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2-政治理论基本教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362-政治理论基本教程- 第1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指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或规定;具体是指思维具体,“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这个过程以抽象为逻辑起点,通过一系列逻辑中介,达到上升的终点,即思维具体,它是思维对客体的本质的总体性综合把握。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在思维中再现具体的过程,不是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否认这一点,就会陷入唯心主义。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思维中形成理论形态和建构科学体系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    
    (4)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领会】逻辑和历史的含义及其关系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必须遵循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即一致性的原则。    
    历史的东西是指客观实在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和人对客观实在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逻辑的东西是指逻辑范畴之间的次序、层次、关系等。所谓两者的一致,指理论和概念体系的逻辑顺序、结构次序要同客观实在的历史和认识的历史顺序相一致,历史从哪里开始,逻辑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在理论思维中的再现,逻辑行程归根到底由历史行程所决定。    
    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是有差别的统一,不是僵死的、机械的、一一对照的统一。逻辑是历史的理论反映,在反映中必然舍弃细节、偶然和偏差,抓住主流、必然和基本方向,更深刻地反映历史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    
    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是辩证思维建构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    
    3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思想方法    
    【识记】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思维方法的关系    
    在现代科学研究中,逐步形成和创立了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它是适应现代实践活动方式和科技革命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要包括控制方法(主要包括反馈方法、黑箱方法和功能模拟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模型化方法和理想化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对现代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它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后者又丰富、深化了前者,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以前者否定后者或以后者否定前者都是片面的。在科学研究中,要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把哲学观点、哲学思维方法运用于具体工作与思考问题,就转化为思想方法,思想方法是哲学思维方法的具体化。    
    本章复习的重点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认识的本质;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及意义;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及意义;实践和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及意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及意义;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及意义;价值、价值评价、价值选择及意义;真理和价值的关系及意义;抽象与具体;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本章在近几年考研中题量大、分值高,几乎每年都出分析题,选择题,是历年考研的又一重点。有些知识点以不同题型重复出现,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认识的能动性等知识点都重复考查过。    
    有些知识点是本章的重点,但近几年一直未考,如实践和认识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真理和价值的关系等。这些未考的重点知识点,今后有较大的出考题的可能性。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择。)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    
    A反映论B先验论    
    C可知论D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    
    2关于唯心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下列论断是正确的()    
    A唯心论都是不可知论B唯心论都是可知论    
    C主观唯心论是不可知论,客观唯心论是可知论    
    D有些唯心论者是可知论者,有些是不可知论者    
    3对不可知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    
    A科学知识B丰富的经验    
    C人类不断发展的认识能力D实践    
    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客体的选择B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重构    
    D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5认识中的重构是指()    
    A主体重构客体B主体改造客体    
    C主体在认识中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主体把经过选择、加工的客体信息,在思维中重新组合,构造为观念体系    
    6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    
    A革命理论派生革命运动B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    
    C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发生的根源D革命理论对革命运动具有重大指导作用    
    7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是()    
    A客观物质世界B人脑    
    C丰富的经验D实践    
    8感觉是认识的起点,这是()    
    A唯心主义观点B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观点    
    9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是因为感性认识()    
    A是不可靠的B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C是事物外部现象的反映D是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的    
    10真理的相对性是因为()    
    A真理和谬误没有原则的界限B对同一对象不同的甚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    
    C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D真理有待于扩展和深化    
    11判断对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完成的标志是()    
    A占有的感性材料十分丰富而真实B感性认识已经上升到理性认识    
    C认识已经经过多次反复    
    D对事物的理性认识已经用于实践,取得预期效果    
    12真理是()    
    A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B多数人普遍认同的意见    
    C对人有用的理论    
    D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13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具有不确定性,是指()    
    A实践标准是不可靠的B科学理论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C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D实践有历史局限性,它对真理的检验是一个过程    
    14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1999年文科单选题第3题)    
    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15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1999年文科单选题第4题)    
    A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16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2000年理科单选题第3题)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17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2002年理科单选题第2题)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18人的视觉器官有感觉外界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一般是380nm(纳米)到780nm,称为可见光谱。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不同波长的辐射使人感觉到不同颜色。一般来说,700nm为红色,580nm为黄色,510nm为绿色,470nm为蓝色,400nm为紫色。这种现象表明()(2003年试题单选题第3题)    
    A人只能认识外界物体作用于感官形成的感觉    
    B人的感官所具有的生理阈限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    
    C人的感觉中包含着对外界事物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转换    
    D人所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感觉是人自身生理活动的结果    
    19价值评价的最高尺度是()    
    A个人主体的利益B集团主体的利益    
    C社会主体的利益D人类主体的根本利益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    
    A反映论B先验论    
    C能动的反映论D可知论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    
    A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D认识是曲折反复的过程    
    3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缺陷是()    
    A否认世界的可知性B否认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C不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D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4下列命题属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唯物主义知行观的是()    
    A“生而知之”B“不行而知”    
    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D“以行求知,因知以进行”    
    5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是因为()    
    A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理性认识是可靠的    
    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D感性认识只是反映了事物的外部现象    
    6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    
    A唯理论B经验论    
    C教条主义D经验主义    
    7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必要性在于()    
    A通过实践检验认识B通过实践发展认识    
    C发挥理性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D变精神力量为物质力量    
    8“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句话意味着()    
    A真理有它适用的条件和范围B真理和错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C真理和错误没有确定的界限    
    D真理和错误的对立在一定条件下才具有绝对的意义    
    9“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思想可以理解为()    
    A真理是具体生动的形象B真理的形成不需要抽象概括    
    C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D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10真理具有()    
    A具体性B全面性    
    C过程性D客观性    
    1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2000年理科多选题第18题)    
    A世界的可知性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认识起源于经验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E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12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2000年理科多选题第17题)    
    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B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