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古街- 第3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趼虼浼⒂窦S惺焙蛞桓鋈说蕉家淮Τ哉ㄈ牵羧钗逡桓鋈撕燃缚诿凭啤!   
    这天晚上没事儿,翠莲先把秋生哄睡了,拧亮了汽灯,茶几儿铺了一块黄色的古香缎,拿出以往买来的翠件玉件,一件件儿摆出来赏玩。    
    萧敬之打算练字,想起买假鼻烟壶的事儿,心里烦闷,铺好了纸,拿起笔却没情绪写,于是搁下笔,到翠莲那里去凑热闹。整个茶几上,摆满翡翠小摆件、小挂件,有大肚弥勒、观音菩萨、麒麟送子、松鼠葡萄……琳琅满目,翠绿生辉,萧敬之禁不住说:“这些年,好东西你可没少买,收获不小啊。”    
    翠莲说:“收点儿东西是小事,主要是学会了看玉器。”萧敬之看着茶几上的珍宝,感慨地说:“你这么多东西都够开珠宝店了。”一句话提醒了翠莲,她放下手中的翠如意挂件,看着萧敬之,认真地说:“我早就想开个珠宝店,怕一个人撑不住。”    
    萧敬之认真地说:“不是还有我吗?”翠莲问:“你?你的韫古斋不要了?”萧敬之说:“咳!有守成兄满可以。从小儿的弟兄,人可靠,眼力也不错。”“你说的可是真的?”萧敬之认真地说:“谁和你开玩笑!”翠莲兴奋得脸上放着红光,搂着萧敬之的肩膀,在他脸上亲了一口:“这个珠宝店咱就开了?”萧敬之说:“开了。我管卖你管收,因为看玉看翠你是内行。以后挑那识字的,再收两个学徒。”    
    翠莲搂着萧敬之的脖子说:“那你明天就去二条踅摸个门脸儿。”    
    萧敬之忽然想起了什么,松开翠莲的手,指指熟睡的秋生说:“还有这孩子,把他往哪儿送?”翠莲说:“交给大嫂,她早就要把秋生接过去。”当晚他们睡得很晚,几乎把开珠宝店的每一个细节都预想到了。    
    次日吃过早点,萧敬之溜溜达达,来到廊房二条。廊房二条被称为玉器街,窄窄的一条街,百余家珠宝店,鳞次栉比。有的前店铺,后作坊,后面藏着能工巧匠,专做各种美玉饰件和摆件。    
    摆件有玉龙、玉虎、玉车、玉船、玉麒麟、玉避邪……挂件有凤戏牡丹、松鹤长春、竹梅双喜、岁寒三友……此外,还有称为本庄,经营旧货的珠宝店,专卖男人冠饰带饰佩饰及文玩:翎管、朝珠、扳指、顶珠、帽正、带钩、扇坠、烟嘴、图章;供妇女用的服饰耳饰腕饰:白玉翡翠、珍珠碧玺制作的耳环、发箍、簪子、戒面、手镯、坠子、珠链、项链;此外还有秦汉以降的玉圭、玉缓、玉璋、玉环、玉璜、玉琮、玉璧,以及玉印、玉勒、玉轸、玉珌、玉馨;另有回民开的藏庄,主要经营玛瑙、珊瑚、密蜡、琥珀、松石、孔雀石制作的顶珠、项链、发饰、烟壶;还有一些称为洋庄的珠宝店,经营红蓝宝石、钻石、猫眼、祖母绿的首饰、花片和精巧摆件;此外,这条街上还有几家卖金银首饰的金店。    
    萧敬之找了几个熟人询问,在经常买翠件的珠光阁,问到心直口快的雷掌柜,雷掌柜告诉他,斜对过儿的鸿源楼白掌柜,正想把买卖盘出去。    
