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地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品茶地图- 第1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坠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名茶鉴赏    
    〃阳羡茶〃以汤清、芳香、味醇的特点而誉满全国。 阳羡雪芽采摘细嫩,制作精细,外形纤细挺秀,色绿润,银毫显露,香气清鲜幽雅,滋味浓厚清鲜,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幼嫩,色绿黄亮。    
    小贴士    
    如何挑选紫砂壶    
    不论哪种款式的茶壶,其嘴、把、盖都要配置和谐,匀称舒展。口疬关系要紧密通转,平正妥贴。检验的方法是用手指沿盖子的边缘轻击,发出磕碰声的就是盖或口不够平正;抓牢壶把旋转壶盖,看看能否通转,如果感到时紧时松,说明把口或盖口不圆(要能通转问题就不大)。方器和盘纹器的盖子,从各个方向盖上去,都要能和颈肩吻合。此外,要检查盖子上的通气孔是否通畅,嘴管内的通水网眼是否堵塞,其总面积是否过小。放在桌子上看是否平稳。把壶身托于掌心,用盖珠轻敲壶身,听听声音是否清脆。如发哑声,恐有暗伤。用手掌抚摸全壶,触觉是否舒服。以手指插入耳把圈内,试试端举起是否顺手,最好能试一试水,看看有无滴水涎水现象。    
    茶导游    
    宜兴,濒临太湖,层峦叠嶂,风光绮丽,更兼有〃善卷〃、〃张公〃、〃灵谷〃三洞之胜,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不少慕名而来的旅游者,在饱览了宜兴的湖光山色、洞天奇景之后,都忘不了沏上一杯〃阳羡茶〃来品尝一番。泡出来的茶汤清色浓,味香而甜,堪称茶中佳品。    
    阳羡茶,产于宜兴的唐贡山、南岳寺、离墨山、茗岭等地。    
    土特产推荐    
    宜兴盛产众多的传统工艺品,其中以陶瓷工艺品最为著名,且极具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那古朴的紫砂陶、端庄的均陶、淡雅的青瓷、绚丽的精陶、别致的美彩陶,无不令人爱不释手。工艺精巧的宜兴竹制品,也是游人必购的旅游纪念品。除此之外,传统的徐舍小酥糖、和桥豆腐干、洋羡茶叶,则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宜兴特产阳羡唐贡茶、金沙泉水、紫砂提梁壶,并称〃宜兴三绝〃。    
    交通指南    
    在无锡火车站西面广场有直达宜兴市城区宜城镇的客运班车。另外在无锡汽车西站也有往宜兴的班车(从无锡火车站可乘20、88、91或820路到汽车西站)。宜兴城里有旅游专线可 以到达宜兴周边各景点,如旅游一号线和二号线,也有发往丁蜀镇的中巴车(票价3元),车程约半个多小时。


第二部分第三站 南京雨花茶

    站点特色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都〃,公元229年,孙权在南京建都。后千余载,南京又数次成为京都,成为涵蕴丰富的历史文化名城。诸葛亮叹曰:〃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 也〃。今天的这座〃帝王之宅〃,山、水相映,景色秀美,更倍添现代大都市气息,中外游客到南京观光,必购的有两件纪念品:一是圆润可爱的雨花石,一是清雅幽香的雨花茶。    
