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4-不再疲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4464-不再疲惫- 第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身体与每日能量运动锻炼

    今天,大多数美国人都已经知道有氧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好处。像快走、慢跑、游泳、自行车运动、舞蹈、滑雪这类运动,增加了氧气消耗,尤其是在每周三四次、每次15~30分钟的情况下非常有益于健康。这些运动的最终结果是调节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可以起到控制体重、增强心血管功能、调节胆固醇和葡萄糖水平等作用。健康心理学的进一步研究还表明,运动能够减轻压力、恢复身体能量。    
    虽然人人都知道有氧运动对人有益,但是只有大约半数的人能坚持进行体育锻炼长达6个月以上。因此,健康心理学家要努力督促人们完成自己的健身计划。为什么?研究发现,只有树立了确定的目标(比如要减掉15磅体重),保持一种积极第1章健康心理使你充满活力19的态度,你才有可能长期坚持锻炼。    
    在下一章里,我们要具体分析运动锻炼为什么有助于保持你的能量平衡。    
    营养    
    有句俗话说:“你吃什么就成为什么样子。”尽管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这句话其实很有道理。一个人的饮食习惯强烈地影响着他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这正是健康心理学家花费心血进行研究的原因之一。人们相信,某些特定的食物会引起某些病症或加重某些病症。比如,过量摄入食盐和血压增高有关,而饮食富含脂肪又会影响到胆固醇的指标。    
    单纯的碳水化合物——比如糖块里含有的,能够很快被消化,并提供能量给你的身体。不好的是,碳水化合物缺乏一些基本的营养素,不能保证你长期活动的能量需求,还可能让你吃了又想吃。而过量摄入卡路里指标高的糖分,会使人产生疲劳感。日常饮食的糖分过高还会导致各种问题,比如肥胖症、糖尿病、龋齿和焦虑综合症。碳水化合物对于即时的能量需求是有用的(比如临时需要体力的时候),但它不应该成为你饮食的基本内容。如果你习惯性地摄入过多糖分(还有咖啡因或酒精),你就必须加以改变,这才有可能保持精力充沛。可以考虑用复合型的碳水化合物,比如全麦面包或者意大利面条,这些东西消化慢,可以保持一个稳定的能量水平,它们应该占据你日常饮食的最大部分。    
    氨基酸(aminoacidL…Carnitine)和B5等维生素可以促使身体产生更多的能量,还有一些草药,比如人参和银杏,据说也能起到这种作用。要记住,对于维生素以及草药,不同学派甚至不同临床医师的看法很不一致,所以得由你自己来进行判断。在第3章里我们还要讲到营养。    
    态度与认知模式    
    摆脱疲劳的关键是要消除认知上的扭曲,或者叫做非理性思维,是这些东西阻止你享受美好的生活。认知心理学将出现在第5章,告诉你无效的思维习惯是如何引起诸多问题的。你要学会分析并纠正你对生活的错误看法,在这些看法上你采取了不适当的行为。比如,你已经承诺过多,却错误地认为必须满足所有人的要求,态度重建会教你向自己非理性的思维模式挑战,教你学会说“不”。认知疗法是你强有力的工具,使你不再承担过多的压力,使生活恢复平衡。    
    精神追求    
    有宗教信仰的人都认为,健康的身体和精神信仰及其带给你的东西绝对有关,包括和平、爱、自我接受、信念、希望、责任、快乐、坦诚、同情、慈善和为别人服务的思想。在本书的第9章和第10章里,我们要着重讨论精神在克服慢性疲劳上的作用。现在我只要说,许多人战胜疲惫感的过程就是建设精神意识与信仰的过程。


