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条件。从人体生化角度分析也是如此,人在运动时,氧化加速,新陈代
谢增高,是消耗能量的;而在静息时,还原、合成占优势,代谢降低,是储
藏能量的。所以即使是运动员,也需要有静息和睡眠的时间,以修补在运动
中消耗的能量。
生理学家发现,人在静养状态下使神经紧张度放松,呼吸、心率、血压、
体温均相应降低,这种低代谢的积累效应,自然使寿命相对延长一些。
因此,生命在于运动或者生命在于静养,无论哪一方都不是绝对的,单
纯强调一点是有失偏颇的。然而,鉴于目前一般人生活节奏增快,“动”多
而“静”少,最好的办法还是,在动静结合的前提下,注意多让自己“静”
一些。不防做做“白日梦”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家朴克杰说:“白日梦题材多属个人关心的切
身事情,由于脑筋不受传统思维形式限制,问题经过深恩熟虑,而答案则反
复训练,往往会激发出自己意想不到而觉得欣喜的解决方案。”另一位美国
心理学家比利保正顿博士指出,白日梦虽然是虚幻的遐想,但对人的精神心
理有积极作用。他说,对每日从事刻板枯燥工作的人们,能暂时从乏味的现
实中游离出来,倘佯于白日梦境中,情绪能获得松弛,有助于消除生活与工
作上的不悦。研究者们还发现,做白日梦的人较易抗拒欲望的诱惑。因在白
日梦中使他们充满了幻想,梦醒之后又回到现实,这种幻想与现实的反差,
使他们懂得现实中有许多欲望是难以满足的。心理学家告诫人们,不要低估
白日梦的价值。老人养生有“四戒”
一戒久视:“久视者伤血”,人到老年,眼目本已昏花,倘过于用目,
会伤血耗气,头晕目眩因此65 岁以上的老年人看书报杂志或电影电视以1
至2 小时为宜。
二戒久卧:“久卧者伤气”,要顺应四时,春夏“晚卧早起”秋季,“早
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睡眠不能过少,但也不是越多越好,一般8
小时足矣。适量的睡眠才能达到宁神养气,确保益寿延年。
三戒久坐:“久坐者伤肉”,坐是消除疲劳的一种必要休息,但长期坐
着不动,会使肌肉缺乏锻炼,从而导致肌肉松弛,久而久之加速了肌肉的衰
退与萎缩。因此,老年人应多参加户外活动,不宜坐得过多、过长。
四戒久立:“久立者伤骨”,人的一举一动,都要消耗气血,如果久坐
不动或久立不走,会出现气血凝滞,从而招致疾病。老年人气血运行本已减
弱,全靠动静结分调节平衡,因而要安坐与行走轮流交替,活动筋骨。
养生尤须先养德
世界卫生组织最近给健康下了一个新定义:除了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
社会适应良好外,还要加上道德健康。
人们常常咒骂那些不讲道德的人是“短命鬼”。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常
做坏事确能损害健康。
缺乏道德修养、遇事常斤斤计较的人,既要算计别人,又要防备别人对
自己暗算或报复,于是终日陷入紧张、愤怒和沮丧的情绪状态之中,大脑没
个安宁。在这种不良情绪的影响下,体内各系统的功能活动失调,免疫功能
下降,容易患各种疾病。缺乏道德修养的人,易与周围人发生矛盾,甚至可
因一些小事而使矛盾激化。当他们处于心理困扰状态时,又难以摆脱心理上
的困境,十分有损于身心健康。心境开阔须“八戒”一、疑有这种心病的人
总以为别人在暗算自己,不是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就是在做小动作,一言
一行都得提防,因而坐立不安,经常失眠。二、妒自己无能,却妒忌别人的
成就。不考虑怎样直起猛追,却希望别人栽跟头,方能出气!三、卑有自卑
感,觉得自己处处不及旁人,在人前仿佛矮三分。猜想别人在嘲笑自己,于
是不敢见人,不愿和人交谈,不喜欢和人共事;愈来愈孤僻,脾气越来越古
怪。四、傲自卑走到极端便会转为自高,成为傲慢,处处自以为是,老子天
下第一,周围的人对他敬而远之,他却自鸣得意。生活空虚,无所奇托,缺
少乐趣。五、躁既自卑又自高,连同而来的是暴躁情绪。容易发脾气,脸红
脖子粗,或吵,或闹,甚至骂人、打人,砸坏家具,然后心理上得到一种莫
名其妙的满足。六、愁整天生活在忧虑之中。愁容满面,心事重重。凡事总
朝坏处想,好像树叶落下来都会砸破脑袋似的。本来不该他操心的事,他偏
要操心;不应着急的事,他也要着急。七、惧时时提心吊胆:怕说错话,怕
做错事,怕得罪人。甚至碰到有些作风不正或蛮横无理的晚辈也会胆战心惊。
八、悲一生当中一些不幸的事常常浮现在眼前,不觉悲从中来,老泪纵横。。
忘年之交防心衰
英国科研人员曾对早衰者作过调查,发现约有76%的早衰者在生理衰老
之前出现过心理衰老。由此,研究人员认为,防止心理衰老至关重要。而“忘
年交”正是防止心理衰老的良方。
忘年交,即忘记年龄、辈份而结为推心置腹的挚友。它不仅是一项高雅
的社交往来,而且能使老年人收到“忘年”、萌发童心的奇效,甚至出现青
春重返的感觉。这种感觉通过心理暗示,会产生愉快、轻松、乐观、充满希
望的情绪,从而有益身心健康,延缓衰老的进程。
延年益寿捉童趣
莫笑天真,莫笑幼稚,“常藏童心,常捉童趣”,实为养生保健、延年
益寿的好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一、多交小朋友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很容易产生对童年的回忆,因而对
晚年的生活产生一种珍惜感。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会使你觉得自己也年轻多
了。当孩子们拉着你的手,围在你的膝下,左一声“爷爷”右一声“奶奶”
时,你的心里会比吃了蜜糖还甜呢!
