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野战事珍闻全记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二野战事珍闻全记录- 第3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蚌埠作战,相机攻取宿县、蚌埠,坚决、彻底、干净、全面破毁津浦路,使敌交通断绝,陷刘峙全军于孤立地位。”    
    


第三部分:淮海大决战 中原逐鹿总结局60万战80万(1)

    攻取宿县,拦腰斩断徐蚌线    
    60万战80万    
    1948年11月10日下午,南京黄埔路的蒋介石官邸。    
    蒋介石、顾祝同、杜聿明、郭汝瑰、侯腾正在开会。    
    此时,蒋介石号称的徐蚌会战,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抵商丘,北自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战事正激烈地进行着。    
    蒋介石把徐州作为中原战场的战略中心,一直把它作为进攻解放区的军事跳板,因而徐州是蒋介石军事物资集散地,是他重要的战略据点。    
    此时,徐州“剿总”一片混乱。11月6日夜,华东野战军主力在徐州以东突然发起进攻,准备围歼由新安镇西撤的黄百韬兵团。8日,国民党第3绥靖区副司令官何基沣、张克侠两个军起义,华野山东兵团得以顺利南渡运河,越过该部防区,直插徐州以东地区,把黄百韬与徐州分割开来。接着歼灭了敌第63军。把黄百韬合围于碾庄地区。同时,陈毅、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中原野战军在攻取商丘后,解放了徐州以西100公里的砀山,控制由此至郑州的300公里铁路线,直逼徐州。    
    华东野战军主力多路向徐州推进及何基沣、张克侠率部起义,完全出乎蒋介石、顾祝同、刘峙意料之外,南京一片震惊。徐州更是惶恐不已,都认为解放军势在夺占徐州。为确保徐州不失,徐州“剿总”司令刘峙于11月9日紧急调整兵力部署:    
    令李弥兵团改向徐州东北大湖、荆山铺、茅村车站地区集结,黄百韬兵团集结徐州东南徐山村、潘塘地区。李、黄两兵团“各以有力一部占领阵地,阻断匪军,以主力集结适当位置,机动击破来犯之匪。”    
    令邱清泉兵团仍位于徐州以西地区,对付从鲁西南向徐州前进的华东解放军。    
    令孙元良兵团由蒙城地区昼夜兼程向宿县地区集结,务于11月10日前抵达待命,其第99军留守蚌埠。刘汝明第4绥靖区部队以主力守备怀远,一部在定远、风阳地区布防。    
    令第72军加强徐州守备。    
    11月9日,黄百韬兵团紧急向徐州东南转进。当晚,该兵团4个军集结在碾庄野地区,队形混乱。黄百韬认为,已经摆脱解放军的追堵,决定兵团部队在碾庄休整一天,再行西撤。他电告蒋介石、顾祝同、刘峙说:渡运河西撤行动“仰赖总座德威,幸未遭匪算”。    
    就在黄百韬暗自庆幸之际,华东野战军7个纵队从碾庄北、东、南3个方向向该兵团迫近。各部队在“全歼黄兵团,活捉黄百韬”等战斗口号的鼓舞下,忍饥耐寒,昼夜兼程,穷追不舍,于10日晚将黄百韬兵团包围压缩在碾庄地区。    
    黄百韬兵团被围后,刘峙惊慌失措,一筹莫展,拿不出决心和处置方案。    
    徐州连连告急,蒋介石以刘峙指挥不力,紧急召回在葫芦岛的杜聿明来南京出席军事会议。    
    会议开始,国防部二厅厅长侯腾汇报战况:“共军华野主力已占领贾汪,截断碾庄后路,中原主力在徐州以西的黄口附近,与邱兵团接触。……目前徐州情况吃紧,南京秩序混乱,街上到处抢粮!警察袖手旁观……”    
    刚说到这里,蒋介石怒气大发,指着侯腾大骂:“你造谣,胡说,胡说!”    
    停了一会,蒋介石才与杜聿明等人重新讨论徐蚌会战作战计划。    
    “要打开国民党军到处挨打被消灭的危局,必须争取主动,先发制人。”    
    蒋介石忿忿地说道,他准备集中国民党军徐州方面主力,趁共军华野、中野东西两离之际,歼灭华野一部分力量,牵制中野,以振奋士气。    
    接着国民党国防部第三厅厅长郭汝瑰报告了作战计划:    
    (甲)双方兵力:    
    1.共军方面:华野16个纵队,中野7个纵队,华东、中原军区及冀鲁豫军区的地方武装,共约60万人;    
    2.国军方面:徐蚌一带3个绥靖区5个军,4个兵团12个半军,总计24个军70万人。    
    共军数量少于我军,装备劣于我军,对方没有火炮、飞机、坦克,只迫击炮、手榴弹与我军相等,我军集中兵力兵器,待先击破华野之一部分,即可以振奋士气。    
    (乙)双方态势:    
    1.共军:自豫东攻势结束后,中野主力在豫西整补,华野主力在鲁西南整补。共军区内已有“消灭黄百韬,再打邱清泉”等标语口号,预计再过20天或1个月,共军将发动攻势。    
    2.我军:自区寿年兵团在豫东被吃掉后,我军主力集中徐州、商丘、海州、台儿庄一带,济南失陷,徐州我军未及参加战斗,仍有充沛精力。    
    蒋介石静静地听完郭汝瑰的汇报,说道:“一定要解黄百韬的围。在共军中野、华野东西分离之际(由豫西到徐州附近行程约十日左右),我军可能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争取主动,包围消灭华野之一部。”    
    会后,蒋介石严令刘峙尽量减少徐州方面守备部队,彻底集中兵力向东推进,要邱清泉、李弥两兵团立即行动,迅速向碾庄地区攻击前进,解黄百韬之围。


