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华之抗日铁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中华之抗日铁军- 第6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有着坚定革命意志和丰富游击战争经验的青年红军将领,原来就是红4军的师政委,升任军政委很合适。詹才芳历史上与许世友长期搭档。

    我接着宣布:“任命陈赓同志为红25军军长,吴焕先同志为红25军政委;任命戴克敏同志为红73师师长,程启波同志为师政委;任命徐海东同志为红74师师长,戴继伦同志为师政委;任命廖荣坤同志为红75师师长,王效亭同志为师政委。”

    解放战争中,陈赓曾任晋冀鲁豫、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即13军)司令员,该部前身就是红25军一部。

    吴焕先,1907年7月22日生,1935年8月21日在长征途中红25军政委任上牺牲。他1926年由姑表兄弟戴继伦、戴克敏介绍入党,从此他把自己交给了大别山,献给了中国革命。他的妻子曹干先是曹学楷的妹妹,小名六姑,和戴继伦也是姑表兄妹。箭场河四角曹门的后代无人不知“破家革命”的“七相公”。他家本有闲地百亩,还兼营商业开了一家杂货铺,是个十分富有的小地主。吴焕先领导穷人闹革命,土匪民团一次杀死他家6口人。他是鄂豫皖和红25军卓越的领导人,深受全军爱戴。

    戴克敏,1906年生于黄安县紫云区上戴家,其父戴雪舫早年与董必武交往,是一个思想进步的乡村知识分子。1919年五四运动后投身革命,以后加入中国共产党直到最后牺牲。戴克敏在父亲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1924年入党,1927年3月入毛泽东举办的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他是黄麻起义的主要军事领导人之一,和吴光浩、曹学楷一起创建了红7军和木兰山根据地,是红31师最早的党代表。徐向前来了以后,他们密切配合。开始徐向前与当地同志说话互相不懂,戴克敏主动当“翻译”并帮助徐向前克服语言障碍,很快得到同志们的了解和信任。他和徐向前、曹学楷共同担任全师军事指挥工作。徐向前说,他们“合作得很好,真诚、坦率、遇事相互商量,没有隔阂。”历史上戴克敏被张国焘杀害,时年26岁。

    戴克敏是鄂豫皖著名的游击战专家,提出了游击队员的“八会”:跑、打、集、散、进、退、知、疑。这些极大丰富了徐向前的七大军事原则和曾中生的“飘忽”战略。

    戴克敏还是徐向前的媒人,介绍了七里区程伍德村妇女干部程训宣嫁给了徐向前。程训宣一家五兄妹,大哥程启光是鄂豫皖著名的侦察大队长,程启波原为红73师政治部主任,是程启光的弟弟,程训宣的哥哥,历史上被张国焘秘密杀害。

    廖荣坤,1926年入党,麻城以北乘马岗人,黄麻起义领导人之一。一把大刀曾伏虎的故事流传很广。王树声有个舅公叫了枕鱼,号称“麻城一只虎”,有田120石。他依仗是王树声祖母的亲兄弟,指使捣毁了罗家河村农协办公所,继续逼租逼债。王树声闻讯,一声怒喝:“就拿了枕鱼开刀!”夜半时分,2000多农民点起灯笼火把,扛起刀矛、鸟铳、锄头、扁担,涌向罗家河。在丁家大屋后门,廖荣坤身背大刀,肩扛长梯,带领十几个身背大刀的青年农友翻墙而入,把丁枕鱼从里屋拖出来。愤怒的农民你一拳他一脚,将其打个半死。第二天游街示众,送进县农协关押。从此王树声、廖荣坤走上木兰山,他俩都成为红军的猛将。但廖荣坤也被沈泽民等列为肃反对象,沈泽民对其评价只不过“是个中农分子,政治知识较薄弱”,军事上虽然“较有把握,也是全从经验中得来,没有理论研究”。后将其处死。

