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战正向战场作战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抗战正向战场作战记- 第18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2〕同〔1〕,第3页。    
    〔3〕同〔1〕,第51页。    
    〔4〕《英日关系的疏远(1919—1952)》。英国剑桥大学1982年版,第109页。    
    〔5〕1942年1月4日《新华日报》。    
    〔6〕〔英〕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商务印书馆1957年中译本,第4册第192页。    
    〔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400页。    
    〔8〕同〔7〕,第1400—1401页。    
    〔9〕转引自蒋纬国主编《抗日御侮》。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8年版,第8卷第179页。    
    〔10〕同〔1〕,第53页。    
    〔11〕同〔10〕。    
    〔12〕同〔7〕,第1402页。    
    〔13〕同〔7〕,第1391—1392页。    
    〔14〕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缅甸作战》。中华书局1987年版,(上)第61页。    
    〔15〕同〔9〕,第195页。    
    〔16〕同〔14〕,第64页。    
    〔17〕同〔14〕,第77—78页。    
    〔18〕见《林蔚报告书》(国民党军令部战史会档案)。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印的《中国现代政治史资料汇编》第3辑第41册。    
    〔19〕同〔9〕,第206页。    
    〔20〕转引自刘伟民《刘放吾将军与缅甸仁安羌大捷》。美国洛杉矶1994年印,第24—25页。    
    〔21〕见《孙立人回忆录》。转引刘伟民文,同〔20〕,第126页。    
    〔22〕[英]史林:《反败为胜》(Defeat into Victory),第68页。引同〔20〕。    
    〔23〕台湾国民党国防部史政编译局编《抗日战史》。1990年版,第69册。    
    〔24〕同〔22〕,第70页。    
    〔25〕英随军记者Jack Belden 记。见孙克刚《缅甸荡寇志》,时代图书公司1946年版,第9页。    
    〔26〕同〔7〕,第1419页。    
    〔27〕同〔14〕,第100页。    
    〔28〕上述4则电令同〔23〕,第9册第280页。    
    〔29〕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台湾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81年印,第二编《作战经过》第299页。    
    〔30〕见同〔18〕。    
    〔31〕〔英〕约翰·科斯特洛:《太平洋战争》。东方出版社中译本,(上)第292页。    
    〔32〕同〔14〕,第117—118页。    
    〔33〕同〔14〕,第133页。    
    


第八部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中国抗战浙赣会战 1

    一、 战前一般情况    
    日本从1941年12月8日发动太平洋战争至1942年3月底,其南方军占领了东南亚广大地区和西太平洋、南中国海的全部美、英的空军和海军基地,重创了美国太平洋舰队和英国远东舰队,夺取了这些地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并杀伤和俘虏盟军30余万人。日本统治集团为这一暂时胜利欣喜若狂。他们认为第一阶段的战略进攻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是这场战争进一步暴露了日本国小人少、战争潜力严重不足的弱点。日本大本营分析当时战略形势时也不得不承认由于发动太平洋战争,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的作战能力已经下降,诱逼蒋介石投降的谋略活动一再失败,在策应攻占香港和南方军作战的第三次长沙会战中遭到沉重打击。因此为加强中国战场的作战能力,日军在完成南进第一阶段作战任务时,从南方军调第3飞行师团加强“中国派遣军”,并在中国战场组建了7个新的师团(第58、第59、第60、第68、第69、第70、第71师团)。这些师团是由原在中国战场的独立混成旅团和从日本征来新兵组成的3个后备步兵大队编成的。采用两旅团制,旅团的下属部队仅有4个独立步兵大队,没有联队一级。    
    1942年4月初,日军“中国派遣军”为“推动治安工作”的开展,决定对靠近南京的广德、宁国附近地区的中国部队发动进攻。预定使用兵力为第13军的第22、第116师团主力,第17师团1个旅团和从第11军各部队抽调组成的1个旅团。4月20日下达了作战命令,定于4月25日起开始攻击。日军称此次作战为“第19号作战”。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又组建了许多预备师和新编师,并对原有各部队分批、分期抽调至后方整训、补充。1940年以后的军队编制,通常为1个军下辖2个正规师和1个预备师,直辖有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特务营各1个;每师下辖3个正规团和1个补充团,直辖炮兵、辎重兵各1个营,骑兵、战车防御炮、工兵、化学兵、通信及特务连各1个。每师编制人数约1万人。为了提高进攻能力,并将其第1、第2、第5和第74军装备为4个攻击军,每军下辖3个师,直辖炮兵、特务、工兵、辎重和补充团各1个,战车防御炮、重迫击炮、搜索、通信营各1个,另外还有1个汽车大队、1个特务队等。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共有37个集团军、108个军、3个骑兵军、257个步兵师、10个骑兵师、27个独立旅以及特种兵等,总兵力约480万人。    
    国民政府的军队虽然很多,但是“蒋介石的战略是撤退到内地,按兵不动。他已经如愿以偿地挫败了日本人的锐气。他没有求胜的计划,他只求生存,只求在持久力上超过敌人。他猜测美国人迟早会被拉进这场战争,到那时,他将是牵制了100多万日军的有功之臣。”在这种情况下,他当然不肯积极主动地向日军实施攻势作战,不愿“在军事上竭尽全力,把他将来用于对付共产党的力量一点一点地消耗掉”。〔1〕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蒋介石更是“十分满意于坐等观望事态的发展”。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之后,国民政府与军队上下都极为乐观,认为抗战胜券已经在握。国民政府甚至已着手任命各省主席,物色各级官员,准备接收事宜,一派坐等胜利的气氛,继续抗战的意志和态度逐渐松懈和消极。    
    二、 日军的战略企图、作战指导及兵力部署    
    1942年4月18日,由杜立特率领的美国特别飞行中队16架B25中型轰炸机从由第16特混舰队护航的“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起飞,轰炸了日本东京、名古屋、大阪、神户等地后,飞至中国浙江的衢州等地机场降落。这次突然轰炸引起日本朝野和本土陆、海军的极大震惊,对本国的空防能力产生怀疑: 16架轰炸机在无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居然能在大白天在日本的主要城市上空飞来飞去而1架都不被击落,开始感到本土已不安全。自从1938年5月20日,中国空军2架轰炸机由宁波起飞,在日本长崎、福冈等地投撒传单、实施“纸片轰炸”后,日本已加强了对本土的空防。日本大本营为防止中、美空军利用中国浙江一带的机场对日本本土实施“穿梭式轰炸”,当日即决定摧毁中国浙赣线上的空军基地和前进机场。    
    1942年4月21日,日本大本营通知“中国派遣军”“中止第13军的作战(第19号作战),准备浙江作战”。当时第13军已经下达了定于4月25日开始的第19号作战命令,因而“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俊六向杉山元建议:“目前19号作战已准备完毕,一旦中止,将造成统帅上的困难,仍望按原计划执行。”22日,杉山元答复说:“根据全面形势,必须立即摧毁浙江机场群。为此,立即中止第13军的第19号作战,迅速转入摧毁机场群作战。”〔2〕4月30日,大本营下达了“大陆命”第621号命令:“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应尽快开始作战,主要是击溃浙江省方面之敌,摧毁其主要航空基地,粉碎敌利用该地区轰炸帝国本土之企图。”同时下达了“大陆指”第1139号指示:“预定以地面兵力攻占的敌主要航空基地,主要有丽水、衢州、玉山附近的敌机场群及其各种设施;对于其他机场群,则根据我航空兵部队情况,及时控制或破坏。”“攻占上述丽水、衢州、玉山附近敌机场群后,在一定时期予以确保。在形势不允许确保时,可将机场及其他各种军事设施和主要交通线等予以彻底破坏后,返回原驻地。”使用兵力,“以第13军的主力和从第11军及华北方面军抽调的部分部队组成,以40余个步兵大队为骨干。”〔3〕    
    