第三部分:淮海大决战 中原逐鹿总结局60万战80万(2)

    不难看出,国民党摆出了决战的架势。此后徐州“剿总”集中了7个兵团及其他直属部队共80万人,分布在津浦、陇海交叉的十字架上,要与解放军决一死战。而此时,集中在中原地区的解放军总共不足60万人。    
    60万战80万!淮海战役必定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决战。    
    攻占宿县,斩断徐蚌线    
    傍晚,晚霞绚丽,暮色已在炊烟里飘然而来,但位于临涣集东南十余里路的小李庄,却似乎是在清晨时分。习惯于夜间工作的人,是经常将晚霞当作朝霞的。    
    邓小平和陈毅自从率领中原野战军4个主力纵队解放郑州、开封后,7日,在商丘消灭了刘汝明第4绥区的181师,活捉师长米文和,打响了淮海大决战的第一枪。随后,他们继续东进,于10日赶到了小李家村与刘伯承会合。指挥所就设在一个普通的农家院落里。    
    邓小平和陈毅走下吉普车进了座门朝东的三间套房,等候在这里的作战参谋见他们来到,立即送上几份电报。    
    陈毅接过电报,饶有兴致地看着,脸上洋溢着喜说。邓小平道:“是华野来的电报!”    
    陈毅说:“粟裕已于两日内包围了黄百韬兵团,吸引住了邱清泉、李弥两兵团。”    
    邓小平笑道:“粟裕好快啊!”    
    陈毅又打开两封电报,道:“毛主席和中央军委连来两份电报,要我们‘务须不顾一切攻取宿县,切断徐蚌路,愈快愈好,至要至盼’。”    
    邓小平扬起眉梢,道:“这是刘伯承的建议,但是,毛主席选择的这个时机太好了。现在,华野粟裕吸住了邱、李、黄三个兵团,刘司令员牵制住了黄维兵团,我们乘此机会攻克宿县,淮海战役这一仗就热闹了。”    
    说着,掏出烟卷,点燃后猛吸一口,边吐着烟雾,边对参谋长说:“通知各纵队司令员立即到小李家,召开作战会议。”    
    因战场形势发生变化,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已经决定在歼灭黄百韬兵团后,不必再按原计划,以主力向两淮(淮阴、淮安)进攻,而应转向徐蚌线进击,遗留敌人于徐州周围,分割包围,各个歼灭。这样,原来仅限于两淮、海州地区的作战,扩大到徐州、蚌埠地区。    
    “小淮海”变成了“大淮海”,即不仅歼灭黄百韬兵团,而是要歼灭整个刘峙集团。要实现“大淮海”的战略意图,必须迅速攻占徐蚌线上的战略要地宿县。    
    11日,杨勇、陈锡联、陈赓、秦基伟奉命赶来。邓小平愉快地向大家问好。见这几位纵队司令员,虽然连日行军,长途跋涉,辗转作战,但却精神焕发,正在急切地盼望着接受这场决战中任何艰巨的任务。当然,战争的痕迹在每个人身上也都很明显,战火硝烟熏黑了每个人的脸,军服上沾满了淮北平原的黄沙土,突出的标志是嘴唇上的胡须,其中又数陈赓的最浓密。看到这里,邓小平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下巴,微微一笑。    
