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逐鹿人物正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楚汉逐鹿人物正解- 第3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后一条生路,而且稳妥可靠。项羽谢绝了乌江亭长的好意,笑着说: “当年我与江东八千人渡江而西,现无一人返回,纵然江东父老怜悯让我做王,我有何面目去见他们?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内心不感到惭愧吗?”他于是告别亭长,转身去迎接死亡。    
    唐人杜牧路过乌江,遗憾于当年项羽拒过江东,写了《题乌江亭》:     
    胜败由来不可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关于“卷土重来”的预期对于项羽其实没有多大可能,但他显然是认可回返江东的,大概认为能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才是男子汉大丈夫的胸怀,但项羽怀着深深的恋乡情结想问题,即使不能炫耀于故土,也不能忍辱于故土,对汉战争失败后他从主宰天下的西楚霸王跌落至孤立无援的匹夫,他丢弃了八千子弟兵,感到无颜见江东父老,长期支持自己奋斗的乡土支柱崩塌了,于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死亡。宋人李清照在国破南渡后盼故土恢复,不满于南朝君臣忍辱偷生的苟且行为,借项羽拒过江东一事抒发感慨,写了《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就事而论,项羽在江山失手后死守不过江东,的确属悲壮的气概,但也反映了一种特定的幼稚心理。    
    徘徊于乌江岸边的项羽一直在考虑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自己身经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英雄无敌,从未败于战场,但为什么落到了今天这样困窘的地步?最后他得出了结论: “此天之亡我。”垓下决战后他突出重围,仍未在战场上倒下,但接受了天之亡我的结论后,遂决定实行自我毁灭,宁愿成全天意。他拒绝了乌江亭长的过江请求,告诉他说: “我知道您是忠厚长者。我骑这匹马五年了,所向无敌,时常日行千里,不忍杀掉,特以相送。”处理了乌骓马后,他转身步行,与追来的汉兵持刀相迎。在交战中他看见了自己原曾认识的汉骑司马吕马童,两人指认后项羽对他说: “听说汉军以千金购我之头,封邑万户,我成全你。”于是自刎而死。项羽的失败是他的分封失误、战略失误、用人失误及暴虐性格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他至死没有明白这些道理,而将原因荒谬地归于天意,他似乎以自刎来顺应天愿,大概以为自己彻悟了,其实是至死没有醒悟和长进。三十一岁的项羽在自以为清醒的浑噩中走完了一生,以诙谐、幼稚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第三部分:寡道 霸王失手霸王别姬 遗憾千秋

    垓下决战的夜晚,汉军将项羽军营重重包围,为动摇楚军军心,乃高唱楚人之歌。虞姬像项羽在营帐中听见四面楚歌,以为汉军已得楚地,料知大势已去,乃与随身的美人虞姬饮酒于帐中,面对美人骏马,他自己作诗,慷慨悲歌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相和曰: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美人悲伤,英雄泣泪;霸王别姬,幽恨断肠。众人哭成一片,不忍卒视。项羽赴死前放不下的是骓马,尤其是虞姬。骓马后来送给了好心的乌江亭长,虞姬的结局史笔未曾触及,据说是在项羽出帐突围时她伏剑自杀而死。司马迁记载项羽眼睛里有两个瞳子,称为“重瞳子”。清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林黛玉之手为重瞳的项羽的那位美姬写了颂吟之诗《虞姬》,认为她比后来受剁尸剐肉的汉功臣死得其所:     
    垓 下 遗 址    
    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同代朱德蓉作《咏虞姬》曰:     
    歌罢伤心泪几行,江山旋逐楚声亡。    
    贞心甘向秋霜剑,不欲含情学汉妆。    
    明人朱妙端感霸王别姬,作《虞姬》云:     
    力尽重瞳霸气消,楚歌声里恨迢迢。    
    贞魂化作原头草,不逐东风入汉郊。    
    项羽生前最放心不下的那位虞姬,其忠贞之情和刚烈之性后来受到人们不少的称赞。    
    项羽告别虞姬,突围而出,自悟天意后在乌江西岸自刎而死,想把自己的头颅献给故人吕马童。他死后,汉将王翳取走其首级,跟随的汉骑为争功,互相践踏夺取尸体,几十人在争夺中被杀。最后,吕马童和郎中骑将杨喜、郎中吕胜、杨武各得一个肢体。五人把项羽的尸体合起来,完全能对得上。验证后五人瓜分了汉军悬赏的万户之邑。另外,吕马童被封为中水侯,地在今河北省献县西北;王翳为杜衍侯,地在今河南省南阳市西南;杨喜为赤泉侯,地约在今河南省淅川县西南;杨武为吴防侯,地在今河南省遂平县;吕胜为涅阳侯,地在今河南省镇平县南。项羽的败亡,成就了大汉的基业,他也以自己分裂的身躯成全了五位侯爵。    
    对项羽的败亡,后人曾有不少评价。唐人汪遵作诗《项亭》,认为项羽不施仁政,该当败亡:     
    不修仁德合文明,天道如何拟力争?    
    隔岸故乡归不得,十年空负拔山名。    
    宋人张耒作《项羽》诗,持相同观点:     
    沛公百战保咸阳,自古柔仁伏暴强。    
    慷慨悲歌君勿恨,拔山盖世故应亡。    
    清人王昙在谷城酒祭西楚霸王墓,以诗作对项羽失败的若干原因作了评论:     
    秦人天下楚人弓,枉把头颅赠马童。    
    天意何曾袒刘季,大王失计恋江东。    
    早催函谷称西帝,何必鸿门杀沛公。    
    徒纵咸阳三月火,让他娄敬说关中。    
    今人毛泽东挥师夺得大半国土后,面对残敌的求和,则从项羽关中纵刘的行为中总结历史教训,作为自己制定政治对策的借鉴。在一首《七律》中,他表达了一种明确的史实评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楚怀王熊心当年封项羽为鲁公,项羽死后,楚地皆降,只有鲁拒不归附。汉军带着项羽的头颅让鲁人观看,鲁地父老们这才投降。刘邦以鲁公之礼将项羽葬于谷城(今山东平阴县西南东阿镇),为之发丧,洒泪而去。    
    项羽是秦末政治舞台上极为显赫的人物。以前205年底为线,他的政治活动分为两个时期。在前一时期,他以自己的勇气和力量对秦朝主力实施了沉重打击,极大地支持了各路义军,推动了秦王朝的崩溃,成了反秦斗争当之无愧的英雄和受人推崇的领袖。在后一时期,他担负了支配和维护天下政治局面的责任,由于战略、用人等诸种失误和暴虐、幼稚等性格特点,他迅速走向败亡。他勇力罕有,智力不及;霸主在握,金瓯失手,至今能听到悲壮的挽歌。    
    


