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和生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宇宙和生命- 第116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耍男南嘈燮湎嗪茫肆朔置鳎狗⑵刑嵝模次闼等缒丫樱靠嗄眩撬Γǚ鹌刑崾钦婀橐馈R怨橐拦剩厣街罘饎x土,与菩萨居,为微妙乐。」《临终方诀》为何「佛菩提」是临终者的真归依?因为佛菩提就是慈悲的大愿,在梵文中称为菩提质多(Bodhicitta),菩提(bodhi)的意思是觉悟,质多(citta)的意思是心。因此,我们可以把它翻译为「觉悟的心要」,或简称「菩提心」。唤醒和发展菩提心,就是让我们佛性的种子渐渐成熟,等到我们的慈悲行变得圆满和周遍一切时,那颗种子必将庄严地开发成佛(注47)。所以,给临终者助念称佛名号以增长善念,启发佛性──觉悟成佛;「成佛」就临终者之意向而言,乃是以「佛土」为皈依:「问病者言:『汝今乐生何佛土也?』病者答言:『我意乐生某佛世界。』时说法人当随病者心之所欲,而为宣说佛土因缘十六观等,犹如西方无量寿国,一一具说,令病者心乐生佛土。」《临终方诀》临终者既心乐生佛土,于是称佛名号──助念:「若临命终,看病余人,但为称佛,声声莫绝,然称佛名,随病者心称其名号,勿称余佛,恐病者心生疑惑。然彼病人命渐欲终,即见化佛及菩萨众,持妙香花,来迎行者。行者见时,便生欢喜,身不苦痛,心不散乱,正见心生,如入禅定,寻即命终,心不退堕地狱傍生饿鬼之苦。乘前教法,犹如状士屈伸臂顷,即生佛前。」《临终方诀》临终助念──称佛名号,使临终者能「心不散乱,正见心生,如入禅定,寻即命终,心不退堕地狱傍生饿鬼之苦」之临终善境,可谓之佛性对临终者的宗教心理辅导。

  五、结语

  英国安宁照顾先驱西斯里.桑德丝(Dame Cicely Saunders)医生说:「你是重要的,因为你是你,即使活到最后一刻,你仍然是那么重要!我们会尽一切努力,帮助你安祥逝去,但也尽一切努力,令你活到最后一刻。」(注48)佛教界近几年来致力于推广及临终关怀,乃是有目共睹之事,尤其是对临终者的助念。就大多数的佛教信徒而言:「若临命终,自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佛及圣众,手执金台,来迎接我,于一念顷,生极乐国。」是人人期望的临终善境。但这临终善境是濒死经验的临终幻境?吾人可以从超心理学的「超感官知觉」或是超个人心理学的「高峰经验」来探讨;因为「超个人心理学」与「超心理学」都有「超」字,而他们的不同就像一个有智能的人,与一个有透视能力的人一样;超心理学对超越物理空间的事物感到兴趣,超个人心理学则是对超越心智或人格特性感到兴趣(注49)。当然,就佛教的临终善境而言,则希望「有过超个人经验的人会在他们的生命当中产生升华的作用,这种经验会激发他们对于大爱、慈悲、与智能的了解。」(注50)总之,不论文化宗教信仰背景如何不同,灵性─佛性应是临终者的终极需求或宗教心理辅导。

  我荣幸地阅读了穆迪博士的《生命之后的生命》的校样。这位年轻的学者能够将他的研究发现写成此书,使广大读者得以了解这一新的研究,他的这种勇气令我敬佩。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由于我一直从事晚期病人的治疗工作,我越来越关注死亡现象本身。我们已经对濒死过程有了许多了解,但我们仍然对有关死亡时间和当病人被宣布临床死亡时的经历存在着许多的疑问。

  穆迪博士书中的研究将会使许多人受到启迪,并印证了两千年来人类世代相传的信仰──这就是死后生命。虽然他并未宣称他已研究了死亡本身,但他的研究清楚地表明,濒死经验者被宣布临床死亡后继续存在对他周围环境的感知。这与我自己的研究发现极为相似。在我自己的研究中,死而复活的病人的陈述与我们所想象的正好相反,并且经常使一些博学的、知名的和有成就的医生惊讶不已。

  所有这些病人都有飘浮出他们的身体、同时有一种极其宁静并与宇宙融为一体的感觉经历。大多数人感觉到有另一个人帮助他们转入另一种存在状态。他们大多受到自己所爱的在他们之前去世的人、或是他们宗教信仰中的宗教人物的迎接。当我准备将我的研究写成文字时,我读到了穆迪博士的这本书,这使我受益非浅。

  穆迪博士将不得不准备面对许多的批评。它们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任何敢于在被视作禁区的领域中进行研究的人总会激怒一些教士。某个教派的一些宗教人士已经对象这样的研究进行指责。有一位教士将它说成“兜售廉价的恩典”。另一些宗教人士只是觉得死后生命的问题仍应作为一个盲目的信仰,无需任何人对其置疑。第二类对穆迪博士的书作出反应的人是科学家和医生。他们会认为这种研究是“不科学的”。

  我认为,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发生巨变的时代。我们必须有勇气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必须承认我们现有的科学工具对这些新的研究已经不适用了。我想这本书将会给思想开放的读者以启迪,并使他们获得希望和勇气去探索新的研究领域。他们将知道穆迪博士的发现是真实的,因为他是一个真正的、诚实的研究者。这也得到了我自己的研究和其他极其严肃的科学家、学者和一些教士的证实。他们勇于进入这一新领域,他们希望自己所做的努力对那些需要了解而不是相信的人们有所帮助。