第八部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中国抗战浙赣会战 2

    ?俊六和第13军司令官泽田茂对大本营的作战企图及兵力部署颇有意见,认为破坏机场后再撤回来,很快即可修复利用,而且仅以击溃敌军为目的也太消极。于是决定改变作战目的及部署,增大使用兵力,扩大作战规模:“以歼灭第三战区之敌为主要目的,占领飞行基地为次要目的”,“以约80余个步兵大队为骨干”,以第13军使用58个大队“从杭州方面向东部第三战区进攻”,以第11军使用27个大队“攻击西部第三战区军,以策应第13军”(6月中旬华北方面又将2个大队增调给第13军,总计使用兵力达87个大队,约为大本营原定方案的两倍)。虽然派遣军没有足以固守预定占领区的兵力,但为了使该地区的机场群不再为中国空军使用,要固守新占领的金华地区,“并在该地附近部署部分打击兵力,以便随时可以发动新的进攻”;又由于“作战地区并不仅限于浙江省,远至江西省,甚至企图打通浙赣线,作战名称也从原定的‘浙江作战’改为‘浙赣作战’”。〔4〕    
    为了迅速开始进攻,“中国派遣军”令第13军不必等待“华北方面军”增援部队集结,5月15日开始行动;令第11军于5月末开始行动。    
    第13军于5月11日17时下达作战命令。其主要内容为:〔5〕    
    1 我军决定于5月X日对正面之敌开始发起进攻,首先为了捕捉并歼灭安华街、义乌和长乐附近之敌,约在X+3日傍晚向诸暨、嵊县西南方地区前进。    
    2 第116师团、第15师团和河野混成旅团必须在5月X+1日拂晓突破正面之敌阵地,向建德、诸暨南方地区和陈蔡市北方地区前进。    
    3 第22师团必须于5月X日拂晓突破正面之敌阵地,主要通过沿曹娥江地区向长乐东北方地区前进。    
    4 第70师团必须于5月X-1日日落后开始行动,从奉化方面向新昌南方地区前进。    
    5 第32师团必须于5月X+1日以后,以部分兵力通过富春江右岸地区,主力则通过左岸地区,基本上沿第116师团的后方前进。    
    12日,第13军下令确定X日为15日。    
    各师团遵照军的命令行动。截至13日,属于第一线兵团的4个师团和1个混成旅团已全部展开在从余杭附近至奉化附近约150公里之间,在此线集结后,准备发起进攻。各师团集结的位置是: 第70师团在宁波、奉化,第22师团在上虞、绍兴,河野旅团在绍兴,第15师团在萧山,第116师团在余杭。由华北调来的第32师团,已有三分之一的兵力在杭州集结。小江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