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第七版教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诊断学第七版教材- 第13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束支又分为前分支和后分支)以及普肯耶纤维(Puki nje“ber)构成。心脏的传导系统与
每一心动周期顺序出现的心电变化密切相关(图5—1—5)。
    正常心电活动始于窦房结,兴奋心房的同时经结间束传导至房室结(激动传导在此处
延迟O.05~O.07s),然后循希氏束一左、右束支一普肯耶纤维顺序传导,最后兴奋心室。
这种先后有序的电激动的传播,引起一系列电位改变,形成了心电图上的相应的波段
(图5一l一6)。临床心电学对这些波段规定了统一的名称:①最早出现的幅度较小的P波,
图5—1…5心脏特殊传导系统
反映心房的除极过程;②PR段(实为PQ
段,传统称为PR段)反映心房复极过程
及房室结、希氏束、束支的电活动;P波
与PR段合计为PR间期,反映自心房开
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③幅度最
大的QRS波群,反映心室除极的全过程;
④除极完毕后,心室的缓慢和快速复极过
程分别形成了sT段和T波;⑤QT间期
为心室开始除极至心室复极完毕全过程的
时间。
    QRS波群可因检测电极的位置不同而
呈多种形态,已统一命名如下:首先出现
的位于参考水平线以上的正向波称为R
波;R波之前的负向波称为Q波;S波是
赛攀。|j簿譬攀溉§
  j—P—i’,i。QRS;.…i‘sT’i—T一;
  卜PR间期墅:一QT间期一:
  『    I
图5—1—6心脏除极、复极与心电图各波段的关系示意图
R波之后第一个负向波;R’波是继S波之后的正向波;R’波后再出现负向波称为s’波;如
果QRS波只有负向波,则称为QS波。至于采用Q或q、R或r、S或s表示,应根据其
幅度大小而定。图5—1—7为QRS波群命名示意图。
儿儿人  扒
屯飞s位。,吨,  Ⅵs
图5—1—7 QRS波群命名示意图
481
482
镩五麓辅鞠硷查    ..i§麓萋j?露i j  。i j
    正常心室除极始于室间隔中部,自左向右方向除极;随后左右心室游离壁从心内膜朝
心外膜方向除极;左室基底部与右室肺动脉圆锥部是心室最后除极部位。心室肌这种规律
的除极顺序,对于理解不同电极部位QRs波形态的形成颇为重要。
三、心电图导联体系
    在人体不同部位放置电极,并通过导联线与心电图机电流计的正负极相连,这种记录
心电图的电路连接方法称为心电图导联。电极位置和连接方法不同,可组成不同的导联。
在长期临床心电图实践中,已形成了一个由Einth()yen创设而目前广泛采纳的国际通用导
联体系(1ead system),称为常规12导联体系。
    1.肢体导联(1imb leads)  包括标准导联I、Ⅱ、Ⅲ及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
avL、avF。标准导联为双极导联,反映两个电极所在部位之间的电位差变化。加压单极
肢体导联属单极导联,基本上代表检测部位的电位变化。肢体导联电极主要放置于右臂
(R)、左臂(L)、左腿(F),连接此三点即成为所谓Eint。hoven三角(图5—1—8 A,B)。
A
 R
    图5.1.8肢体导联的导联轴
A.标准导联的导联轴  B.加压单极肢体导联的导联轴  c.肢体导联额面六轴系统
aVI.