身体与每日能量注意事项

    本书针对的读者群是那些因压力过大、生活方式不当却又拒绝承认这一现实而感到疲惫不堪的人们。不过,另有一些人,他们的疲惫感是由真正的身体病痛造成的。我们在本书中提出的建议对这些人当然有益无害,不过在应用这些方法之前,你一定要请医生做出医学诊断,并接受正规保健专家的指导。一般说来,真正的身体病痛不能仅仅依靠自助法,最好是将其作为正规治疗的补充。另外,疲劳感可以是许多身体病痛的征兆之一,甚至一些严重的疾病(比如甲状腺问题、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各种硬化症、失眠症、抑郁等等)。也就是说,你一定要请医护人员全面检查一下身体,看看你的疲劳是起因于医学原因、生活方式不当还是别的问题。我们必须强调,自我诊断只能带来灾难。    
    当然,你在克服疲劳感的过程中,也可能有时候感到自己好像得了重病,你甚至希望自己得的是一种可以清楚诊断出来的疾病,而不是像什么无效的社会应对方式的问题。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这是因为人们都喜欢定义清晰的命名。不幸的是,生活可不是简简单单、直来直去的。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医学化了的社会,它总是给所有情感都加上疾病的标签。这样做似乎能减轻人们因心理问题而引起的负罪感,还可以减少因为必须自己解决心理问题而感到的压力。    
    让我们面对事实吧。患上可诊断出的疾病似乎更合情理,它的含义是:只要找对了专家、医生,或者技师,就一定能发现直截了当的解决办法。    
    小  结    
    健康心理学是一门学科,旨在探究与理解身心之间的相互关系。希望本章内容让读者懂得,慢性疲劳大多源自日常生活压力所造成的失衡状态。    
    慢性疲劳存在于身心交界的层面上,是身与心协调与否的真实反映。从东西方的思维角度看,慢性疲劳与失衡的生活方式有直接关系,失衡的生活方式又与压力、不良饮食习惯、运动不足、消极生活态度以及对精神事物缺乏兴趣有关。不过,无论原因是什么,疲惫不堪是一种很难受的感觉。为此我们撰写了本书,给读者提供一整套循序渐进的平衡能量的方法,使你的身、心、神变得更健康。    
    我们能告诉读者的好消息是,你有办法克服生活失衡,你选择的这条路会带给你丰厚的回报——也就是健康、重新焕发的活力和充沛的能量。    
    特写:两种疲劳    
    有许多不同的病症会使患者感觉疲劳,其中有两种疲劳感较为突出:一种叫做纤维肌痛综合症(fibromyaltiasyndrome,即FMS),另一种叫做慢性疲劳综合症(chronicfatiguesyn…第1章健康心理使你充满活力23drome,即CFS)。这两种病症在近些年来得到了医学界越来越多的注意,但是仍有一些临床医生认为它们还不能作为准确的医学诊断疾病。我们在这里并不准备涉及专业性的争论,只是给读者提供一些必要的基本知识。    
    FMS——纤维肌痛综合症    
    这种病表现为肌肉与骨骼的疼痛和疲劳,并有一系列失调反应,具体表现为持续的疲惫感、身体酸痛、一些区域有痛点、心情沮丧、肠胃不适、头痛和睡眠不安,有些症状能够严重到扰乱患者正常生活的程度。FMS已由美国全国健康学会(NIH)确定为一种病名,在美国受其困扰的大约有500万人之多,一般在35~60岁之间。这种病也曾被称为“纤维组织炎”,意指肌肉出现炎症。    
    对于该病的致病原因,研究者们众说纷纭,但很多意见认为,许多患者得病前就有这种倾向:另外,压力过大、感染等等因素往往是导火索。另外一些研究人员则认为它由中央神经系统失调引起(比如神经传导素或激素分泌水平紊乱)。气候、冷热、风寒的变化、激素分泌水平不稳定(经前及更年期)、压力、抑郁、焦虑和过度劳累都会使症状加重。    
    无论其致病因素是什么,这种病症常常被简单地说成是“心理影响”造成的,或者被误认为是流感、关节炎或是其他什么炎症。有时,医生会把它当成一个垃圾筒,把难以判断的病痛统统扔到里边。传统的治疗原则就是止痛和改善睡眠。    
    CFS——慢性疲劳综合症    
    这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病,对大脑和其他许多生理系统产生影响,使患者难以正常地生活和工作。症状一般包括疲惫无力、精力不足、短期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伴随着还可能出现一些类流感的症状,包括肌肉和骨节疼痛、嗓子痛、淋巴结肿大、头痛和失眠。有研究认为,多达80万美国人受到此病的折磨。    
    多年以来,临床医生一直以为此病的致病原因是EB病毒,即引起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毒。但是现在看来,它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按照疾病控制中心(CDC2002)网站的说法,得到较多研究的一些可能因素有滤过性毒菌感染、创伤性经历、生化毒素和压力过大。    
    尽管人们还不知道这种病的真正致病原因,患者还是应当到医院定期诊治。患者可以考虑服用西药或草药,还可补充维生素,进行运动锻炼,找专业医师进行咨询。


身体与每日能量注重整体性:整体观与你的健康

    取胜的法宝是慢而稳。    
    ——伊索    
    在前面我们谈到平衡,谈到身体的能量,还谈到身心关系,这些讨论本质上是对整体观的讨论,整体观可以说是一种从多种角度认识世界的方法。健康心理学家们日益认识到,人们必须从多种角度来审视生活。我们得承认,生活是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不能只有唯一的一种解释,如果这样,就是对生活的简单化。把身、心、神三者综合起来考察,这就是整体观。那些以整体观为理论基础、协助你获得生活平衡的种种行为也就是整体性的生活行为方式——我们建议大家恢复精力与生活热情的方式。    
    要接受整体性的生活行为方式,你首先要意识到,你的生活态度、行为方式会从正面或者负面影响你的健康状况,这就要看你自己的选择了。如果想减轻压力,生活得和谐而安宁,就一定要坚定地去做那些对你的身体、心理和精神健康有益的事情。    
    让我们举例说明整体观在医治慢性疲劳上如何应用。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很难坚持自己的立场,甚至根本不会拒绝他人。他们总是答应别人的每一项要求,结果很快就变得疲惫不堪,这是因为,他们不能为自己的允诺设置清楚的界限。这样做可能有多种原因,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他们在内心设有某种“禁令”,比如在幼年被迫去争取他人的肯定,或者身边的大人曾暗示他“闭嘴”,而且不得表示自己的需求去麻烦别人。至于应不应该坚持己见,我们中的很多人都从家人、老师、朋友、牧师或者大众传媒那里接受了一套相互矛盾而又缺乏理由的信息。我们需要了解这些信息分别出自哪种理论,这对于我们进行鉴别、选择接受或者拒斥是很有帮助的。    
    另外,对于我们这些生长在某种宗教环境中的人们,一些有组织的宗教团体宣扬的教义、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也有可能发挥强有力的作用,不管它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例如,一些宗教团体教导人们要勤奋工作,干得越多越好,这样可以赢得上帝的宠幸,或者证明你得到了上帝的宠幸。不过很可惜,这两种追求精神升华的方式都忽略了上帝慷慨赐予我们生活的恩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