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余姚梁弄这一带了,如果连夜开车到了明天中午就能回到崖山了,也不知道陈薇……”他瞟了眼冯臻臻,生生顿住了口。
冯臻臻低眉垂眼,心却如刀割,王路他依然心心念念着他的家人,妻子、儿子、情人……难道我付出了那么多,依然留不住你在我身边吗?你就这样心急如焚想回到崖山?连那刚刚觉醒的强大的智尸身份也不能改变你的心意?
要什么,才能让爱人你和我永远在一起?
要什么,才能让爱人你毅然抛弃旧有的一切,和我一起开创新的生活?
冯臻臻点了点头:“好,我们回去吧。”
王路刚要迈步,却又顿住了脚,“等等。”他弯腰捡起了地上的砍刀,上前几步,“起来吧。”他对女丧尸祭司道。
女丧尸祭司乖乖爬起了身,王路伸出手,倒过砍刀,将刀柄塞到了女丧尸祭司的手里:“记住了,不要用手去拨火了。”然后他转过身,拉着冯臻臻扬长而去。
不一会儿,突突突的发动机声从丧尸群中传来,摩托车载着王路和冯臻臻从纷纷避开的丧尸中疾驶而去。
女丧尸祭司看着摩托车远去,消失在盘旋在水库四周的山道上,看了看熊熊燃烧的火源塔,又看了看手里的砍刀,它突然将砍刀高高扬起,呵呵地吼叫着,底下的武装丧尸也应和地狂吼着——那强大的令它们无条件服从的存在,留给了它们又一件圣物,一件不亚于火的圣物。
火,是防护,而刀,则是开拓。
丧尸会使用武器——好吧,这“使用”两字得打上个大大的引号,基本上武装丧尸手里碰到什么就会将它拿来当武器使用,最常见的是菜刀,谁让这玩意儿是家庭最见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接下来是扫帚、拖把,擀面杖也甚得丧尸们青睐,螺丝刀、钣手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择,然而这林林总总的武器,在丧尸手里拿着,怎么看怎么别扭。因为丧尸们握持的方法完全不对头,有握着扫帚头,拿柄来轮的,也有拎着菜刀拿刀背剁的,王路以前就遇过武装丧尸拿斧头背猛砍自己。
王路以前曾在网上看过一段视频,几个黑叔叔将一把AK塞到了一只猩猩手里,没想到保险没关,那猩猩扣着扳机就打了个连发,黑叔叔们惊得四下乱窜,自然,这猩猩的胡乱四射连根毛都没打下来。
基本上,丧尸手里拿的武器和那只猩猩的使用方式差不多。只有在极偶然的情况下,才有个把丧尸瞎猫碰着死耗子正确地使用手里的武器。正确的使用工具看起来很不起眼,其实却凝聚着人类的进化史,不断的犯错以及积累,才让现代人知道怎样正确地使用一把螺丝刀。
而王路,将一把砍刀以正确的方式塞到了女丧尸祭司的手里,刀柄,握在手中,刀锋,自然朝后,刀尖垂直向地,只要女祭司一挥舞,这把刀,必然见血,伤人!