    战友相见,分外亲热,陈赓握着陈毅的大手,说道:“陈司令员,这一路上又有不少好诗了吧,别忘了给我一册。”    
    陈毅注视着站在面前的几位战将,心里越发充满了喜悦,不由地激动起来说道:“有首诗,不知诸位读过没有,是明世宗的《送毛伯温》,今天,我想把它奉送给诸位。”说着,背诵开了: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     
    陈毅穿着一件敞领皮夹克,他摸摸纵队司令员腰间的手枪,继续吟道:     
    “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     
    听着陈毅朗诵诗,室内气氛顿时又活跃起来,陈赓道:“陈司令员,我可不想脱掉战袍,说实话,我倒是愿意‘马革裹尸还’呢!”    
    谈笑间,四位纵队司令员走到两条长凳前,隔着中间的一张长桌,和邓小平、刘伯承、陈毅对面坐下,窗外寒冷的西北风还在不停地呼啸着。    
    邓小平主持会议。会议开始前,他先让几位纵队司令员传看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拍来的两份电报。电报似烈火般燃烧着纵队司令员们的心。当时,谁也没有说话,只是用急切的目光等待着。    
    邓小平将烟卷掐灭,神情严肃地说:“攻占宿县,切断徐蚌路,这是刘司令员非常高明的一着棋。这既可北拒徐州,切断敌人的南北联系,孤立徐州,断其陆地补给,置徐州集团于死地,从而也迫使邱清泉兵团南顾,保障华野歼灭黄百韬的战斗顺利进行。同时,又南可打援,相机歼灭来自蚌埠或中原的援敌,形成会攻徐州之态势,分散敌人的注意力和兵力,使其顾此失彼,最后蒋介石的看家兵力全部集中到我们周围,南线决战会有个可观的局面……”    
    邓小平停顿了一下,环顾几位纵队司令员眉飞色舞的神态,提高了声调:“攻占宿县,隔断敌诸兵团,我们就位于主动,逼着蒋介石穷于应付,我们则以逸待劳。”    
    “这一行动,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很大的限制。目前华野正在北面包围黄百韬兵团,黄维兵团被刘伯承阻截在阜阳一线,这是个很好的时机。但是,如果我们不能迅速地解决战斗,不仅不能达到预定的战略目的,反而会有受敌诸兵团合击的危险。为达这个目的,还是那句老话,‘破釜沉舟,在所不惜!’只要歼灭了敌人主力,才能赢得全国各个战场上我军的胜利,就是把中野打光了,这个代价也是值得的。”


第三部分:淮海大决战 中原逐鹿总结局60万战80万(3)

    诸位纵队司令员掂着邓小平政委这番话的分量,望着他那双坚定、沉着、神采奕奕的眼睛,心里都在暗想:邓政委是以何等的气魄与毅力在指挥这场决战呀?斩断陇海线,攻克宿州府,没有擒龙伏虎的气魄,是难下这个决心的。中原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