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的周老板神色慌张地来找领事部求救。酒店坐落在斯德哥尔摩南城一条偏僻的小巷内,多次发生丢酒事件,且都是名贵的白酒。瑞典有关部门规定,店主上保险的前提是商店或公司夜里不许留人,否则,不予赔偿。周老板怕夜里丢酒,就想了个馊主意,用高档酒瓶装了一瓶掺老鼠药的酒,并摆放在名酒中间。在酒柜上贴了一张用瑞典文和中文写的说明:“该酒柜中有毒酒。”谁料到,就在当晚,那几瓶高档酒(包括那瓶毒酒)又不翼而飞了。他担心会出人命,便急急地找领事部帮拿主意。我们听后的第一反应是立即找电台和电视台,请他们立即播放,提醒偷酒人千万不要喝那几瓶酒。他当即打了电话。我们又建议他马上去警察局报案。他虽然很害怕,但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好去警察局。一连数天,未发生什么意外。又过了数周、数月,仍无异常,大家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下来。这次毒酒事件深深地教育了周老板和有此类想法的一些店老板。提高了他们的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瑞典是个法制社会,不能乱来,否则,吃亏的不仅是作案人,你自己也跑不掉。 长城饭庄的鲁老板是位中年女性,高挑的个儿,秀气中透着刚毅。她原是位舞蹈演员,在舞剧“红色娘子军”中演过连长。到瑞典后,本想教舞蹈。但苦于招不到学生,便和丈夫开起了餐馆。谁都知道,开餐馆最赚钱的是做酒鬼生意。因为卖酒赚头大,且小费也多。虽然能多赚钱,但敢做的人并不多。因为酒鬼兴起,乱砸乱打,如果你镇不住他们,不仅赚不到钱,还容易惹是生非。鲁老板心想,我是学舞蹈的,会肢体语言,为何不办个酒台试试?也许是性别上的互相补充,酒鬼一看是漂亮的女老板,都愿意到饭店来饮酒。他们插科打诨,有时也挑逗几句。只要不离谱,鲁老板就不理他们。如果过分,甚至动手动脚,鲁老板就会把脸一沉吼道:“你们规规矩矩地喝酒,老娘伺候你们。要想闹事,我的拳头可不认人。”这样说着,她便做出一个马步动作,将拳钩起来,但心里却没有底,怦怦直跳。酒鬼们见状,以为鲁老板会中国“功夫”,便个个像缩头乌龟一样没了动静。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鲁老板就变成了传说中的“中国女侠”,不仅吸引了酒鬼,其他顾客也慕名而来,想见识见识这位“女侠”。鲁老板不失时机地露两下拳脚,竟使观看的人惊叫不已,掌声不绝。就这样,生意越做越火。 她告诉我们,在国内时,有时演出晚了,回家走夜路挺害怕的,便学了几招防身用的拳脚,没想到,在国外发展还派上了用场。
第二部分:露易斯湖—加拿大篇冰雪奇观
没去过班芙,不知真有人间仙境, 没见过冰原,不知何谓巧夺天工。 这是我在加拿大参观了著名的风景区班芙后回程的车上诌出的一副对联。大家都齐声称道,并争先恐后地喊出:“不虚此行。”这就算是横批吧! 这是我和我丈夫宁兆喜在加拿大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馆工作期间的一次度假旅行。我在领事部工作,他任总领馆副总领事。
第二部分:露易斯湖—加拿大篇奔腾的冰河(图)
