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开朝十四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正说开朝十四帝- 第1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般毒手。    
    围绕皇后的废立问题,宫中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王皇后失宠,她的娘舅,中书令柳爽首先被贬流。国舅爷、太尉长孙无忌和宰相褚遂良等顾命元老们迅速组成反对势力,企图阻止武则天入主后宫。朝臣也发生了分化,中书舍人李义府、卫尉卿、许敬宗、御史大夫崔义玄、中丞袁公瑜等人想借机邀功,争当武则天的心腹。武则天得到这些朝臣的拥戴,决意与长孙无忌集团争个高低。    
    永徽五年(654)九月间,唐高宗把长孙无忌、李〓、于志宁、褚遂良等几位宰相召入内殿,讨论皇后废立之事。武则天坐在帘后监视。长孙无忌等拼死谏争,认为王皇后出身名门,忠厚贤淑,又没有过错,不应轻废;而武则天出身寒微,又曾侍奉过先帝太宗,立为皇后不合礼仪,恐以恶名留世。褚遂良见劝谏无效,叩头流血,气恼地提出辞官归田。武则天见状,恼羞成怒,隔帘骂道:“何不扑杀此僚!”幸而大臣们说情,褚遂良才得以保全性命,不久被贬为潭州(今湖南长沙)都督。    
    元老重臣异议,高宗举棋不定。在这关键时刻,开国功臣李〓助了武则天一臂之力。他对皇帝说,皇后废立是皇上的家事,不必去征求外人的意见,许敬宗也在朝廷大造舆论。在内外夹攻下,高宗于永徽五年(654)十月十三日,下诏废皇后王氏、淑妃萧氏为庶人,二人后来被武则天责令各打了100杖,又砍去双足,泡在酒瓮中折磨而死。十九日,诏立武则天为皇后。


第二部分 武周皇帝武则天第25节 谋杀亲子,终成女皇

    皇后的位置,对封建社会的一般女性来说,应是追求的最高目标了,然而,武则天并不满足。此后的参预朝政逐渐增强了她的权力欲,享受了最高统治者的乐趣。她要打破惯例,当女皇帝。    
    此时,仇视他的政敌以长孙无忌为首仍控制着朝廷,随时随地都会颠覆她。因此,她一当上皇后,便着手一一清除她的政敌,为其登上皇位开辟道路。    
    此时的长孙无忌集团是武则天首先要清除的对象。显庆四年(659)春,武则天授意许敬宗编造朋党案,致使长孙无忌自杀。因受其牵连,长孙无忌集团或杀或流或贬,被彻底摧毁。    
    与此同时,李义府、许敬宗被擢为宰相,逐渐成为武则天的亲信。    
    麟德元年(664),高宗因不满武则天的专横牵制,乃与宰相上官仪密谋废后,上官仪极口附和,并受命起草废后诏书。此时,被武则天布置在皇帝身边的亲信马上向武则天报告,武则天慌忙赶到皇帝身边,一番申诉竟把皇帝说软了,高宗把责任都推给了上官仪。武则天立即指使许敬宗诬构上官仪与废太子李忠图谋不轨,将上官仪及其子上官庭芝下狱处死,家属籍没。    
    上官仪被杀后,朝廷中再没有敢与武则天作对的。从此,她的政治权力迅速膨胀起来。早在显庆五年(660),高宗就因病让武后决百司奏事,几乎取代了皇帝权力。上官仪伏诛后,武则天垂于帘后协助高宗理政,已形成“天下大权悉收中宫,天下拱手而已的局面”,朝廷内外称帝、后为“二圣”。    
    武则天受命辅政,便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实力,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即是《姓氏录》的修订。贞观中,唐太宗命高士廉等依照官位定族姓的原则,修撰《氏族志》。但是《氏族志》并没有跳出魏晋以来重阀阅的旧例。所列九等293姓中仍有许多官职很低的旧士族,特别是它把武姓家庭排斥在外,这当然是武则天所不能容忍的。显庆四年(659),许敬宗、李义府等奏请修订《姓氏录》,列后族武姓为第一等,其余按官品高下分为九等。这就彻底打破了氏族大姓排在首位的框框。    
