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事做领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做人做事做领导- 第1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的下属之中,不乏才能出众的人。有的技术水平高,有的善于管理,有的擅于外交,各有所能。 

  适时适度地选拔人才,提升一些有能力的人,不仅有利于本部门、本单位的发展,还可以利用这些被提升的下属,借以了解其他下属的思想状况,并据此有的放矢地做好下属的工作。 

  你所提升、选拔的下属,多少会对你有些感激,至少对你有信任感。当你的领导工作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会首先伸出手帮助你渡过难关。当你的工作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时候,他们也往往会身先众人,助你一臂之力,起到率先示范的作用。 

  被提升的下属往往比你更容易接近其他下属,而且他们之间的关系通常也比较密切。所以当你的某项正确决定不为人理解而难以贯彻实施时,被提升的下属一带头,大家也许就跟着一起干了,被提升的下属如果和大家解释你所决定的其中道理,大家可能会马上明白和理解。在这里,被提升的下属无疑已成为你的得力助手。 

  在下属之中选拔人才,加以提升,并不是胡乱的选拔、胡乱的提升,一定要建立在有所根据的基础上。 

  首要的一条,被选拔、提升的下属必须是德才兼备,令其他下属所信服的。 

  一些下属在业务能力、技术水平等方面的确高人一筹,出类拔萃,但是,他们却缺乏起码的职业道德,经常违反工作条例,不能够给予其他下属以好感。 

  这样的人是有才无德,如果被你不加分析地选拔、提升上来,很难说服其他下属,弄不好大家还会产生不良情绪,给你的领导工作带来麻烦。 

  一些下属善于拉拢人心,待人接物甚是可圈可点,工作上从没有违反过工作纪律,对同事、上司和其他人都是一团和气、八面玲珑。但是,这类人在实际工作中却是水平低、能力差,一个工作任务勉勉强强能够完成,且质量极差。 

  这种无才之人,尽管其他下属都能给与一些好评,但绝不能提升。如果他真的被提升上来,新的更重要的工作会使他因招架不住而败下阵来,既影响了本部门、单位的工作,也会让你这位选拔者感到难堪。 

  更重要的是,这种下属虽然因为善于团结人而受到其他下属的好评,但是,如果他真的被选拔提升了,那么,其他下属就会有意见。他们会认为,这种人只是人缘好,才能并不比别人高,反而要差一点儿,为什么提升他,而不提升我们呢?再说,他根本就胜任不了新的工作。这种意见的存在无疑也是不利于工作的。 


第32节:创建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
  你在选拔、提升下属的时候,要做到广泛地征求大家的意见,至少要使被选拔、提升的人让多数人满意。 

  单凭个人印象而去主观臆断,自己认为好的就提升上来,认为不好的就不去理会是错误的。 

  有些领导,还从自己的感情出发去选拔、提升人才。感情好的、支持和拥护自己的下属,就被提升;有矛盾、感情疏远的下属就被压制着,无出头之日。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很容易激起那些被压制的下属的愤怒,而同你撕破脸皮,闹个天翻地覆,或暗地里对你进行报复。这无论对你的领导工作,还是对你的领导职位,无疑都是有巨大的负面效应和冲击作用的,也就是说,你工作会遇到阻力。 

  作为领导,在选拔、提升下属时,对那些有真才实学,但却曾与你有过矛盾的人,你不妨把心胸放宽一些,用理性支配自己的头脑,抛开个人恩怨,从实际出穫,把他们提升、选拔上来。你这种莫大的涵养,一定会引起对方的尊敬和佩服,从而对你的一些偏见和仇恨也会化为乌有。你在按标准提升了一名下属的同时,又改善了与下属的关系,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呢? 

  这样一举两得的事情,只要你在实际工作中用心,就很容易做到。而如果只对选拔、提升下属这一事来说,就是要严格地按照标准去进行。 

  你是否能做到以下这些呢? 

  一个曾受到众人诽谤,大家公认不可救药的人,经过你的仔细考察,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这人很有才华。因而,你大胆决定将这位下属提升上来。 

  一个曾经当众辱骂过你的下属,仍然因为他专业能力强,而被你不计前嫌地提拔到你的身边。 

  一个相貌丑陋、身材矮小的下属,你并不是以貌而取之,而是考虑到他的真才实学,把他从众人之中选拔上来。 

  一个过去是你的同事,现在是你的下属的老朋友,在你选拔、提升下属时,他与别人条件相同,但是,你并不因为与他是老朋友,而失去公平地优先提拔他。 

  对一个曾经犯过错误的下属,你能辩证地看待问题,发现这位下属的可贵之处和闪光点,经过一段时间对他的培养、考察,把他提升到一个新职位上。 

  一个知识、能力都比你强的下属,你不会因为嫉妒而不去提拔他,而是敢于把他提拔到重要的位置上来。 

  做到以上这些,才能使你的领导工作顺利开展,你的领导威信才能逐步建立。虽然你提拔的人才可能一时还不能做得令大家满意,但你不必过于着急,是金子,终归有一天会发光的,这只是迟早的事情。关键是你提拔的下属是不是真正的金子。正确有效地提拔下属,能很好地证明你这位作为选拔者的领导所具有的用人素质。 

