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地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品茶地图- 第2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茶导游    
    信阳毛尖的主要产自信阳西南区;俗称〃五云两潭一寨〃,即车云山、连云山、集云山、天云山、云雾山、白龙潭、黑龙潭、何家寨。俗话说,高山云雾出好茶,〃五云两潭一寨〃海拔多在500~800米之间;这里高山峻岭,峰峦叠翠,溪流纵横,云雾弥漫,所产毛尖茶质量最优。    
    名茶鉴赏    
    唐代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把信阳列为全国八大产茶区之一;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尝遍名茶而挥毫赞道:〃淮南茶,信阳第一〃;1915年,信阳毛尖漂洋过海,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举夺得金奖;1959年,信阳毛尖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90年,龙潭牌特级信阳毛尖在全国名茶评比中以〃形美、色翠、香高、味浓〃夺得总分第一名,荣获国家金奖。信阳毛尖不仅走俏国内,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远销日本、美国、德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信阳毛尖品质高上,外形细秀匀直,显峰苗,色泽翠绿,白毫遍布。内质汤色嫩绿、鲜亮,香气鲜嫩高爽,叶底嫩绿明亮、细嫩、匀齐。特级品展开呈一芽一叶初展。    
    名茶传说    
    信阳茶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信阳本没有茶,乡亲们在官府和老财的欺压下,吃不饱,穿不暖,许多人得了一种叫〃疲劳痧〃的怪病,瘟病越来越凶,不少地方都死绝了村户。一个叫春姑的闺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能给乡亲们治病,她四处奔走寻找能人。一天,一位采药老人告诉姑娘,往西南方向翻过九十九座大山,便能找到一种消除疾病的宝树。春姑按照老人的要求爬过九十九座大山,在路上走了九九八十一天,累得精疲力尽,并且也染上了可怕的瘟病,倒在一条小溪边。这时,泉水中飘来一片树叶,春姑含在嘴里,马上神清目爽,浑身是劲,她顺着泉水向上寻找,果然找到了长着救命树叶的大树。看管茶树的神农氏老人送给春姑一颗种子,并告诉姑娘,种子必须在10天之内种进泥土,否则会前功尽弃。想到10天之内赶不回去,也就不能抢救乡亲们,春姑难过得哭了,神农氏老人见此情景,拿出神鞭抽了两下,春姑便变成了一只尖尖嘴巴、大大眼睛、浑身长满嫩黄色羽毛的画眉鸟。小画眉很快飞回了家乡,将树籽种下,见到嫩绿的树苗从泥土中探出头来,画眉高兴地笑了起来。这时,她的心血和力气已经耗尽,在茶树旁化成了一块似鸟非鸟的石头。不久茶树长大,山上也飞出了一群群的小画眉,她们用尖尖的嘴巴啄下一片片茶叶,放进病人的嘴里,病人便马上好了,从此以后,信阳一带种植茶树的人越来越多,也就有了茶园和茶山。    
    小贴士    
    如何鉴选茶叶    
    一、干看评外形。首先,用双手捧起一把茶叶,放于鼻端,用力深深吸一下茶叶的香气。一是看是否具有熟板栗的香气;二是辨别香气的高低;三是嗅闻香气的纯正程度,凡香气高、气味正的必然是优质茶。其次,抓一把茶叶平摊于白纸上,看一下干茶的色泽、嫩度、条索、粗细。凡色泽匀整、嫩度高,条索紧实,粗细一致,碎末茶少的是上乘茶叶。    
