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自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美龄自述- 第4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们今天经过了这么长久的时光,犹觉不忍复述当时的经过,那么他的门徒在当时更应该有如何的感觉呢?那时的犹太人又有如何的感觉呢?有一点是他们会共同感到的,这便是希望的破灭。他们大家把希望建立得太高了,也期望得太多了。天使不是曾经把他要出世的喜讯,预报于人们吗?从东方来的博士,不是说过他出世后将为犹太人之王,因而照着他的星的指引,特地从远方寻到马槽来崇拜他吗?他不是甚至曾使死人复活,把拉撒路从坟墓里叫出来吗?这个时候,不是应该不惜一切代价推翻那可恨的外来统治者的最后关头吗?假设他不这样做或者不能这样做,那么大家的命运,不是要永远归于破灭吗?    
    在他死亡的一刻,人们还期望也许还会从十字架走下来,带领大家列阵前进,听呀!他不是在大声喊以利亚吗?有的人说:“且等着看以利亚来救他不来”,然而没有,以利亚没有来,这是整个的失败了,大家想着上帝的本身已经在他们的面前死亡了,甚至天也绝望了,太阳变黑了,地震动了,磐石崩裂了,圣殿也自承末期到了,它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这种失望是痛苦的,这种绝望是沮丧的,这种希望的破灭是整个而凄惨的。    
    我们适才有如刚刚度过死亡的深谷,我们直落到荒凉、黑暗与失望的深渊的彻底,可是如果夜晚到了最黑暗的时候,黎明也就要来了,正如沙漠上的旅人一样,有绿洲可使他获得新的力量。又如跑道上的夺标者一样,行百里者半九十,在最后一程奋勇运气跃向胜利。遇到处境最困难的时候,希望也就最高,甚至我们在复述这一段受难经过的时候,黎明的曙光已经在闪烁了。十字架代表旧的创世的结果,同时也代表新的创世的开始。十字架不是失败的象征,而是胜利的象征。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胜利实开始于客西马尼园。他在第三次祷告曾说:“愿你的意旨成全”,然后安静地回到门徒那里,嘱他们安歇。一会儿之前他正汗流如血,现在他却安静地走上前来会晤加略犹太和许多带着刀棒的人,这正是胜利的基础。    
    再看受审的时候,他如何容易地剥除了罗马帝制的威权。当彼拉多巡抚问他:“你是王么?”的时候,耶稣率直回答说:“你说我是王,我为此而生,也为此而来到世间,为真理作见证。凡属真理的人,就听我的话。”甚至彼拉多也听了他的话,而想把他释放。这种情形,本身就是一种胜利。然而彼拉多同在场的人们,都未能明了耶稣已经把罗马的威权完全击溃,虽则罗马有那么多的军队和异教神明。当时谁会料到一个被罗马视为叛徒因而被钉死十字架的人,就是在以后受到举国崇拜的人呢?基督是王,罗马在以后不得不承认他的主权。这是基督何等重大的胜利呀!    
    然而基督的国不属于这个世界,他争取胜利的战场不在耶路撒冷,也不在罗马而是在我们的心里。他是以他那些没有信心的门徒开始,我们曾看到他们如何的失望,他们急需保证,但是他所能给予他们的惟一保证便是十字架。他们预料基督将坐上大卫的宝座,结果却葬入了他的坟墓。他们的一切都完了,未来似乎一片渺茫,可是那项保证始终是在那里。当西门彼得突然说出他便是基督的时候,耶稣立即开始要他们了解在应验经上所说的话方面将发生的那些情形。他预言他自己行将复活,但是他们都不相信。    
    可是我们是否比他们好一些呢?我们,在这室内的你们和我,我们是否真的相信基督复活,真的相信有任何复活的事情呢?基督的敌人们对于基督复活的重要性完全了解。他们贿赂看守的人,说基督的门徒在看守人睡觉的时候乘夜潜进来盗了基督的身体。基督的门徒对于基督复活的重要性也完全了解,基督复活以后,他们集中全副心力去完成一件事,而且也只有这一件事,便是证明基督死而复生。他死是真死,而又以肉身复活。多马不相信,用指头探入基督身上的钉痕,以释疑团。他们不是智者,也不是哲学家或科学家,只是平凡的人,而且是渔人、税吏、罪人等一类贱微的人。他们不争辩、不解释,甚至不说教。他们只是以证人的身份走上前来,以证明复活的确凿事实。


第七部分耶稣受难节证道词(2)

