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政,独自漂流到这个岛上。他上岸一看,岛上荒无人烟,却气候宜人,风景秀丽,仿若世外桃源,是一个安鼎设炉、采药炼丹的好地方。于是他开始隐居在安期峰的一个天然石洞修道炼丹。一晃就是十几年。这时到岛上定居的人也多起来了。生性喜孤独、好清净的安期生决定离开这里,另觅佳处。在渡口处,安期生摆上文房四宝,希望用画留下桃花岛的美景,不想,船老大的吆喝破了他的兴致,于是他将那墨泼向山石。不久山石上出现了奇形异状的桃花纹,宛如天然一般,人们多取之作为珍玩。此山也因此得号桃花。
尽管史籍对安期生的生平有所交代,但是安期生是如何得道升天的却没有记载。可是在广州一带却流传着“安期生成仙”的传说,讲述安期生是怎样升天的。
安期生后来南下,来到羊城,见到峨峨云山、淼淼烟霞的白云山,遂定居下来。他经常背着一个葫芦,为白云山周围的贫困村民悬壶济世。人们都说,碰到郑安期,贫病的人才得生。
一天,一个哭哭啼啼的孩子跑来,说他父亲得了重病,安期生一听,立即背上葫芦来到病人家。病人已不省人事,浑身烧得象一团火,喉咙处生了一个毒疮,三天三夜未进一滴水、一滴米。安期生断定病人患的是热毒攻心症,必须用九节菖蒲方能治愈。可上哪儿找这名贵的药材啊!
安期生行医多年,并未亲眼见过九节菖蒲,只知道九节菖蒲生有九节,是稀世之宝,常人吃了可以延年益寿,病人吃了能祛病。药书上说:罗浮山东涧、白云山蒲涧中有之,以长在悬崖绝壁上不沾沙土,一寸九节,紫花者为佳。于是他决计到白云山蒲涧寻找九节菖蒲。
他穿过丛林,跑了一山又一山,来到蒲涧,寻了一处又一处,终于,在一山涧旁,有异香飘过来。他知道,附近一定有异草。循着香气寻去,正是那九节菖蒲,九节、绿玉、三花、紫茸、奇香袭人。他赶忙摘了几枝,救人如救火。
安期生将鲜嫩的九节菖蒲捣烂,用榨出的汁液滴入奄奄一息的病人口中,不到半个时辰,病人苏醒了,再用一些药后,病人已能坐起。第二天,病人就基本康复了。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羊城,后来越传越神,也越传越远,最后竟传到了京都秦始皇那里去了。秦始皇听说找到了长生不老之药,即下诏书,命他快快进贡。安期生依然是那句旧话:“千年后到蓬莱山来见我”。始皇雷霆大怒:“我能活到千岁,还要什么不老药!他若不肯,取他头颅见我!”
安期生只好回到了蒲涧。他真不想将这稀世珍宝进贡给那暴君。在悬崖边,他漫不经心地将一枝九节菖蒲送进嘴里,轻轻一嚼,一股异香沁人心脾,顿觉神清气爽。当他再去摘第二枝时,所有的九节菖蒲全不见了。他正在疑惑时,一个老人向他走来,道:“你不是安期生吗?想把九节菖蒲进贡给秦始皇?哈哈……”安期生大吃一惊,不等他回答,那老人又道:“你不会好心到连好坏人都不分的地步吧?”说完,老人就不见了。
安期生顿时醒悟过来:我怎能为一个暴君去采什么长生不老之药呢?我宁可一死,也不能作这种是非不分的事。于是,他纵身跳下崖去。他只觉得耳朵边风声飕飕,可身子却飘然而起。原来从半山腰里突然飞出一只硕大无比的白鹤,箭一般地飞过来,用它的双翅轻轻地把安期生托了起来,直向天边飞去。