    二、湿看识内质。湿看,就是开汤审评。开汤俗称泡茶或沏茶。一般先取茶叶3-5克,放入白色瓷杯中,然后冲上滚沸适度的开水200毫升左右。开汤后,应先嗅香气,接着看汤色,先尝滋味,后评叶底。(1)嗅香气。茶叶经杯中冲泡后,立即倾出茶汤,将茶杯连叶底一起,送入鼻端进行嗅香,凡闻之茶香清高纯正,使人有心旷神怡之感者,就可算得上好茶。(2)看汤色。看汤色应及时进行。一般在茶叶冲泡3-5分钟后,倾出杯中茶汤于另一碗内,在嗅香气前后立即进行。凡属上乘的茶叶,汤色以浅绿或黄绿为宜,并要求清而不浊,明亮澄澈。(3)尝滋味。滋味是靠人的味觉器官来区别的。一般认为,绿茶茶汤浓醇爽口,属上等绿茶;如果平淡涩口,多为粗老绿茶。(4)评叶底。评判茶叶经冲泡去汤后留下的叶底,看老嫩、整碎、色泽、匀杂、软硬等情况以确定质量的优次,同时还应注意有无其他掺杂。


第六部分第二站 雅安蒙山 蒙顶甘露

    站点特色    
    雅安位于四川盆地西缘,地处青藏高原过渡带,距省会成都120公里,是中国西部的生态乐园。这里山川秀丽,空气清新,山、水、桥、城交相辉映。全市有2个国家森林公园,6个省级风景名胜区。    
    有〃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之誉的名茶蒙顶甘露,就产于雅安境内的蒙山。蒙山又叫蒙顶山,是中国种茶业和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蒙顶茶被称为〃仙茶〃,蒙山被誉为〃仙茶故乡〃。蒙山位于雅安名山县城西,山势北高南低,呈东北西南带状分布。蒙顶山五峰环列,状若莲花,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从蒙顶远眺可见峨眉、瓦屋、周公诸山。向东俯视,原野平畴,溪涧纵横,风景如画。蒙山山麓有着浓郁的川西乡村特色,茂林修竹,小桥流水,环抱农舍。在海拔800~1100米左右的中部地带,由西向东,片片茶园,绿浪翻涌,苍翠宜人,蔚为壮观。古刹永兴寺、千佛寺、净居庵等座落于茶园茂林间,红墙梵宇,别增情趣。主峰蒙顶的古银杏群,树龄超过千年,高大挺拔,春夏有如青盖,秋日宛若金云,十里可见,煞是奇特。    
    茶史溯源    
    蒙顶甘露属历史名茶。相传蒙山种茶始于西汉末年,时名山人吴理真亲手种七株茶于上清峰,〃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当时被人们称为仙茶,吴理真也在宋代被封为甘露普慧妙济大师。这是我国人工种茶最早的文字记载。唐代《国史补》中将蒙顶茶列为黄茶之首。唐朝诗人亦写了很多赞美蒙顶茶的诗篇。五代毛文锡《茶谱》记载:〃蒙山有五峰,环状如指掌曰上清,曰玉女,曰井泉,曰菱角,曰甘露,仙茶植于中心蟠根石上,每岁采仙茶七株为正贡〃。蒙顶茶作为贡茶,一直延续到清朝,达千年之久。    
    新中国成立后,蒙顶名茶得到应有的恢复和发展,蒙山茶场运用现代制茶技艺,按照古传贡茶的特点,恢复石花、黄芽、甘露、万春银叶、玉叶长春等名茶生产。1959年,蒙顶甘露被评为全国名茶。蒙顶名茶多次被评为国家、省优、部优产品,已成为国家级礼茶。蒙顶茶以其独特的品质,精湛的制艺,娟秀的外形,悠久的历史,灿烂的茶文化而蜚声中外,载誉史册。    
    茶导游    
    悠久的历史和茶文化给蒙山留下了许多令人向往的史迹,主要有:1、天盖寺。位于蒙山顶,创建于汉代,宋代重修。寺占地8000平方米,遥对群山,四周环绕10余株千年古银杏,中间为明代建筑石柱大殿,系蒙茶祖师吴理真结庐种茶处。大殿塑有吴理真大师全身座像,周围有展示蒙顶茶史的图文、实物等。此处为蒙顶品茶最佳去处。寺前殿后,古坊碑林,题刊较多,以《天下大蒙山》碑为最。2、皇茶园。座落于蒙顶主峰的五个小山头之中,因周围山峰形似莲花,皇茶园正落于莲心而成〃风水宝地〃,汉代甘露大师吴理真植〃灵茗之种〃七株于此。从唐代开始在此采摘贡茶,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正式命名为〃皇茶园〃。3、甘露石室。位于皇茶园左侧甘露峰,明代双坡顶单间全石结构建筑。石柱、石殿、石斗拱、石屋面,漏光不漏雨,建筑风格甚为独到。4、蒙泉井。位于皇茶园旁,又名〃甘露井〃,侧立〃古蒙泉〃二碑。石栏镌刻二龙戏珠。为甘露大师种茶时汲水处。县志载〃井内斗水,雨不盈、旱不涸,口盖之以石〃。取此井水烹茶则有异香。5、茶史博物馆。位于天梯古道起点处。由张爱萍题写馆名。馆内存列着有关蒙顶茶的文献、诗词、标本和茶具。    
