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头痛、身热这些表证没有缓解,这就像汗出不透,汗出不彻,不足
以解除邪气一样,这时候怎么办呢,用麻黄汤来发汗,因为血这条路走
不通,那就走汗这条路子。用麻黄汤发汗以后,鼻衄也止了,发热也退
了,这叫以汗代衄。
这就是伤寒论中提到的伤寒和衄解之间的关系,当然我补充了一条,
如果一个高热的病人,你发现他鼻衄不解,高热不退的话,恐怕不是衄
解的问题,这恐怕是,表寒入里化热,热入营血,热迫血妄行的时候,
不要把它当作伤寒衄解来对待,而把它看成是病情发生了新的变化,是
热迫营血,应当用凉血止血的药来治疗。
上次课我们的主要内容就复习完了。
这样的话,我们讲了麻黄汤的适应证,也讲了麻黄汤的使用禁忌证,
下面我们就看麻黄汤的加减应用。当然我说这话有些绝对,因为下面要
讲的一些方子,有的不是麻黄汤的加减,所以我们在这里,说是伤寒兼
证更合适一些。
我们就看伤寒兼证的治疗。
伤寒兼证的第一个方证,我们讲义的第32 页的第31 条,“太阳病,
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这个条文读起来似曾相识,我
们前面谈到“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210 ·
… Page 221…
第 16 讲 伤寒兼证(1)
和这个条文差什么呢,一个是汗出,一个是无汗。有汗出的,当时我们
怎么讲他的病机呢,那是风邪在经,太阳经气不利,现在是无汗,恶风
寒。我前面说过,恶风和恶寒,病人的自我感觉,都是怕冷,怕冷轻的,
当风则恶,无风则缓的。我们今天写病历写恶风,怕冷重的,重到深居
密室,加衣覆被而怕冷不减的,我们今天写病历就写恶寒。但是在伤寒
论中,恶风和恶寒常常用起来不是那么严格的。
在这一条,第31 条,应当写恶寒,他就写了一个恶风,所以我们这
里,就可以把恶风当作恶寒的互词,仲景恶风、恶寒这两个词,分得不
太严格,中风的时候,有时候写恶寒,伤寒的时候写恶风。
对第31 条来说,是寒邪在经,太阳经气不利,所以和桂枝加葛根汤
的适应证正好相对应。
对偶统一在方剂上,在证候上,对偶统一的思维规律是《伤寒论》
的特色之一,就表证来说,有偏于风寒的中风、伤寒,有偏于风热的温
病、风温,那是对偶统一。就风寒表证来说,有汗的桂枝汤证、太阳中
风证;无汗的麻黄汤证、太阳伤寒证,也是对偶统一。都是表证,一个
偏于风阳邪气,一个偏于阴寒邪气,是对偶统一的。桂枝汤和麻黄汤是
对偶统一的方子。同样桂枝加葛根汤和葛根汤也是对偶统一的方子。一
个治疗风邪在经,太阳经气不利,另一个治疗寒邪在经,太阳经气不利。
我们现在提这么一个问题,风邪在经,太阳经气不利的,张仲景用
桂枝加葛根汤来治疗。现在寒邪在经,太阳经气不利,按照我们一般的
思维规律,是不是要用麻黄汤加葛根来治疗啊?按照我的水平肯定会这
样做啊。用麻黄汤发汗散寒,加一味葛根疏通经脉,袪除经脉中的邪气,
肯定会这样做。
张仲景用的葛根汤,是不是麻黄汤加葛根组成的呢?我们现在看看
葛根汤的药物组成,它有葛根,有麻黄,有桂枝,接着往下看怎么没有
杏仁啊,麻黄汤有杏仁啊,它却有生姜、甘草,更有意思的是它有芍药,
还有大枣,这不是桂枝汤为底方吗?又加了一味葛根,是桂枝加葛根汤,
但毕竟是寒邪在表,所以必须用麻黄。它是桂枝加葛根汤,再加麻黄所
组成的,而不是麻黄汤加葛根。
·211 ·
… Page 222…
郝万山讲伤寒论
这样就使我们深入思考这样的一个病证,仲景为什么不用麻黄汤加
葛根,而用桂枝汤加葛根,再加麻黄呢?
