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刘备问其名,庶说,此人乃琅琊郡人,
覆姓诸葛,名亮,字孔明。此人乃绝代奇才,使君急宜枉驾见之。若此人肯
相辅佐,何愁天下不定乎?”至此,刘备才知水镜所说的伏龙即孔明。
由此可见,厚待贤,贤者才为之荐贤:不然,贤者避之唯恐不及,不会
为之荐贤。徐庶曾投刘表,见刘表是无用之人,急遗书告别,那会想到推荐
孔明。徐庶告别刘备,尽管归心似箭,因深感刘备留恋之情,才引出孔明来。
因此,要人荐贤,要从厚待贤士始,重用一贤士,将会引出其他贤士。
孔明力荐庞统
凡与己齐名的,荐之不易。战国时,庞涓与孙膑俱学兵法于鬼谷子。孙
膑学优于庞涓。涓为魏将,嫉膑之能,伪介于魏而削其足。齐国淳于髡出使
魏国,乃得载膑归,威王以为师。魏伐齐,膑设计困涓,涓智穷自刎。膑由
是名显天下,庞涓嫉贤妒能,客人终反害己。孔明与庞涓恰恰相反。庞统与
他同彼知名,水镜先生对他俩的评价是:“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
下。”可见庞统的才智与孔明不相上下。而孔明毫无嫉妒之心,力荐于刘备,
对他关怀备至。
凤雏先生确是名不虚传。第四十七回写他一出场,便与众不同:“欲破
曹公,须用火攻,”这是孔明和周瑜不约而同的决策,但大江之上,一船着
火,余船四散,要尽烧敌船,也是难事。庞统却巧妙地借助于蒋干的引进,
连夜去见曹操,献上连环计,使曹军战船被烧个精光。庞统的“连环计”,
可与孔明的
“借东风”媲美。庞统虽立了大功,却不被东吴所用。一直至五十七回,
孔明来柴桑口吊丧后,向鲁肃辞回,方欲下船时,只见江边一人道袍竹冠,
皂绦素履,一手揪住孔明大笑说“汝气死周郎,却又来吊孝,明欺东吴无人
耶!”孔明急视其人,乃凤雏先生庞统。孔明亦大笑。两人携手登船,各诉
心事。原来他俩是老朋友。孔明乃留书一封与统,嘱说:”吾料孙仲谋必不
能重用足下。稍有不如意,可来荆州共扶玄德。此人宽仁厚德,必不负公平
生所学。”后果如孔明所言,孙权没有用庞统,统乃投奔刘备。开始,刘备
也以貌取人不重用庞统,后张飞去了解知统大才,乃回报刘备,恰逢按察四
郡回来的孔明又力赞庞统之才,指出:“士元非百里之才,胸中所学,胜亮十倍。”刘备遂拜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与孔明共赞方略。
庞统随孔明取川。孔明致书刘备借星异告诫切宜谨慎。刘备据孔明之嘱,
要庞统还守涪关。统大笑说:“主公被孔明所惑矣!彼不欲令统独成大功,
故作此言以疑主公之心。”庞统因急于立功,他未摸清敌情,便与刘备分路
进兵,终于在落凤坡死于敌人乱箭之下。孔明知庞统身故,为”吾主丧一臂”
而放声大哭。孔明爱庞统,庞统却错怪孔明,一是丞相之腹,一是谋士之疑,
其差别如此。而孔明疼哭庞统,足见其爱贤借贤之心。
阚泽以家保陆逊
荐贤不易。贤既需人荐,说明此贤还未被众人所认识,因而荐贤必然遇
到各种阻力。阚泽推荐陆逊开始便出现这种情况。为报二弟之仇,刘备倾全
国之师伐吴,所向披靡,江南之人尽皆胆裂。孙权以还荆州、送回夫人求和,
又不允许,孙权大惊,举止失措。阚泽出班奏说:“现有擎天之柱,如何不
用耶?”权急问何人。泽说:“昔日东吴大事,全任周郎;后鲁子敬代之:
子敬亡后,决于吕子明;今子明虽丧,现有陆伯言在荆州。此人名虽儒生,
实有雄才大略。以臣论之,不在周郎之下,主上若能用之,破蜀必矣。如或
有失,臣愿与同罪。”权说:”非德润之言,孤几误大事,”张昭说:“陆
逊乃一书生耳,非刘备对手;恐不可用。”顾雍亦说:“陆逊年幼望轻,恐
诸将不服;若不服则生祸乱,必误大事。”步骘亦说:“逊才堪治郡耳,若
托以大事,非其宜也。”阚泽大呼说:”若不用陆伯言,则东吴休矣!臣愿