二、保持好奇心勤于用脑,培养广泛兴趣,可活跃思维,防止记忆力衰
退。据医学研究表明,经常用脑的人,到六十岁时其思考能力仍基本上能像
三十岁那样敏捷,明显推迟脑力反应迟钝现象的出现。而那些三十至四十岁
就懒于动脑的人,脑力都会加速老化。
三、常读童话书童话和寓言虽然其结构简短,但当你在仔细品读后就会
发现,一个简单的童话和寓言极富有哲理和幽默感。因此,经常阅读童话书,
不仅能熔融于童年时代,捕捉到童年的乐趣,而且还能培养情操,充实生活,
有时在一乐一笑之余,一切疲劳、一切烦恼均在片言只语中消除。
孤独乃是长寿敌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科研人员曾对该地区居民作了长达9 年的调查研
究,发现那些孤独的人在排除其它因素的情况下,其死亡率和癌症的发病率
比正常人高出两倍。研究者还核实了关于3809 位美籍日本人的研究数据,发
现孤独者心脏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一倍。医学家们还通过对2754 人的调查
证明,孤独对男子健康的危害胜于女子,独来独往男子的死亡率是普通男子
的2~3 倍,而孤身女子的死亡率则是爱交际女子的1。5 倍。这进一步说明了
保持正常的社会交往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是获得健康长寿的一个不可
忽视的重要因素。
老人尤应防孤独
心脏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其发生受很多因素影响,例如
遗传、饮食习惯等。一项大规模调查显示,生活孤独和心脏病死亡率之间是
密切相关的。
瑞典卡丽林医学院的戈柏丽博士和美国巴尔的摩约翰斯公共卫生学院的
约翰瑟教授,对1700 多名瑞典人的家庭、朋友、邻居、同事进行了深入调查
研究和有关医学统计。他们把社会关系中最孤立的那组人群的死亡率,和其
余人群的死亡率进行了六年多的比较。
这项研究在进行统计时,考虑到了医学和生活方式的危险因素——年
龄、吸烟、体弱少动、遗传因素及其他心脏病易感染因素的影响,在同等条
件比较的人群中,发现那些孤独的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系数较社交活跃
的人高出四成。而老年人,尤其是丧偶的老年人,孤独正是他们的普遍危机。
如何帮助老人克服孤独感和死亡感
老年人最害怕孤独,但又常常十分孤独,特别由于退离工作岗位,亲朋
相继去世,老年丧偶,与子女分居等情况,都会使老年人感到寂寞孤单,无
所依靠。现代社会中,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各人都忙于自己的事,老年人与
青年人之间形成“代沟”,越发使老年人觉得自己脱离了沸腾的生活,如果
老年人长期处于孤独状态,就会造成性格变异、狭隘、善疑、易怒,甚至人
格障碍。
年龄越大,担心残废的情绪也就愈加强烈,几乎每一个老年人都不同程
度地会想到“死”的问题,有时想到自己已故的亲友、熟人时,往往联系到
自己,感受到“死亡”的威胁,少数老人还会万念俱灭,精神空虚,恐惧死
亡的心理十分强烈。
因此,作为小辈以及社会都要关心老年人,组织老年人适当参加社会活
动,经常看望老人,并创造老人能为社会继续贡献自己能力的条件,让他们
保持一种充满信念的愉快生活,可以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感与死亡威胁感。丧
偶老年人的再婚问题,其中当然也有性的意义。但老年人再婚的更重要的意
义在于老年伴侣的互相倾诉、互相照顾,能有效地减低孤独感,其意义超过
了一般人所认为的性的意义。统计表明,配偶健在的老人要比孤独的老人长
寿。
难享天年十种人
日本医学家经过研究归纳,认为下列十种人容易早逝:
一、嗜烟如命的人;
二、心胸极度狭窄、嫉妒成性,动不动就大发脾气的人;
三、经常酗酒的人;
四、生活没有规律,不讲养生之道的人;
五、有一点不舒服就吃药的人;
六、有毛病硬熬,不去诊治,听之任之的人;
七、性生活过度的人;
八、心情长期忧郁、闷闷不乐或悲喜过度以及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的人;
九、一个朋友都没有的人;
十、从来不参加任何体力活动的人。易患癌症者的性格癌症是人所共知
的疑难病症,什么人易患癌呢?
理论和实践都说明具有下列性格特点的人易患癌症:①多疑善感,情绪
抑郁者;②易躁易怒,忍耐力差者;③沉默寡欲,对事物态度冷淡者:④性
格孤僻,脾气古怪者。其原理是:抑郁、悲观、失望,能抑制人体的免疫功
能,致使癌因素乘虚而入。有些专家指出,癌症患者最常见的性格是两个极
端,一种是性情郁闷,孤僻离群;另一种是性格好胜,咄咄逼人,爱出风头
者。
消极情绪有碍健康
消极的情绪往往诱发多种疾病,如高血压。有人试验发现,人在痛苦、
愤怒时,外周动脉阻力增加,舒张压明显上升;人在恐惧时,由于心搏出量
增加,收缩压明显升高。另据有关文献统计,忧郁、失望、和难以解脱的悲
哀是癌症的先兆。临床医生也发现,癌症病人在发病前大都有极度伤心的事
件发生。恶劣的情绪影响消化功能的事实,恐怕好多人都有亲身体验。近些
年来的研究发现,胃蛋白酶原水平高者易患溃疡病,而通过调查胃蛋白酶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