    名茶传说    
    蒙顶茶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青衣江有鱼仙,因厌倦水底的枯燥生活,遂变化成一个美丽的村姑来到蒙山,碰见一个名叫吴理真的青年,两人一见钟情。鱼仙掏出几颗茶籽,赠送给吴理真,订了终身,相约在来年茶籽发芽时,鱼仙就前来和理真成亲。鱼仙走后,吴理真就将茶籽种在蒙山顶上。第二年春天,茶籽发芽了,鱼仙出现了,两人成亲之后,相亲相爱,共同劳作,培育茶苗。鱼仙解下肩上的白色披纱抛向空中,顿时白雾弥漫,笼罩了蒙山顶,滋润着茶苗,茶树越长越旺。鱼仙生下一儿一女,每年采茶制茶,生活很美满。但好景不长,鱼仙偷离水晶宫,私与凡人婚配的事,被河神发现了。河神下令鱼仙立即回宫。鱼仙无奈,只得忍痛离去。临走前,嘱咐儿女要帮父亲培植好满山茶树,并把那块能变云化雾的白纱留下,让它永远笼罩蒙山,滋润茶树。吴理真一生种茶,活到八十,因思念鱼仙,最终投入古井而逝。后来有个皇帝,因吴理真种茶有功,追封他为〃甘露普慧妙济禅师〃。蒙顶茶因此世代相传,朝朝进贡。    
    名茶鉴赏    
    蒙顶名茶种类繁多,有甘露、黄芽、石花、玉叶长春、万春银针等。其中〃甘露〃在蒙顶茶中品质最佳。其品质特征是:外形美观,叶整芽全,紧卷多毫,嫩绿色润,内质香高而爽,味醇而甘,汤色黄中透绿,透明清亮,叶底匀整,嫩绿鲜亮。    
    茶诗为证    
    蒙山白云岩茶    
    唐•;黎阳王    
    闻道蒙山风味佳,洞天深处饱烟霞;    
    冰销剪碎先春叶,石髓香粘绝品花。    
    蟹眼不须煎活水,酪奴何敢问新芽;    
    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    
    和公仪湖上烹蒙顶新茶作    
    宋文彦博    
    蒙顶露芽春味美,湖头月馆夜吟清。    
    烦酲涤尽冲襟爽,暂适萧然物外情。    
    蒙顶茶    
    文彦博    
    旧谱最称蒙顶味,露芽云液胜醍醐。    
    公家药笼虽多品,略采甘滋助道腴。    
    谢人寄蒙顶新茶    
    宋陈舜俞    
    蜀土茶称盛,蒙山味独珍。灵根托高顶,胜地发先春。    
    几树初惊暖,群篮竞摘新。苍条寻暗粒,紫萼落轻鳞。


第六部分第三站 峨眉山峨眉竹叶青

    站点特色    
    峨眉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著名旅游胜地,国家级卫生山和文明风景区。峨眉山最高峰海拔3099米,一级风景区154平方公里,具有气势雄、景色秀、品位高、内涵丰富等特点。其地理位置特殊、地质地貌典型、动植物资源丰富。景区内拥有高等植物3200种、动物2300多种,且珍稀濒危物种繁多;近2000年的佛教发展历程,为峨眉山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使峨眉山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影响甚深的佛教圣地,峨眉山为普贤道场。    
    峨眉山主要景区有报国寺、清音阁、九老洞、万年寺和金项。峨眉山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佛教文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地质地貌吸引着众多游人,素有天然的〃地质博物馆〃、〃佛国仙山〃之称,并有〃峨眉天下秀〃之赞誉。    
    峨眉山出产名茶峨眉竹叶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