    复活是可能的吗?甚至圣保罗的时代,也还有一些基督徒提出这一问题。保罗在“达哥林多人前书”中曾以整整的一章来确定复活的历史性,并阐明复活对于整个基督教运动的重要意义。可是我认为这一问题应该倒过来说。    
    问题并不在于基督复活这一件事在历史上是否可以理解,而是历史如果不接受这一项事实,历史本身是否可以理解。我们应该以解释来适应事实,而不是以事实来迁就解释。我们如果默认一项论调说,物质能丧失其物质性的存在——我们的感觉所认为是真实存在的标准的物质,它有实体和重量,我们所能想像的是它在任何情况之下都不会丧失其具体的存在——这个东西居然能够丧失其存在,似乎是没有理由的。可是原子弹的事实却使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一论调。我们无法解释物质何以会丧失其在空间及时间的实体,而变为纯粹的“能”,这正如我们无法解释何以死的人还能够复活。其实我们承认一度生存过的一部分物质可能再度生存,比起承认它可能自物质存在的范畴中整个消灭,容易承认得多了。如果我们能够接受后这一理论,自然更接受前者那一理论。    
    我们排除了这个理智上的障碍之后,也许稍为容易听见基督的呼唤一点:“凡属真理的人,就听我的话。”可是我们今天所听见的是什么话呢?今天的话就是:“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基督将使拉撒路死而复生时,曾向马大说过这句话,他的话历时愈久愈见响亮。不过复活和生命的恢复是不同的。拉撒路只是恢复了生命,他并不像基督一样上升天国,他仍须再度自然而然的死去,并像我们一样,等待最后的一天,在这一天到达之前,基督的复活是独一无二的。    
    耶稣复活是一项历史事实,对于我们固然很重要,而它是一项活的事实,对于我们更是无限重要。上帝是活人的上帝,不是死人的上帝。如果我们忽略了“复活在我”一语的现在性,那便是大错特错,圣保罗曾经这样解释:“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样式,像基督借着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新生的样式显然包括脱罪,因为他又说:已死的人已脱离了罪。圣保罗说的不是在最后一天以后的脱罪,他所说的是此时此地。    
    我们在这复活节的前周,至少已有两个罪人踏入新生,一个是忏悔的强盗,他和基督一同被钉在十字架上,另一个是抹大拉的马利亚,这个强盗竟比十二使徒或使徒门的亲近者中的任何一人更具信仰,实属出人意外。可是事实是如此,他相信基督必降临到他(基督)的国度里,因此要求基督不要忘记他。基督于是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这一个不知名的罪人,乃是借着信仰而脱罪的第一个凡人。他挂在十字架上时,已经借着新生由沉沦直接踏入乐园。    
    看见复活的基督的第一只凡俗的眼睛,也不属于没有犯过罪的人,它是属于抹大拉的马利亚,我们晓得她是什么人,她深陷于罪恶之渊,除了耶稣基督之外,谁都认为她没有希望了,可是她在赎罪之后,却负起一个凡人所能担负的最崇高任务,成为复活的基督的第一个见证人。圣母玛利亚在诞生基督时见证主的第一次出生,抹大拉的马利亚因为借了基督获得新生,而见证了基督的由死里再生。    
    借圣保罗的话来说,抹大拉的马利亚由于犯罪之后,认为自己已经死了,但由于耶稣基督之故,又向上帝活着。复活,就是再生。耶稣基督的降生,同他的复活是不可分的,两者之中如果只有一件而没有第二件,都不会完整,这两件事实的发生,都由女人见证,实在最恰当没有,因为女人对于痛苦的同情心,往往要比男人来得敏锐,最没有想像力的女人,也许比她的有些最聪明的兄弟,更能了解出生和十字架的意义。复活就是痛苦变成了赎罪,它是十字架的证明。    
    复活对门徒与早期教会所发生的影响,是急遽而猛烈的。耶稣基督复活以后,除了圣约翰以外,他们都成了殉道者,他们在主耶稣的复活一件事实上,已经得到了他们过去所切需的保证、凭据与神迹,在最初一百年间的基督教里,个人内心的精神上进步,比任何其他时期都要多,而他们的世俗生活也接近了现代社会主义的梦境,却没有使人类贬为机器,也不使多数人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受奴役,更不以国家或国家内之国家视为神明;他们首先觅求是上帝的国和他的义,而其他一切就都赐给他们了。    
    他们怎样能够到达这个境地呢?是因为他们紧紧把握着复活这项中心事实,他们发现他们本身被“真实”所抓住,他们在精神上有如通了电般地感动,他们不能怀疑复活的基督,一若他们不能怀疑他们本身的存在一样,可是时间同距离使这项事实,在我们的眼前逐渐模糊,因之,我们今天需要新的见证,我们固然不能以在场的见证人身份,来证明当时确实发生的那次肉体复活,但是我们可以提出另一项更切合于我们今天需求的亲身见证,我不妨说,这项见证就是内在的复活。圣保罗说得非常好:“内心一天新似一天。”复活是现在式的。主说“复活在我”,它的活动范畴就在我们的内心里。    
    在这国难而且的确是世界危机的时间,我们用不着别人提醒关于复活对于我们每一个人以及对于各国的重要性。就个人而言,我们之间有几个没有一些可爱者,为了别人的罪行或愚行而牺牲生命呢?就国家而言,我们之中有人敢说已经脱离了死谷了吗?我们的处境恰如早期基督门徒的处境。我们不管向着南、北、东、西看,到处都是失望。除了唯物主义以及失望之外,没有别的。可是感谢上帝,我们还有其他两条方向:我们向上看,可以看见复活的基督。我们向内看,可以看见上帝在他的殿里使我们的精神每日更新。圣保罗说:“岂不知你们是上帝的殿,上帝的灵住在你们里头吗?”让我们每天为罪而死,对上帝活着吧!因为复活就在我们内心,过去一直都是胜利的复活,今天更光芒万丈,光荣不屈地喊着说:    
    死呵!你的毒钩在哪里?    
    死呵!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


第八部分行为决定人品

    1953年9月为美国《这星期》杂志所写    
    如果过去曾给予我们以任何教训的话,那便是每一个因必有其果,每一项行动都有其后果。我认为这是宇宙的精神基础,它对于现在以及未来的世界都同等适用。我们中国人有一句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话对于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是正确的,种好因得好果,种恶因得恶果。    
    的确,阳光对于圣人与恶人一样普照,而且恶人似乎反而常常得志。可是我们可以断言,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恶者的得志乃是一种幻象,因为生命对于我们所有的人都保有功过纪录簿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