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读心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心理学与读心术- 第2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社交中,绝大多数人都有使用口头语的习惯。这种口头语言是由于习惯而逐渐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往往这些口头语就能体现说话人的真实心理和个性特点,所以,不要小看这些不起眼的口头禅,它们背后往往隐含着大秘密,对你了解对方会有很大帮助:

    1。“说真的”、“老实说”、“的确”、“不骗你”

    这种人在说这话之前有一种担心对方误解自己的心理,性格有些急躁,内心常有不平,希望别人能够相信自己。

    2。“果然”

    一般来说,经常连续使用“果然”的人,大多强调个人主张,自以为是。

    3。“另外”、“还有”

    这种人思维比较敏捷,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心,喜欢参与各种各样的事情,但做事容易厌倦,只凭一时的热情,往往不能坚持到底,不能善始善终。这类人的思想很前卫,富于创新,经常有一些别出心裁的创意,让人耳目一新。

    4。“啊”、“呀”、“这个”、“嗯”

    经常使用这些词的人,一般会有两种,一是他们词汇少,反应比较迟钝,在说话时利用作为间歇的方法而形成的口头语习惯。二是一般一些领导往往会在会上发言时,经常会以用这些话来显示领导风范。

    5。“其实”

    这类人经常用“其实”来转移一下话题,他们往往是自我表现欲望强烈,希望能引起别人的注意。他们大多比较任性和倔犟,并且多少还有点自负。

    6。“听说”、“据说”、“听人说”

    经常使用此类用语的人,他们往往是在给自己说话留有余地。这种人一般处事比较圆滑,虽见多识广,但是决断力却不够。

    7。“最后”、“怎么样怎么样”

    这类人大多是潜在欲望未能得到满足。

    8。“但是”、“不过”

    这类人一般是在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后,遭到别人的攻击,这时常常用“但是”一词作为转折,还是在坚持自己的观点,说明这种人有些任性。“但是”语气是为保护自己而使用的,也反映了其温和的特点,他说得委婉没有断然的意味。从事人力资源的人会经常使用这样的词语,往往是先赞扬。

    9。“应该”、“必须”、“必定会”

    经常使用这些话语的人,一般自信心极强,往往以“家长”的身份来告诉你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表面上显得很理智、冷静。但是,如果“应该”说得过多的时候,则加重自己不肯定的想法。大多担任领导职务的人,易有此类口头语。

闻声识人——顺着声音潜入灵魂,懂得说三分… 说话的习惯折射对方的心理…

    10。“确实如此”

    经常使用这个词的人,大多是浅薄无知,经常跟在别人的后面随声附和,常常自以为是。

    11。“可能吧”、“或许是吧”、“大概是吧”

    说这种口头语的人,一般比较圆滑,很少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他们一般对他人的观点也很少评论,通常不会将内心的想法完全暴露出来。遇事沉着、冷静,所以,工作和人事关系都不错。这类口头语隐藏了自己的真心。

    12。“反正”

    经常说这类话的人,一般是悲观主义者。他们说话喜欢用否定的语气,往往给人一种世界末日的感觉。在尚未行动前,就满脑子的“反正干了也白干”、“反正……”等消极思想,结果自然是放弃。

    13。“那时要是这样做就好了”

    经常说这样话的人,往往是“马后炮”,事情发生以后才知道究竟该如何去做,对自己先前的决定后悔不已。但是遇到相同的事情时,总是拖拖拉拉,缺乏行动力。

    14。“想当年……”

    这类人一般是对现在的境遇非常不满,经常在比自己资历浅的人面前大谈特谈,向人叙述着自己昔日的丰功伟绩。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人往往是些不折不扣的失败者,想借昔日的生活或想象来告慰现实中自己悲惨的境遇,忘却现实的残酷。

    15。“绝对”、“百分之百”、“肯定”、“不可能”

    经常使用这类词语的人,比较武断,不是太缺乏自知之明,就是自知之明太强烈了。他们往往在与人争执的时候,为了维护自己所谓的尊严,常常会不断地用“绝对”等词进行保证。

    16。“我只告诉你”

    经常说这种话的人,往往是不成熟的一种表现。往往是自己不想告诉,但是又想告诉别人;对人说,但是又怕泄露消息,只好不断地强调这个秘密,我只告诉你,千万不要让别人知道。这样做的目的有二:第一,以这种方式,讨好他人;第二,向他人炫耀自己知道这个秘密。实际上,像这种轻易泄露秘密的人,是不会获得他人的信任的。

    17。“我早就知道了”

    经常使用“我早就知道了”的人,有强烈表现自己的欲望,在谈话中常常争论自己是主角,用这句话来说明自己知识面比较广,自己什么都知道。但对他人而言却缺少耐性,不是一个合格的听众。如果想通过口头语更好地观察、了解和认识一个人,则需要在生活和与人交往中仔细揣摩和分析,只有在实际运用中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上述语句来判断某个人的心理或性格时,首先需要确定这句话确实是这个人的习惯用语,而非偶尔为之。而且,谈话中语言的措辞当然不止以上几种,我们还要在人际交往中多观察,多总结。

闻声识人——顺着声音潜入灵魂,懂得说三分… 从客套话中阅读对方的性格

    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结交朋友,往往从言谈开始。语言交流是阅读、认识他人的开端。对方的话题、语态,无不透露其素质,对味不对味,开口便知道。

