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地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品茶地图- 第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雁荡山石娃:石蛙肉质细嫩,原汁原味,清得鲜美,是夏秋两季难得的佳肴;    
    美丽黄鱼:黄鱼为主料,加以青豆、黄瓜、绿樱桃和红萝卜,淋上鸡汤。肉味疏松滑嫩,色彩艳丽,鲜美爽口;    
    豆腐蛤蜊汤:鲜蛤蜊、豆腐、生姜、葱。这道汤菜,特别鲜美,有〃雁荡第一鲜〃之称。    
    民间传说    
    雁荡山开山祖师的传说    
    相传,雁荡山的开山祖师是印度如来佛的弟子、十六罗汉中排位第五的诺讵那。    
    当年诺讵那即将出行云游四方,临别时他的师父对他说:〃云游天下,应当找一处山水绝妙的地方建寺,那个地方用花名做村名,用鸟名做山名,那里就是你的寺庙基地。〃诺讵那寻访了好些名山大川,终未得到师父所说的去处。    
    这一日,来到雁荡山下,只见此处凭海临风,姹紫嫣红,花香鸟语,芳菲一片,心中暗喜,便向田间一位老人询问:〃这个地方叫什么名字?〃老人回答:〃芙蓉村〃,诺讵那又问:〃这座山叫什么名字?〃老人回答:〃雁荡山。〃诺讵那听后大喜,这里就是师父告诉他可以起塔立寺的地方。于是他就率领三百弟子进山兴建寺院,从此,雁荡山香火日盛。    
    据传后来诺讵那在大龙湫观瀑坐化。后人就尊奉他为雁荡的开山祖师。    
    猴茶的传说    
    因雁荡山山奇势陡,有很多茶树生长在悬崖峭壁之间,人力攀缘不到。居住在此的寺僧就训练了一批猴子,利用猴子跳跃灵活的本事去绝壁间采茶。这些猴子采来的茶,就被称为〃猴茶〃。    
    土特产推荐    
    推荐去处:雁荡山旅游购物一条街    
    采买品:雁荡毛峰、石门香鱼、鲜石斛(吊兰)、瓯绣、黄杨木雕、雁山草编、雁荡竹笠、雁山香鱼、鲨鱼鞭、鳗鲞、鱼翅、目鱼干、虾米、虾干、鱼松等。    
    顺道一游    
    温州小金三角雁荡山、楠溪江、洞头四日游    
    D1:乘车抵雁荡山,游灵峰、灵岩景区,观看飞渡,晚上看灵峰夜景,住雁荡山;    
    D2:游大龙湫,乘车赴楠溪江,游狮于岩,竹筏漂流后,返回并住温州市区。    
    D3:乘快艇至洞头,游大沙岙海滨浴场,南炮台山,住洞头;    
    D4:游半屏山、珍珠礁、仙叠岩,下午乘快艇回温州。    
    交通指南    
    距南京650公里,旅游大巴6。5小时;距上海470公里,旅游大巴5小时;    
    距杭州300公里,旅游大巴3小时;距宁波200公里,旅游大巴2小时;    
    距金华300公里,旅游大巴3小时;距无锡530公里,旅游大巴5小时;    
    距苏州480公里,旅游大巴5小时;距千岛湖450公里,旅游大巴5小时;    
    距台州40公里,旅游大巴半小时;距绍兴市区300公里,旅游大巴3小时。


第一部分第十三站 普陀山普陀佛茶

    站点特色 普陀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古人称之为〃海天佛国〃、〃人间第一清静境〃。大海环抱的普陀名山,金沙绵亘,景色优美,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但是对于爱茶人来说,普陀山更吸引人的魅力恐怕还在于它出产的一种名茶普陀佛茶。    
    普陀佛茶出自普陀山的最高峰佛顶山,又因长期以来为寺院僧人用茶,故名佛茶。普陀佛茶不仅有清心提神之功能,且可以治病,据《普陀山志》记载:雨前采制的佛茶,用当地泉水冲饮,可治肺痈、血痢。    
    茶史追溯    
