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的人生启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莎士比亚的人生启迪- 第2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晚饭后的餐桌上,妈妈把40芬尼交给了小马克,同时交到他手中的还有另外一张账单——妈妈要求小马克支付的账单,内容如下:    
    父母为你营造的幸福生活,0芬尼;    
    十年当中的吃喝用具,0芬尼;    
    你生病时妈妈床前床后的护理,0芬尼;    
    爸爸妈妈一直真心地爱着你,0芬尼;    
    共计0芬尼。    
    小马克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看到母亲开出的账单他羞愧地低下了头,并且把母亲交给自己的40芬尼还给了母亲,但是母亲却让他留下做个纪念。从此以后,小马克更加勤快懂事了,他学习和干活时再也不用父母督促,到了后来他终于取得了令许多人羡慕的成就。    
    教育孩子需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除了爱心和责任之外,父母还应该掌握教育孩子的智慧。我们不用像普洛斯彼罗那样,将自己放逐于荒岛,对孩子进行15年不间断的辅导,但是我们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孩子从自己的言传身教中感受到亲情,学会感恩和宽容,并且教会他们学习和做人的准则。    
      


第三部分:美好生活享受生活的真实

    被云遮蔽的楼阁、宏伟的宫殿、庄严的庙宇,甚至地球本身,以及地球上所有的一切,都将消失,就像一场梦境,连一点云烟的影子都不留下。构成我们的元素也就是那梦幻的元素,我们短暂的一生,前后都环绕在沉睡之中。    
    普洛斯彼罗,《暴风雨》第四幕第一场    
    在懵懂无知中,我们睁开双眼感受这个充满阳光的世界,当时我们感受到更多的可能是阳光的刺眼和皮肤的不适应,因为一切都与母体中的温暖和湿润大不相同。在成长与思考中,我们开始思索我们所面临的一切。直到我们要离开人世的那一刻,闭上惺松的双眼,我们可能依旧搞不清楚现实究竟是什么。在不同的人眼中,现实有不同的模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普洛斯彼罗将现实世界比喻为短暂的幻梦,他认为,所有在人们眼中看来真实的东西都会消失,不留一丝痕迹,一切都仿佛只是一场“沉睡”。     
    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现实生活当中,经历了成长的蜕变,也经历了生与死的交接,可是又有谁能在离开尘世的那一刻对现实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我们不由得问自己,如果所有的一切都终将消失,我们能够把握的是什么?我们曾经得到过什么?在来去匆匆中我们得到的更多,还是失去的更多?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进了莎士比亚的世界,也许普洛斯彼罗的结局给了我们一个答案:一向认为现实不过是一场“沉睡”的普洛斯彼罗最后结束了孤独的隐居生活,走出了自己架构的超自然世界,从此与魔法一刀两断,回到了现实生活中的家,参加了女儿的婚礼,并退居于米兰养老——普洛斯彼罗一度试图脱离现实,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享受生活的真实。    
    或许有时候现实的无情和悲惨让我们宁愿相信一切都只是一场梦幻,或许我们自己有时候会在迷茫中分不清自己究竟身处现实还是在梦境中游荡。可是只要我们经历过,生活过,现实就会为我们的生命打上深深的烙印,我们虽然不可能摆脱现实中的种种不快,但是我们却可以让自己充分享受母亲十月怀胎之后赋予我们的这份生存的权力,还有这并非万物都能享受到的生活的真实。    
    享受生活赋予我们的种种乐趣,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就可以从中发现过去从来没有注意过的充实和真切:孩子的啼哭声、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事业上的大起大落以及亲朋好友的分离与团聚……所有的一切,难道都不值得我们珍惜吗?拥有过,是一种幸福,错过了,就很难再重新开始。


第三部分:美好生活心与心相通

    最大的不幸是独自忧愁,任何的欢乐都擦身而过;倘若有同病相怜的同伴,再大的痛苦也会解去一半。    
    《李尔王》第三幕第六场    
    人的一生总不会一帆风顺,当人们遇到忧愁和痛苦时往往需要的是与他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有些人认为向别人倾诉自己的不幸是弱者的表现,真正的强者会将所有的烦恼深埋于心底。如果你真能将这些烦恼自行解决,从此不再受到它们的困扰和焦虑,那你完全可以严守自己的痛苦。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埋在心底的烦恼不但不能得到解决,反而还会在心中任意滋长,直至使我们的情绪受到更恶劣的影响,最终破坏我们生活的幸福和工作的快乐。    
    既然我们每个人都身处于众人围绕的社会当中,就不应该彼此封闭自己的心灵。分享心事不等于乱发牢骚,无论是悲伤还是快乐,其实都需要彼此之间的坦诚相待,没有人分享的幸福将失去其本来的甜蜜,而缺少了沟通的悲伤则会愈加令人感到悲痛。李尔王被自己的亲生女儿赶出家门后,在最落魄的时候感受到了无人分担忧愁的巨大痛苦,这种孤独的痛苦比起忧愁本身来说更令人伤心。    
    当身边的亲朋好友因为过于抑郁而自杀身亡时,我们或许会说:“我从没想到他有这么多的麻烦,为什么我没能早一点了解他的内心呢?”或者当原本亲密无间的爱人之间彻底分裂时,彼此才想起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与对方共享快乐、分担忧愁了;或者当我们兴高采烈地向父母宣告自己的成功时,却发现自己的父母早就因为操劳太盛而卧病在床……    
    人与人之间如果缺少必要的沟通,常常会引起心理或者精神上的疾病。如果长期缺乏人际间的交流和沟通,无人关心,得不到帮助,就很容易造成由此而引起的其他社会问题,诸如心理畸形、暴力等。    
    在今日钢筋水泥的世界里,心与心需要沟通。如果你有一个快乐,与人分享了,那你就有两个快乐;如果你有一份痛苦,与人分担了,那你就会少一半的痛苦。心与心的沟通是一种理解,被人理解是幸福的,因为心灵能得到慰藉。心与心的沟通是一种相互支持,是一种爱的传递,是人们生活的需要,与人分担痛苦,可以解除你的忧愁与疲惫。    
    莎士比亚认为麻烦应该与别人共同分担。他的仁慈和良好之人际关系提醒我们,如果我们陷入麻烦,应该向朋友敞开心扉。如果我们的朋友陷入麻烦,则应该帮助他们,督促他们与我们共渡难关,或者是想办法安慰他们,这就是文雅、善良的莎士比亚要求我们做的。    
      