安期生飞升的那天是阴历七月二十五日,后来广州人以这一天为“郑仙诞”。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前后,广州人会结伴游白云山,渐渐成传统习俗 。后人称其飞升处为飞升台,并在其修炼处建菖蒲观。 菖蒲观历经兴废,曾被改作佛寺,苏东坡有诗云:昔日菖蒲方士宅,后来檐葡祖师禅。位于白云山麓,又建有“郑仙祠”。可见这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仙人深受人们的爱戴。
参考资料
1、《史记》 2、《列仙传》 2、中国仙话
遇仙人立志修道 得还丹了愿成仙
欧阳子云 整理
陈惠虚是江东人,在天台山国清寺做僧人。有一次与同伴一起游山,玩闹着要过石桥。 石桥水峻苔滑,悬流万仞,深不可测。众人都吓得脸色发白,无人敢朝前迈出一步。独有惠虚很镇定自若地走了过去,并沿着小道上了石壁。直到晚上还不见其回来,和他一起游山的同伴只好自行回家了。
当陈惠虚走到石壁外,发现有条小路,沿着小路往前走,路渐渐地变得平坦和宽阔,最后走到了有宫殿的地方。那里万丛花卉,目不暇接;亭台楼阁连绵不断,约十多里长。正门的牌匾上写着:“会真府”。左门的牌匾上书:“金庭宫”。右门的牌匾上则是:“桐柏”。三门相向如鼎足并峙,都有金楼玉窗,有百余丈高。进入右门,靠西边,又有一座高楼,黄门,上写:“右弼宫”。四顾周围,有几千间房子,相互之间由弯弯曲曲的甬道相连,瑶阶玉陛,流渠激水,处处华丽多姿,让人流连忘返,却毫无人迹。又进了一座院子,看见有五六个青衣童子,相互说笑而去。陈惠虚再三询问他们,他们说:“你去问张老吧。”过了一会儿,陈惠虚回头一看,见一老翁挟着拐杖拿着花迎面走过来,这就是青衣童子说的张老。张老惊讶地看着陈惠虚说:“你一个凡间俗人,怎么忽然到这里来了?”陈惠虚说:“经常听说过了石桥就能见到罗汉寺,在人世时常能听到这里的钟声,故来寻访,我真是有幸能够来到这仙境,不知罗汉在什么地方?”张老说:“这地方是真仙的福庭,天帝的下方府第,号称‘金庭不死之乡’。是修真养性的灵境。神仙右弼桐柏上真王君主理此地,这里列仙有三千人,仙王力士、天童玉女各有一万人,是小都会的处所。太上一年中有三次会降临此宫,校定全天下学道人的功德品行的等级。是神仙的住所,不是罗汉的住地。王君,是周灵王的儿子,瑶丘先生的弟子,仙位是‘上真’ 。”陈惠虚问:“可以学神仙吗?”张老说:“积累功德,肉身升天,在于志向坚定持久,你能够见到这福庭,也是有可学的希望的。”陈惠虚又问:“怎样才能入门学仙?”张老说;“内靠保神炼气,外靠服吃丹药。变化为仙,是神丹的力量。你不可在此久留,上真恰好去游东海,如果他的车骑卫队回来,让上真撞见,恐怕会有责问。”说完,就领着他出门。走了十多步就到国清寺了。
陈惠虚自此仰慕道学,爱好丹石,虽然衣破鞋漏,也不以为苦。只要听说有炼丹采药的道士,他不管路有多远,也要去请教。花在丹石上的费用,不计其数。
晚年时,他居住在终南山的捧日寺。随着身体一天天的衰老,他求道的心情更迫切了。他因病卧床了一个多月,人更加瘦弱疲惫。一天,暴雨之后,有一老翁背着药囊走进寺来,大声呼叫说:“卖大还丹!”绕着走廊转了几回。众和尚都笑他,指着陈惠虚的房门,对老翁说:“这个老翁颇好大还丹,可以卖给他。”卖药的老翁高兴地去到陈惠虚那里。陈惠虚说:“我知道还丹是灵药,一剂多少钱?”老翁说:“随你的能力而为吧。”陈惠虚说:“我老了,又病在床上一个多月。行动不便,托邻近的和尚代斋,只得到很少的一点钱,不知够不够买药?”老翁取了他的钱,留下几丸药,教他如何服用此药。陈惠虚依法把药给吞服了,老翁才离去。众和尚一个接一个来询问,陈惠虚说已经买了还丹,把它吞服下去了。不一会儿,久治不愈的病全都好了。陈惠虚不让众和尚靠近他,说:“别往前来,有臭味,我的病已痊愈,但是,我要一二件新衣服。”说完,跳身起床,架势好象飞跃一样,众和尚无不惊讶赞叹。他穿上给他的新衣服,忽然飞到殿堂的上面,他举止从容,挥手向众和尚告别,冉冉升天而去。当时是唐朝大中十二年戊寅年。
