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田召见狄克逊,对过去的调停表示感谢,并通告今后停止交涉。同一天,近卫首相发表了“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政府声明。德国外交部接到狄克逊的报告后立即指示陶德曼停止工作。18日,日本召回了驻华大使。19日,中国政府针对日本政府的声明发表声明:“中国政府于任何情形之下,必竭全力以维持中国领土主权与行政之完整,任何恢复和平办法,如不以此原则为基础,决非中国所能忍受;同时在日军占领区内,如有任何非法组织潜窃政权者,不论对内对外,当然绝对无效。”〔67〕20日,中国驻日大使许世英及旅日华侨数百人乘船离日返国,中日两国断绝了外交关系。至此,“陶德曼调停”以失败结束。
表4…2…1日军攻占南京指挥系统表(1937年11—12月)
华中方面军松井石根上海派遣军松井石根第9师团吉住良辅第16师团中岛今朝吾第13师团荻洲立兵第10旅团天谷直次郎第10军柳川平助第6师团谷寿夫第114师团末松茂治第18师团牛岛贞雄第9旅团国崎登
注释:
〔1〕本段引文均引自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中华书局1979年中译本,第1卷第2分册第100—109页。
〔2〕摘引自《第三战区第二期作战指导计划》。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00页。
〔3〕同〔2〕,第395—396页。
〔4〕程奎朗(原南京警备司令部参谋):《南京复廓阵地的构筑及守城战斗》。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主编《南京保卫战》,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37页。
〔5〕同〔2〕,第304页、305页。
〔6〕同〔2〕,第308页。
〔7〕刘斐:《抗战初期的南京保卫战》。引同〔4〕,第8—9页。
〔8〕《陈诚私人回忆资料》。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民国档案》1987年第1期。
〔9〕《总顾问法肯豪森关于应付时局对策之建议》。载《民国档案》1991年第2期。
〔10〕〔11〕同〔2〕,第400页。
〔12〕同〔2〕,第406—407页。
〔13〕同〔2〕,第407页。
〔14〕同〔1〕,第109页。
〔15〕同〔2〕,第411页。
〔16〕原文载南京日本商工会议所编《南京》(1941年日文版)。摘引自谭道平《南京卫戍史话》,1946年版。
〔17〕摘引自《陆军第78师南京会战战斗详报》。同〔2〕,第422页。
〔18〕摘引自《南京卫戍军战斗详报》。同〔2〕,第413页。
〔19〕见《徐永昌日记》(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影印本)1937年12月19日记。当日本迫近南京时,南京金陵大学董事长杭立武等一些知名人士约请在宁的一些德、美、英籍教授、传教士及洋行代表等,在南京城内设立了一个“国际安全区”(实即难民区)。其范围为:东至中山路,南至汉中路,西至西康路,北至山西路,面积约为5平方公里。经协商,推请德国西门子公司代表拉贝为国际安全区委员长。委员会领导机构共有15人,其中德国人3名,美国人7名,英国人4名,丹麦人1名,另有工作人员若干。实际负责具体难民事务的是杭立武等人。该组织的成立得到南京卫戍司令长官的批准和南京市市长马超俊的大力协助,同时还绘出地图,转由上海外交使团交日“华中方面军”司令官。
〔20〕见宋希濂《南京守城战》。引同〔4〕,第237页。
〔21〕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台湾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81年印,第二编《作战经过》第219—220页。
〔22〕同〔2〕,第401页。
〔23〕同〔2〕,第413页。
〔24〕同〔2〕,第414页。
〔25〕同〔2〕,第443页。
〔26〕转引自左禄主编《侵华日军大屠杀实录》。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版,第114页。
〔27〕同〔26〕,第115页。
〔28〕这是德国驻南京大使馆发给德国外交部的一封密电。德国投降后盟军搜查德国外交部机密档案库时发现,被作为证据用于远东国际法庭。见《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第456页。
〔29〕同〔1〕,第115页。
〔30〕《蒋总统全集》。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册第2081—2082页。
〔31〕〔37〕唐生智:《卫戍南京之经过》。引同〔4〕,第3页。
〔32〕同〔30〕,第2册第2048页。
〔33〕同〔30〕,第2册第2324页。
〔34〕同〔2〕,第426页。
〔35〕1937年11月22日蒋介石电报。转引自《抗战纪实》第1册,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
第五部分:华东战局国际形势与陶德曼调停 6
〔36〕同〔30〕,第2324页、1059页、1090页。又见徐培根《抗战一周年之敌军战略检讨及将来》(载1938年7月7日《新华日报》)、何应钦《八年抗战与台湾光复》第34页。
〔38〕见何嘉兆《战车3连卫戍南京纪实》。引同〔4〕,第221—222页。
〔39〕〔苏联〕维戈兹基:《外交史》。三联书店1979年中译本,卷3第893页。