    普陀佛茶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普陀僧人在寺庙周围开辟山地为茶园,由僧侣栽种采制,用来敬佛和待客。明代史书就有记载,清代被列为贡品,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二等奖。后经当地山僧和居民精心培植,佛茶以其独特的风味而更享盛名,1984年获得浙江省名茶称号,1998年10月获〃中华文化名茶〃银奖,普陀佛茶不愧是中华茶文化与佛教文化完美结合的杰作。     
    关于普陀佛茶,还有一个有趣的小典故:相传,唐朝时,日本僧人惠萼来中国留学,在朝拜五台山时得到一尊观音佛像。后来,他带着观音佛像乘船回国,经过普陀山东边的新罗礁时,突然海上出现数百朵铁莲花,挡住船的去路,虽经多方努力,铁莲花顶住船只,行驶不得。惠萼和尚领会观音不肯离开中国,于是说:〃使我国众生无缘见佛,当以所向建立精舍。〃惠萼遂舍船登岸,在此留观音像造寺。从此,普陀山成为供奉观音的道场,俗称〃南海〃。山上寺庙众多,有普济寺、法雨寺、长生禅院、盘陀庵、灵石庵等。山上土地归寺庙所有,茶叶又为僧侣采制,并为寺僧祭佛和敬客之物,故名〃佛茶〃。    
    茶诗为证    
    小白华山茗    
    清 汪士慎    
    我昔东游渡沧海,波涛汹涌难形容,一山孤峙出鲛室,四时神飓摇危峰。    
    峰头有树毓灵秀,屈干蟠根卧云雾。春来叶叶如枪旗,衲子提筐摘朝露。    
    我正维舟陟翠微,东风扑面香霏霏。攀援寻到焙茶处,古洞云窝开竹扉。    
    老僧揖我坐凭几,自近风炉煎石随。满碗轻花别有春,津津舌本凉芬起。    
    瞥眼归来过十年,擎瓯往往忆芳鲜,齿摇发白不复去,草堂寂寞飘茶香。    
    注:普陀山梵语音译作〃普陀洛迦〃,或〃补陀洛迦〃、〃普陀罗伽〃等,汉语意为〃美丽的小白华(花)〃,故普陀山又名小白华山。    
    作者为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嗜茶,有茶仙之称,晚年双目失明,著有《巢林集》。    
    大圜上人惠紫莱补陀茶用山谷集中食笋韵    
    清 厉颚    
    平生嗜读书,枵腹但贮莱。劳劳求益心,屡问市儿卖。    
    上人空味尘,不羡万羊宰。挂席割云海,衣色共难坏。    
    旧来包倭纸,偿我清净债。香山供高禅,诗中费姜芥。    
    取用及斋盂,毋乃已伤介。雷鸣候石鼎,隽永堪一嘬。    
    伴以梅岭春,松涛洗余噫,景纯赋已收,鸿渐经未采。    
    普陀佛茶    
    当代诗人、浙江省诗词学会会长 戴盟    
    仙既可以散花,佛亦可以名茶。    
    一盏清茗在手,难忘普陀珞伽。    
    名茶鉴赏    
     普陀海岛气候宜人,空气洁净,阳光漫射,常年多雾,云雾弥漫,雨量充沛。岛上植被茂盛,土地肥沃,茶园生态环境优良,所产茶叶品质优异。佛茶在每年清明节前后采制,取鲜叶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要求〃匀、整、净、嫩〃。鲜叶采回后经薄摊杀青揉捻搓团起毛和干燥等工序制作成茶。普陀佛茶外形〃似螺非螺,似眉非眉〃,色泽翠绿批毫,香气馥郁芬芳,汤色嫩绿明亮,味道清醇爽口,又因其似圆非圆的外形略像蝌蚪,故亦称〃凤尾茶〃。    
    小贴士    
    普陀佛茶是茶禅一味的最好注解,在品饮普陀佛茶时,最好选用有禅味的紫砂茶具,或者是素净茶具。水温掌握在90度左右即可。佛经讲〃境由心生〃,能否真正品得普陀佛茶三昧,还需个人悟性与造化。    
    茶导游    
    普陀山,传说是观音道场,每逢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菩萨生日)、六月十九(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观音涅槃日);四方进香者不远千里纷纷而来。茶客来此寻佛访茶,不可不去之处当是普陀主峰佛顶山。因普陀佛茶的茶园主要分布在这一带。佛顶山景区的主要景点有香云路、海天佛国崖、云扶石、慧济寺、鹅耳枥树、刀劈石、猴子岩、 天灯台。走访这些景点时经过的那些有窈窕采茶女的青青的园子就是佛茶的茶园哦!    
