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完成,该回去晒晒衣裳了。情况还紧的很!”
战士们已经把打捞出来的战利品,全装在他们的小船上,准备转移,一
人摘了一片大荷叶顶在头上,抵挡正午的太阳。几个青年妇女把掉在水里又
捞出来的小包裹,丢给了他们。战士们的三只小船就奔着东南方向,箭一样
飞去了。不久就消失在中午水面上的烟波里。
几个青年妇女划着她们的小船赶紧回家,一个个像落水鸡似的,一路走
着,因过于激动和兴奋,她们又说笑起来,坐在船头脸朝后的一个撅着嘴说:
“你看他们那个横样子,见了我们爱搭不理的!”
“啊,好像我们给他们丢了什么人似的。”
她们自己也笑了,今天的事情不算光彩,可是:
“我们没有枪,有枪就不往荷花淀里跑,在大淀里就和鬼子干起来!”
“我今天也算看见打仗了。打仗有什么出奇,只要你不着慌,谁还不会
趴在那里放枪呀!”
“打沉了,我也会浮水捞东西,我管保比他们水式好,再深点我也不怕!”
“水生嫂,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不然以后还能出门吗!”
“刚当上兵就小看我们,过二年,更把我们看得一钱不值了,谁比谁落
后多少呢!”
这一年秋季,她们学会了射击。冬天,打冰夹鱼的时候,她们一个个登
在流星一样的冰船上,来回警戒。敌人围剿那百顷大苇塘的时候,她们配合
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
诗化的小说
——《荷花淀》导读赏析
孙犁的作品,虽然绝大部分是小说和散文,但却具有近似于诗歌的艺术
魅力。其中有些篇章,完全可以当作抒情诗来欣赏。
《荷花淀》是孙犁的成名作、代表作,写于1945 年的延安,发表于同年
5 月 15 日的《解放日报》。一问世,就以其极其鲜明的艺术特色获得了一致
的赞誉,成为解放区小说的传世佳作之一。
作品写的是抗日战争年代白洋淀地区一群妇女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和
对敌斗争。最为明显的艺术特色,就是对生活进行诗化处理,着意营造清新
优美的诗的意境,具有浓郁的抒情味。这一特色,首先体现为对日常生活场
面的诗化。一开篇的“月夜织席”就是一幅被完全诗化和“美化”了的劳动
画面,在这里,荷花淀的自然风光的美和水生嫂劳动姿态的美交相辉映,构
成水天一色、空濛淡雅的梦幻般的境界,有力地烘托出人物心灵的美和生活
本身所蕴含着的无穷诗意。其次体现为战斗场面的诗化。先写“湖面遇敌”
后妇女们摇船的画面,有惊无险,洋溢着战斗的诗情画意。接着作家用散文
诗的笔调,匠心独运地通过一群没有战斗经验的妇女的切身感受和体验来描
写战斗场面:“荷花变成人了?”传奇不奇,把一场干脆利落的水上伏击战
完全诗化了,充溢着轻松欢快的情绪,有力地揭示出白洋淀人民生活和战斗
的诗意美。再次还体现为小说语言的散文诗化,尤其是一些写景状物的语言,
看似三言两语、轻描淡写,实则境界优美、意蕴深远。
小说还以白描的笔法,勾勒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白洋淀青年妇女的群
像,表现了她们识大体、顾大局、爱丈夫、更爱祖国、豪迈乐观、多情善良
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对于妇女们的动作和对话的描写极为生动传神,亲切自
然而富有人情味。尤其是三次对话描写,戏谑中暗含着对丈夫的夸奖和眷恋;
别离的伤感中又有着为丈夫保卫祖国的行动而感到的自豪;表面的埋怨深藏
着赞许和不甘落后的自尊。这一切,都被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照射得富有光
彩。
作品构思新颖独特,追求小说的散文化结构。虽然采取有头有尾的叙述
方式,但主要是通过若干场景、细节来刻划人物。时间是从夏到秋冬,空间
是从家里到湖上,在情节的进展中,运用了有详有略、灵活自由的散文笔法,
重点写了三个场面:月夜织席夫妻话别;马庄寻夫湖面遇敌;荷淀伏击打捞
战果。并在三个场面中时不时插入散文诗一样的句式或自然段,以此来俯瞰
妇女群像,给人以从容不迫、舒卷自如、浑然天成的感觉。可以说,《荷花
淀》是小说,也是散文,更是诗。
(钟正平)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存目)
丁玲
土改运动的艺术写照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导读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出版于1948 年9 月。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
出现的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长篇小说,是丁玲小说创作道路上新的里程碑。
作品写的是从中共中央下达“五四指示”(1946)到《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颁布前,河北北部暖水屯进行土改的故事。暖水屯阶级关系错综复
杂,土改斗争曲折艰巨。这一方面是由于居于暖水屯“八大尖”之首的恶霸
地主钱文贵阴险狡猾、善于伪装。土改前,他送儿子参加八路军,把女儿嫁
给村治安员张正典,把自己装扮成开明绅士。土改中,他把50 亩地分到两个
儿子名下,搞假分家;指使小学教师任国忠暗地里散布谣言,蛊惑人心;威
吓胆小怕事的地主李子俊,迫使其逃跑以转移斗争目标;怂恿侄女黑妮与农
会主任程仁恋爱,企图以此软化程仁。。另一方面是因为暖水屯的干部群众
觉悟不高。支部书记张裕民过去曾沾染不良习气,而今面对微妙复杂的斗争
形势举棋不定。农会主任程仁由于和黑妮爱情的牵扯而犹豫观望。其余村干
部都因有私心而不能积极奋斗。广大贫雇农则普遍存在着害怕变天的心理,
部分人还有宿命论、自私、保守等落后意识。所有这些,使得本应给予重点
打击的钱文贵反而成了“抗属”而受到优待。斗争一时陷入僵局。
但历史的潮流不可抗拒。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任何阴险狡猾的敌人都逃
