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历代十九名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正说历代十九名后- 第2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到已经死去的小公主的时候,武则天痛哭失声。高宗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杀死小公主的竟然是武则天,所以王皇后自然而然地就成为怀疑的对象。高宗知道王皇后对武则天有些嫉妒,而且一直也没有生育,所以就下决心要废掉她。    
    但是,皇后的废立毕竟是国家的大事,必须由大臣们共同商议。国舅长孙无忌以及宰相褚遂良等大臣极力反对,为王皇后辩解。他们认为王皇后出身高贵、忠厚贤惠,并没有什么大过失,而且这次的事情也并不确知就是王皇后所为,所以不该废皇后之位。而武则天却出身贫寒,还曾经侍奉过先帝太宗,再立为皇后会违背朝廷的礼制。但是李义府、许敬宗等人为了在高宗和武则天面前争功邀宠,却竭力支持武则天做皇后。    
    高宗正在左右为难的时候,开国功臣李给高宗出主意,说皇后的废立是皇上的家务事,没有必要和大臣们商量。再加上李义府和许敬宗等人在朝廷大臣们中间大造舆论,支持武则天。公元654年,即高宗永徽五年的十月十三日,高宗终于正式下诏书废王皇后为庶人。六天后,即十九日,正式立武则天为皇后。曾经的太宗才人,一跃成为晚辈的妻后,这个角色的切换在几千年封建史中是绝无仅有、令人目瞪口呆的,这个绝无仅有也只有出现在武则天身上,才能显得顺理成章。    
    武则天进宫之后,把高宗紧紧地抓在自己的手中,前后为高宗生了四男二女。高宗总共才有十二个子女,后边的六个都是武则天生的,可见武则天的受宠程度是其他嫔妃无法相比的。    
    武则天再度入宫,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皇后梦。但是,武则天并不放心,阴狠毒辣的她决不会轻易放过打入冷宫的王皇后及萧淑妃,在她的心目中,只有斩草除根才能彻底安定自己的心。她在唐高宗面前不断纠缠,并用栽赃的办法,指责王皇后与萧淑妃勾结使用巫法谋害自己。高宗生性懦弱,经不起武则天的几番折腾,就下诏将王皇后和萧淑妃赐死了。    
    按照唐朝的惯例,后妃赐死的方式不外乎鸩毒或者自缢,但是武则天却命人将王皇后及萧淑妃两人各杖一百,然后斩断手足,投入酒坛之中,活活折磨致死。其报复心和残忍性可见一斑。临死之前,萧淑妃厉声披发大叫道:“愿阿武为鼠我为猫,生生扼其喉!”武则天心有余悸,此后宫中便不准养猫。


第十一部分武氏称帝前的“预备动作”(1)

    武则天虽然心狠手辣,但是不得不承认她有着卓越的政治才能。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武则天上意见书十二条,史称“建言十二事”。其中包括发展农业、减轻赋税、广开言路等,具体是:一、劝农桑,薄赋徭;二、给复三辅地(免除京畿地区徭赋);三、息兵(停止对外用兵),以道德化天下;四、禁止一切浮华巧伪的风习;五、减省功费、力役;六、广开言路;七、杜绝诬害忠良的馋言;八、王公以下皆学习《老子》;九、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十、上元以前的勋官已给告身(委任状)者,不再复核取消;十一、京官八品以上,增加俸禄;十二、任事已久,才高位低的官员,得越级提拔。这基本上是一套较完整的治国方略,高宗看了之后大加赞赏,并颁布诏书号令在全国推行,这些都得到下层官员和庶族地主阶级的拥护。之后,武则天就开始进一步地扩充自己的势力,并逐步地染指朝廷的政务。在这个过程中,武则天实际上在有意无意之中做着自立为帝的准备工作。    