    在每一个标准导联正负极间均可画出一假想的直线,称为导联轴。为便于表明6个导联
轴之间的方向关系,将工、Ⅱ、Ⅲ导联的导联轴平行移动,使之与aVR、aVL、aVF的导联轴
一并通过坐标图的轴中心点,便构成额面六轴系统(hexaxial system)(图5—1—8 c)。此坐标
系统采用±180。的角度标志。以左侧为O。,顺钟向的角度为正,逆钟向者为负。每个导联
轴从中心点被分为正负两半,每个相邻导联间的夹角为30c’。此对测定心脏额面心电轴颇
有帮助。
    肢体各导联的电极位置和正负极连接方式见图5—1—9和图5一卜10。
    2.胸导联(cInest leads)  属单极导联,包括V。~Vs导联。检测之正电极应安放于
胸壁规定的部位,另将肢体导联3个电极分别通过5K电阻与负极连接构成中心电端
(central terminal),此连接方式可使该处电位接近零电位且较稳定(图5—1—11)。胸导联检
测电极具体安放的位置为(图5一l_12 A,B):V一位于胸骨右缘第4肋间;Vz位于胸骨左
;;;;霎i蜊戳l萄馨垂#0£霉錾蠢羲嚣嚣彰妊曲,
I导联
Ⅱ导联
镰?章|心。龟霭
Ⅲ导联
    图5—1—9标准双极导联的电极位置及正负极连接方式
I导联:左臂(正极)  右臂(负极)  Ⅱ导联:左腿(正极)  右臂(负极)
    Ⅲ导联:左腿(正极)  左臂(负极)
aVR导联    aVL导联    aVF导联
图5—1—10加压单极肢体导联的电极位置及电极连接方式
(实线表示aVR、aVL、aVF导联检测电极与正极连接,
虚线表示其余二肢体电极同时与负极连接构成中心电端)
缘第4肋间;Vs位于V。与V。两点连线的中点;v。
位于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V。位于左腋前
线与Vt同一水平处;V。位于左腋中线与V。同一水
平处。
    临床上诊断后壁心肌梗死还常选用V,~V。导联:    一
Vt位于左腋后线Vt水平处;V。位于左肩胛骨线v。
水平处;V。位于左脊旁线V。水平处。小儿心电图或
诊断右心病变(例如右室心肌梗死)有时需要选用
、,。n~Ven导联,电极放置右胸部与V。~V。对称处。
    图5—1—11  胸导联电极的连接方式
(V表示胸导联检测电极并与正极连接,3个
肢体导联电极分别通过5K电阻与负极连接构
成中心电端)
483
图5.1—12 A胸导联检测电极的位置B胸导联检测电极位置与心室壁部位的关系
第二节  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
一、心电图测量
    心电图多描记在特殊的记录纸上(图5—1—13)。心电图记录纸由纵线和横线划分成各为
1mmz的小方格。当走纸速度为25mm/s时,每两条纵线间(1mm)表示O.04s(即
40ms),当标准电压1mV一10mm时,两条横线间(1mm)表示O.1mV。
┏┳┳┓
┃    l     ┃一  0.2s  ~ ┃    0.04s    r1000ms).                                                                                                          ┃
┃          ┃  (200ms)     ┃    竺10m0  走凌速度:’25mm/s                                                                                                   ┃
┣╋┳┳╋┳┳┳┳┳┳┳┳┳┳┳┳┳┳┳┫
┃.  ^1m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R          ┃T臼I赠j ┃            ┃      ┃  ┃ QT问期i                ┃      ┃        ┃  ┃            ┃        ┃  ┃  ┃
┣┻╋╋╋╋┻┫            ┣╋╋┳┻┻╋╋╋╋╋┫
┃气mm I    ┃  ┃  ┃  ;_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V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   ┃      ┃        ┃  ┃            ┃        ┃  ┃  ┃
┃nV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     ┃    ┃                ┃      ┃            ┃  i j《?、            ┃  ●…● ┃  ┃            ┃        ┃  ┃  ┃
┃          ┣╋╋╋╋╋╋╋┳╋╋┳╋┳┳┫        ┣╋╋╋╋┫
┃          ┃  ┃  ┃  ┃  ┃  /  ┃一、  ┃\  ┃  ┃    ●●●  ┃.S   ┃..跚C ┃  ┃/  ┃_,i…  ┃’\  ┃        ┃  ┃,^         ┃    ~  ┃  ┃  ┃
┃『        ┃  ┃  ┃  ┃  ┃  y   ┃      ┃\  ┃  ┃            ┃      ┃        ┃  ┃,  ┃        ┃      ┃  、    ┃7 ┃    ●●●  ┃        ┃  ┃  ┃
┃          ┃  ┃  ┃  ┃  ┃      ┃      ┃    ┃  ┃卜          ┃一    ┃I  :   ┃  ┃    ┃        ┃      ┃        ┃  ┃            ┃        ┃  ┃  ┃
┣╋┻╋┻╋╋╋╋┻╋╋┳╋╋╋╋╋╋╋╋╋╋┫
┃          ┃      ┃      ┃      ┃      ┃    ┃    0:’       ┃  V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  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U眭刚         ┃时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