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地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品茶地图- 第1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山僧人还是茶艺的传播者。僧人释虚云有诗曰:〃山中忙碌有生涯,采罢山樵又采茶。此刻别无玄妙事,春风一夜长灵芽。〃    
    土特产推荐    
    黄精通称〃九制黄精〃,成品油润、气香、味甜,既可药用,也可食用。具有补中益气,除风温、安五脏、强筋骨、止寒热、填精髓之功效,能补诸虚,久服神清气爽,延年益寿。相传明代高僧海玉大师在九华山百岁宫山洞内苦修,不进米饭,食黄精为生,终年110岁。    
    石耳俗称石皮,为地衣类低等植物。性〃甘平无毒〃、〃能明目益精〃。    
    九华山竹笋味鲜可口,历来为九华山名产。    
    交通指南    
    九华山位于长江中下游,周边有上海、南京、杭州、武汉、南昌、长沙、合肥、芜湖、安庆、池州、铜陵等许多大、中城市。游客乘飞机可抵合肥、安庆、黄山、南京等机场。乘轮船可抵池州港,乘火车可抵铜陵站、黄山站然后换乘汽车直达九华山风景区九华街。游客乘汽车抵达九华街后,即已进入九华山风景区的核心地带,从这里既可沿旅游蹬道(石板路)攀山越岭,徒步揽胜;也可继续坐车直达许多景点(寺院)观光;还可乘缆车、滑竿等,趣味盎然。


