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十字(没看,但一共有3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宋-十字(没看,但一共有3部)- 第32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宝玉笑道:“安大叔安排我在后角门听差,这时辰无事可做。反正也醒了,就来侍候公子梳洗,一来报答公子收留我的大恩大德,二来也帮侍剑哥哥分一点忧。我听说公子身边的事一直只有侍剑哥哥一个人做,可辛苦您了!”他的声音也压得很低,石越尚未起身,他们自不能在主人卧房门口喧哗。
  侍剑听他一口一个“侍剑哥哥”,心中更加警惕: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即便无所求,广结善缘也是进身之道,自己当谨记“后生可畏”。便道:“若无事可做,你便再回去睡会儿!都快十二了才这么一点高,定是睡眠不足之故,以后别起得这么早,公子这里有我呢!”
  宝玉道:“多谢侍剑哥哥关心!不过我已经睡够了,再睡就睡懒了。再说,我个子不高是因为以前吃得不好,以后在石府吃得饱穿得暖,很快便能长高了。”由于营养不良操劳过度,宝玉又瘦又矮,便如小萝卜头一般。
  无论侍剑说什么,宝玉只磨磨蹭蹭懒着不走,侍剑转念一想:自己说不如让公子说,便也不急着赶他走了。
  石越开门出来,见宝玉也候在门外,颇为吃惊,问宝玉:“你找我有事?”
  宝玉摇摇头,粲然一笑:“没有,小的来侍候公子梳洗!”
  石越更奇:“石安安排的?”
  宝玉摇摇头,把刚才对侍剑说过的话又说了一遍,石越心中更增怜惜,温言道:“你不必如此!你年纪还小,身体又这般瘦弱,每日至少要睡足五个时辰才好,以后不要这么早起来,知道吗?”小孩子应保证九小时睡眠,石越怕这个饱经忧患的孩子睡不踏实,便加了半个时辰。
  宝玉无奈,只好点头。
  石越又道:“既然来了,就跟我一起活动活动吧,体育锻炼,对身体也是颇有好处的。”
  宝玉兴奋地直点头,硬跟在侍剑身后服侍石越身后梳洗了,又跟着打太极,跟着一起吃饭。
  侍剑觉得,自己的领地受到了严重侵犯!
  更让他恼火的是,第二天宝玉又早早地跑到石越房门外候着,石越颇不高兴,宝玉辩道:“我已睡足五个时辰了!后角门没多少事做,昨晚上刚起更我就睡了,到我起床时,已不只五个时辰了。公子昨日说练太极对身体好,就让小的跟着练练吧!”他的脸上露出恳求的神色,石越不忍心拒绝。
  宝玉很高兴,突然又皱起了眉头,道:“倒是侍剑哥哥……侍剑哥哥每晚要等公子歇下了才睡,一定睡不足!可别累坏了才好!”
  侍剑气结,见石越果然十分担忧地望过来,忙道:“公子不必担心!我睡得很足。”事实上他真的睡得不够,但他很会保持体力,当他觉得困倦时,他便会找个机会打个盹,然后又是神采奕奕的。石越一直留心着他的气色,见他身上并无过度疲劳的迹象,也就不再关心他的睡眠时间,只在他打盹时尽量保持安静,以免惊扰他。
  几天后,侍剑找了个机会对石安说:“公子买这个宝玉,还真是买对了!别看他年纪还小,可合府的家丁小厮,竟没一个赶得上他!大叔怎么不把他调到前院去?我看前院有几个家丁笨手笨脚的。”前院家丁最重要的职责便是招呼宾客,有时候宾客会在晚间来访,若宝玉调到前院,便不可能刚起更就睡下了。