第三部分:寡道 霸王失手范增:智慧沙漠中的一枝孤藤(1)

    每一位政治领袖的身边都会有出谋划策之人,项羽身边的筹谋人物当属范增。    
    范增是居巢(今安徽巢县西南)人,平时在家,好出奇计。陈胜大泽乡起义时,他年届七十。不久,项梁率会稽子弟兵渡江而西,成为反秦斗争的主力,范增前往投奔,希望在有生之年把自己的智慧贡献给反秦事业。    
    范增和项梁相会于薛地。当时陈胜已被杀害,张楚大旗已倒,反秦斗争陷于低潮,项梁、刘邦等义军首领正相会于薛地,商议挽救时局的方针和策略。范增的到来适逢其时。    
    范增见到项梁等将领,首先分析了陈胜所以失败的原因。他认为,秦灭六国,楚人的仇恨最深,人们至今还怀念被秦人冤死的楚怀王,因而“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是有道理的。而陈胜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不立楚王之后而自立,不能充分利用楚国反秦的力量,导致其势不长。接着范增论证和提出了反秦的策略,他认为项梁渡江以来,楚地将领纷纷前来依附,就是因为项氏世代为楚将,人们以为他能复立楚国社稷。他建议应该顺从民众愿望,扶立楚王的后裔。项梁等人毅然接受了范增的提议,找到了在民间替人放羊的楚怀王熊槐的孙子熊心,复立为楚怀王,草创了楚国政权。    
    范增在七十岁的年龄上热烈地投身于反秦斗争,决心为反秦事业贡献余生,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他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义军将领出谋划策,对陈胜失败之原因的分析虽然不是非常正确、全面,但提出扶立楚王后裔的建议,使反秦斗争获得了一面新的旗帜,对团结和协调各地的反秦力量,促使反秦斗争重新走向高涨都有积极的意义。另外,义军将领多是行伍出身,范增的加盟,不仅是人才的增加,而且改善了领导集团的能力结构,对楚国的反秦斗争大有裨益。由于他年龄为大,项羽后来对他以亚父称之。    
    楚汉相争示意图    
    范增加入义军后,经历了怀王之立、项梁阵亡等事件,楚军救赵时他被熊心任为末将,随上将军宋义及次将项羽同行,自然也经历了无盐兵变、巨鹿之战和坑杀秦卒等事件,一路进入关中。    
    入关中后,秦朝已经灭亡,身为四十万军队统帅的项羽听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立即下达了次日进攻刘邦军队的命令。范增极力支持项羽的决定,对他说: “刘邦过去贪财爱色,进了关中后,一改过去的毛病,表明他的志气不小。 我让人察看他那边的云气,有龙虎之状和五彩之色,这是天子的气象,请赶快进攻,勿失良机。”    
    范增大概有他的谍报人员,一到关中,并未与刘邦接触,就已掌握了其活动特点。他与刘邦在扶立熊心为王时开始认识,打过不少交道,互相熟悉。经过前后比较,发现了刘邦的变化,由此窥觉和领悟到了其必有的宏图大志。关于云气的说法未可详知,但也反映了范增对刘邦的异常关注。无论如何,范增在秦灭后已把刘邦视作威胁项羽霸主地位的真正对手。秦朝已亡,社会利益格局将有大的调整,不少人另觅新主,但范增对项氏的不变忠诚和对时局观察的准确还是令人敬佩的。    
    由于项伯与张良的串通撮合和项羽本人的糊涂懵懂,次日的兵刃之战出乎意料地转化成了鸿门酒宴。酒席上刘邦谨慎致谦,掩盖真相,一意弥合矛盾;项羽被人迷惑,毫无设防,只顾酣然畅饮。范增以亚父身份坐于席之尊位,他希望项羽在酒席上下决心就便处理掉刘邦,几次瞅着使眼色,又多次举起所佩的玉玦向项羽暗示。见项羽终究默然不应,范增起身离席,在外面召来项羽的堂弟项庄,对其交代说: “你可入席敬酒,之后请求舞剑,乘势将刘邦刺杀于座席上,免得我们这些人将来做了他的俘虏。”项庄领命入席,按吩咐拔剑起舞,只因项伯主动对舞和遮蔽刘邦,项庄未能得手。后来,刘邦部属樊哙带剑拥盾闯入酒席,项羽赐之酒肉,打乱了范增的安排。刘邦借口如厕脱身逃走后,范增将刘邦送来的白璧弃置于地,拔剑击碎,发出了那句著名的失望的悲叹之语。    
    范增始终把刘邦视作争夺项羽天下的最大敌手,他曾力主大军进攻刘邦部队,当兵刃化酒宴时,也许他以为这是以较小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