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3-新闻界    :新闻与官场的内幕故事(节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923-新闻界    :新闻与官场的内幕故事(节选)- 第1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期三》等。由此思路往下走,《大众医生报》就更专业了,但这个专业必须大众化。我们可以大胆一些,商报能搞什么传媒公司,我们也可以搞合作办报。争取把东方市的主流医院和民办医院拉进来,那就又有权威又有钱。”    
    贾诚实还是比较佩服何大龙的,来报社这一段,他对办报没提什么意见,主要是听,但只要一点拨,他马上能举一反三。他没有一到报社就改版改报头,通常从做政绩看,改版是最直接让领导看到变化的。但对一家比较成熟的报纸来说,轻易改版往往是对报纸的伤害。何大龙还是懂办报的。    
    何大龙笑着问:“你那位钱大圣没怪我吧?”    
    “没有。”当他知道何大龙没有要那几万元的佣金,而是将它作为新闻线索奖的奖金时,更觉得何大龙不简单。可钱冰冰还是说这里边有鬼,说今天他不要佣金,明天就会动员其他领导也不要佣金?    
    何大龙说:“我一直想找钱冰冰道歉,可没机会。她的房子修好了吧。”    
    “没什么大事,听说房产证也在办。”    
    何大龙语重心长地说:“诚实同志,办报我是外行,但我知道办报不是得罪人,而是要通过办报这个平台交一批朋友。如果能用我们的思想观念去扭转另一种思想观念,那办报才会舒心。”他接着问:“商报找谁当总编打听到了吗?”    
    贾诚实拍拍脑袋:“差点忘了,是一个叫陈元的人,他目前在《南方时报》当常务副总编。”    
    何大龙问:“能力怎么样?”


《新闻界》 第三部分《新闻界》 内参(10)