  石安觉得侍剑说得有理,而前院有几个家丁也的确难让他放心,便将宝玉调去了前院。让侍剑气闷的是,当他故意说出宝玉调到了前院,睡得晚了时,宝玉却道:前几天虽然每天躺五个时辰,却只有三个时辰左右睡着了,余下的两个时辰都在床上数羊,实在浪费时间。又叫石越不用担心,他若困倦,自会找时间补一觉,安大叔是好人,必不会为难他。石越也想既然他睡不着,起来锻炼锻炼也是好的,便不再坚持。
  侍剑又找了个机会向李丁文举荐宝玉:“李先生,您不是说身边的小厮不中用吗?何不把宝玉讨去,我看他聪明伶俐,定能好好服侍先生。”
  李丁文眼皮也不抬一下,道:“他那么伶俐,我可消受不起,还是留在公子身边好了。”实际上侍剑与宝玉之间的汹涌暗潮,石越与李丁文都有所察觉,石越已向李丁文提过把宝玉给他使唤,把一时瑜亮的两个小家伙分开,但李丁文觉得两个小家伙斗法颇有娱乐性,常能愉悦他的心情,便不肯放弃这项乐趣,宁可忍受生活上的一些小瑕疵。
  侍剑知道,自己已遇到了真正的对手。
  
  起点中文网 cmfu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更新时间2007…3…19 11:38:00  字数:0

 侍剑虽然在与宝玉勾心斗角时落了下风,但他始终有自己的优势,比如说:他识字。
  侍剑很快意识到这一点,他干脆把侍候石越梳洗的工作完全让出来(反正石越向来不许他们这些小厮近身,所谓侍候梳洗,也不过是准备清水、倒掉残水而已,没什么好争的),更用心地经营自己的长处。每天清晨,他不再去厨房打洗脸水,也不再跟着石越练太极,而是起床后先抓紧时间练武练箭,然后到门房拿了报纸,在花厅细读一遍,等石越李丁文进来用餐时,便把当天报纸的重要内容向他们简报一遍。
  刚开始时,侍剑不过是看了报纸后随口说说,石越有意栽培他,把报纸摘要列为书僮职责。石越一边听他简报一边用餐,完了再自己读一遍报纸,给予侍剑指点,自然不会再有心思与宝玉搭话。宝玉愤愤不已,终于意识到自己千方百计地抢来的工作,不过是把自己往“使唤小厮”这个位置推了一把,与侍剑这个书僮的地位依旧天差地远。
  认识到了差距,就要奋起直追,宝玉去求石越教他读书认字。石越很欣赏他的上进心,但他已没有时间像教侍剑那样教宝玉,又想起府中家丁大多不识字,便吩咐府里一个师爷开班授课,为府中佣仆启蒙。那师爷是个老学究,授课方法与石越全不相同,又自觉被派来教一帮佣仆读书不仅大才小用,亦颇失身份,并不如何用心,宝玉虽然勤奋,奈何没有名师指点,进境缓慢。当侍剑已能非常出色地完成报纸摘要工作时,他刚读完《三字经》,些许认得几个字。宝玉头一次在心里承认:他与侍剑的距离难以道里计。
  两个小家伙各展所长,相互妥协,暂时偃旗息鼓,这让石越松了一口气,李丁文却觉得生活中又少了一项乐趣。
  正因为报纸摘要的习惯,侍剑比石越和李丁文更早知道《汴京新闻》报道军器监奇案的事。侍剑觉得有些不妥,把报纸拿给李丁文看,李丁文皱着眉头看完后,心中却是一乐,暗想桑长卿这一刀可真够狠的,公子会痛上好一阵子吧?不知他会不会痛到改变主意加强对桑唐两家的控制?
  侍剑见李丁文神情轻松,又得他随口几句安慰,松一口气,以为此事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后来从石越的神情气色中,他渐渐得出不一样的结论——不管在李先生的计算中此事得失如何,但公子的感情,却实实在在地受到了伤害!为此,他心里对桑充国生出了几分怨愤。
  从沈括那里出来,石越策马疾行,来到白水潭以北的一个小山坳里,此处林木森森、泉水淙淙,是极清幽的一个所在。石越在此处沉思半晌,心情渐渐平复一些,起身回城,直奔桑家而去。
  侍剑一直默默跟在石越身后,不敢多问,直到接近桑家时他才察觉石越似乎正往桑家而去,不由问道:“公子,我们这是去哪儿?”
