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的作家,从他们笔下,我们总看到对爱兵如母的渲染,而不见睥睨硝烟的冷峻战神。怪哉!
第九部分 孩子最多的人家第63节 脏活累活亲自干
朱德对孙辈们学习现代科学知识很看重。他一再向孙辈们强调:祖国的建设,就靠你们这一代了。如果你们今天不好好学习,掌握本领,将来就是对祖国无所贡献的废人。 当孙辈们在学校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朱德就会喜形于色。但是如果学习成绩总不能让他满意,他就会以一种表面疏远的方式,对孙辈进行鞭策。 据朱敏署名的一部回忆中叙述: 朱德对她的孩子健健和窝窝,一直是挺喜欢的。可是当健健几次考试成绩都不好后,朱老总就严肃地批评了健健。 虽然戎马大半生,但朱德始终不曾丢弃生于山乡的劳动本分。自幼生长在江西农村的康克清,在这一点上和老总是琴瑟相契。他们对孙辈们人格德行培养,最初就侧重在热爱劳动上。 在北京,朱老总通常住的地方有两处,玉泉山和中南海,以住玉泉山的时候居多。朱德诞生于蜀东北的山乡,长年的戎马生涯又一直与大山相伴,江西的井冈山,陕北的黄土高原。 夺取政权,进了城,他还爱住在山上,虽说是小小的玉泉山。他乐此不疲的运动,就是带着身边的人和孩子们爬山,这显然与他的人生经历和他的性情有关。把朱德的爱山和毛泽东的恋水,往一块儿一联系,不油然脑子里就冒出那句古话:“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不论是玉泉山还是西楼寓所的房前屋后,朱德和康克清都自己动手种上了蔬菜和杂粮。当孙辈们长到一定的年纪,朱德、康克清就带领他们一起耕耘劳作。从翻地、播种,到锄草、浇水、掏粪、施肥,都无一遗漏地要他们参与。 特别是那些脏活、累活,朱德和康克清一定不让工作人员代劳,亲自带着孙子们干。孙子们回忆说:“放学后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家的菜园浇水。这种从小养成的劳动习惯,使我们后来对参加劳动,吃苦受累,感到很自然,根本不觉得什么。” 由于精耕细作,照料得勤,朱德家周围地里种植的蔬菜和杂粮,总是丰产丰收。他们除了自家享用一部分外,其余都送给了西大灶食堂。西大灶食堂收到朱老总家送来的瓜菜,就堆在一起,展览给来食堂就餐的人看。 兴许是因为土质比较肥沃,加上一家人的悉心侍弄,每到收获季节,朱德家的菜园子更是满眼的硕果累累。朱老总带领孙辈们在自家园子里的劳作,还吸引了中南海里的其他孩子,也到他们的园子里来帮忙。 吴振英的长子吴陕立,就与老总的孙子、侄孙们,把积来的粪肥,都填在一株冬瓜的下面。这株冬瓜长得藤粗叶阔,朱德不明其中奥秘,问孙辈:“怎么这株长得这么壮啊?”孩子们笑而不答。 后来,粗藤上结出一个75斤重的特大的冬瓜,被送进了中国农业展览馆里展览。结果,朱德的冬瓜,又像当年朱德的扁担一样,被写进了报道和课本里。这其间,也有孙辈们的一分汗水。 援朝、和平的父母朱琦、赵力平都在天津工作,家也安在天津。有时候的寒暑假,援朝、和平就到天津和姥姥、父母一起住一段。离京时,朱老总会对孙子们做一番交代:“虽然是去度假,但也不要只是玩。要帮父母做些家务活,争取学会一两项技能。” 孙子们记住了爷爷的嘱咐,陆续学会了一些手艺。一年的假期,和平在回天津的时候学会了生火和蒸馒头。他特别兴奋,回到北京就急着露一手。奶奶看着和平在炉前、案板边的紧张忙活,内心充满欢喜,馒头蒸得好坏已经不重要了。 那段时间,朱德正在外地视察,奶奶看罢演示,对孙子说:“快给爷爷写一封信,把这件事告诉他。”以往,朱德在外地,接到家里的来信,并不一定马上就回。但当他看到孙子的这封信后,立即回了一封信,对孙子的进步和成长,给予了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