    处置朝臣唐高宗与元老重臣有矛盾,而且体弱多病,常常不能临朝听政。武则天抓住这个机会,开始渐渐地操纵朝廷的政务。高宗生性懦弱,这样一来,也就乐得清闲。    
    武则天首先在朝中大臣里面立威。当初高宗要立武则天为后的时候,长孙无忌等人竭力地阻拦,武则天对此怀恨在心。而且长孙无忌是太宗长孙皇后的哥哥,太宗驾崩的时候委以重任,如果要立威就要从长孙无忌集团开始。武则天指使许敬宗等人,捏造罪名制造朋党案,然后将长孙无忌牵连进去。高宗不知就里,就下诏把他流放到外地,不久之后,许敬宗又逼长孙无忌自尽。长孙无忌集团其他的人也被渐次清除,或杀或流放。武则天终于将最大的对手解决了。    
    武则天的专断也渐渐引起了高宗的不满。唐高宗麟德元年,西台侍郎上官仪对武则天召术士进宫穰灾一事上书大加指责。唐高宗也以每事必为武则天所制不胜愤怒,于是命上官仪代为草诏废掉武则天。武则天闻讯赶到,高宗只好改变了主意,并把责任全推到了上官仪的身上。武则天很是恼怒,不久之后,就暗地里指示许敬宗捏造上官仪和已经被废的太子李忠图谋反叛的证据,并将上官仪父子处死。长孙无忌和上官仪被处置之后,朝廷中基本上也就无人敢公开与武则天作对了。    
    由于武则天处理政务有章有法,不像高宗一般犹豫不决,再加上武则天本人的政治才能,朝中群臣很是敬服。高宗虽然对武则天的专断很不满,但是许多国家大事却又不能不倚重她。这样,武则天就渐渐地从幕后走向了前台,后来竟然和唐高宗一起上殿,共同接受群臣的朝拜。上元元年(674年),高宗号天皇,武则天号天后,天下人称为“二圣”。从此之后,高宗就形同虚设了,朝廷的大权,尽在武则天的掌握之中。    
    修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武则天把武姓列为贵族姓氏,从传统上和舆论上打击和削弱一贯反对自己的士族官僚集团,扶植和依靠新兴的庶族地主阶级。    
    当初,长孙无忌等人反对立武则天为后的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就是武则天的家世平凡,武则天对此念念不忘。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为以后秉政做准备,武则天主持修改了《姓氏录》,以提高自己武姓的地位。我国古代从魏晋南北朝开始,渐渐形成了门阀士族的政治,讲究门第高低的风气遍及朝廷内外,这一风气愈演愈烈,到唐朝初年的时候仍未停止。唐太宗时期,曾经组织修订过《氏族志》,是太宗命高士廉按照官位高低来制定的,里面也列了很多官职很低的人的姓氏,但是武姓却不在这之中。武则天对此一直耿耿于怀。武则天将长孙无忌驱逐出京城之后,在朝中的势力大增,她看到时机成熟,于是就命令许敬宗修订新的《姓氏录》。许敬宗秉照武则天的意图很快就修成了新的《姓氏录》。修订后的《姓氏录》将武姓列为第一等,而其他的姓氏则按照官职品位的高低顺序来排列。    
    这样一来,先前的那些士族官僚不再有入仕做官的优越条件,也不能因出身高贵而为所欲为。而对庶族出身的官员,也不再因门第贫贱而受耻受辱于人,修成的《姓氏录》再也看不到士族贵族的特权。    
    毒杀亲子虽然武则天掌握着朝廷的大权,但是高宗体弱多病,太子随时都有掌握实权的可能,所以武则天不得不重视这一点,为了满足自己对权力的占有欲,武则天不惜以自己的亲生儿子为代价。    
    武则天有四子,长子李弘,次子李贤,老三是李显(又叫李哲),老四是李旦(又叫李轮)。早在公元656年的时候,不是武则天亲生儿子的太子李忠被废黜,武则天的长子李弘被立为皇太子。李弘为人忠厚,也很知道谦虚忍让,高宗和众大臣对他都很满意,他也很有才能。高宗体弱多病,于是就想禅位于长子李弘。但是,武则天却不愿失去已经到手的权力,再加上李弘有自己的主见,对武则天并不顺从,于是,武则天就在上元二年(675年)用毒药将年仅24岁的儿子李弘毒死,既而立次子李贤为太子。    