    美食评点    
    舟山海鲜面:面条柔滑、汤鲜味美    
    普陀山观音饼:皮脆馅软、糯滑可口,具有佛国特色    
    萝卜丝虾饺:外松里脆、味鲜嫩    
    桂花炒年糕:甜、香、糯滑、可口    
    雪菜大汤黄鱼:汤汁鲜醇微白、鱼质嫩滑鲜香    
    醋溜鲨鱼羹:色微红、口味柔滑鲜香    
    盐火局基围虾:甘香而鲜韧    
    水晶虾球:色白透亮、滑嫩脆爽    
    倒立蟹:造型古朴、具渔家特色    
    民间传说    
      千手观音的传说    
    传说从前有个妙庄国,国王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和二女儿天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只有三女儿聪明好学,每日里勤奋读书,从不追求奢华享乐。    
    国王渐渐老了,他想,这三个女儿中只有三女儿聪明勤奋,得给三女儿找个好女婿,好把王位传给她。于是,国王命令大臣们给三公主物色一个好驸马。大臣们先后推荐了三个人,一个是当朝宰相的公子,风度翩翩;一个是新科状元,春风得意;还有一个是国中首富的 独子,富可敌国。可是三公主一个都不满意,她对国王说,终生不嫁,就在家中奉养双亲。国王发怒了,他强迫公主嫁给那个当朝首富,并命令三日后完婚。    
    可是在成亲的头天晚上,三公主却失踪了。国王派人查访了三个月,才在普陀山的一个尼姑庵里找到了三公主,此时,公主已经削发为尼了。国王暗地里命令尼姑庵的老尼姑虐待三公主,让她吃不饱,穿不暖,天天干粗活重活,公主不堪虐待,逃出尼姑庵,躲进深山里,靠吃野果、喝山泉水为生,依旧坚持修行。    
    后来,国王得了重病,梦见神仙托梦说三公主能治好他的病。国王来到大山里,面向大山痛哭,请求女儿宽恕他的错误。这时,只见远远的山洞里红光闪耀,三公主坐着莲花出现了,公主远远地对着国王说道:〃父亲,女儿与您缘分已了,这条手臂就给您治病吧!〃说着,自断一条手臂抛了过来。    
    国王大惊,却见公主身前身后又生出千条手臂来。原来,公主历尽磨难,终于修炼成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她修行得到的山就是普陀山,她曾现身的宝洞就是普陀山梵音洞,因为观音断臂后又生出无数手臂,后来,人们也称她〃千手观音〃。    
    鱼篮观音的传说    
    这个传说来源于《西游记》。    
    有一天,观音菩萨一清早起来,就独自一人躲进了紫竹林里。大家都觉得奇怪,问小龙女,龙女说:〃菩萨好像在等什么人去办一件要紧事。〃等谁呢?大家满腹狐疑。    
    不一会儿,齐天大圣孙悟空风风火火地到了。原来是唐僧在通天河有难,悟空来找菩萨救急来了。那悟空听说菩萨在竹林里,便一头闯进紫竹林。片刻,只见观音手里提着一件东西,和悟空快步走出林来。大家仔细一瞧,啊,原来菩萨忙了一早就为手里这只竹篮!〃悟空,快快随我去救唐僧!〃    
    悟空赶紧告别众神,随光臂赤脚的观音驾云腾空而去。不一会,来到通天河上。但见观音站在高处,解下一根束腰的丝绦,丝绦的一头牵在手中,另一头拴住篮子,〃卟嗵〃一声,将篮子丢进河里。然后,踏着云头,拉着丝绦,将沉入河中的篮子慢慢往上拉,口中念道:〃死的去,活的住!死的去,活的住!〃这样念了七遍之后,猛地提起篮子,嘿!只见一条金光铮亮、摇尾鼓鳃的大鱼正在竹篮里挣扎呢!八戒问:〃菩萨,妖怪呢?〃观音指指篮子里的金鱼说:〃这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