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市蜃楼(出书版) 作者:[日]内田康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海市蜃楼(出书版) 作者:[日]内田康夫- 第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不是意外……”那女的像是很为难,说得很含糊。
  “这么说,是案子了?”
  “嗯,呃……对不起,我还有工作。”说着,她退到门里边去了。
  一听到是案子,浅见心里就怎么也搁不下。出了大门,他匆忙来到停车场。这时小优正从事务所旁边推出摩托车,那是辆深蓝色、容量为400cc的摩托车,看到她吃力地推着车,浅见走上前说:“可以的话,我用车送你吧。”可能因为发动机的声音太大,她没听见。她只是看了浅见一眼,然后就发动了摩托车,不一会就消失在街角了。
  
  3
  
  进入富山市以后,浅见根据地图来到一个叫“千寿堂”的药材批发铺。本来是叫“医约品批发零售业”,但药材批 发铺的名字显得古色古香。当他找到这家店时,发现它的布局和名字没有一丝不协调。店面朝着繁华的大街,垂下的巨大藏青色暖廉上有个圆,圆里是个“千”字,旁边还染着“药材批发铺”几个字。店面宽约十米,一副大店气派。黑得发亮的柱子、雪白的墙壁,完全是江户时代的样子,让人觉得好像马上可以看见系着围裙的学徒了。走进店内,里面飘着一股中药特有的香味,又苦又甜,不由得令人很怀念。店里的柜台和玻璃格上摆着很多药,有的浅见认识,如“越中还魂丹”、“六神丸”、“熊胆圆”,还有一般药店看不到的东西,如草药袋子之类的,占了很大的空间。而且店内飘着的那股特殊香味好像主要是这些药草散发出来的。
  由于事先电话预约过,所以浅见一报上姓名,马上就有人出来接待。那人约莫六十多岁,名片上印着“营业部长竹内源二”。从外表看是位相当和气酌老人,照以前那样叫他“掌柜的”似乎更合适。
  寒暄完以后,竹内说:“请这边走。”把浅见领到了二楼。那里有个别致的茶室,是古朴的木头构造。菜单上没有咖啡、红茶之类的饮料,只有一些陌生的名字。
  “中药不仅能做药,还有许多可以做成食品。请您一定要尝尝。”
  —个女的端来散发着汤药珠的饮料和布丁蛋糕似的点心。开始浅见有些提心吊胆,但尝过以后觉得非常好吃,比随处可见的茶室里的东西味道好多了。
  “这也是药吗?”浅见半信半疑地问。
  “对,中药称之为‘医食同源’。因为吃的东西和做药的东西本来都是同根生长出来的。”不错,是这么回事,浅见只能由衷地感叹。
  “可是,刚才我吃的东西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首先能加快新陈代谢,消除疲劳。”
  “我听说,中药只有连续使用才有效果,这个立即会有效果吗?”