一只懂得建火源塔保护长明火的女丧尸,在学会正确地使用刀后,天知道会给这十万计数的水库丧尸部落,带来怎样的变化。
王路临去时留下一把刀,这仅仅是因为他迂腐地可怜女丧尸祭司拨火受的伤,还是故意为之,谁也不知道。
但刀就是刀,终有一天,它会发挥它自制造者创造诞生以来的使命——征服和杀戮。
崖山,鄞江镇围墙内,学校的孩子们在王比安的带领下,正在检查装备——这是一次外出巡逻实习。
崖山学校传授孩子们现代知识但也同样注重生存能力的训练,这样的外出实习会定期举行。
对孩子们来说,这可比闷在教室里做习题要爽多了,这里的孩子们没有一个是孬种,都有在野外与丧尸周旋的经历,亲手杀过丧尸的,更不在少数。所以在队列中,孩子们的神情期待更多于紧张,象卢锴等人更是跃跃欲试,互相打赌着谁杀的丧尸最多。
王比安正在帮几个年纪小的孩子穿盔甲——崖山的盔甲历经多次改进,已经不再是早期的铝片夹层式的了,在机械部修复了一家塑料加工厂后,李波很快利用几台注塑机,参照武装部的几套军用防暴服,开发出了塑料版的防护衣,用注塑机制造出来的防护衣其实就是一片片塑料——材质就是饮用水桶的PC料,这玩意儿轻便,丧尸的一口烂牙根本咬不透。民政部的大妈们又用编织带将一片片盔甲穿了起来,在战斗时能极方便的穿上。
王比安一边帮一个孩子系胸甲的扣带,一边道:“滚蛋机的电池换过没有?今天要在外面呆一整天,电池用光了可没地方换。”
孩子们纷纷点着头:“王比安你放心吧,昨儿晚上就都检查过了,你看,我把斧子都磨了一遍。”
这时,有孩子问道:“王比安,啥时候给我们也配枪啊,用斧头哪有用枪过瘾。”
王比安还没说话,卢锴在旁边嘲弄地道:“刺刀是好汉,子弹是笨蛋,对上丧尸,枪有个屁用,子弹打光了,枪就是烧火棍,用你的斧头才能保命,怎么,你没胆子和丧尸面对面砍杀?噢,妈妈我怕,丧尸的牙齿在啃我的盔甲,它的腐烂的手指咯吱咯吱挠着我的胸口,我都怕得要尿尿了。”卢锴逼着嗓子,装出一幅胆小鬼哭哭啼啼的样子,引得四周的孩子们一阵哄笑。
被嘲弄的孩子满脸通红,争辩道:“老子、老子才不怕呢,老子杀过好几只丧尸,那些白痴,用石头就能砸死。”
卢锴拍了拍孩子的肩膀:“这就对了,咱们崖山的孩子,没一个是胆小鬼,你想想,用斧头砍丧尸多过瘾啊,咔嚓的劈砍声,斧刃剁入肌肉和骨头的手感,丧尸的黑色尸液溅在你的手上和脸上——要多爽有多爽。”
当然,虽然孩子们不怕杀丧尸,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卢锴那样将杀丧尸视为享受的,听着卢锴将恶心的杀丧尸过程描绘得那样活灵活显,旁边的郑佳彦皱了皱眉,稍稍走开了几步,轻声叮嘱着同队的女生们检查一下带的饮水和食物。
在崖山,即使女孩子也要杀丧尸的,除了关文静那样因为年龄太小还不能参加外,所有的女生都要参加野外实习,但女生多少会得到优待,男孩子们会把女生保护在最中央,而女生则多携带饮水和食物等后勤物资,以帮助在杀丧尸第一线的男生减轻负重。
其实这是幸存者野外活动的不成文的惯例,幸存者团体露营时,都是强壮的男子在外侧警戒,而女人和孩子带着物资在中间,而老人——通常老人散落在最外围,这样当他们被丧尸啃咬时,发出的惨叫声能起到警报的作用。
这时,王德承和沈慕古带着一队武装部队员匆匆赶了过来,王德承远远嚷道:“王比安,等急了吧?这次野外实习,由我和老沈给你们押阵。”
王比安一怔:“原来不是安排的王伯民叔叔带队的吗?”
