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的能力所决定的,从市场竞争的普遍规律而言,企业为增强竞争能力,争取竞争优势的基本市场竞争策
略有三种:低成本策略、差别化策略和聚焦策略。
成本优势 行业优势
低成本策略
差别化策略
聚焦策略
行业
范围
细分市场
图8…3 主要竞争策略
1、低成本策略
低成本策略是指通过降低产品生产和销售成本,在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使自己的产品价格
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以迅速扩大的销售量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竞争策略。
企业采用低成本策略,利用追求规模经济、专利技术、原材料的优惠待遇等途径,形成企业在同行业
中的低成本优势。如果一个企业能够取得并保持全面的成本领先地位,那么它只要能使自己的价格相等或
接近于行业的平均价格水平,这种低成本优势就会转化为企业的高收益。
当然,对于一个在成本上占领先地位的企业而言,同时还必须重视自己产品和服务的相对质量。如果
企业一味地追求低成本而致使消费者失去了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信任度,那么企业所依赖的成本领先优势
无法让其取得满意的市场占有率,而企业必须进一步提高降价幅度,这种实际营销状况已经抵消了原有成
本优势能给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
2、差别化策略
差别化策略是指通过发展企业别具一格的营销活动,争取在产品或服务等方面独有特性,使消费者产
生兴趣而消除价格的可比性,以差异优势产生竞争力的竞争策略。
企业采用差别化策略,利用产品设计、使用功能、外观、包装、品牌、服务、推销方式等途径,形成
在同行业中别具一格的企业形象。如果一个企业能够取得并保持自己的差别化优势,并使消费者乐意接受
其产品和服务较高的价格,那么这种价格足以弥补其形成自身特色而发生的额外成本。
当然,对于要在某些方面做到与众不同的企业而言,付出的代价往往会比较高。但是,要使差别化策
略充分发挥竞争优势,企业必须注意形成自身独特性的同时,与竞争对手的成本比较。争取保持企业受到
市场认可的独特性,又使自己的成本尽可能降低。
3、聚焦策略
聚焦策略是指通过集中企业力量为某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提供有效的服务,充分满足一部分消费者的
特殊需要,以争取局部竞争优势的竞争策略。
企业采用聚焦策略,利用完善适应自身能力的目标市场营销策略,达到原本并不拥有全面竞争优
势的目标市场中的有利地位。聚焦策略的运用可以是着眼于企业目标市场上的成本优势,从某些细分市场
上成本领先争取竞争优势;也可以着眼于在企业目标市场上取得差别化优势,从满足特定市场中消费者需
求获取竞争优势。
当然,采用聚焦策略的企业所选定的目标市场如果和其他部分市场没有任何差异的话,那么这种竞争
策略是无法获得成功的。事实上,在一般的市场范围中都会存在部分未能得到满足的消费需求,而聚焦策
略就是帮助企业专门致力于为这部分市场服务,从而在与竞争对手目标市场的差异中获取竞争优势的。
处于不同竞争地位企业的竞争策略
竞争策略的核心问题是企业在市场上的相对地位,这种地位显示了企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一个地位
选择得当的企业,即使在行业平均盈利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也能有较高的收益率。
在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企业一般可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
1、 市场领导者(Market Leader)。是指在行业中占绝对竞争优势的企业,一般占有最大
的市场份额,其营销行为会对市场产生很大影响;
2、 市场挑战者(Market Challenger)。是指在行业中仅次于市场领导者的一些企业,同
样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有能力向市场领导者发起挑战,争取取代市场领导者的地位;
3、 市场追随者(Market Follower)。是指一大批在竞争实力上远远不如市场领导者或市
场挑战者的企业。他们往往不可能以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市场的发展趋势,而只能跟随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
去开展经营活动;
4、 市场弥缺者(Market Nicher)。是指一些虽然竞争实力不强,但并不追随市场主流趋
势,而选择市场上大多数企业所忽略的或不愿进入的市场为自己的目标市场的企业。市场弥缺者往往会因
这样的市场无强大的竞争压力而获得经营上的成功。
这四种类型的企业实际上又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强势企业层次,主要由市场领导者和市场挑战者
所组成。他们是对市场具有影响和控制能力的企业,所以也可将这一层次称为“市场控制层”;二是弱势企
业层次,主要包括市场追随者和市场弥缺者。他们没有同强势企业之际抗衡的实力,而在策略上则可选择
追随强势企业或避开强势企业两种不同的做法。
在竞争性市场上处于不同地位的各类企业其竞争策略显然也是各不相同的,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地位