第三部分:美好生活坚持自己的希望

    当我还能说“我现在是最不幸的”,就还没有糟糕透顶。    
    爱德伽,《李尔王》第四幕第一场    
          
    成功一旦在望,就像燕子穿空似的;有了希望,君主可以成众神,平民可以为君主。    
    里士满,《理查三世》第五幕第二场    
    命运是不可捉摸的,在我们欢欣雀跃时也许不会对这句话有深刻的体会,但是当不幸降临到自己头上时,人们总是会感叹命运的无常,总是会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无助、最不幸的人。其实生活中的种种劫难没有几个人能够逃脱,在慨叹自己倒霉透顶之际,也许下一件更倒霉的事情还在等着你。可惜没有几个人会这样认为,或者当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时,会被当事人当作多嘴的乌鸦赶出家门。但是静下心来想一想,有谁能保证自己不会遇到更倒霉的事情呢?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难道我们现在面临的不幸就当真如自己想像的那般绝望吗?    
    当面临不幸时,应该如何对待?莎士比亚为此提供了两个方法。首先,正如爱德伽清楚地指出:事情还有可能变得更糟,你还可能会死。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这个世界上还有人的生活比我更加糟糕,我永远都不是最不幸的那一个。如果说这种做法有些过于阿Q时,我们不妨采取莎士比亚为我们提供的另外一个方法——希望,这是里士满所极力倡导的。如果有了希望我们就会全身充满力量,而且可以勇敢而积极地面对一切,更重要的是,充满希望的心态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行动常常能使我们的梦想成真——里士满本人在表达出他的希望后不久便成为了国王。    
    也许你正承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也许你心仪的爱人已经投向了别人的怀抱,也许工作的压力使你感到喘不过气,也许你要面对身体残疾的痛苦……如果你暂时不能改变这些,甚至你没有勇气去承受这些,但你要知道如果你就此消沉下去,那么痛苦只会更多,你的生活只会更加不幸,而有了希望一切都会不同。所以无论你身处怎样的困境,都一定要心存希望。    
    你要相信有希望支持的欲望之力,因为这股力量能将出身低微的人,推向成功与财富的宝座。它宛如太阳、星星那般璀璨光耀,是改变你命运的引导,你借着它,即使遭受上百次不同的打击挫折后,仍能高奏凯歌。    
    


第三部分:美好生活珍惜真正的朋友

    相知相惜的朋友,应该用钢圈箍在你的灵魂上。    
    波洛涅斯,《哈姆雷特》第一幕第三场    
    在古犹太人那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则关于朋友的故事:    
    一位父亲在临终之际告诉儿子,“除了一生积攒下来的财富,我留给你的还有一生当中惟一的一个朋友,他住在一个非常遥远的地方,这是他的地址。如果你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那就去找他。”说完父亲把手中一个写着陌生地址的纸条交到了儿子手里,然后就撒手人寰了。    
    失去了父亲的儿子感到了万分悲痛,在悲痛之余他又为父亲临终时留下来的话感到不解,“我自己就有不下一百个好朋友,为什么父亲要我在遇到困难时去找他那位已经多年不再联系的惟一的朋友呢?何况他还住得那么远。”虽然对父亲的话感到不甚理解,但是一向孝顺的他还是把父亲留下来的纸条保存到了一个稳妥的地方。    
    在父亲死后的几年之内,儿子不断宴请自己结交下的朋友,当朋友遇到困难时他总是慷慨解囊。由于过度花费又没有其他进账,父亲留下来的钱财很快就被他花光了。当几乎一无所有的他向那些曾经求助过他的朋友们寻求帮助时,没想到过去笑脸相迎的朋友们一个个都变得冷漠至极。    
    在心灰意冷之际,他想到了父亲临终时留下的纸条,于是他简单地打点行装,开始寻找父亲那位多年不见的朋友。    
    经历了风风雨雨,他终于来到了父亲的老友门前。父亲的老友显然家境并不富裕,看到这些他甚至都想打退堂鼓了。当他疑虑重重地向对方说明自己的身份并且表明自己目前的困难时,他看到这位老人很快走了出去,然后从外面抱回来一个看起来年代久远的坛子,一边从坛子里面取出十几块金币,一边告诉年轻人,“这是我年轻的时候和你父亲一起做生意时分得的利润,你全部拿去,用它们来创造更大的财富吧。”    
    年轻人带着十几块金币走了,同时他带走的还有对真正友谊的大彻大悟。    
    真正的朋友往往不是你得意时身边的前呼后拥者,也不是你风光正盛之时手捧鲜花向你祝贺的人。真正的朋友是在你困难时向你伸出援手的人,是在你孤独落魄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