  石越甩甩马鞭,有些自嘲地笑笑,道:“去桑家。”
  侍剑颇为不解又有些气闷,道:“桑公子这样对您,为什么还要去他家?!该等他上门陪罪后才去!”
  石越看看侍剑,微微苦笑:“此时桑家需要安抚。我不能让这点嫌隙落地生根,你明白吗?”
  侍剑想了想,摇头:“不明白!”
  石越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许多坚定的盟约被击碎,起因不过是一小小误会,小嫌隙一旦种下,双方都会心生疑忌,以致嫌隙渐深、终成大祸。对此,我不可不防微杜渐!你日后行事,亦要谨记这一点:勿让嫌隙生根、勿让疑忌种成。”
  尽管桑充国这一手让石越措手不及,让他心下难过,但他终不会为情绪左右,稍稍冷静一点,便已想明白中间的利害得失。此事一出,桑俞楚会担心他怀疑桑家有二心,桑俞楚也会借此事观察他的人品性情,观察他会如何对待有隙之人,他若处置不当,与桑家的关系便不容乐观了,日后分道扬镳也不是不可能。再说,以桑俞楚、唐甘南的精明,怎可能对李丁文做的那些手脚毫无察觉?此时他们不在乎,是因为两下无隙,便容下那些人以让他放心;但若双方有了嫌隙,这些手脚就足够人心寒了。难道真要他用桑梓儿来拴住桑家吗?!那是他无论如何也不愿的——况且就算他愿意,桑俞楚也未必愿意牺牲亲生女儿。
  侍剑想了想,隐约有些明白,便轻声应了。他看看石越,微微一叹,又道:“只是……这样也太委屈公子!”
  石越失笑,道:“没什么委屈不委屈的。欲有所作为,岂能计较这些!”
  说话间,已来到桑府门前,两人将马匹交给大门上的家丁,一路走进去,便听见桑俞楚正在大发雷霆,桑夫人与桑梓儿正好言相劝。
  桑来福在门口见到石越到来,连忙迎上前来。石越低问:“可是为了军器监的报道?”
  桑来福点点头,不知该说什么,只好略带恳求地望着石越。
  石越笑笑,拍拍桑来福以示安抚,轻道:“不要担心,我去劝劝伯父。”他大步进去,笑道:“些须小事,伯父何必如此动怒?”
  桑俞楚听到石越的声音,早迎了上来,他大步走到石越面前,长揖到地,道:“子明,子明!充国行事无状,我真是愧对于你!”
  石越连忙趋前一步,倾身将桑俞楚双手扶起,道:“伯父快别如此!你我虽无血缘却情同至亲,何须如此见外!”
  桑俞楚直起身来,恨恨地一叹,咬牙道:“充国如此行事,深失我望!子明放心,我绝不轻饶他,我已令人去唤他回来,定要他向贤侄你磕头认错并设法弥补,此外我已决定停止帮他办义学,桑氏印书馆也不会再印他的报纸!”
  石越表面含笑,心中却明白桑俞楚这通火气有七成是真,另三成却是为了试探于他、发给他看的。
  当下,石越将桑俞楚扶回座位坐下,微笑道:“伯父且消消气,听我一言。”他轻啜一口清茶,从容道:“长卿此事,虽在我意料之外,然从公义而言,我却是赞成的……《汴京新闻》虽是长卿主事,却是小侄多年之梦想。报纸传达民意、监督官员,最要紧的便是公正与中立的立场,这也是小侄多次向长卿提到的,难不成事到小侄头上,便要长卿违背一贯的宗旨循私么?!若如此,只怕朝中御史饶不了小侄,亦饶不了《汴京新闻》和长卿。如今长卿报道此案,虽于小侄声誉略有薄损,然《汴京新闻》从此屹立,亦正是小侄所冀盼的,伯父又何须因此而怪责长卿呢……”
  石越侃侃而谈,分析利弊,尽量不去想自己是此事的当事人,说到后来,竟连自己也有些相信自己的说辞,心中郁结减轻不少。他只顾畅谈,丝毫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