    武则天为实现自己雄心勃勃的政治抱负,用各种手段扩大自己对官僚阶层的影响,不断培植和更新拥戴自己的官僚队伍,奠定了她一生成功的基础。周隋以来,随着九品中正制逐渐废除,到武则天时期,科举制度发展起来,大批新成长起来的庶族地主知识分子蜂拥进入官场,武则天作为他们的总代表,为他们广开了门路。当唐高宗在世时,武则天便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一支有相当势力的亲信队伍,其核心是始于乾封年间的北门学士。北门学士是武则天以修撰为名召入禁中的文人学士。他们不仅进行修撰工作,而且依仗武后的权势,直接参与朝政,分割宰相权力,从而成为控制外庭的重要御用力量。在此后的20多年里,武则天由皇后到临朝称制,进而逐步造成改唐为周的形势,这些文人学士智囊班子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上元元年(674),武则天进号天后,上意见书12条,即所谓“建言十二事”,包括了劝农桑、薄赋徭、息兵、广言路等12项内容,这是具有政纲性质的建议书,涉及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各个方面,都由皇帝诏令实行。    
    自显庆四、五年(559、660)武则天以皇后身份参政以来,通过上述提高武姓本家和在职群臣的社会地位,扩大亲信队伍,提出政治纲领等一系列步骤,逐步发展了自己的实力,扩大了影响,充分体现出一个政治家的谋略。    
    武则天亲生的有4个儿子,长子李弘,次子李贤、三子李显(又名哲)、四子李旦(又名轮)。显庆元年(656),废太子李忠,立李弘为皇太子。李弘性情仁厚,谦虚谨让,深得父皇的厚爱和大臣的信赖,屡次实习朝政,表现出了良好的治国才能和品行。高宗身体越来越不支,便想把皇位传给长子李弘。    
    这使武则天忧心忡忡,眼看着自己将要丧失辅政的权力,进而女皇的理想也将化为泡影。儿子对自己又很不顺从,屡次违背她的旨意。上元二年(675)四月,武则天终于用药酒毒死24岁的皇太子李弘。    
    李弘的死,对体弱多病的唐高宗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他感到再也没有精力为国家操劳了,便打算把宝座交给已咄咄逼人的皇后。虽然在朝臣反对下逊位流产,但高宗的提议为武则天蓄谋已久的野心是一个很大的激励。    
    李弘死后一个月,立次子雍王李贤为太子。兄弟4人中,李贤天分最高,聪明好学,深受父皇钟爱。高宗一度想逊位于皇后的念头打消后,就全力培养这个儿子,屡次命他监国。李贤处理政务,颇称能干。唐高宗安排的宰相班子基本上是太子李贤的人,反武则天的力量有一定的优势,武则天又一次面临失去权力的危机。    
    武则天立即指使人织罗罪状,告发太子好声色,怀逆谋,兴师动众搜查东宫。调露二年(680)八月,太子李贤被废为庶人,不久被迁往巴州。4年后,武则天派人去巴州杀死了李贤。李贤一案牵连了很多人。李贤的一批党羽被杀,被流放,唐宗室子孙也有许多受牵连。    
    调露二年(680)八月,李贤被废翌日,三子李显继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十二月,56岁的唐高宗死去。遗嘱皇太子继帝位,军国大事听从天后处理。这又为武则天上台铺下坦途。李显继帝位,号中宗,尊武则天为皇太后,以裴炎为中书令。    
    武则天能够容忍李显继帝位,是由于李显不及他两个哥哥聪敏,即使称了帝,也容易控制。而且此时她称帝的时机还不成熟,外廷尚未完全控制住。    