第四部分第三站 太平湖太平猴魁

    站点特色    
    〃黄山情侣〃太平湖位于黄山区北部,南与黄山相依相偎,恰似一对情投意合的情侣。风和日丽的天气,在湖水中可清晰地见到黄山的倒影,故有〃水中黄山〃之誉。太平湖是安徽省最大的人工湖,沿湖四周群山环抱,翠岭连绵;湖水澄碧幽深,清澈如镜;湖内秀岛错落,如繁星点点;岛上林木葱茏,鸟语花香,整个太平湖宛似一块未经雕琢的绿色翡翠。    
    太平湖整个湖面分共幸、广阳、黄荆、龙门、三门等五大景区,主要景点有西山观鱼、平龙山采茶、三峡水趣、桂林小景、鳄鱼戏水、蘑菇松、眉毛峰等。太平湖人文胜迹众多,三门景区曾是新四军抗日根据地。太平湖地处〃两山一湖〃(黄山太平湖――九华山)黄金旅游线的中心,距黄山北大门(芙蓉岭)18公里,离九华山南大门(南洋湾)40公里,地理位置相当优越。    
    就在这让人陶醉的青山碧水之间,出产一种名茶太平猴魁。    
    茶史追溯    
    太平猴魁是中国历史名茶,创制于1900年。关于太平猴魁的来历,还有个小故事:清未,南京叶长春茶庄在太平县新明茶区设茶号,收购茶叶。老板为了赚取利润,将成茶中的幼嫩芽叶单独拣出,高价销往南京等地。猴坑茶农王老二〈王魁成〉借鉴茶商的做法,在凤凰尖茶园,选肥壮幼嫩的一芽二叶,精工细制成王老二魁尖。由于它在尖茶之中的魁首品质,故以产地猴坑所在地定名为〃猴魁〃。    
    1915年,太平猴魁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新中国建立后,1955年,太平猴魁又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    
    茶导游    
    太平猴魁产于黄山区新明乡猴坑一带的猴坑、猴村、颜家三个自然村。茶园多分布在350米以上的山上,面积较大的有凤凰尖、狮形尖、九龙岗、五里培等,猴岗一带更是云海缥缈,翠峰叠嶂,登高远眺,依稀可见美丽的太平湖。这里山高林密,气候湿润,土质肥沃,四季云雾缭绕、花香鸟语,树香、花香熏染着茶树和茶叶,使得太平猴魁茶品质独树一帜。    
    名茶鉴赏    
    〃太平猴魁〃的色、香、味、形独具一格,有〃刀枪云集,龙飞凤舞〃的特色。每朵茶都是两叶抱一芽,平扁挺直,不散,不翘,不曲,俗称〃两刀一枪〃,素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叶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全身披白毫;含而不露,入杯冲泡;芽叶成朵;或悬或沉;在明澈嫩绿的茶汁之中;似乎有好些小猴子在对你搔首弄姿呢。品其味,则幽香扑鼻,醇厚爽口,回味无穷,可体会出〃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的意境,有独特的〃猴韵〃。    
    小贴士    
    太平猴魁的鲜叶采摘特别讲究,谷雨前后,当20%芽梢长到一芽三叶初展时,即可开园。其后3~4天采一批,采到立夏停采。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叶初展,采回的鲜叶要进行〃拣尖〃,即折下一芽带二叶的〃尖头〃,作为制猴魁的原料。〃尖头〃要求芽叶肥壮,匀齐整枝,老嫩适度,叶缘背卷,且芽尖和叶尖长度相齐,以保证成茶能形成〃二叶抱一芽〃的外形。采摘要在晴天进行,雨天一般不采。一般上午采、中午拣,当天制完。制造分杀青、毛烘、足烘、复焙四道工序。该茶制法不经揉捻,茶汁未出,故极耐冲泡。    
    民间传说    
    说起猴魁茶的来历,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传说古时候,在风景秀丽的黄山,居住着白毛猴一家三口。老猴子夫妇非常疼爱小猴子,经常带着小毛猴在黄山的各个山峰觅食嬉戏。后来,小毛猴逐渐长大,独自外出玩耍,到了黄山北边的太平县境内,这里风光旖旎,初次外出玩耍的小毛猴贪玩不归竟迷失了方向,没有再回到黄山。    
    小毛猴没有回黄山,急坏了老毛猴。它们一个下山来寻找,一个留在黄山守候家门。老毛猴跑遍了整个太平县都没有找到。由于寻儿心切,劳累过度,老猴病死在太平县东北方向的一个山坑里。这山坑里,住着一个叫王老二的老汉,老汉是个善良淳厚的人,他以采野茶和药材为生,一天,老汉上山采茶,发现了死在山坑的白毛猴。善良的老汉就把毛猴移到山岗上,埋葬了毛猴,并挖来了野茶棵和山花栽在墓的四旁。    
    第二年春天,老汉又来到这个山岗采茶,发现山岗变了样:墓地旁及整个山岗都长满了绿油油的茶树,棵棵枝壮叶茂。此时,老汉才明白他去年埋葬的毛猴是一只神猴,一定是这只神猴赐给他这么好的茶树,从此,老汉有了一块很好的茶山,再也不须去翻山钻岭采野茶了。    
    为了纪念神猴,感谢神猴赐茶,就把神猴墓地的山岗叫作猴岗。把自己住的山坑叫做猴坑,把从猴岗采制的茶叫做猴茶。