  如果下属能从你用人的态度上感到你办事的公平合理和严格,那么,你就会受到下属的信任,你的领导地位才能更稳固。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选拔者,需要每一位领导者首先要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在复杂的条件下,仍然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标准和尺度,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 

  当然,在选拔、提升每一位下属之前,你都可对其进行一段时间的考察。有必要的话,还要对其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培养,以使其达到选拔提升的标准,避免造成名不副实的不良后果。然后,你便可以在征求众人意见的基础上,通过正常的途径和方法,对其加以提拔。 

  创建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 

  一个企业的声誉是至关重要的,成功的企业管理者总是千方百计创造企业文化,来建立企业声誉,提升并且扩展企业声誉,达到发展企业的目的。作为企业文化,是由价值观念、企业精神、制度规范、习俗方式、英雄人物、物化环境等因素构成的。 

  价值观念是指企业员工一致的、关于客观事物对企业是否有价值,及价值大小的共同认识。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发育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员工共同具有的精神状态及思想境界。企业精神可以最大限度地鼓舞士气,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制度规范是指企业内部按照组织程序正式制定的成文的规章、规定,这些制度有利于企业的正常运转。 

  习俗方式指企业内部的各种风俗、习惯、典礼、仪式、娱乐等。 

  英雄人物指企业中能够成为其他员工榜样和表率的先进个人、先进团队。 

  物化环境是指企业内部的物质条件及物质成果,包括厂房设备、环境布置、文化设施、产品、服务等。 

  企业文化是企业运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它能够营造良好氛围,成功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信誉的有力塑造者。 

  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在75周年厂庆之际,成功的企业文化的塑造,成为人们谈论的佳话。 

  福特汽车始建于1903年。至今,福特厂已成为一个以汽车生产为主的产品品种繁多的综合性企业。除小汽车以外,还生产卡车、拖拉机、钢材、玻璃、聚乙烯、油漆、收音机以及世界通讯、太空探索和国际系统生产所使用的高档电子元件。 

  福特汽车公司在其建厂75周年,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公关活动,以提升其产品和企业的形象。福特厂庆的根本宗旨为:以福特人为荣,以福特产品为荣,建立起福特的自豪感。 

  福特以企业文化精神为基础,在厂庆之时,对企业职工、各地的汽车商和买主、社区的企业单位、股东等公众施加最大的影响。为此,福特公司利用大众传播媒体的优势向全世界传递厂庆信息,在庆祝周年里,每月至少有一次新闻发布,同时配有照片。每隔两周就有5套新闻资料袋寄给400家主要的新闻机构,这些资料包括48套有代表性的照片、14篇特写稿件。公司还为此制作了20分钟的介绍公司历史的幻灯片、3套介绍公司情况的录像带、1部28分钟的《福特世界》电影。这部电影配有世界十多种语言。并出版有5本介绍有关厂庆的书籍,其中一本画册《福特之路》销售量达11.5万册。 


第33节:提高公司凝聚力八大手法
  福特公司在厂庆日安排了这样奇特的场面:一批老式车的专家,身着上个世纪初的服装,在装配一辆遗留至今的1903年的A型福特汽车。汽车装配完毕,用曲柄发动之后,那辆老爷车领头,带着75辆各年生产的汽车举行车队游行,在乔治区,一辆1914年的T型福特汽车从阿特兰特装配线上开下来。 

  福特公司为厂庆开展的公关活动,从多方面动手,多层次地开展,规模宏大,影响广泛,它有效地将企业的各种信息传遍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福特公司的公关宣传准备充分,多方面进行协调与沟通,最大程度地向公众显示了企业文化与精神,以及企业的宗旨、资金和技术实力、企业的发展前景,最大范围地争取了公众对公司的了解、信赖和支持,增强了福特汽车公司企业职工的自豪感以及它的内部凝聚力,在公众中成功地树立了企业的整体形象。 

  福特公司的一系列企业文化手段取得了巨大的效果,成为公共关系运作中一次成功的典范。 

  当代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产品竞争、售后服务等转向了企业声誉与形象的竞争,企业与公众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依赖性大大加强了。随着大众传播媒介与现代沟通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企业通过市场和传播媒介与整个社会联成一体。因此,企业声誉的好坏,已成为企业兴旺或衰退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良好的企业声誉,已经成为开拓并巩固市场、获取稳定利润的神秘砝码。 

  企业文化是企业声誉的积极促成者,是培养企业良好声誉的沃土,重视企业文化,大力弘扬企业文化,便能赢得令人瞩目的企业声誉。 

  提高公司凝聚力的八大手法 

  一个聪明的老板要使他的员工具有对工作团体的向心力,可以依照下列八个方法来提高内聚力。 

  1.给予员工全体合一的认同 

  不论在会议的场合或指派命令的时刻,要在谈话中强调“我们”、“我们这个部门”或者“我们这个团体”,如此,才能使得员工觉得老板与他们同一阵线。如果一味的讲“你如何……”或“我怎样……”,员工的心目中便会觉得工作团体不甚重要,所以也容易显得满不在乎。 

  2.建立团体的传统 

  一方面在适当的场合偶尔可以把过去一些好玩、特殊而刺激的事件,不露痕迹地向员工叙述或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