    嗣圣元年(684)二月,武则天又借故将继位不到两个月的唐中宗废为庐陵王,幽禁于深宫。再立四子李旦继皇位,是为唐睿宗。原来中宗上台后,打算升迁岳父韦玄贞当宰相,顾命宰相裴炎不同意,这位年轻的皇帝不明白自己的傀儡地位,还摆架子说:“我要把天下都给韦玄贞,又有什么不可,何况一个侍中呢?”裴炎告知了武则天,武则天便马上召集百官到乾元殿,一句话便使他失去了皇位。武则天虽让李旦继承皇位,但不准他参与政事处理,自己临朝专政,圣衷独断,由此开始了改朝换代的准备。    
    她把东都洛阳改称神都,以便作为未来的京师;追赠武氏家庭的五世祖先;更改唐百官名称,如尚书省改为文昌台,左、右仆射改为左、右相,门下省改称鸾台,侍中为纳言,中书省改称凤阁,中书令为内史,宰相称同凤阁鸾台三品;尚书六部也改了名称,吏部称天官,户部称地官,礼部称春官,兵部称夏官,刑部称秋官,工部称冬官。御史改名是女皇帝准备登基的一个步骤。    
    然而,这一系列改朝换代的行动,却惹恼了一伙政治失意分子。文明元年(684)九月先前被武则天贬黜的柳州司马徐敬业等人,公开打出反武旗号,起兵扬州,旬日间聚集起10万人的队伍。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作《讨武曌檄》,为叛乱大造舆论。    
    武则天首次面临这样重大的军事危机,她紧急调动了30万大军应战。在强大军事攻势下,10万叛军烟消云散。武则天安然渡过了这场最大的危机。    
    还在扬州平叛战争最紧张之际,宰相裴炎不但没有积极平叛,反而乘机要挟武则天还政于睿宗,结果被武则天杀掉。    
    裴炎死后,武则天开始对控制外廷的宰相班子进行调整。在两年内,宰相的任免剧烈变化。这是因为武则天有鉴于过去与李贤的争夺中外廷失控的教训。她着力权衡、调整宰相班子,重新建立自己的亲信辅臣。    
    随后,她又为登基大造舆论,竭力渲染秉承天意的神秘气氛。垂拱四年(688),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派雍州人康同泰献给武则天一块白石头,上刻有“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的字样,诡称得自洛水。武则天十分高兴。    
    武则天坐在武成殿,睿宗皇帝率群臣上尊号“圣母神皇”,并制作了作为执掌国柄象征的神皇三玺(玉印)。翌年,改年号永昌。武则天在位15年,临朝专制21年,前后18次改元,有时一年3次改年号,大都由类似事件引起的。这表示出她对自己以女性称帝的行为有些心虚,便大肆渲染君权神授。    
    “神皇”之号不过是作为由皇后到女王的过渡而已,离名正言顺的带上皇冠统御天下的时间已经不远了。但是就在这时,李唐宗室不甘沉默了。唐高祖第十一子韩王李元嘉首谋起兵,打出了“举兵唱天下,迎还中宗”的旗号。越王李贞、琅琊王李冲父子分别在豫州(今河南汝县)、博州(今山东聊城)先行发难。    
    武则天有上次平叛的经验和这时地位的巩固,因而显得十分镇静。她派出清平道大总管丘神责和中军大总管麴崇裕率两路兵马,没费多大气力就镇压了这次宗室起兵。    
    扬州和豫、博两次反武起兵被平定,可以与武则天抗衡的力量基本被消除了。正式改朝换代,只是个日程的问题了。    
    天授元年(690)的重阳节(九月九日),67岁高龄的武则天正式实现了她的女皇梦,自号“圣神皇帝”,以十一月为岁首,改旗帜尚赤改元天授,建立了大周王朝。


第二部分 武周皇帝武则天第26节 告密制度的推行

    与二十七名酷吏的恐怖行径    
    武则天要在中华这样一个古老的封建大国建立和巩固自己作为女主的地位,反对的力量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