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3-耶鲁领袖训练大讲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4173-耶鲁领袖训练大讲义- 第1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矢叩娜耍黾庸ぷ实奈赡懿蝗缡谟杷癆级业务员”的头衔的吸引力更大,因为这样可以使他觉得自己享有地位和受到尊重。    
    ◎沟通的实质性效果    
    沟通是激励下属最好的却往往是最廉价的方式。领袖认真的聆听、询问虽然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但给下属的感觉是肯定的——我很重要,我的部门很重要。试想想看,有谁甘愿被别人认为是不重要的呢?    
    沟通的过程是争取支持的过程。领导的本质就是被领导者的追随与服从的过程,成功领袖的下属支持率必须高于70%,如果小于60%则很危险,低于50%就是不合格。由此可见,沟通过程中纯语言的功用是十分次要的,领袖应更多地重视从意识深层去解剖自己,再转化为相应的为下属所欢迎的沟通方式。


《耶鲁领袖训练大讲义》 第一部分提升领导力的方法(1)

    耶鲁的精神中,最可贵的一点,就是创新精神。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领导力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管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僵化的思维注定不能成就优秀的领袖。在信息时代,新的东西每天都会大量地涌现出来,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方式也层出不穷。领导管理也要随着这个变革与创新的时代而变化。领袖惟有靠组织全体成员的支持、合作,才能成功。要想获得支持与合作,必须有领导能力。所以,领导能力实在是成功的必要条件。领导能力不会与生俱来,它是可以培养出来的。    
    要想做一个成功者,你必须成为领袖,只有你成为一个一呼百应的元帅之后,你才可能成为真正的成功者,许多的成功者都经历过这样的过程,从丑小鸭一跃而成为白天鹅,可是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会经历哪些过程,有些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呢?    
    ◎跟那些你想去影响的人交换意见    
    “用那些我们想去影响的人的眼光来看”是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可采用的最好的思考原则。随时提醒自己:“如果我和他易地而处,我会对这件事怎么想呢?”这样就能引导你找出更容易成功的行动。    
    几年以前,有一家电子公司发明了一种永远不会烧断的专利保险丝,订价为1。25美元,然后聘请广告公司负责促销。那位负责其事的主管很快开始计划,他打算利用电视、无线电广播以及报纸的广告,把它推广到全国每一个角落。“好家伙!”他说:“第一年就可以卖出10亿!”有些朋友警告他,保险丝并不是抢手货,无法采取“情感诉求”的方式促销,何况大家买保险丝时都希望买便宜一点的。还有人劝告他说:“何不利用专业性的杂志广告把它卖给有钱人呢?”可是他不肯听,结果这个广告照原计划进行,然而只维持6个星期便“叫停”了,因为销售情况凄惨之至。    
    发生这种结局的原因是,广告主管用“自己那种年薪7。5万美元的人”的眼光来处理保险丝的推广事宜,忽略了年薪0。9~1。5万美元的一般大众的看法。如果他从这些人的立场来想,就可以想出向高收入阶层推销的办法,并且省下庞大的广告预算。    
    ◎人性化的管理    
    人人都用自己的方法来领导别人,其中常见的一种方法就是扮演独裁者。独裁者的每一个决定,都不会征求相关人士的意见。他不接受部属的意见,基本原因是害怕部属是对的,会伤他的面子或破坏他的形象。独裁者通常都维持不了多久,因为他的部属在羽翼未丰时会暂时屈服,但是他们很快就感到不耐烦;优秀的人员也会远走高飞,留下来的大部分是二流角色,更会相互影响,不做正事。这时员工素质明显降低,处理事情更不顺手,甚至可能联合起来反抗,结果使公司的组织功能无法顺利发挥。此时,独裁者不得不严密防范能力比他强的人,企图挽回颓势,如此上下交攻,愈演愈激烈,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第二种领导方式是那种铁面无私、不通人情的刻板方式。这种领导人处理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引经据典。他并不了解每一个政策都只是一般情况的标准而已。最糟糕的是这种领袖都把别人看成机器,而人们最不喜欢的事情就是被看成机器。那些铁面无私、没有感情的效率专家并不是理想的领导者,因为帮他工作的那些“机器”只能发挥出一小部分潜能而已。    
    真正卓越的领导人则使用第三种所谓“人性化管理”的方式。    
    约翰是一家铝器工厂开发部的主管。约翰先生使用“人性化管理”的技术非常高明,他自己也受益甚多。他在许多细微的做法与行动上都明显地表现出:“你是个很理智的人,我很佩服你。我在这里是想尽力帮你的忙。”    
    当一个远道来的新员工初进他的部门时,他会想到这个人离乡背井、出外工作可能遇到的不便,尽量帮他找一个住处。    
    他还请秘书和两个女职员帮忙,适时地在上班时间替员工举办生日舞会。这件事所花的“30分钟左右”的时间不是浪费,反而是加强员工向心力的有利投资。    
    当他知道某某人信奉那种信徒比较少的宗教时,他还会尽量为他安排,使他能参加该宗教的节日,因为那些宗教节日时常跟普通假日不一致。    
    当员工本人或家属生病时,他会抽空去探望,并且夸奖他们各种业余的成就。    
    约翰“人性化管理”法的优越性,可以从他辞退一个员工的事上显示出来。他前任主管所聘用的一个员工是个“呆人”,对工作缺乏兴趣和能力。    
    约翰要辞退这个员工,但他不用老套,把员工叫进办公室告诉他已经被辞退的坏消息,接着要他在15天或30天内办理移交手续。    
    他出人意料地采取一些合理的做法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让人心服口服。他首先解释,找一个新工作以便发挥“适才适所”的目的,对这位员工更有利,然后陪同该员工一起到一个很有名的职业咨询专家那里征求意见,接着又安排他跟别的公司的主管面谈,当然,这些公司都是必须用到该员工专业技术的公司。结果在“辞退会谈”之后的第18天,该员工就找到一个称心的新工作了。    
    许多人对他的行为感到不解,他解释说:“有一句格言我一直记在心里。主管应该爱护手下每一个人。我们有责任不聘用这些无法胜任的人,但既然已经聘用了,至少也要帮他找一条出路才对。”    
    “任何一个人,”约翰先生继续说,“都能轻易地聘用其他人,但是对于领导人真正的考验是‘如何辞退员工’。在员工离开之前,帮他找到另一个工作的做法,会使所有的员工真正感觉到‘他的工作很有保障’,我用这个例子让他们知道:‘只要有我在,不愁没饭吃。’”    
    约翰先生的“人性化管理方式”使人们永远不会在私下批评他。他得到部属忠诚不二的拥护。由于他使部属获得最大的工作保障,他本人也因而获得最大的工作保障。    
    遇到跟人事有关的难题时,要及时反问自己:“处理这件事最合乎人性的方法是什么?”    
    当你的部属不能胜任工作、或某一个员工制造相当棘手的问题时,请记住千万不要讽刺他们,不可做刻薄鬼,也不可把别人说得一文不值,更不可当场骂人。处理人事问题时多想想“合乎人性的方法”,一定会有回报,不管快慢,都会使你喜出望外。    
    把别人看得都很重要。要关心部属的业余成就。时常想到,一个人活着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享受生活。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原则:你愈关心一个人,他愈会努力为你服务,你的成就也愈大。在每一个机会赞美部属的个人成就,赞美他的合作,嘉奖他们额外的努力或尝试。赞美本身就是对于人最大、最好、最方便的鼓励,而且又不花钱,何乐而不为呢?