脱不了覆灭的命运。后来,县委宣传部长章品来到暖水屯。他经过深入调查
研究,决定扣押钱文贵。长期被压抑的群众纷纷起来清算钱文贵的罪行。暖
水屯的土改终于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小说通过暖水屯尖锐复杂的土改斗争的
描写,深刻揭示了解放区土改运动的复杂性、艰巨性和必将胜利的发展趋势。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艺术上的主要特色,一是有意识地淡化情节,而
着力于人物心理剖析。如《果树园闹腾起来了》一章,通过对李子俊的老婆
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将她对贫雇农的阶级仇恨和偏狭、嫉妒、绝望等阴暗心
理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剖析和淋漓尽致的展示。二是不追求结构的集中紧凑,
而注重于人物形象的完整性。作品对主要人物的身世历史,往往以专门篇幅
作集中介绍。这种中断故事的叙述而插入人物介绍的写法,虽然使作品显得
有点松散,但使读者既能了解人物的现在,又能了解人物的过去,从而对人
物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何波)
《暴风骤雨》(存目)
周立波
农村社会大变革的真实再现
——《暴风骤雨》导读
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写成于1948 年,是继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之后出现的又一部反映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优秀长篇小说。
小说共分两部。上部写的是1946 年党中央“五四指示”下达后到1947
年《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前,哈尔滨附近一个叫元茂屯的村庄的农民,在
工作队的领导下,斗垮恶霸地主韩老六,打退土匪进攻的故事。下部写的是
1947 年10 月《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后元茂屯土改斗争的进一步深入。中
心事件是同面善心毒的地主杜善人的斗争。其中还写到清洗混入农会的坏分
子、肃清特务、分果实、参军支前等事情。小说通过元茂屯土改运动全过程
的描写,真实地再现了土改中激烈的阶级搏斗,以及农村各阶级价层的人们
在这场社会变革中的思想、情绪和心理,形象地表明了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
掀起群众运动的暴风骤雨,才能胜利地完成土地改革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
的社会变革。
《暴风骤雨》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新型农民的形象,其中最成功的
是赵玉林、郭全海和老孙头。赵玉林是上部的中心人物。他苦大仇深,在工
作队的教育启发下最先觉醒起来。小说通过同韩老六的斗争,分配胜利果实、
保卫人民政权等情书,刻画了他积极勇敢、大公无私、勇于自我牺牲的典型
性格。郭全海是下部的主要人物。和赵玉林一样,他有着大公无私、舍己为
人的崇高品质。但他绝不是赵玉林形象的重复。作为在斗争实践中锻炼成长
的农村青年干部,他有较强的组织才能,精明干练,既有革命的坚定性又有
斗争策略的灵活性。至于老孙头,他热爱党、拥护土改、热情乐观,但有点
胆小自私、世故圆滑、讲面子、好炫耀,是个性格较为复杂的老一代农民的
形象。
艺术上,《暴风骤雨》主要特点是采用链式结构方式,线索单纯,层次
分明,情节波澜起伏。不仅上下部各有中心事件(分别是斗韩老六和斗杜善
人),而且全书各章节也安排有重点描写的人物和事件。各章节连贯起来,
不仅反映了土改运动的全貌,而且能够表现不同阶段的特点。小说的语言也
颇有特色,作者注重运用东北农民生动、形象、风趣的语言,并加以提炼,
尽量使书面语言口语化。
(何波)
《红旗谱》(存目)
梁斌
农民革命斗争的壮丽史诗
——《红旗谱》导读
《红旗谱》出版于1957 年,是梁斌的代表作。这是一部具有民族风格的
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取得了突出成就。
成就之一,小说通过冀中平原锁井镇以朱、严两家为代表的农民阶级同
以冯兰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前仆后继的曲折斗争过程的描写,艺术地概括了
中国农民革命由自发反抗到有组织斗争的历史道路。
斗争以农民护钟保田为开端,朱老巩为阻止冯兰池砸钟占田而大闹柳树
林。结果冯兰池阴谋得逞;朱老巩呕血身亡,其女儿受辱自尽,儿子朱老忠
(虎子)被迫出走关东。朱老明和严志和串联28 户穷人三告冯兰池,然而屡
告屡败,付出了沉重代价。25 年后,朱老忠携着妻儿重返故乡。他让长子大
贵去当兵,资助江涛去读书,寄复仇希望于“一文一武”的儿辈。但朱老忠
所走的仍然在是自发反抗的道路,因而前景十分渺茫。江涛在保定二师读书
时加入了共产党。他受党组织的派遣回家乡发动农民开展反“割头税”运动。
由于有党的正确领导,轰轰烈烈的反“割头税”斗争取得了胜利。经过斗争
的洗礼,朱老忠和伙伴们加入了党的行列。。作品就是这样通过三代农民不
同的斗争道路的描写,令人信服地表明了,农民的反抗斗争,只有汇入共产
常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洪流,才能实现自身的解放。
成就之二,小说成功地塑造了朱老忠这一跨越新旧两个时代的农民革命
的英雄形象。在朱老忠身上,既凝聚着农民英雄的传统美德,又熔铸了新时
代无产阶级的特质。他具有强烈的阶级爱憎、顽强的反抗意志和韧性战斗的
精神以及豪爽侠义、热情豁达的性格。朱老忠的口头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