    语言可以拉近或推远彼此间的心理距离。要想拥有圆满而顺利的社会生活,适度的礼貌是很重要的。客套话的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客套话要运用恰当,如果使用客套的语言显得过分牵强且不自然,说明此人别有用心。

    在某种无关紧要或很亲密的人际关系中,并不需要使用客套话。不过,在很亲密的人际关系群中,有人突如其来地使用客套话对你说话的时候,那就得小心了。是否在你们之间出现了新的障碍?有时候,男女朋友之某一方,使用异乎寻常的客套话时,就很可能是心里有鬼的征兆。

    客套话可以视情况而使用,有些人彼此交往很久,双方的了解也很深刻,这时就没有必要使用客套话。如果对方在谈话时还是使用过分谦虚的言辞,可能他在表示强烈的嫉妒、敌意、轻蔑、警戒等。比如,某些生活在都市的人,对外来人说话很客气,换一个角度看,或许这是一种强烈的排外的表现。因此,往往这些人无法与人熟悉,给人留下的尽是冷淡的印象。

    客套话几乎人人爱听,但客套话并不是人人都会说的。你对人说客套的话,如果恰如其分,适合其人,他一定十分高兴,对你便有好感。假如你开口闭口就爱抬出一大堆晦涩难懂的客套话或外国语,就会让人感觉是不是走错庙门了。

    “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子路这样的度量的。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义正词严,一再强调自己不喜欢客套,愿听批评,这不过是他的门面语。你如果以此当真,真的指责批评他的缺点,他心里一定大不高兴,表面上不一定能显现出来,但内心却十分不安,和你之间的感情只会变淡,绝不会增进。

    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一个人对他人有所求时,其言语里的客套话肯定少不了;下属在拍上司的马屁时,也离不开客套话。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喜欢用客套话的人的性格特征了。这些人要么把客套话当成诱饵,目的明了,擅长耍手段,有相当强的心计;要么就是马屁精,拍马屁是这类人的特长。

    对不同的人使用的客套话也是不同的。对商人来说,如果你说他有学问,有道德,甘于清廉自守、安贫乐道,他肯定是不高兴的。你应该说他才能超出常人、手腕灵活、红光满面、发财即在日前,这些话他听了才高兴。对于官吏,如果你对他说,生财有道、定发大财,他听了肯定不高兴。你应该说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身清廉、官俸微薄、不易维持,他听了肯定高兴。总之,根据对方职业的不同,你就说与他职业相关的客套话。

闻声识人——顺着声音潜入灵魂,懂得说三分… 从打招呼用语中观察对方的…

    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心理学家斯坦利·弗拉杰博士声称,从一个人打招呼习惯用语中,可以看出一个人自身的很多东西。能揭示性格的习惯用语,是指刚刚结识的友人打招呼的用语,每一种习惯用语,都体现了说话者的性格特征。

    1。“你好!”

    这样的人大多头脑冷静,只是有点过于迟钝。他们对待工作勤勤恳恳、一丝不苟,能够把握自己的感情,不喜欢大惊小怪,深得朋友们的信任。

    2。“喂!”

    此类人快乐活泼,精力充沛,直率坦白,思维敏捷,富有幽默感,并善于听取不同的见解。

    3。“嗨!”

    此类人腼腆害羞,多愁善感,极易陷入尴尬为难的境地,经常由于担心出错而不敢做出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事情。但他们有时也很热情,讨人喜欢,当跟家里人或知心朋友在一块时尤其如此。晚上宁愿同心爱的人待在家中,也不愿去外面消磨时光。

    4。“过来呀!”

    这种人办事果断,喜欢与他人共享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好冒险,并且能及时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5。“看到你很高兴。”

    这种人性格开朗,他们待人热情、谦逊,喜欢参与各种各样的事情,而不是袖手旁观。不过,他们经常喜欢幻想,被自己的情感所左右。

    6。“有啥新鲜事?”

    这种人雄心勃勃,好奇心极强,凡事都爱刨根问底,弄个究竟,热衷于追求物质享受并为此不遗余力,办事计划周密,有条不紊。

    7。“你怎么样?”

    此类人喜欢出风头,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对自己充满了自信,但又时时陷入深思。他们行动之前,喜欢反复考虑,不会轻易采取行动,但一旦接受了一项任务,就会全力以赴地投身其中,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闻声识人——顺着声音潜入灵魂,懂得说三分… 从聊天场合洞察对方的处世…

    1。喜欢在饭店大厅里谈正事的人

    这类人多数胆量大,不在乎自己的隐私被其他人窃取,即使别人对自己构成了威胁,他们也有十足的把握避免和解决问题,这是他们智慧超众的表现。

    2。喜欢在茶艺馆里聊天的人

    这类人通常极为谨慎,认为茶艺馆中的人都是泛泛之辈,对自己构不成威胁,即使听到了自己说出不该说的话也奈何不了自己。他们做任何事情都很小心谨慎,认为混在茶艺馆中可以掩饰自己的庐山真面目,所以电视剧中的地下党多在茶艺馆中联络和碰头,贩毒分子也多在茶艺馆中进行交易。

    3。喜欢在俱乐部或酒吧谈事情的人

    这类人大多数为沽名钓誉之人,认为这种场合能够满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