沈慕古脸上有点尴尬,吱吱唔唔道:“王伯民啊,他,那个有点别的事,他身子有些不舒服,今天没来上班。”
第六百八十四章 二代目建功立业的野望
王比安还想问王伯民生了什么病,突然明白过来——受到昨天末位淘汰选举那样不公正的打击,王伯民哪里还有脸面率队来保护孩子们。恐怕他如今走到哪里,背后都有人在指指点点传递流言蜚语。
王比安在心中叹了口气,王伯民叔叔是好人,可惜自己帮不上他的忙,他正色道:“王德承叔叔,沈慕古叔叔,崖山学校全体学员整队完毕,请指示。”
王德承挥挥手:“这样认真做什么?出发出发。”
卡口守卫打开了电动大门,孩子们自成一队,武装部守护队员在旁也列成一队,两列纵队,缓缓出了鄞江镇。
一出镇子,两支队伍就离开了大道,分散成了10人一组的小分队模式,散布到了田野里,每支学生队伍都有两名武装部的队员伴行,王德承和沈慕古两人跟随在王比安率领的队伍中,他们两人身为分队长,原本应该各带领一支队伍的,但出于拍王比安马屁的不可言之出口的原因。两人硬是厚着脸皮挤在了这个小队伍里。
王德承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孩子们野外实习的区域,其实早就在武装部队员此前的巡逻中经过了反复排查,并没有多少危险性,其实在野外,最危险的并不是田野,而是村落或山林,在复杂的地理环境下,丧尸更易躲藏不好对付。
所以,这次野外实习,只不过是次武装游玩,除了武装部出于让孩子们锻炼的目的,故意在几处要点留下了少部分丧尸外,根本没有什么危险性。
王比安自然不知道武装部的成年人动的花花肠子,他一丝不苟地带领着队伍边搜索边前行,如果从空中看下去,就会看到,王比安、卢锴乃至竺利等大孩子带领的小分队,隐隐成了一个锋头,在前方成扇形挺进,女孩子则在第二线背着重重的包袱费劲地在松软的泥地里跋涉,努力跟上队伍,最后则是体弱的孩子在武装部队员的帮助下压阵。
突然,一阵尖利的口哨声从左翼响起,王比安一惊,这是发现丧尸的警报,果然,很快,对讲机呼叫起来,“11点钟方向,丧尸5只。”是竺利的声音,他带领的以自家家庭的孩子为主的队伍,最先发现了丧尸。
王比安立刻通过对讲机通知全体队员:“成散兵线队形,两人一组,向竺利靠拢。”5只丧尸,数量并不多,完全可以围而歼之。
只不过,王比安白跑一趟了,等他带着队员们赶到竺利所报的方位时,竺利正将自己的斧头从一只丧尸的脑门上拔出来,5只丧尸,全都倒在了他带领的队伍的脚下。
跟随竺利小队的武装部队员在旁边夸赞道:“行啊,小伙子身手不错,没让我们帮忙就干掉了这些丧尸。”
竺利嘴里歉虚地道:“谢谢叔叔表扬,崖山给我们配了这样好的装备,要是连这几只丧尸也收拾不了,还不如回家吃奶去。”说着,眼睛还故意瞟向了刚刚赶到的王比安和卢锴等人。哼,你是王路队长儿子算什么,有本事不靠老子,凭自己真本事混饭吃。
王比安却不动声色,冲着气喘吁吁赶到的郑佳彦等女生道:“照惯例进行吧。”
郑佳彦应了一声,指挥女生放下包袱,在地上铺了张塑料布,将丧尸的尸体抬了上去,打开了随身的解剖盒,取出刀具,开始解剖。
郑佳彦一边解剖一边口抱着各项数据:“解剖对象着衣,破损程度严重,无外裤,有内裤,破损露生殖器,着旅游鞋,无底,从磨损程度看,活动量较大。左臂骨折,有被啃咬痕迹,右乳房缺失,疑生前被丧尸袭击感染变异。内部器官齐全,肠道、胃部无残留物,等等,记录,喉管有消化物,嗯,好像是西瓜,对,这黑色的是西瓜籽,这只丧尸刚刚吃过野地里自行成长的西瓜。”郑佳彦一边报告,一边赤着双手揉捏着丧尸粘糊糊的不断滴着尸液的器官,连眉毛都不跳动一下。
这时,正在检查从丧尸身上脱下来的衣服的一个女孩子,小心翼翼地从破损的口袋里,取出了一个小小的纸团,那纸团揉成一团,塞在口袋的最底部,这才保留至今。
郑佳彦拔了把路边的野草擦了擦手,接过纸团,试图打开它,只是这纸团被雨水浸湿过,早就粘糊在了一起,费了半天功夫,才打了开来,这是张超市里的机打的小票,上面的数据基本已经看不清了,只能勉强辨认出抬头打印着“乐天玛特射阳店”几个字。
王比安奇道:“射阳?这是哪儿?甬港市可没有这样的县市名啊,就连乡镇也没听说过。”
竺利在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