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的把井底的泥土团成丸子,用人油炸了填塞肚皮。小明王韩林儿在宫廷内日夜哭泣,连刘福通也饥饿难忍。刘福通在绝望中派人去应天求见朱元璋,请求他一伸援手。
元璋决定出兵增援。他不能容忍张士诚势力壮大,更不能让他在北东两个方向对自己形成新月形的包围。况且,他同小明王还有君臣名分,他的官职都是小明王任命,布告行移文书也都用龙风年号,如果在这个关键时候袖手旁观,则于忠义大节有亏,又怎么样去要求手下将士呢?元璋的这个决定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手下将士长期存在的惧陈欺张心理的影响。同张士诚的仗好打,而且他们恨不能先吃掉张士诚,占领苏杭财富之区。苏杭的大块金银、如玉娇娥都具有极强的诱惑力量。
这时刘基已经返回了应天。刘基坚决反对增援安丰,反对主动同张士诚扭结厮打。他劝谏元璋:“西方的沉寂不是好兆头。友谅不是庸碌之辈,他会利用一切可乘之机,拥兵东下。我们现在要做好一切应战准备,万万不可轻动。”他又说,“假若救出来,又把小明王放在哪里?”刘基在这里的潜台词是很明白的:就是要借张士诚的刀断下小明王的头,以免拖泥带水,遗患将来。
元璋没有接受刘基的劝谏。他不相信陈友谅在遭受重挫之后会很快部署大规模行动,对张士诚之战也当是快刀斩乱麻,在迅雷不及掩耳之间,没等友谅作出反应,可能就鼓乐奏凯了。再说,将士们也激于义愤,愿意援救他们的教主和君上。于是,在三月初一,他亲自统率徐达、常遇春以大军压向安丰。这时安丰已被吕珍所攻破,刘福通战死。吕珍水陆连营,深沟高垒,与元璋的部队展开大战。常遇春横兵冲阵,三战三胜,吕珍败逃。这一仗恰有老冤家对头庐州左君弼出兵援助吕珍,使元璋十分愤恨,在返回应天时,他命徐达、常遇春移师攻打庐州。庐州经过左君弼多年经营,岂是轻易攻下的,再加上左君弼坚城固守,徐达、常遇春就长期地困顿在这里。已经到手的安丰,也被元将竹昌、忻都乘虚夺走。元璋将小明王韩林儿救出,摆设銮驾伞扇,送到滁州安置。
陈友谅不愧是胆气豪壮的英雄。他虽然对元璋作战两次失利,但是蹶而复起,毫不气馁。三月元璋兵发安丰,四月,他就做好了一切出击准备,大举征讨。他的战舰高几十丈,分上中下三层,每一层设走马棚,棚下以板房作掩体。三层的人们相互说话的声音都不能听到。每舰置桨橹数十。舰的外面涂以红漆。帆樯如林,战旗如云,号称大军六十万,涌江蔽空而下,连家属百官都乘载而来,可以说是空国出征,志在必胜。
四月二十三日,兵围南昌。大都督朱文正部署诸将进行了顽强抵抗。他命参政邓愈守抚州门,元帅赵德胜守宫步、士步、桥步二门,指挥薛显守章江、新城二门,元帅牛海龙守琉璃、澹台二门,他自己率二千精锐,居中节制,往来策应。四月二十七,抚州门被攻破三十多丈,邓愈用火炮击退敌兵,紧急树起木栅。友谅兵再次拥上争夺木栅,朱文正督兵将死战,一边拼搏,一边筑城,一个晚上就起筑完毕。友谅多方攻击,两三个月总不能得手。朱文正、邓愈他们以不足万人的兵力,从四月到六月抗击友谅十几万大军,把个南昌城守得铁桶一般。损失自然是惨重的,元帅赵德胜以下多员战将战死。由于友谅的层层包围,南昌与外面断绝了一切消息,南昌已是一座孤城。六月十五日,朱文正派千户张子明夜乘小舟摸出敌营到应天告急。友谅营垒结扎数百里,张子明夜行昼止,走了半个月才到达应天。