  我愿将此书推荐给任何一个思想开放的人,并对穆迪博士发表此书的勇气表示祝贺。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

  由于本书的作者是一个人,自然它会反映出作者的背景、观点和个人偏见,所以,尽管我已试图尽可能的客观和正直,然而有关我个人的一些情况也许会在你判断书中一些非同一般的陈述时有所帮助。

  首先,我从未有过濒死经验,所以我并非是在将我自己的经历的第一手材料呈现给读者。同时,在此基础上,我无法绝对客观地陈述这些材料,因为我个人的情感已融入这一研究工作。在我调查如此众多的有关奇妙的濒死经验的案例时,我几乎觉得我自己在经历这些奇妙的经验。我只能希望这一态度并未削弱我的研究的理性和公允。

  其次,我并不十分广泛了解各种有关超常和神秘现象的材料。我这么说并不是想贬低它们,我相信对此更广泛的了解会增进我对自己的研究对象的了解。事实上,我现在正试图更加仔细地研究这些材料,以便了解其他人对我的发现的研究有何进展。

  第三、 有关我的宗教信仰需要作些说明。我的家庭

  属于长老会教派,但我的父母从不将他们的宗教信仰或观念强加给孩子们。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他们总是试图鼓励我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且为我提供各种机会。所以,我长大后所信仰的“宗教”并不是一套固定的信条,而是对精神的和宗教的信条、教义和问题的关注。我相信人类所有伟大的宗教都告诉我们许多真理,我也相信我们之中没有人能对宗教论述的深奥而基本的真理作出全部回答。就教派组织而言,我属于卫理会教派。

  第四、 我的教育和职业背景有些繁杂。我在弗吉

  尼亚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哲学,于1969年获哲学博士。我在哲学领域中特别感兴趣的是道德、逻辑和语言哲学。在北卡洛莱纳东部的一所大学教授三年哲学之后,我决定去医学院,我想成为精神分析学家,并在一所医学院里教授医学哲学。所有这些职业和经历都有助于我进行这项研究。

  我对这本书的希望是它有助于人们对一个一时之

  间广为人知而又十分神秘的现象产生兴趣,同时有助于产生一种对此表示进一步接受的公众态度。因为我坚信这一现象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不仅对于许多学术和实践领域──尤其是心理学、精神分析学、医学、哲学、神学和宗教界──而且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也是如此。

  让我在一开始就说,基于我在后面将要解释的理

  由,我并不试图证明存在死后生命。我也不认为现在有提供这样的证据的可能性。部分由于这个原因,我在书中避免使用真实姓名,并且略去了陈述中的某些具体细节,但并不更改内容。这是必要的,不仅为了保护有关个人的隐私,而且在许多情况下,首先是为了征得有关个人将其经历出版的同意。

  有许多人将会发现,本书中有许多陈述是难以置信

  的,他们的第一个反应是将书随手扔掉。我没有任何理由责备他们;几年前我也会这样做。我并不要求任何人仅仅因为我个人的权威而接受并相信这本书的内容。的确,作为一个逻辑学家,我尤其不愿要求别人这么做。我所要求的只是持怀疑态度的人自己通过思考作出判断。我多次反复提出这一要求。在愿意接受我的观点的人中,有许多人最初也持怀疑态度。

  另一方面,一定会有许多人读完此书后会感到极其欣慰,因为他们明白了自己并非是唯一有此经历的人。象大多数濒死经验者一样,他们只对少数几个信得过的人讲过,而向其他人隐瞒他们的经历。我只能对他们这么说:我的希望是,这本书也许能给你更自由讲话的勇气,因此,有关人类灵魂的问题的一个极其令人感兴趣的方面会得到更清晰的阐明。 

  第一章:死亡现象 

  死亡是怎么回事?

  自从人类诞生,人类就不断向自己提出这个问题。在过去几年中,我曾有机会在众多的听众之前提出这个问题。这些听众包括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的学生、宗教人士、电视观众、市民俱乐部和医学界的名人。这一话题激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极大兴趣。 

  尽管人们对此感兴趣,然而,我们还是很难谈论死亡。至少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根本的心理学和文化的原因:死亡被认为是禁忌。我们感到,也许只是潜意识地,以任何方式接触死亡,甚至是非直接的,都会使我们面对我们自身的死亡,使我们与自己的死亡靠得更近,使它显得更真切更容易想象。比如,大多数医学院的学生,包括我自己,在进入医学院,第一次参观解剖实验室时,与死亡遥遥相对,都会有一种强烈的不安感。拿我自己来说,产生这种反应的原因现在看来很显然。回忆当时的情景使我想起这种反应完全不是对我在那里看到的人体标本的那个死者的关心,虽然这种想法也出现过。我在桌上看到的是我自己必然死亡的一个象征。在某种程度上,也许只是在潜意识中,在我头脑里有过这种想法:“这也会发生在我身上。” 

  同样,谈论死亡可以看作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另一种间接的接触死亡的方式。无疑许多人觉得谈论死亡实际上是在头脑里想象死,以此使它离我们更近,使人不得不面对自己最终毁灭的必然性。因此,为了避免我们遭受心理创伤,我们就设法尽可能地躲避这个话题。 

  第二个难以讨论死亡的原因更复杂,它是由语言本身的特性造成的。总的说来,人类语言的词汇与我们由自己的生理感觉经历过的事物相对应。但死亡,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