《耶鲁领袖训练大讲义》 第一部分提升领导力的方法(2)

    ◎尽量追求进步。    
    别人谈到你时,最好的恭维就是:“他很上进,真正是为了工作而工作。”    
    克林顿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出色。在经济学领域,几乎所有的总统都是一知半解,他们也并不想去学习更多的知识,而是招募一批宏观经济学家、华尔街金融界老手以及前任的首席执行官们组成一个智囊团,然后随时征求他们的意见。克林顿的政府也拥有一支一流的队伍,但他对此并不满足,他还要亲自了解在他们建议的背后那些纷繁复杂的事情。因为耶鲁的教育让他深知,在每个行业中,只有精益求精的人才能升迁。他非常乐于一头扎进那满是数据和术语的丛林地带,自己开辟出一条通往彼岸的路来。只有在那时对所做出的结论,他才感到是可靠的。    
    克林顿初当选总统时,对计算机是怎么一回事还一窍不通,但是现在他不仅了解了所有关于硅谷的情况,而且他还清楚地知道知识技术正在如何使经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他总统任期将尽的时候,他经常在公众面前发表关于知识和技术的最精彩的演讲。从克林顿提交的教育议案、卫生健康计划、城市事务提案中,内阁们发现克林顿对于这些领域了解的程度即使不在他们之上,也绝不亚于他们所知道的内容。有了这些人的参谋和自己的不断努力,克林顿终于建立起自己深厚的知识功底。    
    为了鼓励你的上进心,有两件事情要做:每一件事情都要研究如何改善;每一件事情都要订出更高的标准。    
    “认为可以改进,并且全力改进”,就会成为一个卓越的领袖。    
    在一所小镇学校,一个老师和40多个学生挤在教室里。每年学校来了新老师(尤其是女老师)都是引人注目的大事。高年级的大孩子更会领头,想些花招来作弄老师。    
    有一年实在闹得不像话,每天都发生10来种恶作剧,以及纸弹与纸飞机大战。后来更是变本加厉,甚至,上课时把老师锁在门外,或把老师锁在教室里一连几小时;还有一天,高年级男生竟把家里的狗带到校园。    
    当然,这些捣蛋鬼并不是恶意的,像偷窃、斗殴以及故意伤害等等都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不屑为之。他们活泼好动,有乡下生活所需的那种用不完的活力,的确需要找些方法发泄发泄。    
    不管怎样,这位老师终于熬了过来,直到学期结束为止。下学期开学又有一个新老师来接她的班,这是很自然的人事更替现象。    
    新来的老师注意引发学生精力的另一面。她特别注重他们的“个人荣誉”与“自尊自爱”。她鼓励大家独立自主。每一个学生都有任务,例如,擦黑板,清洁地板,或帮忙批改低年级的作业。这位新老师想出许多创造性的办法来发泄学生的精力,因为她的教育理想是塑造学生的人格。    
    这些学生为什么上一学期好像魔鬼,下一学期却像天使一般纯洁与善良呢?不同之处就是领袖,老师不同而已。老实说,我们也不能责怪那些小鬼胡闹了一学期,因为老师的领导方式不同,结果才这么悬殊。追根究底地说,第一位老师并不关心那些学生的进步,她没有订出一个目标,也没有鼓励他们。她无法控制自己的脾气,她不喜欢教书,所以学生也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