元璋听到报告,问友谅兵势怎样,子明对元璋说:“友谅的兵虽盛,战死的也不少。现在江水不旺,对贼兵大舰不利,又师久粮乏,若援兵一到,必可破敌。”元璋见前线将士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坚守不屈,而且信心很足,不禁大喜,对子明说:“你回去告诉文正,要他再坚守一个月。我一定让友谅有去无回。”子明返回时,在湖口被捉获。陈友谅告诉他:“你但能诱降朱文正,保你富贵。”子明答应。他们一起来到城下,张子明突然对城内喊道:“已见过主公。大军马上就要到了,请都督坚守住。”张子明被杀了,却鼓起了守城将士的勇气。
元璋加紧战争动员和部署。六月二十七日,他飞骑传谕徐达、常遇春从庐州撤兵回应天,听候调遣。七月初六,在龙江祭旗誓师,元璋亲率右丞徐达、参政常遇春、帐前亲军指挥冯胜、枢密院同知廖永忠、俞通海等,号称舟师二十万,扬帆西进。同去的文臣有刘基、陶安、夏煜等。据说还有一个江湖术士张中,一个疯道人周颠。张中,字景华,因好戴一顶铁帽子,人称铁冠子。江西临川人。他多次应进士考试落榜,便放情山水。后来向人学习占卜术数之学,言人祸福,往往有奇验。元璋受降南昌的时候,因邓愈的推荐,召见了他。后来把他带回应天。据记载,对南昌祝宗、康泰的叛乱和邵荣、赵继祖的谋反,他都有预先的警告。此次兵发南昌,他告诉元璋五十日当大胜陈友谅。在路上,他还曾以玄洞法祭东风,催舟前进。周颠也是江西人。自幼得病成为疯颠,人称周颠。因为有许多奇异,在南昌受到元璋接见。随同去伐陈友谅时,元璋问他此行如何,周颠说:“好是好,只怕中途翻船。”元璋听了甚觉厌恶,命令把他推到江里去,谁知这位周颠仙漂行水中如履平地,元璋又把他救上船来。七月十五日船过小孤山,风急浪紧,冯胜的船果然撑翻了,元璋觉得不吉利,便把冯胜打发回应天。这些事迹灵验都见于《明史》等史籍的记载,当时实在是一种什么情况便不清楚了。
第四章 大踏步往皇帝宝座奔去二、陈友谅死了,朱元璋出了一身冷汗(2)
元璋这一仗打得不仅是一个救援战,而且是个攻击战,是一个双方主力相拼的生死决战。七月十六日兵至湖口。他派指挥戴德率一支部队屯驻江北泾江口,另派一支屯于紧靠湖口的南湖嘴,像两把锁钥,紧锁住鄱阳湖北出长江的门户,断绝了陈友谅的归路。又派人传谕信州,出兵驻扎南昌东南的武阳渡,防止友谅部队从南部奔逃。陈友谅自然也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既是倾国出动,正要一决雌雄。楼舰连云,雄兵六十万,鄱阳湖恰是用武之地,焉能怕你朱重八不成?于是在七月十九日主动撤去南昌之围,东出鄱阳湖,作伏虎欲纵之势,迎击元璋。
元璋催师南进。七月十九日到达松门山要塞,眼看就要入鄱阳湖与陈友谅接战。他召集各将领,训谕道:“两军相斗勇者胜。陈友谅把我的南昌围困了八十五天,今天主动撤出,与我决战,必然是下了必死的决心。诸公也当全力以赴,有进无退。彻底消灭陈友谅,正在今天!诸公杀敌立功,正在今天!”诸将一呼百应,气势豪壮。
七月二十日,两军相遇于鄱阳湖南部的康郎山。陈友谅排列舟师,摆成矩形阵。元璋说道:“他的大舟首尾衔接,不利进退,完全可以攻破。”便将自己的舟师分成十一队,火器、弓弩以次排列。告诉诸将:“先发火器,次发弓弩,接近敌舟,则用短兵器击刺。”