第四部分第四站 祁门县祁门红茶

    站点特色    
    祁门县属黄山市,地处黄山西麓,与江西省毗邻,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祁门县山川秀丽,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群峰竞秀,沟壑纵横,远眺恰如一条牯牛横卧顶峰,奇松、怪石、飞瀑、云海和佛光称之为牯牛降风光之五绝,被誉为〃动植物天然宝库〃和〃未被开发的黄山〃。祁门历史文化恢弘,属著名徽州文化一脉,有风格独具的古建筑〃贞一堂〃、〃一府六县〃、〃余庆堂〃、古戏台和〃文峰塔〃等。民间艺术也丰富多彩,江南采茶戏、黄梅戏、扑蝶舞、嬉灯等闻名中外。    
    祁门县生产茶叶历史悠久,盛产的〃祁门红茶〃曾两度荣获国际金奖。    
    茶史追溯    
    祁门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就很有名。那时休宁、祁门、歙县所产茶叶以浮梁为集散地,大诗人白居易的诗中就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句子;唐代杨华所著的《膳夫经手录》中记有〃歙州、婺州、祁门方茶制置精好,商贾所赏,数千里不绝于道路〃说明了祁门在唐朝已是较重要的茶叶产地。    
    至清光绪以前,祁门所产茶叶均为绿茶。光绪年间,黟县人余干臣由福建回乡,仿效闽红制法,试制红茶成功,这就是祁红的开端。后来,在他的带动下,附近茶农纷纷改制,逐渐形成祁红产区。    
    祁红一经问世,就以其优异的品质成为红茶中的后起之秀,它与印度的〃大吉岭〃红茶和斯里兰卡的〃乌伐〃红茶齐名,被誉作〃世界三大高香名茶〃。    
    1980年祁红获国家优质产品奖章,1983年获国家出口商品优质荣誉证书。祁红〃祁门香〃香飘五洲,主要出口英国、荷兰、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多年来一直是我国的国事礼茶。    
    茶导游    
    祁红主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茶叶的自然品质以祁门的历口、闪里、平里一带最优。祁门山区自然环境优越,云雾弥漫,空气湿润,向有〃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之说,极宜茶树生长,品种亦极为优良,经精工细作,更显其独特魅力。    
    名茶鉴赏    
    祁红采制工艺精细,采摘一芽二、三叶的芽叶作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使芽叶由绿色变成紫铜红色,香气透发,然后进行文火烘焙至干。红毛茶制成后,还须进行精制,精制工序复杂花工夫,经毛筛、抖筛、分筛、紧门、撩筛、切断、风选、拣剔、补火、清风、拼和、装箱而制成。    
    祁红的主要特点是:茶叶外形条索紧细,苗秀显毫,色泽乌润;茶叶香气清香持久,似果香又似兰花香,国际茶市上把这种香气专门叫做〃祁门香〃;汤色红艳透明,叶底鲜红明亮。滋味醇厚,回味隽永。    
    小贴士    
    祁红因其主产祁门县,且在茶叶初制时经过了一道特殊的发酵工序致使成品茶叶泡出的茶汤和茶叶的叶底均呈红色而得名。祁红既可单独泡饮,加入牛奶、糖调饮也非常可口,芳香不减。英国人最喜爱祁红,在英国伦敦市场上,祁红被列为茶中〃英豪〃,每当祁红新茶上市,人们争相竞购,他们认为〃在中国的茶香里,发现了春天的芬芳〃。甚至英国的皇家贵族都以拥有祁红为自豪,并用此茶向皇后祝寿,以致祁红一度获得〃群芳醉〃之美誉。    
    交通指南    
    祁门县交通便捷,皖赣铁路和慈张公路、大青公路横贯全境,直通南京、上海、杭州、南昌、厦门等大中城市,距黄山机场仅60公里。


第四部分第五站 休宁松萝茶

    站点特色    
    休宁县位于安徽省最南端,距黄山风景区仅43公里,号称〃中国第一状元县〃,南宋至清末休宁县出了19名文武状元,独占全国〃状元之乡〃螯头。休宁还有〃中国有机茶之乡〃之称,出产多种名茶。    
    休宁自东汉建县以来,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历来以山水之美、林茶之富、商贾之多、文风之盛而蜚声海内外。休宁县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文化鼎盛。境内有全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国家级风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齐云山;有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源头的六股尖瀑布;有分布全县的古民居、古塔、古桥、古牌坊等众多的文物古迹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万安镇。    
    齐云山与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鹤鸣山并称为全国四大道教名山。距休宁县城15公里,因〃一石插天,直入云霄〃而得名。飞云流烟,如幕如障,峰峦叠嶂,若浮若沉,美不胜收。齐云山上有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岩。珠泉碧潭,天桥石柱,方山幽洞,奇峰丹崖等美景将齐云山编织成一幅天开神秀、独具一格的山水画卷。历代文人墨客、显官巨贾纷至沓来,李白、朱熹、唐寅、海瑞、徐霞客、郁达夫等都曾为齐云山留下佳句墨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赞誉齐云山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    
    休宁名茶松萝茶历史悠久,主产于休宁境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