和市场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
(一)市场领导者竞争策略
处于市场领导者地位的企业,往往有着行业内比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在产品价格变动、新产品开发、
市场覆盖率的变化、销售方式的选择等许多方面起着相对支配或者领先的作用。同时树大招风,领导者企
业面临着众多其他企业的竞争威胁。因此,市场领导者企业必须保持着高度警惕,采取适当的竞争策略,
以维护自己的竞争优势。
一般而言,市场领导者企业要维护竞争优势有以下三种竞争策略:
1、扩大市场需求总量。当一种产品的市场需求总是在扩大,收益最大的往往是处于领导者地位的企业。
所以促进产品总需求量不断增长,扩大整个市场容量,是领导者企业维护竞争优势的积极措施。
市场领导者企业可以有三个途径达到扩大市场需求总量的目的:
(1)寻求新的消费对象。
(2)开辟产品新的用途。
(3)刺激原有消费者群体增加使用量等。
2、维护市场占有率。在市场领导者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中,相对总会有一个或几个实力雄厚者。要防
止和抵御其他企业的强攻,维护自己现有的市场占有率,是领导者企业守住阵地的有效竞争策略。
市场领导者企业可以有两个途径达到维护市场占有率的目的:
(1)进攻措施,即在降低成本,提高销售效益、产品创新、服务水平等方面争取能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
位,同时针对竞争对手的薄弱环节主动出击。
(2)防御措施,即根据竞争的实际情况,在企业现有阵地周围建立不同防线。如构筑重点在企业目前的
市场和产品上的防线;构筑不仅能防御企业目前的阵地,而且还扩展到新的市场阵地,作为企业未来新的
防御和进攻中心的防线等。
3、扩大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与投资报酬率密切相关,一般说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越高,其投资收益
率相应就越大。许多企业把市场占有率作为自己的营销目标,领导者企业可以根据经济规模的优势,降低
成本,扩大市场占有率。
市场领导者企业在采用扩大市场占有率的竞争策略时,必须注意三个问题:(1)引起反垄断的可能性。
(2)为提高市场占有率所付出的成本。
(3)采用何种营销组合策略。
(二)市场挑战者竞争策略
处于市场挑战者地位的企业,一般都具有相当的规模和实力,在竞争策略上有相当大的主动性,它们
随时可以向市场领导者企业或其他企业发动进攻。然而,作为市场挑战者的企业,盲目的进攻是愚蠢甚至
有害的,要使自己的挑战获得成功,必须明确企业营销目标和挑战对象,然后选择相当的进攻策略。
1、确定挑战目标。明确企业的竞争对手和主攻方向,是市场挑战者企业成功与否的基础。
一般有三种挑战目标可供市场挑战者企业选择:
(1)向处于领导者地位的企业挑战,意在夺取其市场份额和产品优势。
(2)向与自己实力相当的企业挑战,意在扩展自身市场份额以改变市场地位。
(3)进攻力量薄弱的小企业,意在夺取其市场份额或进行兼并,扩充自身实力。
2、选择挑战竞争策略。市场挑战者企业发起挑战是一种主动的攻击行为,进攻方向及具体运用的营销
策略是经过认真选择的。
(1)正面进攻。当市场挑战者企业实力明显高于对方企业时,可以采用正面或全面进攻的策略。比如
经营和竞争对手相同的产品,进行价格竞争,或者采用势均力敌的促销措施等。这是集中全力向对手主要
市场阵地发动攻击的策略,进攻的是对手的强项而不是弱点,胜负取决于双方力量的对比。
(2)迂回进攻。如果竞争对手的实力较强,正面的防御阵线非常严密,市场挑战者企业可以采用迂回进
攻的策略。比如选择竞争对手忽视的细分市场进攻,或者选择竞争对手产品销售薄弱地区、服务较差的地
区进攻。这是集中自己的优势力量攻击对手弱点的策略,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3)游击进攻。如果挑战者企业暂时规模较小,力量较弱的话,可以采用游击进攻的策略,根据自己的
力量针对竞争对手的不同侧面,进行小规模的、时断时续的攻势。比如进行有选择、有限度的降价、采用
突然的强度促销措施、与中间商联合行动等,达到干扰对手的士气,争取消费者的目标。这是以小型的,
间断性的攻击手段,逐渐削弱对手的实力,以占据长久立足点的策略。
(三)市场追随者竞争策略
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是无情的,在市场竞争中,持续的正面竞争往往会造成两败俱伤,因此许多企业
会避免与市场领导者企业正面发生冲突。同时,对于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而言,在产品创新上所需的大量
人力、财力、物力以及相应的市场风险,它们无力承担。因此在实际营销活动中,许多企业采用追随策略,
从事产品仿造或改良,在投资少、风险小的基础上,获取较高的利润,并保持企业相对有利的竞争地位。
一般而言,市场追随者企业有三种可供选择的跟随策略:
1、紧密追随。市场追随者企业在进行营销活动的所有市场范围内,都尽可能仿效市场领导者企业,以
借助先行者的优势打开市场,并跟着获得一定的份额。但是要注意,所谓的紧密追随并不等于直接侵犯市
场领导者企业,那样的话会遭到被追随者凶狠的报复。
2、保持距离追随。市场追随者企业在营销策略的主要方面紧跟市场领导者企业。比如选择同样的目标
市场、提供类似的产品、紧随其价格水平、模仿其分销渠道等。在企业营销策略的其他方面则发展自己的
特色,争取和领导者企业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