在我的想象里,冰原应是一大片望不到边的冰雪原野。年代久远,冰层厚重。除此之外,再也想象不出它是别的什么样子了。亲眼目睹了班芙的哥伦比亚冰原,我才惊异地发现,它简直是一条仍在奔腾的冰河。 当我们坐着特制的冰川大巴士,沿着陡峭的冰川路来到冰原上时,眼前的景物竟让我惊呆了:明明是一条壮观无比的大河,后浪推赶着前浪,泛着泡沫,咆哮着向前奔腾。却怎么在一刹那间被凝固了?有点儿像手拿遥控器,把“滔滔江河”的电视画面给“定”住了。我弯下腰去抚摸那不动的江河,浪花凸起的部分是硬硬的冰,波谷凹下的部分还是硬硬的冰。真的是一条“奔腾”造型的冰冻的河!为什么还波光粼粼?原来冰原刺眼的反光欺骗了我。我以最大的努力,开动着想象的机器。可能是几万万年前的某一时刻,地球骤然变冷,霎时间冰雪交加,将一条奔腾喧闹的河,魔术般地给“固定”住了…… 虽说奔腾的河被凝固住了,但这条凝固的冰河却实实在在地流动着,是一条流动的冰河。据科学家考证,这种几万万年堆积成的冰层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正在以每年25米的速度往下流动着。 啊!奔腾的冰河——流动的冰河! 据导游说,整个哥伦比亚冰原占地389平方公里,漫布在千山万壑之中,可谓宽阔无比。而游客能到达的只是这么很小的一片。然而,就是这很小的一片也足以使人赏心悦目了。
第二部分:露易斯湖—加拿大篇驰骋的雪山(图)
班芙的雪山是著名的落基山脉的组成部分,其中的哥伦比亚山高达3747米。举目所至,四周都是终年积雪,直插云霄的山峰,正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从飞机上望下去,散布在山谷间的许多明镜般的湖泊闪着光。层层叠叠的白雪有的缠山头,有的绕山腰,似云似雾,虚幻缥缈。当我们乘坐缆车游览一座雪山时,一路观光,一路赞叹。山在舞,雪在飘,云在走,人在飞。天与人的拥抱,人与自然的融合,那种感受,即使身在“此山中”,也难以名状。只有一个字可以概括:美,超凡脱俗的美。你看,山有湖为伴,湖有树为伴,树有雪为伴;雪有云为伴,云有天为伴,彼此映衬,相得益彰。而这一切又都在人的面前展示着它们无穷的魅力。美化着人们,警醒着人们,抚慰着人们,荡涤着人们。 驰骋的班芙雪山何等壮美!大自然千万年造就的这一杰作,将永远珍藏在天地间这座大博物馆里。
第二部分:露易斯湖—加拿大篇诗情画意的冰原湖(图)
班芙的雪山环抱中,有许多有名的湖泊,如玛琳湖就是世界有名的第二大冰原湖。还有英瑞湖、露易斯湖等。这些湖在夏日都可供游人划船、垂钓,是游人流连忘返的地方。这些湖泊中,我独钟情于露易斯湖,因为她充满了诗情画意,令人心醉。 人们都说中国天山的天池美,传说那是西天王母娘娘的瑶池。如果不美,焉能成为仙人的定居之地?!如果露易斯湖不美,焉能成为现在加拿大流通货币——20元纸币的主体图案?!如果她不美,美国好莱坞又焉能选在此地的河上拍摄《大江东去》的电影?!但这毕竟不是我自己的感受。当我置身露易斯湖畔时,我真的被她那无与伦比的美丽慑服了。在三面雪山的环抱中,露易斯湖像一块晶莹剔透的绿宝石镶嵌其中,但又袒露着胸怀,无私地奉献着自己。彼时彼刻,我仿佛看到了19世界法国杰出的油画家柯罗笔下的《晨》,静谧甜美,婉约清幽;又仿佛听到了著名的音乐大师贝多芬的钢琴曲《致爱丽丝》,那么清丽、端庄、高雅、安详。撩拨得使人想冲过去,但又却步;想靠近,但又怕亵渎了她的圣洁…… 美哉!圣哉!净化灵魂的冰原湖! 美哉!圣哉!诗情画意的露易斯湖! 一张小男孩的照片 我正在翻阅金老先生递过来的相簿,这是一本很旧、已褪了色的老相册。我小心地翻开扉页,映入眼帘的是并排贴着的两张黑白照片。左边的是金老先生夫妇当年的结婚照。照片虽因年代久远而发黄变淡,但金氏夫妇年轻时潇洒、清秀、和善的面庞仍清晰可辨。