这是因为凡是经脉痉挛的证候,都有津液不能滋润的因素,因此是
在治疗这类病证的时候,在用药上一定要防止它伤津液,而麻黄汤是一
张纯辛温的容易耗散阴液的一张方子,所以仲景不用它作底方,而用了
养正力大,发汗力弱,又有养血护营功能的桂枝汤作底方。邪在经,当
然要用葛根,但是毕竟是寒邪,所以要用麻黄,这就是葛根汤的方义。
可见仲景在治疗邪在经脉,经脉拘挛不柔和,用药是多么谨慎小心。
看葛根汤方后这段话,“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
升。”为什么要先煮呢,也是要减少它的辛温燥烈,容易伤阴耗阳的副作
用。“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因此,
上述的方药剂量,是三次治疗量,“覆取微似汗”,仍然要盖被子,保温
发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他这就说了,以后我的
方子的后面,就不那么多说了,所以其他的方子,都按照桂枝汤方后那
种调养方法,那种饮食禁忌的方法来处理,可见桂枝汤后的那段护理和
饮食禁忌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
这是葛根汤的第一个适应证。
葛根这个药,是一个疏通经脉很好的药。
好些年前,一位领导同志有高血压,有动脉硬化,尤其表现了颈项
部肌肉拘紧不柔和,后头部脖子总是那么难受。他找了一个老中医,这
个老中医给他用的就是葛根汤,葛根用的量很多。领导同志拿了这个方
子之后,他的治病要通过他的保健医生,就给他的保健医生看。这个保
健医生是个西医学习中医的大夫,这个保健医生看完之后,说首长葛根
这个药,有升阳发表的作用,您还有高血压,不适合用这张方子。首长
一看,我找的一个很著名的医生开的这张方子,我的保健医生说不适合,
不适合就不吃吧,放在一边了。
过了两天,这个首长实在觉得后脖梗子难受,碰上这个老中医,说
我给你开的方子吃了没有?首长又不好意思说保健医生不给吃,说我吃
·212 ·
… Page 223…
第 16 讲 伤寒兼证(1)
了,你的脖子就应当软,怎么还是这个梗梗的。后来首长想了想,既然
他是很有名气的老中医,吃了试试看,结果吃了一天,两天,三天,脖
子逐渐逐渐变软了,后头部逐渐逐渐不痛了,一量血压不仅没有升高,
还和原来的相比,反而降得正常了。好,他就吃了大概七付药,症状缓
解了很多。他就找他的保健医生,二话不说,你再给我量量血压怎么样,
一量血压,首长的血压怎么正常了?他说我告诉你,我吃的就是你不让
我吃的那张方子。他说,不对呀,这个方子里面有升阳发表的药物,怎
么能够使你的血压降下来。这个西医的思路认为升阳发表就是升高血压,
把这两个概念给混淆起来了。后来这个保健医生,非常虚心的找这个老
中医讨教,葛根这个药呢,有很好的疏通经脉的作用,特别是通阳明经
的经脉,通太阳经的经脉,都有很好的作用。
那么这个人就进一步研究葛根的成分,发现它有扩张血管、改善微
循环呀,再后来有人把葛根的提取物做了片剂,这就是今天,我们今天
市场上的愈风宁心片。愈风宁心片做为一个药的话,它广泛应用于动脉
硬化,用于心脑血管病,用于血管病引起的耳鸣、耳聋,应用很广泛。
可是一旦它做成一个单味药,应用于临床的话,许多人就没有明显
的疗效。什么人有疗效呢?只有后脖梗子特别拘紧不柔和的人,有高血
压、有动脉硬化,有耳鸣、耳聋,又伴有后项部拘紧不柔和,用上愈风
宁心片有效,如果后脖梗子没有症状,你用愈风宁心片,治高血压,治
动脉硬化、耳鸣耳聋没有效果,可见还是需要辨证。
我们国家两年一次科学院院士的会,我们也有些院士是国外的,像
李政道就在美国工作,开院士会的时候,他每次都来。三年前,一次院
士会,美国国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黎念之先生,他是世界化学界的一个
学科领头人,他这个化学物的提取是非常领先的,他想用这种方法,来
中国寻找和中药研究相结合的这么一个结合点。来到中国以后,在开院
士会期间,通过一个人找到了我,和我谈了一天的话,说我用这种最先
进的,最现代化的提取方法来研究中药,有没有发展前途?
我说中药是一个多种成分的复合体,一味中药就是这样,更何况一
个方剂,它的成分就非常非常复杂。1958 年,中国大陆,痢疾流行,非
·213 ·
… Page 224…
郝万山讲伤寒论
常厉害。中药治疗痢疾,黄连是一味非常有效的药物。可是黄连这个药,
它的生产周期需要六年,一时全国黄连脱销,国务院就提出来,要从其
他的植物中提取黄连的有效成分。很快就有人研究出了从三棵针这种植
物中提取小檗碱,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黄连素。黄连当时用于临床,58
年年末,59 年一年,60 年这一年疗效极好,对治疗痢疾疗效很好,因此
有关部门受到国务院的表彰。可是从 61 年以后,再用黄连素治疗痢疾,
没有效了。这些痢疾杆菌产生了耐药,对黄连素耐药的菌株,再用黄连
来治疗仍然有效。
我们国家好些单位联合攻关用了好多年,从青蒿中提取了青蒿素,
进一步研究它的分子结构,然后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成了青蒿素,这
是一个单品,也是一个新药。有一项科研成果是“青蒿素抗疟原虫的研
究”获得了国家的科技奖。大概是三年还是四年后,我也记不清楚,又
有人有一项科研成果获得了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