    “跳了几次槽,在新闻界干了10多年,能力很强,但没有独立操作过一张日报。”    
    何大龙“哦”了一声说:“在南方呆过,优点是办报的观念一定不会太保守,缺点是他能否服这里的水土守住报纸的红线,我们这儿可不是特区。你和钱冰冰的关系还好吧?什么时候结婚?”    
    对何大龙跳跃性的思维,贾诚实还不太适应:“哦,关系一般,结婚还没讨论过。”    
    何大龙很敏感,他从贾诚实的话语中听出两个人似乎有矛盾,便进一步说:“年龄都不小了,我就是你这么大结婚的,干吗不结。”    
    贾诚实叹了口气说:“唉,跟你说实话,她赚的钱是我的好几倍,房子也是她的,现在又要买车,如果我跟她结婚会不会……”    
    何大龙乐了,这位贾诚实遇到了跟自己一样的情况,他是政治上的驸马,贾诚实则是经济上的驸马。他颇有同感地说:“这是个问题,你那位大圣可是个天马行空的人物,你要好好珍惜才行。”    
    贾诚实说:“都是成人,又都是自由人,谁也不能把谁怎么样。她倒是说想结婚了。”    
    何大龙心里不知怎么搞的,总有不想他们结合的想法,这个想法一到报社来就有,可又想不出他俩究竟怎么不合适的理由。既然上官德跟一个歌舞厅的小姐恋爱都可以祝贺,为什么贾诚实和钱冰冰就不行呢?可能还是自己的问题,怕他俩联手,还是自私啊。何大龙叹了口气说:“女人都不容易,你对钱冰冰应该是很了解了。”    
    贾诚实笑笑说:“现在流行的爱情格言是:因为不了解而走到一起,因为太了解而从此分开。”    
    何大龙哈哈大笑:“这是个悖论,前辈们都说相知才会相爱。好啦,这个莎士比亚都说不清的问题还是留给你这个当事人自己解决吧。我估计商报很快就会改版,我的想法是拿下《青年报》和《大众医生报》,以积极的主动的态度加入到东方市的报业竞争中去。适当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改改版,最近看了不少版式,我觉得《华尔街日报》的版式就不错,不愧是百年老店。另外要密切注意‘非典’,这个传染病看来不简单,可以先发一点预防知识,估计宣传部会有宣传要求。解决内部问题你有什么意见?”    
    贾诚实点点头:“我看就从发行部开始。”    
    何大龙点点头:“近期我的重点是绞尽脑汁把那两张报纸弄过来,你的重点是抓报纸质量。忙过这一段我也开始当班,我先走了,你辛苦。这美国人就是牛,说打谁就打谁。我看接下来他们该打伊朗了。”    
    何大龙与贾诚实谈话的时候,在凯莱大酒店的咖啡厅,星儿与陈元也在进行一场既是陌生人之间,又是合作者之间的谈话。    
    星儿介绍了东方市的行政情况后说:“现在全省发行的报纸有六种,跟商报同性质的有《法制日报》《经济导报》《信息时报》……”    
    陈元接过话头说:“我们真正的对手是《东方晚报》。别看它只在东方市的四县五区发行,可东方市是省会城市,全省80%以上的广告都集中在这里。我查了资料,市区加四县有近700万人口,如果8%的人看报,每天应该有约50万份左右的报纸发行量。而晚报对外称已发行18万份,这当然有水分。但我估计晚报的发行已达理论数字50万份的1/3,也就是16万份。剩下的空间则由另外几家瓜分,应该说商报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星儿点头,对陈元的认识进了一步,他是敬业的人,对东方市的报业竞争态势比自己清楚,而且表述也不拖沓,星儿喜欢跟这样的人打交道。“想必董事长已提到了晚报的何大龙是我姐夫吧。”    
    陈元知道她说这话的意思,她是要先把关系说清楚,免得以后出了问题她被夹在中间,陈元不知道就是因为她让何大龙把马诚介绍给童瑞东,才促使了瑞东集团进军媒体,为此,何大龙还在生她的气呢。“星儿,我相信我们这些体制外的人要生存,敬业是摆在第一位的。”    
    星儿看着他,没吱声听他讲。    
    “我相信你是个非常敬业的人,否则老板不会把这么大摊子交给你。我们和晚报的关系应该总体上是求大同存大异的关系,从发行理论上讲,晚报一般在本地发行,商报则可以全省发行,商报占优势;从广告理论上讲,我们主要将在一个碗里找饭吃。但办报最终还是要看报纸本身的质量,是不是老百姓要的?是不是零售市场上俏的?我正在考虑整体的方案,会随时和你商量。”    
    星儿觉得陈元还比较大气,也能理解人。她表态道:“董事长叫我配合你,我一定会尽力的。”    
    陈元端起咖啡说:“我用咖啡敬你,先表示感谢。”    
    星儿喝了一口咖啡后问:“你抛家不顾,太太不会有意见呀?”    
    陈元笑笑:“意见肯定有。但我喜欢这个职业,现在有这个机会,对我来讲是一次挑战,不管最终结果如何,我愿意试一试。”    
    他的话不做作不矫情,星儿感到舒服,便再问:“那把太太也动员来嘛,我们造纸厂那边还缺不少干部呢。”    
    陈元摇摇头:“她喜欢在特区生活,这之前跟着我搬了几次家,买了房子后,她说再也不走了。我也不好意思强迫她,再说吧。”    
    星儿点头说:“可以理解。要建立一个稳定的家庭,很不容易。”    
    陈元换了个话题说:“我现在最想办的事是招人,特别是广告和发行方面的人。据我的调查,商报的广告人员是比较弱的。”    
    在和陈元短短的谈话中,星儿想起了何大龙的办报理念。拿他们两个相比,陈元来得更实际一些市场化一些,何大龙则在新闻本质上理论上思考多一些。现在他们就要同场竞争了,谁将取得胜利呢?自己又希望谁取得胜利呢?她不知不觉处在了矛盾之中。自那天与何大龙吵了几句后,因为太忙没再去过他家。可如果见了面,又如何避免谈商报谈陈元呢?星儿没有找到好的办法,只有一点她清楚,能不谈工作就尽量不谈才是上策。星儿对何大龙的感情是复杂的,此刻能说清楚的只有亲情一种,自姐姐去世以后,他们之间的亲情有没有向爱情转变?说不清楚。星儿有时会想,怎么就把自己夹在了中间呢?以前有什么事可以跟姐姐商量,现在没人可商量了。    
    见星儿没有吱声,陈元又换了个话题:“星儿,你对办报有什么想法?”    
    星儿摇摇头:“我不懂办报。”    
    陈元再问:“你平时都看什么报?”    
    星儿边想边说:“新闻基本从网上得到,平时看杂志多看报少。说老实话,因为我姐夫去了晚报,我才对晚报有所注意。”    
    陈元笑了,说:“典型的现代人。我们来做个测试,你在一张纸上写上你认为是经典的热门词组,通过这个我们可以得到一点办报的启示。”他让服务员找了一张白纸和一支笔递给星儿。    
    “经典的热门词组?我想想。”星儿边想边写:“面试、武侠、外遇、丑闻、同居”,她越写越快:“减肥、白领、时政、考研、爆笑、情人、时尚、星座、求职、广告、名人、美女”,写到这儿,她想到了何大龙说的“原创”,她停了停,心想,要不要写上?陈元问:“还有吗?”她犹犹豫豫地写下“原创”二字。    
    陈元拿过一看,马上说:“想要老百姓要,想要零售市场上俏,商报就必须有你写的这些内容,它就是商报办报方向,特别是最后一个词:原创,很准确地指明了我们应该怎样利用信息资源的问题。好,这我要留着。”    
    星儿一惊,坏了,把何大龙的东西泄露出去了。她不知该怎么办,赶紧掩饰内心的紧张说:“董事长再三强调办报是你的工作。我这只是瞎写,你别当真,它可不是令箭啊。”    
    陈元很认真地把纸叠好,放进包里说:“我这是一次标准的市场调查,类似的问卷我还会去零售市场发放。但我想,不会有比你的问卷更有思想性和代表性的了。”    
    星儿有点着急了,她愣愣地看着陈元。这时她的电话响了,“喂。”电话里传来小虹儿的声音:“小姨,你怎么还不回来呀,我作业都写完了。”“好的,小姨马上回来,拜拜。”她挂上电话对陈元说:“我的小外甥女,就是何大龙的女儿,要我早点回。”    
    陈元吃了一惊,她与何大龙住在一起?忍不住问:“你在帮他带女儿?”    
    星儿知道他误会了,解释道:“在我妈妈家,她跟我比跟她爸还亲。”陈元若有所思地“哦”了一声。


《新闻界》 第四部分《新闻界》 本报讯(1)

    第四章  本报讯    
    〖商报讯〗一位患者在市第一医院住院67天,花费近140万元,平均每天花费2万多元,可是,昂贵的医药费还是没能留住病人的生命。更让人惊奇的是,医药单上居然有患者对其严重敏感的药物,而在患者去世后的两天,医院竟然还陆续开出了两张化验单。    
    患者常辉生前是本市前进中学的离休教师。一年前,74岁的常辉被诊断患上了恶性淋巴瘤。因为化疗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两个月前,他被送进了医院的心外科重症监护室。    
    患者妻子说,在老伴住进医院重症监护室的两个月时间里,每天早晨七八点,护士长就会打电话来要求家属交钱,差不多每天交2万元。    
    记者查看了两个月来的每一张收据。67天住院时间,他们共向医院缴纳139。7万多元,平均每天将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