以全家保之!”权说:“孤亦素知陆伯言乃奇才也!孤意已决,卿等勿言。”
为使文武服其指挥,乃设坛授剑拜陆逊为大都督。
陆逊资望未深,因而遭到论资排辈的张昭、顾雍、步骘诸大臣的极力反
对。要挽狂澜于既倒,阚泽认为非陆逊不可,乃以“全家保之”,可见其推
荐之着力,更增强孙权用陆逊的信心。在大敌压境之际,任用谁来挂帅,对
东吴存亡至为关键。阚泽可说有眼力。而陆逊也不负其所荐。这个“内藏韬
略”、“不露于外”的“书生”,他不理诸老将急于出战的情绪,不管敌军
辱骂百般,而是避敌锐气,坚守待机,终于在夜间用火烧敌四十余 营,刘备
仅以身免逃入自帝城。
荀彧为魏荐贤士
曹操因出身宦官家庭,士人多轻之,故操开始搜罗人才难。自从荀或投
奔曹操后,因荀或的推荐,各种人才陆续来投。据《三国志·魏书》裴松之
注引《或别传》记载:经荀或的推荐而终为卿相的,就有十数人。其中有司
马懿、荀攸、钟怒、陈群、郗虑、华歆、王朗、荀悦、杜袭、辛毗、赵俨等
人。郭嘉、戏志才。杜畿等人也因荀或的推荐,终各显名。
以上这些人,对于曹、魏事业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荀攸随操出
征,多出奇谋,平冀州他的功劳仅次于荀或;魏国新建,他被任为尚书令。
司马懿则是魏国后期的支柱。他与孔明在秦川对峙时,屯田以守,消耗敌军
力量,使孔明不能越雷池一步,以病逝五丈原告终。
荀或推荐人才不拘一格,根据其才而荐其所任。郭嘉“有负俗之讥”,
因他有智策,乃推荐为谋士,故能发挥其所长。杜畿“简傲少文”,因他有“肖何定关中”之才,故推荐他镇守河东。他在河东十六年,政绩最佳,百
姓勤农,家家丰实,民无异心。
荀或能荐贤,是因其知人。曹操认为荀或论人,“久而益信,吾没世不
忘”。唯伯乐能知千里马,荀或不仅是操的”子房”,也是操的”伯乐”。
曹魏人才济济,虽因曹操善于用人,但也与荀彧荐贤进才大有关系。
东吴贤士辗转相荐
孙权继父兄之业坐镇江东后,能举贤任能,是因东吴贤士辗转相荐,始
能集众才干其周围,与曹、刘鼎足三分。
孙权曾向周瑜请教守江东之策,瑜说:”自古‘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为今之计,须求高明远见之人为辅,然后江东可定也。”权说:“先兄遗言:
内事托子布,外事全赖公瑾。”周瑜自谦说:”瑜不才,恐负倚托之重”,
乃荐鲁肃以辅孙权。鲁肃献“榻上策”,孙权纳为国策,它对保卫江东和鼎
足三分起了指导作用。后周瑜病危,遗书荐鲁肃以自代。鲁肃向孙权推荐诸
葛瑾,认为瑾博学多才,权拜之为上宾。瑾劝权勿通袁绍,且顺曹操,然后
乘便图之。此策与孙策意图相反。孙策被刺前,欲通绍攻操。这是“远交进
攻”的策略,因当时曹操与袁绍相拒于官渡,策欲袭许昌,迎献帝。而瑾主
张“勿通袁绍,且顺曹操”,是因时易事异,这时孙权新政权未稳,无力攻
操,故宜“巨顺”之。会稽太守张紘又荐顾雍,其人严厉正大,为人少言,
言必有中。后为丞相,是东吴的股肱。由于众贤互相推荐,孙权得贤为辅,
威镇江东,深得民心。
毛宗岗对东吴贤士辗转相荐评价很高。他说:“人谓管仲不如鲍叔,以
鲍叔能荐贤,而管仲不能荐贤也。今周瑜荐鲁肃,鲁肃又荐诸葛瑾,张故亦
荐顾雍,其转相汲引如此。管仲于临终时,力短宾须无、宁越等诸人,而未
曾荐一贤士以自代,然则如瑜、如肃、如紘者贤于管仲远矣。”(第二十九
回回评)
羊祜临危荐杜预
羊祜是晋名将,他闻悉善于用兵的吴将陆抗被罢兵权,吴主孙皓暴虐日
甚,大失民心,认为是伐吴大好机会,乃作表遣人往洛阳请伐吴,晋主不允
所请。尽晋主同意伐吴,这时,羊祜年老多病,力不胜任。羊祜病危,晋主
到其家问安,并深悔说, “朕深悔不能用卿伐吴之策。今日谁可继卿之志?”