    雨花茶因产于南京中华门外的雨花台而得名,如今的雨花台辟有一千多亩葱郁碧绿的茶园,雨花茶以其清雅的茶名、独特的品质在我国绿茶中一枝独秀,颇具魅力。    
    茶史追溯    
    〃雨花茶〃在我国茶名中实为罕见,但〃雨花茶〃的生产历史却十分悠久。南京在唐代就已种茶,不仅在陆羽的《茶经》中有记载,更有陆羽栖霞寺(南京)采茶的传说为证,今天的栖霞寺后山仍有试茶亭旧迹。至清代,南京种茶范围已扩大到长江南北。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有关部门重新开始雨花茶的研制工作,并在1959年春创制成功。以后,雨花茶又在各届名茶评比会中获奖。    
    茶诗为证    
    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    
    唐 皇甫冉    
    采茶非采绿,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借问王孙草,何时泛碗花。    
    名茶鉴赏    
    〃雨花茶〃的品质特征是:其外形犹似松针,条索细紧圆直,锋苗挺秀、白毫隐露、色泽墨绿。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爽甘醇、香气清香幽雅、叶底嫩绿匀亮。    
    雨花茶色、香、味、形俱佳。冲泡后,茶色碧绿而清澈,回味甘甜,有止渴清神、消食利尿、治喘、祛痰、除烦去腻等功效。1966年起畅销海外,在日本、东南亚一带,人们将雨花茶当作珍贵礼品赠送亲朋好友。    
    雨花茶的命名有其特殊的纪念意义。它翠绿挺拔,尤如松针,仿佛牺牲在雨花台的革命烈士的铮铮铁骨,象征着革命先烈坚贞不屈、万古长青的英雄形象,故定名为雨花茶。    
    茶导游    
    紫金山,云雾缭绕,树木葱茏。古籍记载山上种有茶树,出产云雾茶,民间相传灵谷寺的高僧曾自制上等香茶招待贵宾。南京雨花茶于1958年春在位于紫金山的中山陵园管理局研制,1959年春创制成功。中山陵园是雨花茶发源地,今天的中山陵园风景更加秀丽迷人,空气更加清新。    
    中山陵园茶厂其前身为总理陵园种植厂,1931年宋美龄为了点缀中山陵园的周边环境和发展茶叶生产,在灵古寺、梅花山、美龄宫一带种植了300余亩茶树,仿制杭州龙井,茶园后来在抗战期间被毁坏。解放后中山陵园茶园恢复到百余亩,创造出〃茶梅共生〃的生态环境,使春茶具有特殊的芬芳。    
    小贴士    
    雨花石的传说    
    雨花石是驰名中外的南京特产,它是一种由石英、玉髓和燧石或蛋白石混合形成的珍贵宝石,也称雨花玛瑙。传说在1400多年前的梁代,有位云光法师在此讲佛经,感动了上天,落花如雨,花雨落地为石,故称雨花石。云光法师讲经处于是更名为雨花台。成语〃天花乱坠〃正由此传说而来。    
    据地矿学家考证,雨花石是在几千万年前,地球岩浆活动频繁,岩浆从地壳喷出,四处流淌,凝固后留下孔洞,涓涓细流沿孔洞渗进岩石内部,将其中的二氧化硅慢慢分离出来,逐渐沉积成石英、玉髓和燧石或蛋白石的混合物。雨花石的颜色和花纹,则是在逐渐分离、不断沉积成无色透明体二氧化硅过程中的夹杂物而已。仔细欣赏雨花石,其中藏有山川云彩、人物神仙、花鸟虫鱼,色彩艳丽,变化万千。人们多爱将其置于水钵中,陈设于书斋、案头,不失为高雅之物。    
    土特产推荐 雨花茶 盐水鸭 雨花石 板鸭    
    美食评点    
    咸鸭肫:是南京著名特产之一。其形美观,肉紧密,具香、嫩、鲜、脆、不油腻之特点。食时清香爽口,咬劲大,越嚼越香,有开胃助消化的功能。既可在宴席上作冷盘,又是旅途中的消闲佳品。咸鸭肫煮食简单,用清水浸泡回软,置冷水锅中煮沸,文火再煮一小时即可。    