  “不会立即生效,不过,嗯,我想过—个晚上,您就会知道了。”竹内掌柜意味深长地笑了。
  浅见已经从T药科大学的高津教授那里获得了许多有关中药的基本常识,所以他想在千寿堂详细了解—下富山的中药和配置药业的情况。
  据说富山县以中药闻名可追溯到奈良时代。从那时起,越中地区就以作为向首都供应药材和纸张的地方而得到认可。在黑部、立山的深山里不仅盛产草药,还栖息着熊、鹿等野生动物。许多药物专家从京都来此定居,由此奠定了该地培养药商的基础。
  但真正让越中富山的药名满天下的还是因为一个很有名的典故。富山藩的第二代藩主前田正甫公在江户城停留期间,三春藩的大名突然得了腹痛病,前田公将随身带来的还魂丹给他服用,马上就止了疼。由此,富山药在全国出了名,不久各藩都准许富山的卖药人自由通过关卡。现在名字虽然已经改成“配置药业”,但经过置药商人(即卖药人)的努力,三百年来富山药一直得到老百姓的有力支持。不用说,富山药有自己专门的研究机构和生产厂家,但无论如何,“卖药人”仍是它的主要特点。虽然现在他们被称作“配置药销售商”,而且形象也有所改变,从背着包袱走街串巷到现在骑着自行车、摩托车或开着汽车销售,可以说骨子里还同以前一样。
  配置药是“先用后利”,就是先请顾客使用,之后再结算用过的药。这种销售方式要行得通,必须是国泰民安、法制秩序稳定,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必须相互信赖。就这点而言,日本算是比较安定的,尤其是人们的道德观念相同,这在世界上也很少见。
  “比方说,就连黑社会的人也会老老实实地支付药钱。”
  掌柜的一本正经地强调。据说卖药人只会受到感谢,很少遇上赖账、刁难人的。因为在封建时代就能自由通过关卡,或许社会上对“卖药人”也是另眼相待吧。
  “以前,在没有医生的偏远山村,卖药人常常无私地为受病痛折磨的病人看病。如果病人因为饥荒付不起药费,卖药人也会留下新的药,等他们什么时候有了钱再付。像这样的事不知有多少。即使是现在,卖药人仍然会带气球给孩子们作为礼物,所以小孩子都很盼望他们的到来。有时卖药人还会调解夫妻间的争吵,或与顾客像亲人一样来往,这样的例子也不少。”
  “有这样的风险,还能做得成买卖吗?”浅见直率地问。
  “没关系。虽然不能说一本万利,但买进的成本低,而销售的范围又固定,所以很少吃亏。最近虽说家庭小型化的趋势加强,每户的使用量减少了,但相应地,家庭数目也增加了,所以可以说顾客的绝对数量反而增加了。
  “销售范围和顾客都很稳定吗?”
  “是的,就好像是种既得权似的。在叫悬场账的账本上详细记录各人负责的销售区域的顾客资料。用什么药,事先留了多少,这些当然不用说了,还有顾客的家庭成员、有无老毛病等等,格式一看就一目了然。这可是卖药人守住自己生意地盘的宝贵财产啊。到卖药人退休转让这个账本时,最少要数百万日元,有的甚至达到一千万。”
  “一千万……”浅见瞪大了眼睛。
  看上去小打小闹的“卖药人”实际上有十分坚实的经营基础支撑着,而这正是因为有历时三百年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信用和资料。
  “据说最近好像不大见到富山的卖药人了?”
  “不,没这回事。只不过不再用以前那种独特的方式,而是使用摩托车之类的。乍一看,外表和普通的推销商—样,所以不太显眼。每年从富山前往外地做生意的药商越来越少,而定居在当地扩大生意销路的人也越来越多。此外,除了单独经营的‘个人账主’,还有的成立了公司,雇了几个推销员。从富山到全国各地去的卖药人,在其顶峰时期有近两万人,现在大概有五千人。”
  “还有五千人哪。”
  “不过,年纪越来越大,后继者越来越少啊。”掌柜的遗憾地摇摇头。
  “您能不能介绍一位卖药人让我了解情况呢?”