右边是一张小男孩的照片。因金先生只有两个女儿,我便问道:“这是谁的孩子?”金先生颤抖地把相册接过去,小心地放在自己的膝盖上,两手压着相册,生怕它会长出翅膀飞掉似的。然后,他的回忆像小河一样,缓缓地流淌出一个故事: 金先生系独子,二十七岁时,与独生女吕小姐喜结良缘,月下老是中学教员刘老先生。金、吕、刘三家皆是书香门第,且属世交,关系非同一般。金先生结婚那天,刘老先生的七岁幼子也在场,遂有了一张小男孩的照片。 没想到,阴差阳错,半个世纪过去了,竟还没将这张照片交还本人。 金先生原籍是东北大连,曾在张学良将军任校长的东北大学读工科,日文尤其出众。“九一八”事变后,一大批热血青年,在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感召下,投笔从戎。金先生同他们一样,也毫不犹豫地穿上了军装,勇敢地投入抗日救国行列。他从东北转战到华北,一直到大西南,亲眼目睹了侵略者给中国带来的深重灾难。几次请缨,终因他是技术兵种而未能直面日本鬼子,这是他人生的一大憾事。日本投降后,他以为大功告成,可以解甲归田,从此回老家大连,侍奉双亲,以近独子之孝心。没想到内战又起,作为一名国民党的军官,他被迫站到了共产党的对立面,这是他人生第二件憾事。建国前夕,正在国民党军队服役的金老先生连同妻子和刚出世不久的女儿一起被裹胁到台湾。当时,既不能同父母亲友告别,也不知逃往何方。他们几乎是两手空空,唯独这本相册一直陪伴着他们。从此,隔海相望,失去了联系。 三十年过去了,金先生退役了,他自由了。经朋友介绍,举家迁往日本东京,捡起了荒废多年的专业并兼做翻译工作。他还利用工作之余,翻译了一本冶金方面的专著,希望以此来报效养育他的祖国。此时,金先生的心境已从忧郁逐渐转向了平和。 在“史无前例”的那个年代,他们偶然在电视和报纸上看到和读到了关于照片上的小男孩已经到中国驻日本使馆从事文化工作,当了外交官。金氏夫妇惊喜万分,恨不得马上与他联系,约他见面,畅叙别情。但第六感告诉他们,这是要付出代价的。弄不好,小男孩会因此身败名裂。几十年来企盼的,如潮水般日夜冲撞着他们的心灵的相见欢,一下子被巨大的恐惧压了下去。此后,金老夫妇到中国大使馆附近转悠,希望能够见到长大的小男孩,但又怕见到他……他们每天看着小男孩的照片,猜想着大陆一些亲友的景况,恨不得插上翅膀,回到故土看一看,但他们不敢,“回归”只是在梦里萦回。 一晃又是十年过去了,他们又随子女到加拿大定居。子女深知二老的心愿,几次劝他们到大陆走走,但两位老人年事已高,身体多病,加之心灵的多重创伤,终未成行。小男孩的照片依旧在这本老相册里。 听了老人的这段往事,我的心情很沉重。因为二老都已年逾古稀,来日无多。可是他们还有一个梦要圆,就是在他们有生之年,能将小男孩的照片完璧归赵。我,作为一名中国的女外交官,从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深知这位台湾老兵——我的同胞那种难言的苦涩的多重的回归梦。如果这维系他一生的最后的一个梦也圆不了,那将成为他第三个,也是最后一大憾事。心力交瘁,风烛残年的老人啊,我怎么能眼睁睁地让您抱憾终身呢? 我决心把这断了线的风筝接起来,哪怕成功的希望只有百分之零点一,也要试一试!经过辗转查询,终于了解到,照片里的小男孩是我国文化部某部门的领导。两位老人得知这一消息,十分高兴,希望尽快把照片送到他的手里。邮寄?不大放心,最好托可靠的朋友带去。事有凑巧,我的一位朋友是加拿大某公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