这年他回桐柏观,和道士说起得道的缘由,说:“如今在桐柏宫中,卖药的老翁,就是张老。”说完,就隐去了。
遭海难遇仙洲 返家园作隐逸
欧阳子云 整理
元藏几是一位处士(隐于文章道学,嘉遁不出者),自称是南北朝时北朝后魏清河孝王的孙子。隋炀帝时,他官拜奉信郎。隋炀帝大业九年,派他作为判官出海。不料航行中遇到风暴,船被狂风摧毁,当时乌云密布,同舟的都不幸落海溺死,只有元藏几一人侥幸地抱着了一块木头。他在海上漂流了半个月,忽然有一天漂到一个小岛上。
岛上的人问他从哪儿来,他将海上的遭遇和自己的来历一一告诉了他们。岛上的人说:“这里是北海中的仙岛沧州,离中国有好几万里。”岛上的人拿出用菖蒲花和桃花酿的酒请元藏几饮用,饮完此酒,人神清气爽。这沧州方圆一千里,岛上的气候象阳春二月,花草树木繁茂,土地肥沃,宜种五谷,岛上的人都长生不老。岛上还有凤凰、孔雀、灵牛神马等珍奇的动物。出产一种分蒂瓜,瓜有二尺长,颜色如桑椹呈紫红色,一只瓜上有两个瓜蒂。还有碧枣红栗,都像梨子那么大。岛上的人大都穿宽袖单衣,戴远游帽。
他们和元藏几谈起几万里外中国的事,如同身临其境,了如指掌。岛上人住的大都是金阙银台,玉楼紫阁,用箫演奏的是中国周朝的《韶乐》,饮用的是香露酿造的酒。岛上有座久视之山,山下有清水泉,泉水有一百步宽,人们称它为流渠,把金子、玉石扔进泉水也不下沉,所以这里的人用瓦铁造船,在上面行使。岛上还有一个方圆数十里的金池,金池里的水石泥沙都呈金色,池里生长着一种四脚鱼,就象当时刑部卢员外所说:“金义岭有如盆一样的池子,里面的鱼都长着四脚。”岛上长有一种金莲花,岛上的人把它碾碎成泥用来作彩绘,绘出来的东西光辉灿烂,和真的完全一样,只是怕火烧。还有一种金茎花,花儿长得像蝴蝶,每当微风吹来,花儿就摇荡如飞,妇人们竟相采摘这种花做首饰,还说“不戴金茎花,不得在仙家。”岛上的人还用强木造船,船上多以珍珠宝玉装饰,这船主要用于游乐。 “强木”也就是“不沉木”。一尺见方的一块“强木”就有八百斤重,但是用大石坠上它,它也不下沉。
元藏几在这沧洲岛上停留了很久,后来开始想念中国,想回故土,岛上的人就为他制造了一只凌风船,送他返回中国。元藏几乘上船。船在海上像箭一般疾驰,不到十天就到了东莱郡。元藏几上岸后问这是什么国,回答说是大唐,再问年号,说是唐德宗贞元年。他回到故乡,见自己的家已经荒芜,长满野草,寻访子孙后代,只剩一些远亲。从隋朝大业元年他漂流到沧洲仙岛,到唐贞元年回到中国,屈指一算,已过去了二百年!
元藏几回来后,常有两只像黄鹂一样的鸟在他家上空飞翔,只要他一叫它们,鸟就会落下来,藏几有时让它口衔珠子,有时让它代为传话。这就是出自沧洲的“转言鸟”。元藏几善作诗,喜欢喝酒,在世俗中逍遥自在,无拘无束,十几年间游遍了江南一带,人们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何人。后来,有个叫赵归真的常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