  “是这样啊,那么年纪稍大点的可能好些……有个叫棧ǖ模丫呤乃炅耍悄壳按邮抡庑心昙妥畲蟮模梢运凳锹粢┤说幕钭值洌桶阉樯芨伞!�
  采访结束时已经过了下午四点。早晨从东京出发,途中又在鱼津停留过,但浅见不觉得累。他问掌柜的:“是因为草药作的茶和点心的缘故吧?”掌柜的笑着点点头。
  “里面有能立即生效的东西,不过真正的效果还在稍后一些呢。您好好享受吧。”他好像不准备告诉浅见究竟是什么样的效果。
  浅见先到酒店订了房间,然后决定在街上逛到傍晚。富山市的街道很整齐,让人觉得非常干净。市中心有个绿阴阴的旧城址公园,市内电车行驶在大街上,很有一番情趣。
  从主干道走进一条小巷时,浅见无意中发现在一家地产公司的玻璃门上贴了一张奇怪的纸,上面写着“转让悬场账600万”。
  因为才听说过悬场账,所以浅见被它吸引住了。“原来是这样买卖的啊。”他心里一阵莫名的激动。不过,悬场账像土地和房屋一样在地产公司出售倒是挺有意思的。
  由于是四月中旬,下午六点过后天依然很亮。不过听说富山的夜晚来得很早,所以他决定早点吃完晚饭。
  浅见想找个卖富山特产一—鳟鱼寿司的店,但怎么也找不到。拦住一个下班的公司职员打听,那人也不知道,好像富山人没有特地去吃鳟鱼的习惯,也许所谓的特产就是这么回事。他好不容易找到一家。鳟鱼寿司虽然价格昂贵,但味道总算和想象的差不多,倒是店老板推荐的另外一种鱼,味道很好,不愧是鱼之国——富山,这在东京是绝对吃不到的。
  正如传闻中的那样,富山的夜晚早早地降临了。七点刚过,街上的行人就少了很多。浅见回到酒店,从窗户往下看,所有的商店都放下了卷帘门,街上—片漆黑。
  当晚,浅见起了五次床,这还是有生以来的第一次。怎么回事呢,他觉得很奇怪。突然他想起来了,也许这就是千寿堂的掌柜说的效果吧。那种药可能是起利尿作用的,或许是这个原因,早上起来后他觉得从未有过的畅快。
  十点之前,浅见结过账退了房间,决定去拜访昨天掌柜的给他介绍的那位目前最老的卖药人棧ā>菟邓妥≡谧畲蟮闹幸┏А肮愎崽谩钡母浇且淮茉缫郧熬妥×诵矶嘁┥獭O衷谝话胍陨系娜烁男薪斯咀鲋霸薄>」苋绱耍故怯行矶嗉胰匀淮邮乱┢飞狻�
  这片住宅区很安静,整齐地排列着平房或最多两层高的楼房。
  浅见埋头查地图找到的棧ḿ椅挥诤痛蠼窒嗔娜锥嗫淼男∠镏胁俊V患辛⑵吒雠讼窨崴频脑谀且槁圩攀裁础5惹臣呱锨叭ィ遣辉级丈狭俗欤醋潘�
  “请问棧ḿ以谀模俊�
  听浅见这么一问,众人互相看了看,然后一起将目光投向旁边的一户人家。只见那家的小门牌上写着“棧ā薄�
  “啊,是这。”浅见对她们说了声“谢谢”,当中一位像是领头的中年妇女告诉他:“棧ḿ颐蝗恕!�
  “是吗?”
  看到浅见很为难的样子,她问道:“你是新闻记者吗?”
  “嗯,差不多吧,您知道得很清楚啊。”
  “这么说你果然是来采访案子了?”
  “案子?这么说,棧ḿ页鍪铝耍俊�
  “啊,你不知道?棧ū簧绷恕!�
  “啊!”浅见很吃惊,他再次查看了一下棧ḿ乙约八腋浇那榭觯趺纯炊疾幌裼芯焖巡楣暮奂!�
  “是什么时候?”
  “昨天。”
  “可看上去不像啊。”
  “噢,他不是在这遇害的,据说是在舞鹤。”
  “舞鹤?”在浅见的脑海里浮现出了地图。虽说位于若狭湾那一侧的舞鹤和富山同样在日本海沿岸,但到那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首先要穿过石川县,再经过福井县长长的海岸线才能抵达。
  “这么说他家里人都去那边了?”
  “嗯,不过他太太住院了,只有孙女一个人去了。”
  这时浅见的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
  “他的孙女,是不是在鱼津沉积林博物馆工作的那个女孩?”
  “对,您知道啊。”
  “啊……”浅见留心—看,果然那辆深蓝色的摩托车正停在门廊里。真巧啊。他断定,有根看不见的线将自己和这个案子,还有这个女孩连在一起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