    王效亭是潜山清水寨起义的领导人、原中央独立2师的师长,白雀园的受难者之一。

    红25军原只有红73师建制,这次改编也补入大批俘虏,补足3个师,全军接近1万人。

    我接着宣布:“任命王平章同志为红27军军长,周纯全同志为红27军政委;任命何畏同志为红79师师长,李特同志为师政委。”

    红27军在鄂豫皖历史上曾短暂存在过,是1932年10月在鄂东英山成立的,很快就被撤销番号。现在该军就是“惩戒营”,士兵都是来自黄安战役中被俘的国民党军排级以上军官,以及顽固派骨干,和甄别出来的CC社、复兴社特务,约有2000多人。该师的1000多名红军战士都是来自原政治保卫局,左得厉害,用机枪和大刀督战倒是发挥其所长。该军80、81师空缺。

    师政委李特长征途中曾任红四方面军参谋长,张国焘给陈昌浩发去密电、图谋消灭中央领导人的阴谋失败、毛泽东等率右路军北上后,李特骑马追赶,赶上后怂恿部下辱骂毛泽东,是张国焘的铁杆。

    师长何畏历史上曾任红四方面军第9军军长,平时爱着短裤,性格乖戾,动辄打骂部属。长征途中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他被任命为红军大学政委(校长是刘伯承)。在懋功,他根据张国焘的旨意,逼死了红四方面军最年轻的军长、

    红30军的军长余天云(军政委就是李先念)。

    余天云年仅20岁就当军长,脾气暴躁,目中无人,说了几句张国焘不愿听的话,张国焘就把他送入红军大学高干班学习。余天云与红军大学政委何畏发生了矛盾,他看不起何畏,认为何畏打仗不如他,他是主力部队的军长,反而受何畏的管束,越发从内心大为不满。一轮到何畏作报告或上课,余天云就带头邀请一些学员在附近遛马赛跑,故意与何畏捣乱。可这个白天不愿做学生的余天云,到了晚上却又口口声声喊何畏“老师”。原来这时,红军大学只有何畏带着妻子行军打仗,余天云为了捉弄何畏,每天半夜里一见何畏的房间熄灯,就去敲房门,说有问题不明白,请“老师”给予解答疑问,搞得何畏烦躁不已。何畏给张国焘打了小报告,张国焘宣布给余天云以纪律处分。个性很强的余天云更是不满,与张国焘的对抗情绪越来越大,但最令张国焘不满的是据何畏报告,余天云对南下开始有微词,张国焘即找个借口下令逮捕了余天云,由保卫局看押,禁闭在红军大学。余天云吞黄金自杀,经抢救未死。

    在当时的红四方面军中,凡是由保卫局看押并沾上了“反对南下”的政治大问题,在众人的眼中必是“阶级敌人”无疑,其地位甚至不如俘虏。因此,在南下途中过懋功铁索桥时,根据张国焘旨意把余天云当作“犯人”看待的何畏,非让余天云去背大米袋。当时同行的有许多人是余军长的部下,对张国焘这种虐待行为敢怒而不敢言。余天云的自尊心向来很强,面子观念极重。他背着米袋颤颤悠悠走上了铁索桥,突然间,余天云在众目睽睽之下,扔掉米袋由铁索桥向河水中投去。

    余军长自杀了!在场的人无不一个个惊讶得目瞪口呆。这件事一时在红四方面军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但何畏和张国焘一样,也叛变投敌。抗战初期,他到西安治病时,投靠了国民党,也未得志,解放前夕投江自尽,倒是与余天云一样下场。

    我接着宣布:“任命高敬亭同志为红28军军长,余笃三同志为红28军政委;任命刘得利同志为红82师师长,詹大列同志为师政委。”

    该军只有一个红82师,3000多人。红83、84师空缺。

    高敬亭1907年8月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董家店。因家境贫寒,像“三国演义”里的张飞,跟着父亲走南闯北给地主家杀猪。在革命队伍里有人给他起个“屠夫”的绰号。革命使他焕发出新生,也付出过血的代价。父亲及妻子被地主杀死。在鄂豫皖苏区里,他先后担任过县委书记、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共鄂豫皖分局委员、鄂豫皖省委常委、红75师政委等重要职务。