    这间鸿源楼,原来是大名鼎鼎的伊佩金经营的金店。伊佩金祖籍山东,出身贫寒,十五岁来京,在金店学徒,三十岁开了鸿源楼金店。伊佩金胆子大,心眼儿多,他用开金店挣来的钱,买了几十头骆驼,组成驼队,往内蒙古贩运布匹、咸盐,驼队回京的时候都满载沙子,人们都笑话他傻。他笑呵呵地说:“来回不空载嘛。”他用金店挣来的钱,继续买骆驼,骆驼达到几百头,干脆空载去内蒙古,重载回北京,全运的沙子。他在京西依山傍水的地方,买了一百亩荒地,沙子堆成两座高山,伊佩金就是靠这两座大山发了大财。一年之后,伊佩金开始淘金冶炼,数百名民工蚂蚁一样在永定河岸为伊佩金淘金,伊佩金的黄金与日俱增,两座大山却越来越高。因为伊佩金的驼队不断扩大,几十个驼队往来于内蒙和北京之间,络绎不绝,六年之后,伊佩金靠炼金成了百万富翁。    
    民国九年,伊佩金在北京创办了万达银行,聘请法国留学生、金融专家陶菊澄为总经理。万达银行资金雄厚,管理严格,信誉昭著,与交通银行、盐业银行、大陆银行并列为四大银行,在北京金融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伊佩金功成名就,对赖以起步的鸿源楼不屑一顾,廉价兑给一个远房亲戚白扬名。白扬名接过店来,保存鸿源楼字号不变,改金店为玉器店。 因为他不善经营,买卖连年亏损,正愁着没有下茬儿接着,恰好萧敬之找上门来。白扬名问明萧敬之来意,大讲鸿源楼乃是发福生财之地,在北京不可多得,因为老姑父伊佩金请他到万达银行就职,不得已舍弃这块宝地。萧敬之不置可否,只是静静地听着。白扬名生怕萧敬之犹豫不决,一再阐述:“玉器这行,一本万利,只有赚的,没有赔的。”    
    萧敬之问:“不知贵宝号怎么个兑法?”    
    白扬名道:“连存货带门脸儿一股脑儿接过去,大洋四万。”    
    萧敬之说:“好,明天我来看货,然后再商量。”    
    白扬名说:“越快越好。我这还有两个茬儿等着呢。”    
    “明天上午准来。”萧敬之说完一抱拳,走出鸿源楼,白扬名送他到门口。


第四部分:烟壶兜鍪(2)

    第二天上午,萧敬之带着翠莲来到鸿源楼,白扬名热情地接待他俩。翠莲逐个看摆在货架上的白玉摆件、玻璃柜台里的翡翠挂件、钻石耳坠、珍珠项链、玛瑙手镯……萧敬之喝着茶,和白掌柜闲聊,翠莲全部看完,和萧敬之交换了一下眼色。萧敬之放下茶杯,慢悠悠地问白扬名:    
    “白掌柜您昨天说的价码,我认为太高了,您说个最低价,多少钱出兑?”    
    “您是雷掌柜介绍来的,大家都是朋友,就三万大洋吧,再少就不敢说了。”    
    “好,就三万大洋,咱们一言为定。”萧敬之拿出一张银票,交给白扬名:“这是一千大洋,作为定钱,请您把账本交给我。明天请雷掌柜做中人,我带银票来,一切交割清楚。”    
    白扬名乐呵呵地收了银票,找出账本,交给萧敬之,萧敬之接过账本,对翠莲说:“咱们走吧。”    
    从鸿源楼出来,翠莲自己先回家了,萧敬之到对过珠光阁去。见了萧敬之,雷掌柜马上迎了上来,让座敬茶,雷掌柜问萧敬之:“鸿源楼的事儿谈得怎么样了?”    
    萧敬之回答:“事情讲妥了,连房带货,大洋三万。”    
    雷掌柜说:“便宜,便宜呀!”    
    萧敬之说:“明天就要办交割手续,还请雷掌柜帮忙,做个中证人。”    
    “这个可以。”    
    “兄弟初来乍到,以后还请雷掌柜多多关照!”    
    “互相关照,互相关照!”    