    高宗遭丧子之痛,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就想把皇位让给武则天。这种想法大大刺激了武则天的权力欲。这时候,她已经决定做皇帝了。但是,大臣们极力反对,于是就只好把朝廷大政托付给太子。李贤被高宗委以临国之任后,处理政务颇为精干,朝臣们对他也很赞赏,这就又引起了武则天的不安。于是,武则天就指使人诬告太子贪恋女色,想早日夺取皇位,并于公元680年的8月,将李贤的太子身份废掉,贬为庶人,立三子李显为太子。


第十一部分武氏称帝前的“预备动作”(2)

    弘道元年(683年),高宗病死,中宗李显继位。但按照高宗的遗诏,国家大事还要听从武则天的意见。不久,武后以皇太后名义临朝称制。即使是这样,也没有能满足武则天的权力欲,她通过不断更换皇帝实现自己对朝廷大权的操控。一年之后,武则天就废掉中宗,改封其为庐陵王,同时,立四子李旦为帝,是为睿宗。李显、李旦两人都是昏庸无能之辈,所以即使是在皇帝之位,也不过是武则天的傀儡罢了,处处都要受制于她。    
    变更官名武则天改东都洛阳为神都,意图作为以后称帝时候的都城。同时,将原有的尚书省改成文昌台,左、右仆射改为左、右丞相,门下省改为鸾台,侍中改为纳言,中书省改为凤阁,所以原来的宰相名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自然就改成了“同凤阁鸾台三品”。尚书省下属的六部也改了名称:吏部改成天官,户部成了地官,礼部是春官,兵部是夏官,刑部是秋官,工部是冬官。御史台分成了左肃政和右肃政两台,由左台负责监察朝廷,右台负责纠察地方郡县。武则天意图通过这些官职名称的修改,树立自己的威望,建立一套新的秩序,而且在改革的新名称中,很多都具有女性的特征,明显是为了自己做女皇而准备的。    
    平定徐敬业按照中国历来的传统,后宫不得干政,而此时,武则天的权力之大,俨然已经是朝廷的实际皇帝。于是,唐皇旧臣就纷纷起兵,以勤王为名发兵京师,讨伐武则天。这里面最为有名的就是徐茂公的后代徐敬业。    
    徐敬业当时是柳州刺史,曾经被武则天贬出京城。他于公元684年的9月起兵,率先于扬州发难,仅仅十多天的时间就召集了数十万兵马,并由当时的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专门写了《讨武檄》,遍撒天下。宗室琅王李冲在博州,越王李贞在豫州也都相继举兵,讨伐武则天。    
    武则天亲自指挥,调动了三十万兵马迎战,让李孝逸领兵平叛。在平定叛乱之中,宰相裴炎趁机要求武则天还政睿宗,结果被武则天处死。此后,武则天又将其他几个宰相罢免,补韦方质、武承嗣、韦思谦为宰相。在往后的两年时间里,宰相频繁更换,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权力了。时隔不久,叛乱就被平息了。徐敬业、李冲、李贞等主要发难者,或死于战场,或被捕杀,无一幸免,武则天终于渡过了这次大的政治危机。此后,武则天又借助这个机会,大肆地株连、捕杀李氏宗亲,显示出了她冷酷果断的性格。    
    这时候,武则天已经基本上扫除了自己称帝的所有障碍,为了获得更多的筹码,武则天又煞费苦心地做了最后的准备,也就是更改年号,进行舆论造势。公元690年,武则天借佛僧法明之口,广造舆论:“武后为弥勒佛转生,当代唐为天子。”并指示自己的侄子武承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