〔40〕〔47〕〔49〕〔51〕〔52〕〔56〕〔58〕〔60〕〔61〕见《德国对外政策文件》,D辑1册。伦敦1949年版第476号。
〔41〕同〔39〕,卷3,第895页。
〔42〕〔英〕约翰·福斯特:《德国与远东危急(1931—1938)》。牛津1982年版第262页。
〔43〕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中华书局1979年中译本,第1卷第1分册第145页。
〔44〕同〔1〕,第55—56页。
〔45〕见1937年7月18日《中央日报》。
〔46〕《王宠惠致出席九国公约会议代表密电》。国民政府外交部档案,原件存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48〕同〔1〕,第123—124页。
〔50〕1937年12月1日,日本外相广田给参事官森岛的密电(日本驻北平大使馆极密合字第3033号档案)。转引自蔡德金、杨立铭:《陶德曼调停初探》,载《民国档案》1987年第1期第104页。
〔53〕同〔8〕。
〔54〕见1937年11月9日《南京日报》。
〔55〕同〔1〕,第134页。
〔57〕程思远:《政坛回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10—111页。
〔59〕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年表及主要文书》。东京1978年版,(下)第380—381页。
〔62〕董显光:《蒋总统传》。台湾中华大典编印会1967年版,第285页。
〔63〕1937年12月21日《杨杰致蒋介石秘函》,载《民国档案》1985年第1期。蒋介石在“七七”事变开始时即“竭力要把苏联拖入对日战争。苏联则最担心两面作战,在援助中国时,避免与日本发生直接冲突”,所以“用尽各种手段仍毫无结果”。苏联驻华外交官A.M.列多夫斯基的回忆录记述了多次交涉的过程。
〔64〕同〔1〕,第147页。
〔65〕同〔1〕,第141—142页。
〔66〕同〔1〕,第148页。
〔67〕见1938年1月19日《新华日报》及国内各大报。第三节徐 州 会 战
徐州位于黄河、淮河之间,地据苏、鲁、豫、皖四省要冲,为津浦、陇海两铁路的重要枢纽,有向四面转用兵力的交通条件,是南京失守后中国军队在战略上保卫军事指挥中心武汉的重要屏障及前进基地,势在必守。日军为打通津浦线,沟通南北两战场,并进而切断陇海路,威胁平汉路侧方,以作为进攻武汉的准备,对徐州亦势在必得。因而双方于1938年3月中旬至6月中旬,在以徐州为中心的苏北、鲁南、皖北及豫东广大地区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会战——徐州会战。
会战开始之前,在津浦路南、北两段曾进行过“淮河阻击战”及“鲁南反击战”等多次战斗。这些战斗也可以称为徐州会战的序战。徐州会战有前、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为台儿庄作战,后期为徐州突围及豫东作战。中国军队前期投入陆军29个师又1个旅,约28.8万人,后期增至64个师又3个旅,约45万人。另外空军飞机以少量架次给予支援。日军前期投入陆军3个师团,约7.6万人,逐次增加陆军兵力,后期达到8个师团又3个混成旅团,约24万人。另配属有临时航空兵团(下辖第1、第4两个飞行团)及第3飞行团。
在台儿庄作战中,中国军队击败了日军两个精锐师团的主要部队,获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第一次大捷,在抗日战争史上有重要地位。
第五部分:华东战局南京失守后的形势
南京失守后,国内外形势均有变化及发展。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关于中日和谈的调停已经失败;日本改变对华政策,宣布“今后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一向与国民政府关系密切的德国,因希特勒准备实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的计划,预料必将引起与英、法、苏联的尖锐对抗,急需得到日本的支持,亦全面调整其远东政策,于1938年2月清洗了比较倾向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的国防部部长勃洛姆堡元帅、外交部部长牛赖特男爵和经济部部长沙赫特博士等,任命一贯主张与日本联盟的里宾特洛甫为外交部部长;2月20日正式承认“满洲国”,并称:“中国是一个弱国”,“日本则是人类文化安定的因素”。〔1〕
英、美、法等国人民群众虽然同情与支持中国抗战,如南京失守后,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和物理家爱因斯坦、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法国著名左翼作家罗曼罗兰联名发表宣言,吁请各国人民自动组织抵制日货,勿与日本合作,以免助长该国侵略政策,同时当以全力援助中国”等。但英、美、法等国的政府不肯为中国而得罪日本,均持观望态度。美国总统罗斯福虽然曾于1937年10月5日在芝加哥发表了“隔离”演说〔2〕,不指名地警告了日本,但演说的中心要点并非谴责日本的对华侵略,而是警告日本不得违背九国公约规定的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及“中国门户开放的原则”。实质上仅仅告诫日本不要损害美国的在华利益,否则就要采取干涉手段。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