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参与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反应,起促凝血作用。
1.减低 见于血管性血友病(vWD),是诊断vWD及其分型的指标之一。
2.增高见于血栓性疾病,如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心肌梗死、心绞痛、脑血管
病变、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肾小球疾病、大手术后、恶性肿瘤、免疫性疾病、感
染性疾病、骨髓增生症等。
(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活性测定
【原理】在待检枸橼酸钠抗凝血浆中,加入一种吸附于胶乳颗粒上的特异性单抗,该
单抗是直接针对vWF的血小板结合位点(GPIs受体),此时胶乳颗粒和待检血浆中的
vwF发生聚集,受检血浆出现浊度变化,从而可以检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活性(yon wi卜
lebrand factor activity,vWF:A)。
【参考值】o型血正常人为38%~125.2%(n一122);其他血型正常人为49.2%~
169.7%(n一126)。
【临床意义】结合vwF:Ag、FⅧ:C检测,主要用于vWD的分型诊断。
1_若vWF:Ag、vWF:A和FⅧ:c均正常,基本可以排除血友病A和vWD。
2.若vWF:Ag、vWF:A和FⅧ:C三项中有一项降低,则应该计算:vWF:A/vwF:Ag
比值和FⅧ:C/vWF:Ag比值,比值接近于1.0可以诊断为vWD工型。
3.若vWF:A/vWF:Ag比值低于0.7(建议的Cut off值),可以诊断vWD2A、2B、
2M三个亚型,此三个亚型可再用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凝集试验(RIPA)、vwF多聚
体分析等试验加以区分。
4.若FⅧ:C/vWF:Ag比值低于0.7,可以诊断vWF2N亚型和血友病A,再用FⅧ抗
原(FⅧ:Ag)检测可将vWD2N亚型与血友病A相区别。
5.血栓性疾病中,vWF:Ag与vWF:A均升高,vWF;A/vwF:Ag比值≥1.0。
(三)6一酮一前列腺素F,。测定
【原理】将抗原包被酶标反应板加入受检血浆或6一酮一前列腺素F,。(6一keto—PGF。。)
297
标准品和一定量的抗6一酮一PGF。。抗血清作用一定时间后,再加入酶标记第二抗体,最后
加底物显色。根据吸光度(A值)从标准曲线上推算出受检血浆中6一酮一PGF,。的含量。
【参考值】酶联法:(22.9土6.3)mg/L。
【临床意义】6一酮一PGF。。是血管内皮细胞的抗凝指标之一。它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和
分泌,由抗血小板聚集和扩张血管的作用,起抗凝血作用。减低:见于血栓性疾病,如急
性心肌梗死、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肿瘤转移、肾小球病变、周
围血管血栓形成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Yllbocytopenia purpura,
TTP)等。
(四)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抗原测定
【原理】 以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单抗(或抗血清)包被聚
乙烯放免小杯,受检血浆中的TM结合于包被的放免小杯上,加入”。I一抗人TM单抗,
根据结合的”。I放射性强度计算出受检血浆中TM含量。
【参考值】 放射免疫法(RIA):血浆TM:Ag为20~35肛g/L。
【临床意义】TM:Ag是血管内皮细胞的抗凝指标之一。它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表
面,与循环血液中的凝血酶形成1:1TM一凝血酶复合物。该复合物激活蛋白C(PC)为活
化蛋白C(APc),APC有灭活FⅧa、F V a和激活纤溶活性的作用。TM:Ag水平增高
反应性比显示血管内皮细胞的抗凝作用增强,见于血栓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肌梗死、脑血
栓、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1c)、m栓忡帆小板减少忡紫癜
(TTP)、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
第二节血小板检测
血小板以其数量(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容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和功能(黏附、
聚集、释放、促凝和血块收缩等)参与初期止血过程。
一、筛检试验
(一)血小板计数见本篇第二章。
(二)血块收缩试验
【原理】血块收缩试验(clot retraction test,CRT)是在富含血小板的血浆中加入
Caz+和凝血酶,使血浆凝固形成凝块。血小板收缩蛋白使血小板伸出伪足,伪足前端连接
到纤维蛋白束上。当伪足向心性收缩,使纤维蛋白网眼缩小,检测析出血清的容积可反映
血小板血块收缩能力。
【参考值】①凝块法:血块收缩率(%)一'血清(m1)/全血(m1)×(100%一
Hct%)'×100%,参考值:65.8%±11.O%。②血块收缩时间(h):2h开始收缩,18~
24h完全收缩。
【临床意义】
1.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