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影响未来中国传媒30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89-影响未来中国传媒30人- 第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螅皇羌尤隬TO后抵御不了外来杂志的冲击,可能失去自己的阵地;二是很难吸引优秀的人才,也很难留住优秀的人才。一年的美国访问学习让我感觉到了差距。在美国,无论从杂志的销量和杂志对主流社会的影响,还是从杂志的广告收入来看,杂志在美国影响特别大。由此不禁喜忧交加,心里非常紧迫。喜,源于对杂志这种媒体的信心;忧,来自对中美杂志差距的担心。然而,即使这个距离再大,我们也不会停止追赶的脚步,也不能丧失追赶的勇气。    
    关于中国期刊未来的发展,我写过很多文章。我提过“运作的市场化”、“运作的职业化”和“经营的产业化”,都是中国期刊尚未做到的。从知识管理的角度上说,我们目前很多媒体连一个内部交流性的论坛都没有,这样职业化的力度就很弱了,更不要说像美国《新闻周刊》那样对优秀员工可以奖励分红或者股票。说到经营的产业化,现在像《时尚》这样形成规模的很少,因为刊号受到限制。    
    采访者:可以肯定,随着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现实,未来期刊面临的竞争会愈演愈烈,日子也将更加难过,你认为《南风窗》今后发展的最大难处是什么?竞争的对手会在哪里?    
    秦  朔:《南风窗》的核心生命力会随着中国社会政治文明建设达到自己的高峰,而在整个社会的舆论环境、自由环境开放的那一天走向完结,她今天的成功是因为承受了这个社会转型期的巨大矛盾,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历史潮流的发展总有一天不会再有这种矛盾去困扰整整一个民族,到那时候,整个社会关注的兴趣就多元化了,没有那么多人关心政治、关心社会问题了。    
    我个人认为如果最近一两年我们的工作还抓得不错的话,在中国目前的环境里面,在政经杂志里,《南风窗》是没有竞争对手的。因为现在所有的媒体都是比较细分的,比如《财经》,是以资本市场为中心的,如果说到竞争,那么最大的竞争对手可能会是《财经》,但是实际上彼此还是有很大差异的。虽然在读者群方面是相似,但是《财经》更加高端,是以跟资本市场相关联的这一批人为主,而我们还是以心忧天下的知识分子为主的。其实,我也很希望从其他刊物的发展过程中学到新东西,比如《时尚》,已经形成《时尚》系列了,而且对于引领这一代的年轻人生活有非常大的影响,我觉得他们在经营管理、制度建立上都远远领先了。在杂志整个的经营管理、真正的制度化建设包括与国际接轨的问题上,我们才刚刚起步。我们到目前为止的成功,真的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成功,就是“心忧天下,热爱国家,热爱人民”,我们是把一种非常纯稚的热爱,变成工作的动力,在极其困难的夹缝中,慢慢去推动,顽强地生长,所以我们目前的成功还不能说是团队建设的成功、制度建设的成功。    
    采访者: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南风窗》最大的竞争对手还是自己?    
    秦  朔:是这样的。    
    采访者:那么你认为《南风窗》最辉煌的时期是否到来了呢?    
    秦  朔:还没有到来。    
    采访者:你认为到什么时候可以到来?那会是一个怎样的辉煌?    
    秦  朔:我个人认为明、后年,《南风窗》的影响力还会持续增长,很多省部长都在读我们的杂志,当然我们内部还需要不断加强和调整资源的建设,所以我觉得到明年后年就会高度的稳定、均衡,到那时候影响力就会提高。    
    采访者: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你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设想十年之后的你在做什么?    
    秦  朔:目前的心态和想法,首先是热爱生活,尽到生活的责任,让自己的生命充实。生逢在变革时代,知识分子应尽到一份责任,推动社会进步,尽可能多地去寻找知识创新、交流、传播的快乐,这也是我的人生快乐所在。    
    希望十年之后我会是一个教师或者研究员。中国有很多的大学,我本身也是他们的客座教授、客座研究员,有很多的学校希望我去教书,包括社科院希望我去做研究,那是我真正的最自由的生活,我总有一天会回到学校去。但是在这之前,我希望把《南风窗》做成一个集团,因为我觉得今天她的抗风险能力还很弱,所以我希望在两到三年的时间里能够为她造出更多的机会。


第一部分第5节 在摄影中学会生活(1)

    在摄影中学会生活    
    访新华社摄影记者黄文文/吴 笛  汤一原  张 琳    
    采访者: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摄影是一种很辛苦的体力活儿,并不强壮的你为什么选择了摄影?如果时光倒流,你还会是这样选择吗?    