    高敬亭尽管年纪不大,却已经是位资深的中共领导人。毛泽东曾给予他很高的评价,但对他又不无犹豫。残酷的对敌斗争和严峻的党内斗争,使这位农民出身的高级领导人的性格被赋予了与众不同的烙印:办事利落,善于快刀斩乱麻;疾恶如仇,对部下严格得不近人情;但他又热爱战士,很能听取战士们的意见。战士们既怕他,却又爱戴他。高敬亭在许多方面太感情用事,有时不听上级招呼。1931年4月张国焘初次来到鄂豫皖时,就是高敬亭迎接领路的,故受张国焘毒害很深。他在军队和地方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肃反,把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的缺点错误同政治混为一谈,把正常的党内批评、部队伤亡过多、甚至于丢一个枪零件、写错一句标语口号都要无限上纲,以反革命罪论处。但他威信高、能力强,在红四方面军主力、红25军相继长征后,仍能率领红28军坚持大别山红旗多年不倒,高敬亭也是大别山一面旗帜。直到抗日战争爆发,红28军改编为新四军第4支队,人数是4个支队中最多的。后被错杀。

    余笃三又名余笃山,1887年生于湖北武汉,产业工人出身,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共,成为工人领袖。大革命失败后作为中国“真正的产业工人”代表去莫斯科学习,让他出任政治委员是共产国际在中共党内推行新干部政策的表现。即以工人阶级成分来领导,改造党、苏区和红军。他虽然不大懂得军事斗争,却是一位坚定的共产党员,随后的一系列行动都具有纯洁高尚的工人阶级本质。可惜这位工人领袖历史上最终被张国焘杀害于大巴山,时年46岁。这次派他与猛将高敬亭“搭档”,就是取长补短。

    这样,红四方面军下辖红1、4、9、25、27、28军共6个军,5万多人。此时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东起淠河,西迄平汉路,北达潢川、固始,南至黄梅、广济,囊括26个县,总面积达4万余平方公里,人口250多万,仅次于中央苏区。

    我接着宣布:“任命郭述申同志为鄂豫皖苏维埃政府主席,郑位三、舒传贤、甘元景同志为鄂豫皖苏维埃政府副主席。”

    郭述申身材高大,被称为“郭大个子”。他毕业于武昌高等师范的知识分子,家就在孝感县城北关,与鄂东北根据地相距不远。郭述申原以为中国农业落后,一心想报考农科学校,谋求农业救国之道,谁知也不那么如愿,随后才考入武昌师范。1927年6月,他在白色恐怖极为严重的时刻,由阵潭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张国焘等来之前,他曾担任鄂豫皖特委第一任书记两年多,经验非常丰富。

    郑位三被毛泽东称为“小列宁”、刘少奇夸之为“鄂豫皖地区干部学习马列最好的一人”、时年仅28岁。他中等个头,体形比较魁伟。一张国字形状的四方脸,颧骨突出,棱角分明,两只深邃的眼睛光彩有神。大嘴唇上,同样也蓄着两撇浓密的八字胡,剪修得十分整齐,稍微往上翘着。也许是面目过分威严的缘故,红军指战员与其相会时,大都喊他“位老”。同辈人中也有叫他“小诸葛”的,是因他能谋善断,具有临危不惧的智慧。17岁的秘书刘华清跟随他南征北战,后来成为人民解放军中央军委副主席。

    宣布完任命后,在座各人欢声雷动,互相举杯庆祝,许世友等著名“酒缸”不用说都酩酊大醉。散会后各人返回部队,着手整编,以迎接1932年更加残酷的战斗。

    至于此次未能安置的“白雀园干部”,以及经甄别后表现较好的国民党军俘虏军官,全部进入彭杨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