    次日早上,萧敬之、翠莲会同陈紫峰来到廊房二条,请雷掌柜一同到鸿源楼,白扬名早就在店里等候了。大家寒暄了一番,翠莲拿着账本,一一清点了货底,然后请陈紫峰执笔,书写契约——白掌柜昨晚就预备好了纸笔——陈紫峰提笔刚写上“契约”两个字,就听白扬名说道:    
    “陈先生,请一定要写上,兄弟弃商从政,弃商从政。”    
    陈紫峰点点头,写道:    
    契  约    
        立招盘契约人白扬名因本人弃商从政愿将私产鸿源楼商    
        号盘给萧敬之名下计门脸两间后房六间存货若干共合大洋三    
        万圆银票交讫即日起鸿源楼商号归属萧敬之所有空口无凭立    
        字为证    
                      招盘人   白扬名    
                      受盘人   萧敬之    
                      中证人   雷公枥    
                                         中华民国十二年九月十八日    
    契约一式两份。萧敬之和白扬名手蘸印泥分别在自己名下画了押,雷掌柜也在中证人名下画了押。    
    萧敬之拿出两万九千块的银票,交给白扬名。白扬名接过银票,细细看过面额,用契约包了银票掖好,尔后,冲着众人一抱拳,又对萧敬之说:“萧掌柜再会了,祝您发财!”说罢,恋恋不舍地环视一下商店,轻轻叹了口气,低下头,神色黯然地走出门去。萧敬之一直把他送到街上。    
    又说了几句闲话,雷掌柜告辞。萧敬之上好闸栅,锁好门窗,三个人返回琉璃厂,陈紫峰回店,翠莲到嫂子那去了。萧敬之拿着卷成筒的契约,兴致勃勃地回到韫古斋,在店堂对田守成说:    
    “师弟,咱到后屋说话。”    
    两人坐下,萧敬之说:“守成,我和您说件事儿。我呢,和你嫂子在廊房二条盘下个珠宝店,过几天开张。以后,咱们这个店就交给您管。”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    
    “刚交完钱,您看这契约。”    
    田守成接过契约,细细看了,说道:“怎么说盘就盘过来了,我一点儿都不知道。”    
    “赶上有这么个机会,我办得急了点儿。”    
    田守成说:“离开师哥,我怕不成。”    
    “我知道您,准成。”    
    “怕支不开套。”    
    “这二年还不全是您顶着?”    
    田守成说:“有事儿我多给您打电话。”    
    “那成。”萧敬之站起来说,“买卖上的事儿您就多多做主。”田守成恳切地点了点头,走到院里,萧敬之又说:“对了,这几天还得让长生过去忙活忙活。”


第四部分:烟壶兜鍪(3)

    以后的几天里,萧敬之和长生忙得不亦乐乎。萧敬之征求了陈紫峰的意见,改鸿源楼为荟萃阁,又请陈紫峰写牌匾,陈紫峰坚持一定要请华世奎先生写,还给华先生写了封信,让长生到天津求华世奎墨宝。萧敬之又从琉璃厂调过一个徒弟,购买开张一应用品,重新油漆了门脸,挂好金字大匾,高搭彩牌楼,忙碌了十来天,一切准备就绪,选择吉日十月初一亮张,初二开张。开张后,翠莲不听萧敬之劝阻,将自己收藏几年的翠件,全部拿出来,摆在荟萃阁玻璃柜台里。    
    开张的第三天早上,刚刚开了店门,萧敬之和翠莲正闲聊着生意,冷不防呼地闯进来五个人。翠莲见来人衣服不整,满面灰尘,神色慌张,心里有些不落体,萧敬之却沉着冷静,笑脸相迎:    
    “来了几位,请坐!”    
    几个人都不坐下,对一位年龄稍长的道:“大哥您说,大哥您说。”年长的推辞不过,对萧敬之说:“掌柜的,我们有块翠要卖。”    
    “请拿出来看看。”萧敬之和颜悦色地说。    
    那个人先不忙拿翠,对萧敬之说:“我们哥儿五个凑钱,在鬼市买了块翠,一共花了一百块大洋,我们几个吃不准。一会儿您看看货,买卖成了,凭赏;吹了,您就给个本钱,别让我们哥儿几个赔了,您说成不成?”    
    萧敬之毫不犹豫地回答:“成!”    
    那人从衣兜里捏咕出一个纸包,递给萧敬之,萧敬之也不打开,回头从钱柜里拿出两张银票,递给那人,说:“这是三百大洋,您的东西要是不灵,就这么着了,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