祜含泪说:”臣死矣,不敢不尽愚诚:右将军杜预可任,若伐吴,须当用之。”
晋主以羊祜之言,拜杜预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事,在襄阳抚民养兵,
准备伐吴。杜预是个儒将,为人老成练达,好学不倦,最喜读《春秋传》,
坐卧常自携,每出入必使人持《左传》于马前,时人谓之”左传僻”。著有
《春秋经传集解》。由于他深入研究春秋各国的斗争历史,总结前人的经验
教训,并能结合实际予以应用,故善于用兵。他负起伐吴重任后,势如破竹,
吴人不战而纷纷投降,终于灭吴,使晋一统天下。羊祜推荐杜预,可说是得
人,因而能完成其伐吴之志。
羊祜喜举善荐贤,但他的荐人奏稿却自焚之,不令人知。晋主问其故,
祜说:“拜官公朝,谢恩私门,臣所不愿也,”荐人而不使其知,说明羊祜荐贤是为公而不是为私,足见其风格之高。第三章 谋略宝典
《三国演义》集古代兵法之大成,是我国谋略的宝典。它描
绘的各种战争的结果表明:一勇之夫必败,有智谋的必胜,可见
智谋何等重要。在这里我们将三国智谋分门别类,将之归纳为十
二种,如能洞悉其奥妙,运用得宜,将使你在人际竞争中”百战
不殆”。
一、攻 心
“攻心”战略,历来被著名的战略家所推崇,都置于战略的首位。能掌
握”攻心”战略,不仅事半功倍,甚至不费吹灰之力,能取得“全胜”。“攻
心”战略不仅是“伐国之道”的最善者,用于治军、治国也如此:用于治军,
则将帅齐心,士卒效死,将不可战胜;用于治国,则使人心服,上下一心,
国家未有不兴旺者,推而广之,“攻心”战略,凡有人际关系,需人做的事,
无不可用之;运用得当,可收到意外的奇效。
“攻心”战略,提出于何时何人?有人说是春秋末期的大军事家孙武,
这不完全准确。孙武著的《孙子兵法·谋攻篇》仅在原则上提出用兵最善之
法。他说:”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
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
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
次伐交,其下攻城。”“不战而屈人之兵”,孙武认为是“善之善者也。”
在这里,孙武提出了他的“全胜”思想。他认为,要“全胜”,在于“伐谋”、
“伐交”。孙武这个“全胜”思想,后来被战国中期军事家孙膜所发展,他
明确提出了“攻心”战略。《通典》载:“战国齐孙膑谓齐王曰:‘凡伐国
之道,攻心为上,务先服其心。今奏之所恃为心者,燕赵之权。今说燕赵之
君,勿虚言空辞,必将以实利,以回其心,所谓攻其心也。孙膑把孙武的实
现“全胜”在于“伐谋”、“伐交”的战略计谋具体化了。他第一次明确地
提出了“伐国之道,攻心为上”的战略。他认为要战胜秦国,首先要从外交
上孤立秦国,这就要展开外交攻势,分化燕赵两国与秦国的关系,先向燕赵
“攻心”,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