    黄  文:其实当初选择摄影纯属偶然。与其说是为了摄影,倒不如说是为了进新华社。1985年我高中毕业以后,被保送进人大新闻系。当时老师让我在新闻学、新闻摄影和广播电视三个专业里随意挑选。新闻摄影和广播电视都是那一年新开设的专业,而前者是人大新闻系为新华社摄影部代培,因为好友父亲的一句话:“在中国要搞新闻,当然应该进新华社。”我就选择了摄影专业。老实讲,新闻摄影在当时,甚至直到今天还多少被人们认为是一准体力劳动的行业。    
    当然了,一个人如果选择自己不爱或者还不懂得去爱的职业,多半会受惩罚。我在四年大学生活里,就经常体验这种“不称职”的烦恼。那时最怕的是交作业。最要命的是我真不喜欢出去拍照片,更不擅长摆弄照相机。记得三年级上摄影实践课时老师在课上讲评作业,从一大堆照片里拿出一张黑白夜景照片说:“你们看看,我都不知道怎么给这张照片打分!”那是我的作业。这件事对我的刺激太大了,到现在都忘不了。    
    也怪了,除了摄影,其他什么课我都学得不错。当我被分到摄影部“当日新闻中心”当图片编辑,虽然虚荣心有点受挫,但是一点怨言也没有。谁让我拍照不“灵光”呢。好在虽然我拍照片不行,读懂图片的能力倒确实在工作中培养起来了,所以,现在看来,会看其实是长进的第一步,懂得打开心灵和头脑去欣赏各种不同类型的作品,之后慢慢觉得这些东西对自己产生的影响内化成自己的感觉和愿望,然后再拍照片时就好像有了“灵感”,然后摄影变成一种自我表达的话语形式,最后好像慢慢把形式忘掉,让它们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反应……我把这个过程称之为“解放”。    
    的确,摄影的外在完成形式更依赖于体力,很辛苦。我从1989年8月工作至今,已经有十几年。而我做专业摄影记者的时间其实才不过两年多一点。即使如此,沉重的摄影器材和奔波的工作,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给我的身体造成了伤害,很多摄影记者患有脊椎病、肩背肌肉劳损以及胃病,这些都是事实。    
    我想如果时光倒流而我又有更成熟的心智的话,我很可能不会再选择摄影。当然主要不是由于体力的原因,而是因为我的“解放”过程来得太长太艰苦了,到现在了,仍然不能完全感到被“解放”的自由。但是话说回来,时光真的倒流,我可能还是意气用事,管它行不行,先干了再说。    
    采访者:你觉得一名优秀的摄影记者或者图片编辑应该具备什么素质?    
    黄  文:职业对这二者的要求是不同的。作为摄影记者,除了我们经常听到的对摄影记者的基本要求,比如:对事实本质的准确判断、善于思考和迅速反应的行动能力、好的体力、坚强的心灵等等外,可能最关键的是及时到场并且具备极强的视觉书写能力。也就是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新闻现场——否则无以补救,并有把看到的东西转化成有感召力影像的能力,这其中有一套规律和方法,是需要专门训练和悟性的。    
    不久前,我在斯坦福参加的“奈特研究员计划”的同事、一位以色列军事记者讲述自己的新闻背景故事时说:“我和我的摄影记者一起去一个现场采访,我们都拍了照片,可是我的照片出来跟他的不一样。”意思是他拍的没摄影记者拍的好,引得全场听众哄堂大笑。    
    不过他确实陈述了一个重要事实:摄影的过程不是简单的举起照相机按下快门就行的物理和光学过程,这中间其实还有一个超越胶片曝光过程的更高层次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    
    一个优秀摄影记者的眼睛更擅长发现并且提取形象的东西,这些东西可能就在你身边,但是你可能根本视而不见,是那些优秀的摄影记者把它们提取出来,呈现在你眼前。这不是你有一台照相机,懂得简单的操作原理,又有机会去现场就做得到的。很多人对摄影记者存在偏见,认为搞摄影的人是“铁匠”,关键就在于轻视了真正优秀的摄影记者在瞬间完成这个复杂过程的能力。    
    至于图片编辑,最优秀的素质应当是懂得欣赏和辨别,能够最迅速地从众多影像中找到最体现事实本质的东西,这是一种宏观把握能力,同样需要严格的专业训练。很多好的图片编辑自己根本不会拍照,而很多好的摄影记者也不一定当得了图片编辑。在新闻机构的运行中,真正具有最终话语权的应当是编辑,他们决定把什么照片推上广播新闻线路,什么照片上什么版面,所以很大程度上,一个优秀的图片编辑能够造就优秀的摄影记者,反之,一个平庸的图片编辑会葬送天才的摄影记者。    
    采访者:战地采访的经历一定让你难忘。在你看来,作为一名优秀的战地记者、战地摄影记者,需要有哪些基本素质?    
    黄  文:战争是一种极端的生存状态,最残酷的是它的不确定性。前一个瞬间大家还好好的,一分钟以后你的伙伴可能就面目全非了。因此,战地记者要面临的挑战首先是生存下来,然后是工作下去。要生存不仅需要好体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还要有特别坚强的心灵。遇到危险时不慌张,面对恐怖景象时不害怕,随时准备应付突然事件的发生。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完成任务,而不至于被恐惧吓倒。    
    对于战地摄影记者来说,不仅要对付沉重的摄影器材,而且上战场的摄影记者其实也是去打仗,绝对不是练兵,基本技术必须提前过关才行。不论多辛苦多危险,编辑要的是合格的照片。因此摄影记者面临的更多一层的考验是:战事越危险,发生事件越多,越要在第一时间冲到现场去,如果你不在现场,你没有和文字记者一样的补救措施;而即使你冒险到了现场,如果没有拍到能够表达事件本质的照片,还是不行。我第一次到科索沃时就遇到过一次这样的情况。阿族出租车司机因为担心受到塞族士兵的袭击,无论如何不愿意在新闻现场停留,更不要说让我拍照片了。结果,同去的文字记者写了一篇很生动的现场目击记,我则白冒了一次险,两手空空而归,那种受挫感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很难体验。    
    采访者:你觉得自己具备这些素质吗?    
    黄  文:我只能说自己在两个多月里逐渐适应了战地记者生活,最后有了一种接近于“亡命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