七月二十一日,徐达、常遇春、廖永忠等首先率部发起攻击。徐达一马当先,在炮、弩掩护下冲向敌阵,在短兵相接之间,杀敌一千五百余人,还俘获一艘巨舰。初战告捷,使将士们对友谅参天大舰的畏惧情绪为之一扫,士气立时倍加振作。俞通海乘风火炮连发,炮炮击中目标,友谅二十多艘战舰起火沉没。友谅火炮对攻,也把元璋战舰多艘打得粉身碎骨,元帅宋贵、陈兆先等阵亡。突然,徐达战船中弹起火,火势蔓延,敌舰乘势猛扑过来,徐达挥队一边救火,一边搏斗。元璋见状,急忙派舰救援。徐达与援军夹击敌舰,呼声震天,敌舰逃逸而去。友谅的太尉张定边发现了元璋的指挥舰,便拼死命地追赶上去。这时,恰值元璋战舰搁浅,动弹不得,虽经舰上将士奋力格杀,但其他敌舰渐渐集拢包围而至,形势相当危急。指挥韩成要求假扮成元璋的模样,诓骗敌人。元璋起初不答应,在韩成的反复要求下,只好将自己的袍服冠冕脱给韩成。韩成穿戴整齐,在船头炫耀晃动一番,做出指挥的样子,随后投水而死。张定边的将士齐声欢呼,攻势立时松懈下来。这时,常遇春催舟赶到,一箭射去,恰好射中张定边。俞通海、廖永忠也努力挥舟向元璋靠拢,这个冲击水波却把元璋座舰起动,脱离了危险。张定边不敢恋战,拨舟撤退,廖永忠紧迫不舍,乱箭齐发,张定边身中百余箭,狼狈而逃。常遇春援救元璋时奋力搏击,一下子把自己的战舰冲进浅流,搁了浅,元璋返回头去解遇春之围,与敌兵交手。眼看天色将晚,遇春仍然没能挣扎出来。可巧有败退的战舰自上而下漂流而来,撞上遇春的战舰,将它撞出浅胶。双方激战了一整天,都已饥疲不堪,只得鸣锣收兵,翌日再战。
此次鄱阳湖大战,元璋打得是被动仗,更加众寡悬殊,楼船战具的劣势,使元璋心里着实捏着一把汗。初见友谅军阵,雄浑磅礴,威严肃整,真把人压得透不过气来。他把好大的希望寄托在上苍的保祐,因而问刘基道:“气色如何?”刘基截然回答:“昨观天象,我军必胜,但努力痛击。”给元璋莫大鼓舞。昨天一仗打下来,陈友谅没有占到便宜,而且摸到了陈友谅脉搏,元璋心里踏实了许多。他冷静地重新考虑全局,觉得后方部署过于草草。张士诚仍不能不防。应天虽留有李善长留后,那重点在政务与军需。冯胜中途遣回,难孚众望。必须有大将镇守,以震慑四方。于是连夜派徐达返回应天。
七月二十二日,骄阳似火,朝霞染红了鄱阳湖,预示着今天又是一场恶战。在悲壮的鸣角声中,双方齐集师旅,登舟待发。今天,陈友谅将他的高大楼船连锁在一起,摆成一个方形巨阵,旌旗高悬,层楼相连,远望如山如帐,蔽空遮日,加上四周船舰护卫游弋,像是把整个康郎山推拥过来。元璋船小势单,初战不利。院判张志雄即长张的舟樯折断,进退失灵,被友谅舟师发觉,一齐围拢上来,以长枪钩刺,志雄没有还手之力,愤而自刎。枢密院同知小孤山降附的丁普郎被围,被刺十余处,忍痛奋战,而后被飞来一刀砍去脑袋,仍持枪直立,似于敌人搏杀。元帅陈弼、徐公辅、余昶先后阵亡。将士的血随着沉没的船流入湖中,那血红的水不断地扩散。友谅的战舰则如出山的猛虎,在一片喊杀中向元璋的舰队冲击。元璋的船只既小且矮,不利仰攻,只得节节败退。元璋命令右翼死力抵住,左翼迂回攻击。在惨重的死伤中刚有推进,进攻又停顿下来,右翼部队也开始后退。元璋将十个队长斩首,仍无法压住阵脚。这时,亲军指挥他的小舅子郭兴在旁边提醒元璋:“不是将士们不听命令,实在是战舰大小强弱太悬殊。现在看来非火攻不可。”一句话使元璋如梦方醒。但看看天气,晴空万里,烈日当头,也才发现自己汗如水洗,像坐在一个蒸笼里,再没有一丝透凉的清风,便有些扫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