     南京板鸭:素有〃六朝风味,白门佳品〃之誉,是南京著名特产。相传南北朝时,侯景叛乱,围台城,梁朝官兵为守城顾不上吃饭。时值初秋,南京百姓便取白鸭洗净,加盐和佐料煮熟后,几十只鸭捆一捆,送到城上时,鸭子已又干又扁。士兵开捆煮食,香气扑鼻,都高兴地说,这压板了的鸭子真好吃,干脆就叫板鸭吧。板鸭从选料、制作到煮食,都有一整套传统方法和要求。煮好后,晾凉切食,皮白肉红,余味无穷。


第二部分第四站 无锡无锡毫茶

    站点特色    
    2500年前,范蠡和西施泛舟五里湖上,名臣美女,留下多少佳话;2500年后,五里湖已然更名为蠡湖,沿湖的这座城市,更发展成一颗璀璨夺目的太湖明珠无锡。    
    无锡,山美水美物产美,连它的历史传说都因了美女的存在而格外美丽。烟波浩淼的太湖,景色秀丽的蠡湖,号称〃江南第一山〃的惠山,象征无锡古老历史的锡山,山山水水无不令人陶醉。鼋头渚公园、蠡园、梅园、锡惠公园名闻遐迩,东林书院、张闻天故居、泰伯庙、泰伯墓、徐悲鸿纪念馆驰名中外,唐城、三国城、水浒城更因其宏伟壮大吸引着中外游人。太湖沿岸,鱼池、桑林、白屋、瓦舍,一派江南水乡特色。秀丽的山水孕育了丰富的物产,无锡毫茶作为绿茶新秀近年来也是大放异彩,吸引着茶人争相一品其风采。    
    茶史追溯    
    无锡茶文化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有惠山寺僧植茶的记载。著名的〃天下第二泉〃惠山泉更像一颗明珠,为无锡茶文化增添了一道璀璨的光彩。为了发挥和继承无锡丰富的茶文化,无锡农业科研人员经过6年多的辛勤研制,于1979年创制成功了无锡毫茶。无锡毫茶创制成功后,在历届名茶评比中获奖,并远销美、英、加拿大等国家,获得好评。    
    茶诗为证    
    无锡访茶,最最要紧的有三件事:竹炉煮茶、二泉水、品毫茶。其中的竹炉和二泉更是名声久远,茶客不可不睹其风采。有诗为证:    
    寒夜    
    杜耒(宋)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按】寒夜客来,拥炉品茗,自是人生一大快事,何况窗前月色里还有梅花点缀,情景倍佳于它日。 【竹炉】竹制的茶炉。    
    题陆子泉上祠堂    
    杨万里    
    先生吃茶不吃肉,先生饮泉不饮酒。    
    饥寒只忍七十年,万岁千秋名不朽。    
    惠泉遂名陆子泉,泉与陆子名俱传。    
    一瓣佛香炷遗像,几多衲子拜茶仙。    
    麒麟画图冷似铁,凌烟冠剑消如雪。    
    惠山成尘惠泉竭,陆子祠堂始应歇。    
    别 石 泉    
    李 绅    
    在惠山寺松竹之下,甘爽,乃人间灵液。清澄鉴肌骨,含漱开神滤。茶得此水,皆尽芳味。    
    素沙见底空无色,青石潜流暗有声。微渡竹风涵淅沥,    
    细浮松月透轻明。桂凝秋露添灵液,茗折香芽泛玉英。    
    应是梵宫连洞府,浴池今化醒泉清。    
    名茶鉴赏    
    无锡毫茶成品条纹紧而卷曲,肥壮翠绿,白毫披覆,香高味浓,色绿明亮,茶汤晶莹隐翠,茶叶清香鲜醇,别具风味。若以二泉水冲泡,〃无锡茶,二泉水〃相得益彰,则更得毫茶之真味。    
    小贴士    
    二泉原名惠泉,又称陆子泉,位于无锡锡惠公园内,开凿于唐大历年间,距今已有1200年历史。该泉清纯透明,甘冽可口,是煮茶珍品。〃茶圣〃陆羽品定天下泉水二十种,推惠山泉为〃天下第二〃。宋高宗品此泉水后,钦令建二泉亭,御题〃源头活水〃。大文豪苏东坡慕名多次来品泉,有〃雪芽为我求阳羡,乳水君应饷惠泉〃和〃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