忙挥手让下人去准备,然后就笑着看着母亲。
“娘,怎么还没歇着?你放心,我把那个姓杨的抓回来了!”关老道也一定以为做了件让母亲欢心的事,所以看上去很得意。
谁知老太太仍寒着一张脸:“那个潘大姑娘呢?你把她怎么了?”
被母亲这么一质问,关老道一愣,随即脸色就变了:“娘,你是说和杨玉红一起绑架你的还有潘大姑娘?”
被儿子这么一反问,老太太也一愣,她才忽然想起在白云观门口,潘大姑娘与儿子喊话时是装作了粗腔的,显然还是不想让儿子知道她的身份,没想她却给说漏了嘴。关老道见母亲没说话,无疑就是默认了,他就觉得很奇怪,没想到一直生死不明的潘大姑娘,竟然和杨玉红拧到了一起,他这才将在二王村抓太爷爷时遇到的那对目光,和潘大姑娘对上了号。
“娘,你放心歇息去吧,不管是谁碰你根手指头,我都不会放过他,那个姓潘的,我早晚会扒她的皮!”关老道忽然咬牙切齿地说。
尽管儿子说话的样子很可怕,可老太太还是松了口气,她知道潘大姑娘还没被儿子和日本人怎么样。老太太刚想开口对儿子说什么,关老道却拿起道袍往外走,她便问了一句:“你干什么去?”“娘,那个潘大姑娘可不一般人物,我得告诉弟兄们严加防犯,把人给我看好了!”关老道一边穿道袍一边说。“给我回来,我还有话没说呢!”老太太说着,冷着脸坐在桌子旁的椅子上……
接下来的事情,就让那些守在外面的下人们莫名惊慌了,他们听到老太太和关老道在房间里激烈地争吵了起来,开始他们还不明白是什么事,后来就渐渐听了出来,原来,老太太要求关老道把太爷爷放了,可关老道不肯,说太爷爷是“日本人通缉的要犯”,放不得,而老太太却偏让他放,连“不放人,你就没有我这个娘,我也没有你这个儿子”这样的话都说了出来,关老道还是坚持不放,理由是他得罪不起日本人。后来老太太觅死觅活地要撞墙,关老道就硬拉着不让,甚至还给老太太跪了下来,可老太太仍不依不饶地要求放人,最后关老道当然服了软,不得已答应了母亲。
关老道答应了母亲要放太爷爷,可老太太非要亲自去放人,她怕儿子一肚子坏水,会做什么手脚。那时已过四更天了,跟着母亲一路走向关着太爷爷的房间,关老道心里百般滋味,他很后悔没直接把太爷爷送到县城去,要不就不会有这段枝节了。他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母亲的做法,竟会护着一个素不相识的杀了日本军官的土匪,他当然还不知道太爷爷到了孙家堡去向老太太求助的情景,在听到母亲吐出“潘大姑娘”的名号后,他脑子里也曾冒出利用太爷爷引潘大姑娘上钩,一箭双雕立大功的做法,但现在看来,一切都要泡汤了。
太爷爷被绑在房间的柱子上,此时的他对生还已不抱任何幻想了,被王老疙瘩和韩大个子撺掇聚众上山时,他就想要做一方霸主,让翠花看自己的男人多么风光,他甚至还做过皇帝梦,可现在却都无从谈起了,他只能为翠花和那未出世的孩子祈祷。他正祈祷着,就看见门开了,老太太走了进来。不知为什么,此时的太爷爷看见老太太,竟有了莫名的亲切感,因为老太太的出现让他突然就意识到了,也许阎王爷还不想要他,于是他就又看到了一线生机。尽管太爷爷心底很快就起了一丝喜悦,可他并没表现在脸上,面对老太太身后的关老道,他不会屈服,而他也不会主动向老太太乞求什么。
老太太走到太爷爷面前,又重新上下打量了一番:“你真的是杨玉红?”老太太无疑还是想证实一下。太爷爷也没必要再隐瞒了,只不过此时此地报出名号来,总觉得是矮了一截,他稍微低下了头:“是,俺就是杨玉红!”老太太这才看了一眼跟进来的汉子:“愣着干什么,还不快松绑!”汉子走上前来刚要动手,却听还在门口的关老道喊了一声:“慢着!”关老道就走到老太太跟前:“娘,不管怎么的,他也得先向你道个歉再说!”说完,关老道又看着太爷爷:“姓杨的,也不知你哪辈子修来的福份,让我娘这么好待你,我放你可以,但你毕竟冒犯过她老人家,你必须先道个歉!”
《祖上光荣》 第三部分第五章 强嫁郎(17)
太爷爷看了看关老道,鼻子里“哼”了一声,扬了扬头:“关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